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被教材删去的部分,折射出势利之外的温情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被教材删去的部分,折射出势利之外的温情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我的叔叔于勒》:原文被教材删去的部分,折射出势利之外的温情和选文《我的叔叔于勒》中为什么删掉原文的开头和结尾好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我的叔叔于勒》:原文被教材删去的部分,折射出势利之外的温情
  • 选文《我的叔叔于勒》中为什么删掉原文的开头和结尾好吗
  • 《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手记
  •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
  • 一、《我的叔叔于勒》:原文被教材删去的部分,折射出势利之外的温情

    前言

    近段时间以来,小学教科书上的插画引起了无数人的注意和讨论;而更早之前,“去鲁迅化”的呼声,也激起了无数人的反对与抨击……

    课本,是学生们接触一切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他们踏入社会的第一个门槛。因此,除了必备的知识之外,课本的内容又往往具有启发性,这一特点最主要表现在语文课本之中。

    《我的叔叔于勒》就是这样一篇极具启发性的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三语文中的一篇文章,其作者为莫泊桑。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不仅用短暂的生命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在数量上傲视群雄;其在小说上取得的成就也令人侧目。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批判性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文中,“我”的叔叔虽然并未在家中生活,却时常活在父母的口中。十年前的一封信,让全家人都将其作为福音书,成为所有人的希望。那个发达了的于勒,是“我”们家的救命稻草,因此即使他在未到美国前只知道挥霍、且还欠了父亲钱,到了美国发达之后也不过是寄了几封发达的信,他在父母眼中仍然成为了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但是,当“我们”全家在二姐结婚之后前往哲尔赛岛时,在船上却见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他是一个衣衫褴褛的水手,满脸布满了沧桑,双手尽是皱纹,正在人群中卖牡蛎。本以为只是一个穷苦的老人,却不曾想, 那便是父母盼了十多年的叔叔,于勒。

    当父亲确认了他的身份之后,曾经对他的期望以及对他的赞美被尽数收回,他又成了父母口中令人厌恶的存在。

    他们甚至害怕于勒认出他们,从而纠缠上这个家,以至于打发我去为姐姐们吃的牡蛎结账。而“我”,就连多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都被训了一顿。

    从哲尔赛岛回来的时候,为了避免再次见到他,“我”的父母选择了乘坐另一艘船。

    这篇短篇小说,从“我”的视角,见证了父母们对想象中那个发财的于勒叔叔与实际上再次没落的于勒叔叔截然相反的态度,她们对于勒的所有评价仅依靠“钱”这个唯一的条件。莫泊桑通过对刻薄自私的父母的刻画,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拜金主义。

    但这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的《我的叔叔于勒》,它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小范围的删改,使得批判拜金主义、讽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成为文章的主旨。

    实际上,原著被删改的地方,犹如文章的点睛之笔,恰恰折射出了另一种温情。

    被删掉的部分:另外一种温情

    在课本之中,文章开头便是以“我”的视角来叙述小约瑟夫的家庭生活。但实际上,这篇小说真正的叙述方式却为插叙。

    在小菲利普的口吻出现之前,还有这样一段内容:

    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乞丐向我们乞讨,我的同伴约瑟夫·达夫朗什竟给了他一枚五法郎的银币。对此,我感到十分惊讶,他解释说:“这个可怜人让我回想起一段往事,一段我至今念念不忘的记忆。我且说给你听听吧。”

    从这里可以看出,小说开头的“我”与后文故事中的“我”是两个不同的人。也或许是这样,为了防止学生们将人物关系弄混,便索性将小说开头的内容所删掉。

    如果说课本中的“我”是对父母行为的不解与讽刺,那么“我”只是充当了一个见证这个故事的视角,以及因为对贫穷之人的怜悯而多给了他十个铜子。至于此后的故事,便不再与“我”有关。

    但实际上,这次偶然的照面,反而“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自私刻薄的家庭之中,“我”作为一个最小的孩子,即使是面对从未见过面的于勒叔叔,仍然报以最大的善意。

    因此,在文章末尾,还有被删掉的一个部分:

    离岸越来越近,我心里起了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再见一次我的叔叔于勒,靠近他,和他说几句温暖的、安慰人心的话。

    但是,因为没客人吃生蚝,他已经不见了。毫无疑问,他已经下到了散发着恶臭的底舱深处,那儿是这个苦命人的住所。

    在父母的心中,于勒因为贫穷不堪的形象,使得父母再次厌恶他,并且不愿与他相认。但在“我”的眼中,于勒叔叔是一个和“我”有着血缘关系的苦命人。即使他没有兑现信中的诺言,即使他已然贫穷不堪,但他仍然是“我”的叔叔于勒。

    这种态度与菲利普夫妇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人性冷漠的背后,折射出温情所在。它是无视富裕与贫穷的一种存在,是孩童心中的单纯想法。

    小孩的世界远比成年人的世界单纯、简单地多。他们看到的是虽贫穷仍为了或者而挣扎的苦命人,是因为无法给家里带来好处便被抛弃的亲叔叔……因着无能为力的这份遗憾,“我”在后来对世间每一个贫苦之人,都用最大的善意去对待。

