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中秋佳节的一个笑话,贾母、贾赦这一对母子的表现都欠缺点情商

中秋佳节的一个笑话,贾母、贾赦这一对母子的表现都欠缺点情商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中秋笑话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中秋佳节的一个笑话,贾母、贾赦这一对母子的表现都欠缺点情商和红楼梦里贾府过中秋节时贾赦讲过一个笑话是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中秋佳节的一个笑话,贾母、贾赦这一对母子的表现都欠缺点情商
  • 红楼梦里贾府过中秋节时贾赦讲过一个笑话是什么
  • 贾母对两个儿子有偏心吗?这必须一分为二地看
  • 贾赦对贾母讲的那个偏心笑话,到底有何用意?
  • 一、中秋佳节的一个笑话,贾母、贾赦这一对母子的表现都欠缺点情商

    《红楼梦》中的贾母无疑是偏心的。

    大儿子贾赦袭了爵,与之相关的爵产如赦造荣国府等应该属于贾赦的,管理荣国府的人也应该是贾赦。可是,贾赦却住在由荣国府隔断而来的偏院里。

    ……邢夫人携了黛玉坐在上面,众婆子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方驾上驯骡,一出了西脚门,往东过荣府正门,便入一黑油大门中,至仪门前放下来,众小厮退出,方打起车帘,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

    堂堂一个国公府继承人,领一等将军衔,本该住在阔大轩敞的荣国府内,却住在一个偏院中,而本该贾赦住的院子荣国府,却是弟弟贾政在住。贾政因何住在那里?因为贾母住在那里。贾母因何住在那里?因为她是贾赦的母亲。

    其实,爵产应该属于爵位继承人的,贾母做为已故的荣国公夫人,已没有资格住在荣国府了,可是,她是贾赦的母亲,出于孝,贾赦不得不让步。

    贾赦虽然让了步,但内心怕也是不甘的,偶尔的,贾赦还是会找点小别扭,刷刷存在感。如要求纳贾母的鸳鸯等。而在中秋夜宴时,贾赦不但讽了贾政几句,还戳了一下贾母这个马蜂窝。

    第七十五回,中秋佳节,贾府众人共赏中秋,为了热闹,贾母便命折桂花一枝来击鼓传花,并且定了规矩,“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

    一,讽贾政

    桂花先落在贾政手里,贾政讲了一个笑话,后来落在宝玉手中,宝玉写了一首诗,贾政赏了宝玉两把扇子,贾兰亦做了一首诗,贾母亦让贾政赏贾兰,接着桂花落在贾环手里,贾环也做了一首诗,水平不次于贾宝玉,但是贾母却没有过问,贾政也只是点评两句。贾赦接过诗看了说:

    这诗句我看甚是有骨气,想来咱们这样人家,远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萤火",一日"蟾宫折桂",方得扬眉吐气。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被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的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的功夫,反弄出书呆子来,所以我爱他这诗,竞不失咱们侯门的气概……以后就这么作去,方是咱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

    贾赦此一番话,大有与贾母对着干的意思,贾母不喜贾环,贾赦偏大力推崇,特别最后强调贾环有可能袭官,则很有讽刺的意味。贾环乃一庶出,有贾琏贾宝玉在,哪里有贾环的份儿,偏偏贾赦就这么说了。急得贾政赶忙拦住:

    不过他胡诌如此,哪里就论到后事了。

    二,刺贾母。

    桂花在落到贾环手里后,接着便落到贾赦手里,贾赦也讲了一个笑话:

    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远不知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

    贾赦的笑话讲完,众人都笑了起来,但贾母却怀疑贾赦是在影射自己,吃了半杯酒,然后向贾赦发难:

    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贾母的言外之意自然是指责贾赦讽刺自己了。贾赦看母亲反映这么大,也觉得过了,赶紧给贾母倒酒,以别言解释,贾母也不再提,似乎事过无痕了。其实在两人心里都留下了阴影。这一点,在贾赦崴了脚,贾母派人解情况后所说的话得到了证明。她说刚才贾赦还讽刺自己,自己却不放心贾赦,一听说他崴了脚赶紧派人去看,不值得。

