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Cell杂志同日刊登3篇中国学者论文,生命科学或迎来快速发展

Cell杂志同日刊登3篇中国学者论文,生命科学或迎来快速发展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生命科学论文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Cell杂志同日刊登3篇中国学者论文,生命科学或迎来快速发展和中国20世纪以来在生命科学方面有什么成就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Cell杂志同日刊登3篇中国学者论文,生命科学或迎来快速发展
  • 中国20世纪以来在生命科学方面有什么成就
  • cell需要每个作者确认吗?
  • 世界四大名刊是哪四个
  • 一、Cell杂志同日刊登3篇中国学者论文,生命科学或迎来快速发展

    中国对基础科研的投入持续增长,图片来自nature.com

    导语:

    Cell杂志是中国科学家较晚“攻克”的顶尖期刊。当然这可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但在发展中却是一个事实。1974年,Cell杂志创刊,正值分子生物学起飞的年代,而那时的中国科学还在寒冬期,因为分子生物学诞生的1953年到基因工程技术诞生的1973年,中国科学界几乎处于一个与世隔绝的环境,生物学的落后,相比于数学、物理、化学还要多。1980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发表了第一篇中国的Cell论文,而第二篇要等25年后的2005年,作者是以饶毅领衔的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那一年,中国共有三篇Cell文章,但并未出现稳定增长的局面。今年中国在Cell杂志论文发表的数量突飞猛进(截至9月,已有10余篇文章),未来这一趋势似乎还会延续下去。

    整理 | 叶水送

    责编 | 陈晓雪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8月24日,Cell杂志同时刊登中国学者的三篇论文,离上次中国学者同一期发4篇文章不足一个月。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中国学者涌现出如此众多而又重要的科学发现,着实令人振奋。仅在生命科学领域,国内几乎每周都有一篇CNS(国际学术期刊Cell,Nature 和Science的简称)的文章出现。

    中国生命科学的基础研究,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时代。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个好现象。中国现在在基础研究方面开始下本钱。日本那么多的诺奖,也是源自他们20多年前的国家布局。”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施扬也曾表示,中国的生命科学发展突飞猛进,一开始只有几个点,现在已经开始铺开,在一些领域做出相当新颖的工作。这得益于在过去的5~10年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对科学的持续投入和人才的积累。

    此次发表在Cell的三篇文章分别为: 清华大学杨茂君研究组发表有关“人源线粒体呼吸链超-超级复合物I2III2IV2的结构”、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范祖森和王硕研究员共同发表有关“先天淋巴细胞调控先天性肠道炎症”研究,以及美国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UTSW)的徐剑教授和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IBS)周峰教授共同发表的有关“通过生物素化的dCas9蛋白原位捕捉染色质间的相互作用”。

    一、解析超-超级复合物整体结构

    杨茂君研究组发表有关超-超级复合物结构解析的研究,图片来自cell.com

    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杨茂君研究组成功地解析了人源呼吸链蛋白质复合物最高级的组织形式——超-超级复合物(MCI2III2IV2)中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以及超级复合物(SCI1III2IV1)的原子分辨率结构,并第一次直接证明了高于呼吸体的呼吸链超-超级蛋白复合物的组织形式的存在,他们推论在线粒体呼吸链中四个电子传递链蛋白将组合成一个更大的超-超级复合物I2II2III2IV2来更高效的发挥功能。

    呼吸链超超级复合物整体结构,图片来自cell.com

    值得一提的是,杨茂君依据结构信息提出了全新的线粒体呼吸链之间电子传递与质子转运的模型。该模型与目前占统治地位的、197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米切尔(Peter Mitchell)提出的Q-循环(Q-Cycle)理论完全不同。

    该项研究的审稿专家表示,这项研究为“理解线粒体呼吸链的结构和功能构成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杨茂君并未停止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他曾表示,“呼吸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最为平常但却十分神秘。针对呼吸作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我们目前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还有许多重要的细节仍在等待科学家们未来通过共同努力完成。”

    二、发现ILCregs细胞及调控机制

    范祖森和王硕发现了ILCregs细胞及其在先天性肠道炎症中的作用,图片来自cell.com

    天然淋巴细胞(ILCs)在炎症发生和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研究者目前并不清楚其在先天性肠道炎症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在这项研究中,中科院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范祖森与生物物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王硕鉴定了一组天然淋巴细胞调节细胞(ILCregs),并发现了与天然淋巴细胞截然不同的表达调控基因。