    尾声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法国,人们因着金钱无视血缘的亲疏,任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但在孩子们的心中,无论贫穷与否,亲人便是亲人;无论亲近与否,苦命人都是值得同情的人。

    因此,当莫泊桑在刻画这样一个自私自利的成人世界之时,也刻画出了一个极具温情的“我”。正如拜金主义的人不在少数一般,“我”这样的人也不少。因此,对当下的批判,仍然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

    这或许便是每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作者所倾注在作品后的追去,即使对当下失望至极,也希望迎来一个光明的未来。

    一、选文《我的叔叔于勒》中为什么删掉原文的开头和结尾好吗

    不好,很不好,改编作品本来的意思。以下是给你找的资料,希望采纳
      原文开头是:

      一个白胡子穷老头儿向我们乞讨小钱,我的同伴若瑟夫·达佛朗司竟给了他五法郎的一个银币。我觉得很奇怪,他于是对我说:

      这个穷汉使我回想起一桩故事,这故事,我一直记着不忘的,我这就讲给您听。事情是这样的……

      原文的结尾是:

      此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我父亲的弟弟。

      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其缘故就在此。

      直到这时,我才知道我们所学的课文是经编者删过的,可是旧教材并没有就这一点进行说明。两相比较,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新课程的开放。

      相关的资料和教参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基本是这样的: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小说叙事手法的效果。保留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可以使读者对人物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删去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情节线索清晰,不枝不蔓,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

      这样的答案粗看似有道理,但仔细想想,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只从文章的结构、情节、线索等方面而根本没有从文章内容方面来考虑问题。

      我觉得删去开头和结尾,让我们对课文的解读变得单一,失去了多元解读的土壤。下面就着重谈谈对《我的叔叔于勒》的多元解读。

      一、应怎样看待作品中的人物

      删去开头和结尾,使读者对若瑟夫·达佛朗司即“我”这一人物形象无法进行全面理解和解读,因而许多评论文章对人物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菲利普夫妇身上,而且对他们的评价也很不公正。

      大多数评论文章认为“菲利普夫妇虚伪、自私、贪婪、冷酷,有着一副可怜又可鄙的拜金相”。菲利普夫妇是不是这样令人厌恶呢?

      菲利普“做着事,很晚才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这就交待了菲利普挣钱是多么不容易。因此,菲利普夫人从不挥霍丈夫挣来的每一分血汗钱:“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十五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走亲访友这样人类正常的交往生活失去了,生活消费是最低档次的,牡蛎高贵的吃法也丝毫没有打动菲利普夫人。紧巴巴的日子使她苦不堪言,我们何必去谴责她的虚伪、自私、冷酷?难道追求美好生活还要受到责难吗?如今我们天天喊着奔小康,又如何解释?菲利普夫妇的追求不是不择手段,当年兄嫂有恩于于勒,于勒富了回来报恩,难道受之有愧吗?无论小叔子多么发达,我也不沾你的边,这就是亲情的体现吗?菲利普夫妇的所作、所为、所想难道不在情理之中吗?

      菲利普夫妇在游船上巧遇于勒,如果他们不躲避,那么儿女的终身大事就难以完成,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有何种力量与社会抗争?的确,他们很虚伪,但是我们读不出他们的无奈与辛酸吗?况且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不能无端地要求菲利普夫妇无条件地接受于勒。不要说19世纪后期的菲利普夫妇做不到,就是今天的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吗?

      我们从文章中看不出作者对菲利普夫妇的谴责和嘲讽。如果加上原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文章中的“我”——若瑟夫·达佛朗司对父母没有丝毫的憎恨与厌恶,也可以看出“我”对父母和叔叔于勒的同情与理解,也可以看出“我”以后遇到讨饭的就会给他五法郎银币的原因。所以我们对菲利普夫妇的分析不能停留在“虚伪、自私、贪婪、冷酷、拜金”的层面上,而要怀着一颗客观、仁慈的心去解读他们的所作所为,如此,我们就会发现他们是无可奈何、令人同情的悲剧式人物。

      二、作品的主题究竟是什么

      许多分析文章认为《我的叔叔于勒》“意在揭露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这些观点主要是受当时社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念的影响,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我们不能要求前人有我们现在认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但我们也不能固守前人认识问题的观点。

      教学时,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这一点上去,更多的是对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同情,以及对“我”的做法的赞赏。最后,我们认为小说的主题主要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呼唤。对这一点,学生虽然不是很理解,但毕竟还是认同的。在带领学生回答课后第三题时,我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呼唤”这一主题。

      莫泊桑不是一个中国作家,他是一个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从现实社会生活本身思考人的道德发展状况的知识分子。在这篇小说里,他是以“我”的眼光环视周围的人物的——同情和理解于勒,也不可能不同情和理解自己的父母——小说中的大量描写都集中在对“我”的父母的理解和同情上。所以,我们对菲利普夫妇和于勒的经济处境和在这种经济处境中所形成的生活习俗、思维习惯没有理由采取嘲笑的态度,没有理由把他们身上的弱点仅仅视为他们道德上的弱点。更为可贵的是,母亲让“我”给于勒叔叔付钱时,“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对于勒叔叔的关心和同情,而且“我”慷慨地给了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一切都说明“我”是一个人道主义者,“我”身上寄托了作者的希望与理想。

