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回族的主要节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回族节日里,有哪些讲究和美食和找回族的特点,他们喜欢吃什么,有哪些著名的节日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回族节日里,有哪些讲究和美食
生活在宁夏,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有充足的阳光,有分明的四季,还有别的省份无法享受的开斋节、古尔邦节。
蓝天,白云和微风,几乎是穆斯林节日的标配,“晴天过节,不影响上寺,不影响上坟,这是真主给的恩典。”父亲在世时总是这样说。其实,这和宁夏所属的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有关,雨雪稀少,气候干燥,全年日照时间达3000多小时,是中国阳光最充足的地区之一。
晴天的感觉是说不出来的,只有自己切实的沐浴在它之下,才会有无法言说的美好。
我出生在一个穆斯林家庭,在一个回族聚居的村落长大。关于童年的记忆,抹不去从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里传来的悠长而又美妙的诵经声。那种声音,有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让人安静,又让人忧伤。每天清晨被这样的声音唤醒,看着父母起床,洗涑、沐浴,礼晨礼拜,在晨曦中,开始一天的生活,年复一年。
到开斋节或古尔邦节这天,父母起的比平日里还要早一些,礼完晨礼拜,父亲开始打扫院落,母亲就着晨曦的微光,捅火、烧水,将几天前就发酵好的面团加上干面、冷开水、鸡蛋、香油,和成面团,反复揉压,炉子上的油锅冒着轻烟,是要炸油香的前奏。
油香,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主角。在回族的宗教习俗里,吉庆的开斋节,忠孝的古尔邦节,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生命中最切近的时刻,都要炸油香。
油香,对降生在回族家庭的每一位成员来说,几乎是以“先入为主”的姿态,占据了一个人从诞生、起名、满月、结婚、丧葬的整个人生旅程,伴随着每个人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在我浅薄的认知中,似乎没有哪一种食品可以像油香一样贯穿一个人的一生。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过年的饺子,腊八的粥……这些美味,因为被赋予了节日的概念,从而失去了与油香媲美的资格。
我至今记得,父母在世时多次遗憾地提到大姐结婚的事。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大姐结婚时,家里的日子很紧巴,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白面,更别说有香油和肉了。没有香油,炸不了油香,只能蒸了几个蒸饼,用“荤油”炒了几个“荤”菜,就算是办了场婚宴。虽然美满幸福的婚姻并不需要几个油香来证明,但那场没有油香的婚宴,一直是父母心头抹不去的伤,每每说起来,总是遗憾:“这辈子,亏了大女儿了。”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安静的村庄开始活络起来。清真寺高高的宣礼塔里,悠扬的诵经声在云中飘荡。三三两两的老人,青年还有孩子,朝着同一个方向走去,那里,有一座清真寺,承载着附近回族乡邻婚丧嫁娶等人生大事。白色的圆帽,干净的着装,祥和的面容伴随着从容不迫的脚步,扬起一阵细微的黄土,慢慢的飘浮又落下。他们,要去清真寺参加一年两次的会礼。
会礼,是开斋节和古尔邦节的核心。每年两次的会礼,是提醒每个穆斯林对真主,对父母,对家庭与社会的责任﹐劝人行善﹐止人作恶。节日拂晓,所有成年男性穆斯林在沐浴更衣后会聚于清真寺,听阿訇讲“瓦尔兹”,然后在阿訇的带领下面向麦加方向鞠躬、叩拜,举行盛大的会礼仪式。此时,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乞丐,在面向天房朝拜的一刻,众生平等。
会礼结束,相识不相识的穆斯林之间互道“色俩目”,共同庆贺这吉庆又祥和的节日。平日里冷冷清清的坟地也迎来了最热闹的日子,在外的游子,在家的亲人都赶在这一天到亲人的坟头,念几段经文,祈求真主饶恕逝去亲人的所有罪孽,时高时低的诵念声,是生者对亡者最好的告慰。
女人们拉着家常,炸好了油香,炒几个菜,再做一锅粉汤,等着男人们从坟地回来,一起品尝——俗世里的平常,因了节日的恩典,幸福、安详,透着与平日里不同的光芒。
几个月前就已经单独挑出来喂养的那只黑头绵羊已被刷干净了皮毛,安静地呆在圈棚的一角。它是一群羊里最俊美的一个,体格健壮,毛色柔顺,没有任何的缺陷。几个时辰之后,它将面朝天房方向,在阿訇的诵念中,以体面的方式结束生命,它的生命价值将因服务人类而得到升华,它是造物主特赐给人类的恩典,是穆斯林向真主献上的“牲”。
“宰牲”,是古尔邦节的主题。“宰牲节”的叫法虽然通俗,但这个词的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节”,突出的是一个“献”字。“献”在现代汉语里解释为:“恭敬而庄重地奉上”。恭敬,表示敬畏。庄重,则是因为虔诚。它源于伊斯兰古代先知伊卜拉欣的一个梦境,安拉在梦中启示他,要他宰了自已的儿子伊斯玛阿里献给真主,以表虔诚。先知毫不犹豫照做了,他的儿子也听从父命心甘情愿牺牲自己。就在父亲反复试图用刀子割断儿子的喉管时,仁慈的真主派天使送来一只羊替代了伊斯玛阿里。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感赞安拉的仁慈,穆圣将每年伊历12月10日定为宰牲节。