    ILCregs细胞在先天性肠道炎症中扮演的角色,图片来自cell.com

    具体的分子机理如下:在肠道炎症期间,ILCregs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白介素-10(IL-10)抑制天然淋巴细胞ILC1s和ILC3s,从而对肠道进行保护。

    除此之外,在先天性肠道炎症过程中,ILCregs细胞还可释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从而保持以及促进ILCregs细胞的表达,维持其功能。

    三、开发基因组非编码序列的技术

    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徐剑和复旦大学周峰教授发现了一种原位捕捉染色质间相互作用的技术——CAPTURE,图片来自cell.com

    由德克萨斯西南医学中心徐剑领导的这项研究,主要是一个技术上的突破,研究者设计出了一种可在原位进行捕获的捕捉染色质间相互作用的方法CAPTURE( CRISPR Affinity Purification in situ of Regulatory Elements),从而可以分析基因组的三维结构以及染色质的调控机制。

    “这个项目大概做了3-4年。通过失活的dCas9,再设计特异性的sgRNA,从而靶向目标区域,对DNA非编码区域的蛋白、RNA以及基因组的三维结构进行研究,”徐剑表示,“我们主要是做技术以及生物学分析,复旦大学周峰教授主要做质谱仪的构建,以及蛋白分析等方面。我们正好可以做到互补,通过高灵敏度的质谱仪,我们可以开发更多的东西。”

    CAPTURE的主要技术路线图,图片来自cell

    这篇文章主要对几个顺式元件(CREs)进行分析,这些调控元件通常认为与疾病有关,研究者发现其与现有的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技术是一个很好的互补,基于dCas9的CAPTURE技术能够从更为微观的角度,发现基因组的结构以及序列变化对表达调控的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不仅做了有关血液疾病方面的调控元件分析,同时还将干细胞分化作为一个研究模型,“有些表达序列是干细胞特有的,分化之后就没有了。我们通过这个技术,去发现这个转录元件为何在干细胞中表达,而在普通细胞中不表达。”徐剑表示。

    在接受《知识分子》访谈时,徐剑还表示,“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有好几个方向,一是不断地优化这个方法,继续增加其灵敏度和通量,二是把它运用到几个疾病的模型中去,如肿瘤等疾病。”

    相关文章

    1.Guo RY, et al. Architecture of Human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Megacomplex I2III2IV2. 2017.Cell. doi: 10.1016/j.cell.2017.07.050.

    2.Wang S et al. Regulatory Innate Lymphoid Cells Control Innate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2017. doi:10.1016/j.cell.2017.07.02.

    3.Liu X, et al. In Situ Capture of Chromatin Interactions by Biotinylated dCas9. 2017. Cell. dio: 10.1016/j.cell.2017.08.003.

    延伸阅读:杨茂君在Cell杂志发表线粒体呼吸链领域重要成果

    清华大学学者杨茂君

    2017年8月24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茂君研究组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在线发表“人源线粒体呼吸链超-超级复合物I2III2IV2的结构”,成功地解析了人源呼吸链蛋白质复合物最高级的组织形式——超-超级复合物(MCI2III2IV2)中高分辨率三维结构,以及超级复合物(SCI1III2IV1)的原子分辨率结构。

    这是继2016年9月和12月,杨茂君研究组分别在Nature杂志和Cell杂志发表研究长文,详细阐释了猪源呼吸链超级复合物I1III2IV1(呼吸体)的原子分辨率三维结构之后的又一项重大突破。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最基础的能量代谢活动之一,是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五种呼吸链蛋白复合物分步完成的。其中复合物I(NADH脱氢酶)、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为呼吸链上的电子传递链系统,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NADH分子上所携带的高能电子通过其电子传递链传递到氧气分子上,同时驱动该复合物把基质中的质子转运到膜间隙中,为复合物V合成ATP提供能量。