      中国美学大师李泽厚曾说:“艺术作为永恒性的秘密,在于它的人性。”如果《我的叔叔于勒》保留原文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如此慷慨地给一个白胡子穷老头五法郎的银币,而且“以后您还会看见我有时候要拿一个五法郎的银币给要饭的”的原因,并且可以看出“我”对那些穷苦人的帮助是持续的。这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虽然金钱扭曲了一部分人的灵魂,但还有一些人保留着最自然、最朴素、最真诚的关心和爱护,这才是人类最健全、最美好的心灵。我想这恐怕才是作者真正期望的吧!

      三、作品的主人公究竟是谁

      我们讨论了小说的主题,有了上面的结论,也就很清楚地看出作品的主人公是“我”,而不是“菲利普夫妇”和“于勒”。

      许多分析文章认为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因为这篇小说就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变表现主题思想”。也有的分析文章认为主人公是“于勒”,“小说的主人公于勒,作者是把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个受害者和失败者来写的。于勒的身世浮沉,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从于勒身上,看到了一点时代的眉目。另一方面,作者从于勒身上,还形象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价值标准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本质”。

      这些观点主要是受当时社会观念的影响,因而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往往涂上了一层政治色彩。客观地来分析这部作品,不能仅仅围绕这一点来进行,而要根据学生的理解、学生的人生经验、学生的眼光来解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并且加上文章被删掉的开头和结尾部分,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我”,而不是“菲利普夫妇”和“于勒”。我们也会明白文章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觉得对《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掐头去尾”简直是买椟还珠。为了叙事简洁、明了,而对文章掐头去尾,得不偿失。况且有了原文的头和尾,使大故事套小故事,更能体现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也能给人以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在“我”这一人物身上体现作者对人性美的赞美,也给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提供可能性。

      因此,我呼吁不要简单、主观地随意增删原著的内容,尽量保持原著的风貌,给读者一个多元解读的可能性。唯其如此,我们才能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世界名著,也才能吸收到世界名著的精髓。

    二、《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手记

    文/郭跃辉

    按照我原来的备课习惯,教《我的叔叔于勒》一定会“自然而然”地采用“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赏析重点语句——概括小说主旨”的流程。这似乎成为小说教学的“集体无意识”,而学生最终获得的是关于“三要素”的文体知识。我在阅读了施良方教授的《课程理论》《教学理论》以及其他教授的课程与教学理论著作之后,阅读了王荣生教授、孙绍振教授以及肖培东老师等专家和教师的理论著作与实践案例之后,对过去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产生了疑问。在我看来,备课的第一步应该是裸读,即不带任何成见、不参考任何辅助材料的情况下,直接与教材文本进行“第一重对话”,读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来。

    于是,我翻到了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71页,对文本进行了一次“直寻”与“现量”。裸读了三遍之后,还真读出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东西。例如:为什么全家人星期日到海边栈桥散步要“衣冠整齐”?假如于勒叔叔没有占用“我”父亲的财产,“我”家的贫穷面貌能改变吗?为什么全家人对于勒那封漏洞百出的信深信不疑呢?看中二姐的青年真的是因为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之后才决定求婚的吗?作者为何要安排家人在哲尔赛岛的轮船上遇到于勒?于勒知道欠了兄嫂的钱而且不愿意回到“我们”身边,这不正说明于勒是有羞耻感的吗?为什么船长和家人原来对于勒的称呼都是“流氓”?“我”去付钱时先写“看了看他的手”再写“又看了看他的脸”,为什么不直接写“我看了看他的手和脸”?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的事情,现在的“我”怎么样了呢等等。对于这些间题,我也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进行了回答。当然,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变化、“我”家的基本经济状况、小说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异化的批判等,也在阅读感悟与思考的范围之内。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根本不用解读文本,因为统编教材配套的教参质量很高,参考书上有现成的课文分析,自己只需要将教参的理解教给学生就行。当然,也有一部分教师意识到自主解读文本的重要性,但苦于“手无寸铁”,缺少解读的方法与理论,面对文本只能是“望洋兴叹”。总结起来就是,教师要么是缺少“解读意识”,要么是缺乏“解读能力”,更多的是两者皆无。教师对文本没有真实的感知,学生自然与文本有了一层隔膜,这就导致学生理解文本只能停留在一些抽象的概念、手法上。这种不良现象值得警惕!