每年的这一天,经济宽裕的穆斯林都要宰牲,可以是一只羊,可以是一头牛,也可以是一头骆驼,以表达对真主的感恩。宰牲后的肉品,除了自己家人食用外,其它大部分都要分舍给亲友和周围的穷人享用,通过这种惠及穷人的方式将所献之牲的生命神圣化,从而体现动物生命的价值所在。
我看着那只两个月前我亲自为自己选好的“牲”,想起了第一眼看到它时的情景:圈门前围了好几个人,都是来选“牲”的。有人担心自己的眼力,索性直接走进羊圈,羊儿受到惊吓,有点小小的骚乱,一股脑儿地向圈棚深处涌过去。只有它,撇开羊群,径直往门口奔来,我的理解是,它直接冲着我奔来。它的眼看向我,我正看向它。短短几秒,我知道,我别无选择。我在它的身上做了个小小的记号,它带着属于我的记号,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两个月。
两个月不见,它健硕了许多,毛色更加柔顺了。我走近它,摸了摸它的头,它没有躲闪。我以为它的眼里会有恐惧,因为我一直相信动物都是有灵性的,对于死亡,它们应该有预感。
它很平静。我用手为它梳理皮毛,它没有躲开,甚至,伸过头来,嗅着我的衣角。它的平静,让我想起了宁夏著名作家石舒清先生笔下马子善老人家的那头老牛。
我的“牲”,它是否也看见了那盆清净无尘的水,那把银光粼粼的刀子……
王淑萍 回族。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人。石嘴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煮生活。著有个人散文集《遇见自己》《流年里的余温》,作品散见于区内外各类报刊杂志和微信平台
一、找回族的特点,他们喜欢吃什么,有哪些著名的节日
回族有三大节日:开斋节(大尔迪)、宰牲节(小尔迪)、圣祭,所有节日都与其他穆斯林保持高度一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回族分布较广,食俗也不完全一致。如:宁夏回族偏爱面食,喜食面条、面片,还喜食调合饭。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油香、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拉面、大卤面、肉炒面、豆腐脑、牛头杂碎、臊子面等。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供随时使用。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 肉食以牛、羊肉为主,有的也食用骆驼肉,食用各种有鳞鱼类,如北方产的青鱼、鲢鱼、鳇鱼等。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可以饲养,但不轻易食用。如有危重病人,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可作补品食用。 回族长于以煎、炒、烩、炸、爆、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既有用发菜、枸杞、牛羊蹄筋、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作工精细考究,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清真万盛马糕点、羊筋菜、金凤扒鸡、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青海省西宁市,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义县的伊斯兰烧饼,陕西的牛羊肉泡馍,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绿豆皮、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九魁”、“十三花”、“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十三碗、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 居住在城市的回族,一般都是一日三餐,早餐大多都是在家烹制牛羊肉泡馍,或烙饦饦馍配炒咸菜吃,或配腊牛羊肉吃,还有的老人喜欢配炒花生米吃。午餐吃牛羊肉泡馍的人也较多,还有很多家庭喜欢吃饦饦馍配炒菜。炒菜一般也较简单的家常菜,如莲花白炒肉、芹菜炒肉、醋溜土豆丝、醋溜西葫芦、辣子炒咸菜、炒辣子酱等。晚餐大多数都吃面条,面条的种类很多,有碎面、长面、捞面、笼面等,也吃饺子、蒸包子、烙包子、韭饼等。散居在各地农村、山区、牧区的回族,其饮食习俗多受居住地的影响。例如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民,以土豆、荞麦、莜麦、糜子、豌豆为主食,新疆阿尔泰地区回民吃马肉和奶食品,米面食品退居次要地位,这显然是受哈萨克饮食习俗的影响,居住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西藏一带的回民,主食与藏民一样,吃青稞、豌豆、三餐离不开糌粑和酥油茶。西北地区农村的回族饮食,最有特色者当属民间宴席。“九碗三行”就是回族的正宗宴席,一般在举办婚丧礼仪活动中,多用这种宴席招待众多的客人及亲属。
二、回族有哪些特产和美食?