    100多年来,对线粒体呼吸链的研究一直都是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彼得·米切尔曾因提出线粒体呼吸链的化学渗透假说而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化学奖;1997年英国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约翰·沃克(John Walker)因对线粒体复合物V(ATP合成酶)的结构生物学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人类对线粒体能量产生机制的100多年的研究中,每一个单独的呼吸链复合物都对应着多个理论来描述它们传递电子以及转运质子的分子机制。由于缺少整体的结构信息,各呼吸链复合物之间是如何协同作用的并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这些复合物能够聚合形成多层次的呼吸链超级复合物乃至超超级复合物,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和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杨茂君研究组长期致力于线粒体呼吸链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此前曾于2012年在Nature杂志报道了II-型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NDH2)的结构,揭示了其调控及电子传递机制,为设计针对NDH2为靶点的药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2017年,研究组发现了NDH2的详细电子传递机制,同时开发了以疟原虫NDH2为靶标的针对耐药性疟原虫的新型抗疟疾药物前体分子,为开发新的治疗疟疾的药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6年,杨茂君研究组终于攻克了哺乳动物线粒体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原子分辨率结构这一国际性难题。该复合物是由一个复合物I,两个复合物III和一个复合物IV构成。是包括44个膜蛋白在内的81个蛋白亚基(69种不同蛋白分子)所构成的超大分子机器。该系列研究揭示了复合物I各亚基之间细致的相互作用,鉴定出了各复合物蛋白亚基之间及复合物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现了磷脂分子在呼吸体结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杨茂君依据结构信息提出了全新的线粒体呼吸链之间电子传递与质子转运的模型。该模型与目前占统治地位的、1975年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切尔提出的Q-循环(Q-Cycle)理论完全不同。

    在此次发表的论文中,研究组首次从体外培养的人源细胞中分离、纯化出高纯度的呼吸链蛋白复合物,解析了呼吸链超级和超-超级复合物的三维结构,从而第一次直接证明了高于呼吸体的呼吸链超-超级蛋白复合物的组织形式的存在。该研究是100多年以来人类针对线粒体呼吸链蛋白研究中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获得的人源蛋白质复合物结构。

    在该论文中,杨茂君研究组首次阐述了人源线粒体复合物I(3.4-3.7Å),复合物III(3.4 Å),复合物IV(5.2 Å),超级复合物I1III2IV1(3.9 Å)和超-超级复合物I2III2IV2(17.4 Å)的结构。

    此外,文章中重点报道了呼吸链超-超级复合物I2III2IV2近乎中心对称的环形结构。该结构由70种不同的蛋白亚基构成一个由140个蛋白亚基组成的环状二聚体,其中包含238条跨膜螺旋及120多个各种辅助分子。

    有趣的是,在二聚的复合物III线粒体膜间隙一侧观测到了两个处于结合状态的细胞色素c蛋白亚基,该结构细节有力地证明了环形结构中心的两个复合物III的单体都是有活性的,否定了之前其他研究组提出的复合物III半失活理论。此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杨茂君教授之前提出的全新的电子传递模型,而非长久以来占领学界的Q循环(Q-Cycle)模型。

    此外,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法,首次将复合物II的结构嵌入进呼吸链超级复合物的模型之中,由此可以推论在线粒体呼吸链中四个电子传递链蛋白将组合成一个更大的超-超级复合物I2II2III2IV2来更高效的发挥功能,从而将全部四个呼吸链电子传递链复合物在结构水平统一到了一起,巧妙地预测了呼吸链复合物全新的完整聚合形式,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线粒体几乎为机体所有细胞提供能量,人类线粒体呼吸链系统异常会导致如阿兹海默综合症、帕金森综合症、多发性硬化、少年脊髓型共济失调以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等多种疾病。由于人源线粒体呼吸链蛋白复合物的纯化条件极为苛刻、难度系数大,所以针对这些蛋白的药物筛选一直都很难开展。杨茂君研究组建立的一系列蛋白纯化方法和技术为今后的药物研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结构的解析不仅阐明了这些蛋白的作用方式及反应机理,也为人类攻克线粒体呼吸链系统异常所导致的疾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针对这篇文章,审稿人指出,“这一由140个亚基构成的环形结构令人印象深刻,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的组成形式提供了史无前例的视点,是理解线粒体呼吸链的结构和功能构成中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研究组今后将继续针对线粒体呼吸链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希望获得处于不同反应中间态的呼吸链复合物群的更高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并将致力于研发治疗线粒体异常疾病的新型靶向药物。

    “生死只在呼吸之间”,杨茂君曾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提到,“呼吸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最为平常但却十分神秘。针对呼吸作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我们目前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还有许多重要的细节仍在等待科学家们未来通过共同的努力完成。希望我们以后的研究能为人类对呼吸这一生命基本现象的认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Guo, R., Zong, S., Wu, M., Gu, J. & Yang, M. Architecture of Human 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Megacomplex I2III2IV2. Cell (2017).