    裸读很重要,但自己的视野毕竟是有局限的,因此参考大学教授、优秀教师等专家对课文的解读很有必要。一线教师要善于通过学术网站例如中国知网等,查找前人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观察与思考等方面的论文,发现他人研究与教学的长处,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读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先阅读了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三位教授合著的《解读语文》一书,王富仁教授的《怎样感受人?怎样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钱理群教授的《略说〈我的叔叔于勒〉》、孙绍振教授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称视觉》三篇论文,解决了不少此前裸读的疑惑,还解读出很多以前从未想到过的内容。随后,我又在中国知网查到了数十篇同行的解读文章、教学设计与教学实录,一一研读。有的论文打破了“资本主义金钱关系”这一传统的理解框架,从人性的角度分析课文;有的论文借用了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者、叙述视角等角度解读课文;有的论文辨析菲利普、船长的形象;还有的论文挖掘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引导学生思考“于勒有没有认出兄嫂一家”的问题等等。

    “裸读——参考名家解读——参考同行解读——参考教参解读”的流程,已经成为备课的基本模式。当然,这样的备课已经是“研究性备课”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信我觉得,这样的备课是扎实的,不仅可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对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是极有益处的。

    仅仅有了对课文的解读还不够,备课的第二步是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往往认为一节课的内容就是 “教完课文”,后来随着专业阅读的开展,我逐渐认识到一节课的内容就是“教课文”和“教语文”的区别,于是便有了“教学内容”即教学什么的意识。以前,面对一篇课文,心里老是想着“怎么讲这篇文章”,现在则想的是“这篇文章究竟要教什么内容”。最初的认识,是将教学内容等同于“语文知识”,比如各种文体知识、修辞知识等等。不过随着专业阅读的逐渐深入,我意识到“教学内容”与“语文知识”的关系,开始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知识”概念。 知识不是静态的、从教师传到学生头脑里的“点”或“体系”,而是动态建构的过程。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以往我们告诉学生什么是故事情节,情节包括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要素,于是就请学生按照这样的框架去概括故事情节。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状况与实际的学情。

    那么,《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教学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 我们要从小说本身的文体特征入手进行把握。所谓阅读理解,就是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文本体式的规定去理解文本。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小说,那就要按照小说的文体特征去解读。传统小说理论认为,情节、人物、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于是不少教师就是遵循“概括故事情节—一分析人物形象—一赏析环境描写——把握故事主旨”的套路去教学。单元导语也提示:“ 学习这个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小说的主题 ”,这其实也暗示了小说教学的主要内容,只是少了“环境描写”的要素。在此基础上,我首先确定了两大教学内容,一是梳理小说情节,二是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是梳理小说情节。课后“思考探究”第一题是:“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试根据下面的提示,从不同角度理课文的故事情节。”这四个角度分别是: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

    原因→结果(逻辑)

    期待→破灭(心理)

    悬念→结局(技巧)

    这道题目设置得十分巧妙,其巧妙之处就在于题目既提示了“教学内容”,同时也是直接的“教学环节”。这一点也是 部编本教材的特点,即既是“课本”,又是“学本”,也是“教本” 。第一个角度是传统的时间、板块顺序,即将完整的故事人为地分为几个时间片段,其好处是能够迅速把握基本的故事情节,缺点就是过于机械化。对于另外三个角度,学生相对陌生。所谓“原因→结果”就是分析故事情节前后的逻辑关联。按照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里的说法,“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个情节了。学生可以按照“正因为……于是”的句式对情节进行重新理解。所谓“期待一→破灭”着眼于故事情节背后的人物心理,这也是故事构造的一种基本方法,即凸显情节之间的“落差”。所谓“悬念→结局”着眼于故事的讲述技巧,最终的效果就是让情节曲折生动,而非平铺直叙。钱理群教授在《略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就运用了这种模式,对故事进行结构技巧层面的分析。

    其次是分析人物形象。以前教学生概括人物形象,过于局限于高考试题的答题模式,即先概括人物的性格与品质,然后从文中找相关的句子加以证明。结果,我发现学生只掌握了一些空洞的、抽象的概念,例如善良、机智、聪明、忠厚等等,并且在抽象的人物性格与具体的词句之间,缺少具体深入的分析。于是,我又回到教材“单元导语”,其中谈到“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究竟什么是“从不同角度”呢?我的理解是: 不仅要打破“好”与“坏”的二元分析模式,注意到形象的多面性、立体性,避免概念化,而且要从“看”与“被看”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存在状态。 例如“于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要逐次分析“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我’眼中的于勒”“船长眼中的于勒”“于勒眼中的自己”,进而结合小说内容,去分析体会“读者眼中的于勒”,只有这样,才不会单向化地理解人物。

    当然、本文除了于勒的形象,还有菲利普夫妇的形象、“我”的形象等,也需要进行简单的理解。对于菲利普夫妇的形象,长期以来的理解就是用“势利”“冷酷无情”之类的词语去概括,这些性格当然存在,但是如果脱离实际生活环境去抽象概括人物,那势必会有偏颇。对于菲利普夫妇,不仅要意识到其“势利”的表现,同时还要分析他们为什么会表现得如此“势利”?“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父母的“势利”态度与行为的?是无情的批判,还是辛辣的嘲讽,抑或是带有一些温情?