1,泸西回族葱花饼
泸西回族葱花饼又叫葱花粑粑。葱花饼色、香味俱全,它是回族的美食小吃之一。淡淡的葱花味,有一点点的咸,嚼在嘴里干香味浓。 葱花饼的原材料是麦面、鸡蛋,香油、大葱、食盐。
2,回族麦芽糖
回族麦芽糖是宁夏川区回族群众喜食的一种传统风味糖果食品。每逢秋收完后,回族群众便晒好大麦,整理好家具,开始碾米,做糖。这种习惯已有200年的历史。
3,回族焙子
回族焙子是呼和浩特特有的小吃,是回族面点名品。焙子喷香耐饥,便于携带,易于消化又经济实惠。
4,回族馓子
回族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5,清真八大碗
清真八大碗系穆斯林传统的民间宴客形式,指的是八种装在大碗里的炖菜,讲究料厚物重、味纯汤清、用料广泛、技法全面、有素有荤,牛羊肉、鸡、鸭、鱼都入八大碗之列,多采用炖、煮、烩、炸、烧、蒸等技法操作。
三、回族特色小吃
回族特色小吃有;油香,馓子,粉汤,椒麻鸡,回族八大碗等。
1.油香是回族民间传统食品,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种,有的地方把油香叫“香香锅”。
相传油香在元代从古波斯传入中国,回族的油香种类和口味有多种,有发酵面的咸味油香、淡味油香、甜味油香,还有烫面油香,发酵面油旋子等。
凡是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给孩子过满月,过百日、割礼、结婚等,要炸油香庆贺。每逢尔德节、古尔邦节、招待宾客以及纪念亡人时回族人家也要炸油香(有些地方的回族称“做油香”),以示尊祖继俗。
2:馓子每逢开斋节、古而邦节等民族节日,回族家庭都炸馓子招待客人,馈赠邻里。
制作方法是:将精面粉加入盐水揉和,反复揉压后,搓成粗条,抹上食用油放入盆中醒面。
待油锅热时,将面条制成并列成环状,入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凉干即可食用。
特点是造型优美,香脆可口。
3:粉汤是回族群众喜爱的风味食品。
每逢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都要烹制粉汤,恭敬贵客和亲友们到来。回族姑娘在出嫁之前,要在娘家接受烹制粉汤的训练,因而回族妇女几乎没有不会做粉汤的。
4:椒麻鸡是回民的传统名菜。主料是鸡肉,主要烹饪工艺是煮。椒麻鸡的制作工艺也比较复杂,深受回民的喜欢,椒麻鸡一般都当做凉菜来吃,麻醇咸鲜,质地软嫩,清爽可口。
5:回族八大碗又称清真八大碗,是穆斯林传统的民间宴客形式。指的是八种装在大碗里的炖菜,讲究料厚物重、味纯汤清、用料广泛、技法全面、荤素搭配,多采用炖、煮、烩、炸、烧、蒸等技法操作,大汁大芡,大碗盛放。
扩展资料;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总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湾省),当代回族通用汉语,不同地区持不同方言。
关于回族的主要节日的问题,通过《回族有哪些特产和美食?》、《回族特色小吃》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回族的主要节日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