    2Gu, J. et al.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mammalian respirasome. Nature 537, 639-643, doi:10.1038/nature19359 (2016).

    3Wu, M., Gu, J., Guo, R., Huang, Y. & Yang, M. Structure of Mammalian Respiratory Supercomplex I1III2IV1. Cell 167, 1598-1609 e1510, doi:10.1016/j.cell.2016.11.012 (2016).

    4Feng, Y. et al. Structural insight into the type-II mitochondrial NADH dehydrogenases. Nature 491, 478-482, doi:10.1038/nature11541 (2012).

    5Wu, K. et al. Temperature-dependent ESR and computational studies on antiferromagnetic electron transfer in the yeast NADH dehydrogenase Ndi1. Phys Chem Chem Phys 19, 4849-4854, doi:10.1039/c6cp08107j (2017).

    6Yang, Y. et al. Target Elucidation by Cocrystal Structures of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PfNDH2) with Small Molecule To Eliminate Drug-Resistant Malaria. J Med Chem 60, 1994-2005, doi:10.1021/acs.jmedchem.6b01733 (2017).

    制版编辑:常春藤丨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一、中国20世纪以来在生命科学方面有什么成就

    (1) 2000年6月26日,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基因组草图终于绘制完成,我国科学家参与并高质量地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绘制百分之一的测序任务表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起跻身国际科学前沿,并做出重要贡献。

    (2) 2000年2月12日,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六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及其分析结果,人类基因组的完成图将于今年绘制出。绘制出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破译出人类全部遗传信息。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为人类自身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旧,给医药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变化,将促进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第一种人工合成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1965年)
    第一种人工合成的核酸,酵母丙胺酸转运核糖核酸。(1982年
    06年有菠菜捕光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作为Nature的封面文章发表,被称为近年来我国生物学领域最杰出的成果
    之一。
    07年有关于呼吸链蛋白复合物晶体结构在Cell上发表。去年一共发了四五篇在Cell上面,你可以去查一下。
    08年中科院,清华和农大各发过CNS的文章。

    发CNS差不多就是世界顶级水平了,不过太少。

    还有克隆,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多倍体育种

    二、cell需要每个作者确认吗?

    需要。 对于Cell出版的期刊来说,给予了通讯作者对等的权利和义务。通讯作者需要确保所有的作者都知道:稿件已经被提交,并有机会出版。还要整理每个作者可能的利益冲突,并确保每位作者都看到。审查的时候要保证论文中所有数据的真实性。
    扩展:《CELL》(《细胞》)是一种美国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的关于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杂志。2018年1月25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学术期刊《细胞》封面,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2018年9月,世界顶尖科学期刊《Cell》发表文章称,新的两项研究表明,服用益生菌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对人体有害。2019年,Cancer Cell最新刊登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员发现在禁食状态下使用二甲双胍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提出PP2A-GSK3β-MCL-1通路可能是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三、世界四大名刊是哪四个

    1、《细胞》(Cell)

    《细胞》(Cell)是美国爱思维尔(Elsevier)出版公司旗下的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发行的关于生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发现的杂志。能够在《Cell》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是生命科学研究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评选诺贝尔奖、竞选院士、展示大学和科研机构研究实力的重要依据。

    2、《自然》(Nature)

    《自然》(Nature)是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行的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最有名望的科学杂志之一,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自然》报道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重要突破为使命,同时也提供快速权威的、有见地的新闻,还有科学界和大众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见解的专题。

    要求科研成果新颖,引人注意,而且该项研究看来在该领域之外具有广泛的意义,无论是报道一项突出的发现,还是某一重要问题的实质性进展的第一手报告,均应使其他领域的科学家感兴趣。

    3、《科学》(Science)

    《科学》(Science)是美国最大的科学团体“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的官方刊物,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是发表最好的原始研究论文、以及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的同行评议的期刊之一。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发展科学,服务社会”是AAAS也是《science》杂志的宗旨。

    4、《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与《Cell》、《Nature》、《Science》齐名,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综合学科文献之一。自1914年创刊至今,PNAS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

    PNAS提供具有高水平的前沿研究报告、学术评论、学科回顾及前瞻、学术论文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学会学术动态的报道和出版。PNAS收录的文献涵盖医学、化学、生物、物理、大气科学、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等。

    关于生命科学论文的问题,通过《cell需要每个作者确认吗?》、《世界四大名刊是哪四个》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生命科学论文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生命科学论文(2)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