    在小说“三要素”的文体框架下,情节与人物显然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环境描写在本文中也有所体现,例如结尾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底钻出来”,甚至带有一些象征意义,不过这样的描写并不多在“三要素”的框架之外,如果能够引人西方叙事学的相关知识,那么对于《我的叔叔于勒》这样的小说文本,便有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一点也是统编教材的进步之处,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课后“思考探究”第三题是这样设置的:“这篇小说是以若瑟夫回忆少年时代往事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不妨试着变换一下叙事视角,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九年级下册《孔乙己》课后“积累拓展”第四题是:“这篇小说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叙述故事,试着换个视角简单讲述这个故事,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学之间交流。”学生并不要求掌握专业的叙事理论知识,但要能够变换叙事视角对故事进行重新讲述,并体会不同的讲述带来的小说主题的微妙变化。

    其实,《我的叔叔于勒》和《孔乙己》中的“我”有一个共同点,即存在着“童年的我”与“成年的我”的差异。在《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中,我在裸读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小说多次提到“我们”“全家人”的称谓,说明“童年之我”对于勒的情感态度与大人们是一致的,或者说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但小说的精彩之笔是,即使受到了大人的影响,“我”依然保持着纯真善良的一面,将亲情看得比金钱重。这其实也说明了,“我”在慢慢长大,逐渐有了主见,有了独立的判断与自觉的行为。

    我在解读文本时,习惯于将“教材文本”与“母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原文在选人教材时的增删、改编的内容,进而分析差异背后的原因。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对比原文我发现小说原是一个“套层叙述”,但在选人教材时删去了开头和结尾,即:

    “我”的这种“给小费”的行为一直延续到“我”的成年期,并且扩大到没有亲情关系的穷人身上。一来是“我”为了弥补年幼时期由于自己能力不足而没有帮助叔叔的遗憾,二来也是将某种关爱推而广之,延伸到陌生人身上。可以说, 小说的主题是为了表现“我”身上的那种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陌生人的人道主义关爱之情。应该说,“我”的存在就像是黑暗里的一道光明,“我”在童年时就已经超越了周围人特别是家人的境界,成年以后又将对亲人的关爱推广到陌生人,这是难能可贵的。“我”的存在,恰恰寄托着作者某种超越现实的理想。 而且,因为“我”的存在,小说的主题也不再是过去那种“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而是寄寓着人性关怀的理想。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提示说:“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这个提示也将我的关注目光从“于勒”转移到小说中的“若瑟夫”身上。 作为教师,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关注教材的“助读系统”,例如单元导语、预习提示、课后思考题、知识清单等,把握教材导向,重构教学内容,而不能一味按照过去的教学经验、不顾及教材的变化以及课程理念的变化。 教材将《我的叔叔于勒》和鲁迅的《故乡》、曹文轩的《孤独之旅》等放在“少年成长”的单元,一定是提示师生能够从少年成长的角度去阐释小说的主题。如果还在“批判资本主义”的框架内打转转,那就是无视教材。至少,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体会《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在童年时期到成年时期的成长变化历程,从而分享人物的成长经历,并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文本本身,还关注了教材的“助读系统”,从而将这篇小说的教学内容确定为: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在视角变换中体会小说的主题。而这三项内容,都要求学生回到文本本身,理解文本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品味、分析中落实教学内容。

    确定了“教什么”之后,接下来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以前总是急于将自己的文本解读成果原封不动地“转”给学生,或者是先摆出教学的框架结构,生硬地将学生往自己设计好的教学板块中“拽”,教师是导演,学生只是按照剧本规规矩矩演出的演员。这样的教学,还是教师的“一言堂”,久而久之,学生早已失去了探究的热情与欲望,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提升了。 好的语文教师能够在学生的困惑处、理解障碍处进行有效引导,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研讨的热情,能够设计各种学习活动,真正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

    前段时间,我读到了黄厚江老师的一篇教学课例,即《从猫的关系出发,走向小说的深处一—〈猫〉课堂实录及点评》,课例中的第一个教学环节就让我钦佩不已。课文《猫》后的“思考探究”第一题是一个表格,请学生从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并填写表格。应该说,直接把这个表格拿到课堂上,或者对其进行变化改造,都是语文课堂常见的现象。黄老师上课没有绚丽的导入,而是直接入题,问学生课文写了几只猫,学生回答是三只。老师又问三只猫分别叫什么名字呢?学生回答大猫二猫三猫。老师说这样的命名太幼稚了,你家里要是有一只猫,你是不是会给它取一个又可爱又有特点的名字?于是第一个学习活动开始了: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家的三只猫分别取个名字?教师板书提示要从色彩、形状、性格等方面取名。学生的学习、讨论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了。黄老师这个环节和课本上填写表格的题目,虽然在信息提取方面有些差异,但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他们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目标一致,但达到目标的方式完全不同,而效果自然就会有差异了。黄老师上课的秘诀就在于: 千方百计把学习变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生活活动、语言活动等。 这也启示我们, 要善于将教学内容“活动化”,在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针对第一个教学内容,我设计的活动是“小组合作探究”,即学生在预习课文、初读课文之后,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故事进行重新讲述。第一组学生从“情节”角度,第二组学生从“逻辑”角度,第三组学生从“心理”角度,第四组学生从“技巧”角度,分别对原故事进行复述。复述的过程也是对原故事进行分析的过程,当然也是一个掌握小说文体知识的过程。第一组的复述相对常规,另外三组就需要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拟定复述框架及内容。例如从“逻辑”角度复述:

    针对第二个教学内容,我设计的环节是“语言活动”,即从菲利普夫妇、“我”、船长、于勒自己等角度,分析于勒的人物形象。学生依然分为四个小组,并用“××眼中的于勒是……”的句式进行回答。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的范例:

    菲利普夫妇眼中的于勒,年轻时是挥霍家产的浪荡子,是全家人的噩梦;来信说发财时是善良正直的人;沦为卖牡蛎的水手时是流氓无赖,是贼。菲利普夫妇看待于勒的标准是金钱。

    再比如:

    “我”眼中的于勒是亲人,是父亲的亲弟弟。“我”小时候也跟着家人一起认为于勒是噩梦,发财之后于勒是有良心的人,而当于勒沦为穷光蛋时,“我”依然认为他是全家人的亲人,于是冒着被责骂的风险向于勒表达了善意,并将这种善意延续到成年时期。

    当然,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结合文本的重点语句或典型细节。例如在表达“‘我’眼中的于勒形象”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抓住“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等句子,学生可以反复朗读,读出这三个同义在语气和语调上的区别,特别是“我的叔叔”和“我的亲叔叔”,语气加强,感情色彩也更为浓烈。在朗读中体会“我”眼中的于勒形象,从而加深对人物的了解。

    再比如“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句话中的“我们”既包括菲利普夫妇、“我”的姐姐和姐夫,还包括“我”,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把握不同的人物心理。菲利普夫妇此时眼中的于勒已经是流氓和贼,于是心安理得并无情地抛弃了弟弟;“我”眼中的于勒是亲人,改乘轮船意味着再也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心中充满了遗憾。

    针对第三个教学内容“在视角变换中体会小说的主题”,教材设计了一道“思考探究题”即变换叙事视角,体会表达的差异。除此以外,教材还设计了一道写作训练题即“积累拓展”第五题:“想象一下,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于勒,他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试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段。”我认为这道训练题在逻辑上与小说原文没有本质区别,无非是表现菲利普夫妇的势利。黄厚江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语言活动:“在若瑟夫看来,亲情比金钱更可贵。大家设想一下,再过20年,若瑟夫会不会长成菲利普夫妇那样的人?”这个活动设计得也相当巧妙,一来可以辩证认识过去的“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的解读,二来可以适时引入被删去的原文片段,体会小说人道主义情怀的主题。而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假如于勒在船上也认出了菲利普一家人,他在心里会对全家人说些什么呢?这个活动不仅可以更为深人地体察人物心理,同时也可以丰富小说的主题,还能够比较“于勒视角”和“若瑟夫视角”的差异。例如于勒会对若瑟夫说:

    当然, 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活动的前提是把握真实的学情 ,我的习惯是进行课前调查,有时是简单的问卷调查,有时是通过谈话判断学生的难点,也有的时候是站在教师立场推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学情是教学的起点,我意识到了学情的重要性,但做得还远远不够,以后要不断学习,积累经验,用更为科学的手段探测学生的实际阅读状况。

    三、《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创作的短篇小说。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 1

    这篇课文中刻画的几个人物,都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菲利普太太是个精细机敏,尖刻泼辣,虚荣心强的小市民的妇女,由于贫困,她一面极力节俭度日,勉强支撑门面;一面又经常迁怒于丈夫,说刻薄话发泄怨气。菲利普的性格,没有菲利普太太那样锋芒毕露,比较软弱老实,遇事容易慌张,随机应变不如菲利普太太,但爱摆架子的习气,似乎又有过之。他们两人对待于勒的态度,或亲或疏,或褒或贬,都是以金钱利害关系为转移的,看后,令人觉得可卑、可厌、可怜、可笑。但他们并不使人觉得可恨,因为他们既不是阴谋狡咋的歹徒,也不是胡作非为的恶棍,只不过是拜金主义的可怜虫而已。小儿子若瑟夫,在这篇课文中是唯一同情于勒的人物,他对父母拒不认亲的作法不以为然,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却无力改变于勒的处境,只能用给小费的方式,求得良心上的安慰。由此可见,于勒的命运,不取决于人们的心肠好坏,性格如何,而是由社会制度和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观念所决定的。

    这篇课文,通过菲利普一家对待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展示了小资产阶级爱虚荣、向上爬的卑俗心理,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的关系,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是“冷酷的现金交易”,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腐朽。

    不过,这篇课文揭露批判人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的时候,也反映了小人物的辛酸与无奈;同时,也通过写约瑟夫对穷于勒的怜悯,表达了看重骨肉情意、同情贫弱者的思想感情。

    于勒始终是菲利普一家孤悬海外的一个希望,是这个穷困家庭为自己设想出来的一个美好的梦想,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于勒象征着社会底层小人物无奈人生中的灰色希望;是希望,但不可能实现,一经触碰就化为虚无,这恰恰反映出小人物的悲哀和理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而这篇课文恰恰犀利而无情地揭示出了这种希望凋敝的过程。用虚荣之类的措辞来指责这个家庭是不合理的,一个卑微的家庭在深受贫穷折磨后仍然能够对生活抱有体面的希望这是值得尊重的;至于在船上不与于勒相认,固然有其个人利害关系的计较,但仍然情有可原,菲利普夫妇看似无情的表现其实包含着生活的情非得已,“贫困的生活导致了美好人性的缺失。菲利普一家的天性还是善良的,但是当时的处境让他们有了那样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莫泊桑给予这家人更多的是悲悯而非批判。

    莫泊桑在悲观地描述社会现状时,能反省自己,解剖自己,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找到生活中的亮色,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心灵上的温暖,希望能救赎那渐行渐远逐渐世俗化的灵魂。若瑟夫的形象正是这种矛盾思想的展示。

    作者让若瑟夫克制冲动平静地喊出“先生”后,又让他冒着被母亲指责的危险多给了于勒十个铜子的小费。这些小费会让母亲心疼,但能让若瑟夫的良知稍稍得以安慰,这也让读者在压抑中轻轻松了一口气。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 2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的主题不是那么深奥,情节不是多么曲折复杂,读者从平凡中看出了神奇,从质朴里窥见了光华,心不由自主跟着作家去嘲讽、去鄙夷、去同情、去怜悯,直至小说戛然而止,读者仍在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仍在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19世纪后半叶法国最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从最下层社会的形形色色人物的日常生活、家庭琐事、种种遭遇之中,从他们的言谈行为、心里变化之中,自然地而又深刻地写出资本主义社会种种黑暗、污浊的阴影:虚伪,贪鄙,欺诈,冷酷。《我的叔叔于勒》就属于这一类作品。小说写的是法国西北部哈佛尔海港达佛朗司家的一个故事。于勒在小说中是个大起大落的人。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变化,形象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

    这篇佳作,有三个比较突出的鉴赏点:首先是构思巧妙。经过作者巧妙的安排情节,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从海外发财归来是文章的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的十年经历是暗线。明线暗线并行,在船上见到于勒的情节,使两线交错,达到高潮。小说虽然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但对于勒的直接叙写却很少而着重写菲利普一家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的过程。在于勒未出场前,全家日夜盼望,于勒的两次来信使全家处于兴奋状态,母亲拼命夸赞他。但二十年后,穷困潦倒的弟弟于勒突然出现在菲利普夫妇的面前,把这对庸俗、虚荣心极强的夫妇从幸福的巅峰抛下现实的悲苦深渊,全家为躲避于勒改乘海轮回家,结尾令人回味,引人深思。小说的情节虽不复杂,但构思巧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其次是刻画人物的方法,小说塑造人物的形象一般是刻画人物的言行神态,通过描写性的语句,去理解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菲利普夫妇是小说描写的主要人物。菲利普夫妇总是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句话在小说中出现两次,显然,这绝非“闲笔”,而是作者匠心独运,可借以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还可借以巧置情节,完美塑造人物形象。对于勒的期盼,何其殷切,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积久了就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只要一看见大海船开过来,菲利普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海船——于勒——金钱,是菲利普夫妇的思维程式。而后来,于勒以一个穷水手的面目真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惊恐,神色狼狈、脸色苍白、低声嘟哝,暴怒,犹如面对瘟神,避之唯恐不及,躲之唯恐不远。又骂他是“贼”。说他“不会有出息”,还马上提醒菲利普“最要留心的是别要咱们女婿起疑心”。前面形成鲜明的强烈对照。对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只认金钱有无、不顾手足亲情、唯利是图的性格特征暴露得淋漓尽致。

    三是细腻的心理描写。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菲利普认出买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时心理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睛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察觉这个秘密”。这一系列行为描写,加上表情的描写,层次分明写出人物紧张、恐慌以至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又如:菲利普夫人听丈夫说那个卖牡蛎的穷水手好像是于勒时的表现:她怕起来,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她亲自看清楚那买牡蛎的果真是于勒时,她暴怒起来。

    综合起来,这些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是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满怀希望而又避之唯恐不及的心声,最能揭示他们的内心世界,揭示小说的主题,推动情节发展,增强小说的讽刺效果蓄势,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中国值得细细体会,反复品读,领会其深沉意蕴。

    难句解析

    1、“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这个句子在小说中多处出现,这是作者在极力渲染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一个细节,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相见。这永不变更的话一方面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一方面为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当然,这句话有一个潜在的前提,那就是于勒是一个有钱的人,这才会让人惊喜,然而也正是这句话与后文形成强烈的反差,恰恰让他们遇见的是一个穷困潦倒的于勒,使小说具有一种喜剧式艺术效果。

    2、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惟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

    此句是一个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面的插叙,同时也是悬念,句中的“希望”与“恐怖”对举,它不仅对比强烈,还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于勒从全家的恐怖一下子成为全家的希望?当然是于勒叔叔的一封信,当然是他在美洲阔绰起来的消息。

    3、我们去哲尔赛旅行,上了轮船,离开栈板,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

    这里的`自然景色描写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4、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于勒之所以从“分文不值”的“流氓”和“坏蛋”成为一个“正直”“有良心”的人,是因为他赚了点钱。其中的“一下子”一词,是多么具有讽刺性的绝妙语言,形成了多么强烈的反差。看来,钱真的不仅可以改变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而且还可以使一个“贼”成为令人尊敬的有地位的人。

    5、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是一个有办法的人。”

    这个句子终于道出了菲利普夫妇盼望于勒归来的真正原因,同时也使母亲势利自私的本性昭然若揭,对于勒的望眼欲穿不为其他,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境况好起来,归根结底还是对金钱的渴望。看来,在菲利普夫妇眼中,能够超越亲情的只有金钱。

    6、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一封信带来的多么遥不可及的指望,居然会成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看中二姐也是看中了于勒的钱,多么诙谐而又夸张的一笔,多么富有戏剧性的一笔。多么可笑!可怜!可鄙!作者运用简单的语句间接地刻画了“这个青年”的市侩嘴脸!

    7、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多年期待的美梦最终破灭,跌入了失望的谷底。用“狼狈”一词极为传神地点出父亲的神色,“低声嘟囔”又将父亲的动作刻画得惟妙惟肖。“出大乱子了”一句将父亲内心极度的恐慌表现得真实而又生动。寥寥数语,就对父亲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了极富个性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作者的语言功力可见一斑!

    8、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饱含深情的外貌描写,意味深长,令人顿生感慨:亲情在金钱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哪怕是至亲的同胞弟弟!这是对人与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嘲讽。句中反复出现的“我”的默念,是对亲情的一种热切而又令人心酸的呼唤,是“我”作为一个孩子还未被金钱砧污的良知的表露。

    9、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有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这句话让菲利普夫妇势利、虚伪、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暴露无遗。证实了那个自己盼望了多年的于勒,已经不再阔绰的时候,他在菲利普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从一个“正直的人”“有办法的人”沦落为一个“流氓”,“我”一次出于同情的施舍居然遭到了她的强烈的不满,她对于自己丈夫的亲弟弟没有丝毫的同情,虽然自己多年的梦想成为泡影,但是她的虚荣心又使她依然要保持镇定,在女婿面前,她还要不动声色的把这出丑态百出的戏演到最后。

    10、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 3

    1、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丰富深刻的主题内蕴:

    可以说,课文最大的特点是内蕴丰富。马克思曾有这样的论述:“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金钱主宰了人的心灵和生活,货币既然能使互相对立的人亲密无间,同样也能使非常亲近的人分道扬镳。小说就是为了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的人与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不肯和自己的亲弟弟相认?就是因为金钱在作怪,这样残酷的情景,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的概括。这篇小说对这样普遍的社会问题,作了真实的艺术反映。

    2、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情节结构的跌宕曲折:

    本文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构思巧妙,看起来平铺直叙,但却波澜起伏,张弛有度。菲利普这个生活拮据的职员家庭,盼星星、眼月亮、盼过去的“恐怖”、今天的“福星”于勒降临,盼了12年,始终没盼到。作者暂时丢下这个不写,而写菲利普的二女儿婚后全家外出旅行,看来与情节发展关系不大,使情节舒缓下来了,而且在舒缓中又绝妙地插上一个菲利普模仿绅士请漂亮太太吃牡蛎的“文雅高贵”的姿态令人发笑,心情松弛下来,在这轻浅素淡的幽默中,不知不觉把故事推向高潮。菲利普与他朝思暮想的“福星”于勒在海轮上相遇了。在没有确认这个牡蛎贩子就是于勒以前,菲利普夫妇已经惊恐万状,故事情节顿时紧张起来。但作者没有立即解开这个谜,而是跌宕一下,让这个惊魂未定的菲利普去找船长问底细,又让气氛松弛一下。船长的话证实了他们的怀疑.故事发展到高潮,他们如临大敌,到了疯狂的地步,到底有没有认出来呢?由于筹划有方,退却有序,安然脱险,故事慢慢地入情入理地结束了这场虚惊,把气氛平息下来,最后用全家改乘海轮回来结尾,给人以回味咀嚼、沉思默想的机会。

    3、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精妙无比的景物点染:

    “一切景语皆情语”,本篇小说中景物渲染只有为数不多的两处。“我们去哲尔赛旅行,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这里的自然景色描写烘托出人物欢快的心情。

    “在我们面前,天边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与刚上船时的欢快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

    4、阅读本文,我们能感受到文中细腻真实的心理刻画:

    小说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菲利普认出卖牡蛎的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突然好像不安起来”,这是心里骤然紧张所致;“他向旁边走了几步”,是想躲开于勒的目光,怕他认出自己来;“瞪着眼”看女儿、女婿,是怕他们觉察出这个秘密;菲利普夫人等丈夫确认那个人真的就是于勒时,她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她终于按捺不住,旧怨新恨一齐发作,便破口大骂。这里一系列的表情描写,加上语言和动作描写,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人物紧张、恐惧以致失魂落魄、最后愤怒不止的心理状态。她的性格特征,随着她的心理变化,一层一层地发展,直至毕露无遗。

    关于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的问题,通过《《我的叔叔于勒》备课手记》、《《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赏析》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