    其实,在这件事上,贾赦和贾母所表现出来的情商都不高。

    贾赦既然知道母亲偏心贾政,在与贾母交流的过程中,就该避开这一类的话题,以免两人产生不愉快。可是贾赦偏偏要讲偏心母亲的笑话,这就等于当着秃子骂和尚, 当着瘸子说路不平。贾赦这样的情商,也难怪不讨贾母喜欢。

    贾赦情商不高,并且一贯喜欢逆着贾母来,这也是见惯不怪的了。可是一向情商很高的贾母,在这一次中秋宴会上的情商表现也不在线。本来贾赦讲了一个偏心的笑话,如果贾母置之不理,那也就是一个笑话而已,根本与自己无关。但是贾母偏偏要接过话头,说什么我也要找那个婆子针一针肋条才好。这不是变相的承认自己偏心了吗?

    好在贾赦讲了这个笑话之后,听到母亲的话语,恢复的情商,赶忙为母亲倒酒,用其他的事情岔开了话题。不然以后母子之间又有了新的矛盾。后来,贾赦崴了脚。贾母也派人去探看。这样母子还会维持表面的和谐。不然母子情分也就断了。

    贾赦和贾母为何同时情商缺席呢?我想可能是因为两个人是母子,都认为对方应该无条件的原谅自己,然后有一点儿赌气的意味吧。

    一、红楼梦里贾府过中秋节时贾赦讲过一个笑话是什么

    • 出自《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 那一段的原文是:


      这次在贾赦手内住了,只得不吃了酒,说笑话。因说道:“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众人听说,都笑起来。贾母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贾赦听说,便知自己出言冒撞,贾母疑了心,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贾母亦不好再提,且行起令来。


    • 贾赦讲笑话本没有什么“含义”。只是贾母疑心误会他嫌自己对宝玉偏心罢了。

    二、贾母对两个儿子有偏心吗?这必须一分为二地看

    大凡一户人家,如果只有一个孩子,那就基本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孩子多了,就容易出现“偏心”,比如热播剧《乔家的儿女》,乔四美就向来认为大哥更疼爱三丽。而这样的“问题”,不仅小门小户会碰到,大户人家也逃不开。

    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母史老太君。

    “偏心”的意思,根据词典解释,是指“不公正,偏向一方”。在我的印象中,有两个人在贾母面前提到她“偏心”,那就是薛姨妈和贾赦。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贾母的态度如何?简单回顾一下。

    薛姨妈说贾母“偏心”是在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当时贾赦想把鸳鸯从贾母这里要去做妾,鸳鸯誓死不从,贾母也是气得要命,发脾气骂人,只因贾赦和邢夫人都不在跟前,就骂到了陪侍在旁的王夫人身上。幸得探春解围,各人才下了台阶。然后贾母要和缓氛围,向薛姨妈表扬她的姐姐王夫人:

    贾母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象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他。”

    薛姨妈的表现则是:

    薛姨妈只答应“是”,又说:“老太太偏心,多疼小儿子媳妇,也是有的。”

    薛姨妈作为王夫人的妹妹,当然不能全按着老太太明面上的意思说王夫人好、邢夫人不好,那是人家的家务事、婆媳间的事,自己既然没法完全回避,那也必须保持“平衡”,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压一压自己姐姐这一方。所以她说“老太太偏心也是有的”。

    听得出,她此话的重心并不是评判老太太是否偏心, 而是要以此来平衡大小两房。

    不过贾母的态度很明确:

    贾母道:“不偏心!”

    她直接否定了。她强调她说的是事实。我想,这里应该仍有特意抬举王夫人化解她无故挨骂的委屈的意思,但同时也确实表明老太太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偏心。 

    贾赦说老太太“偏心”则是在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当时贾府上下在大观园内夜宴赏月,其中安排了一个“击鼓传花”活动,规则是“若花到谁手中,饮酒一杯,罚说笑话一个”。先是到了贾政手里,他讲了个“妻管严”被老婆要求舔她脚,恶心要吐,因怕老婆打,谎称多吃了黄酒和月饼作酸的笑话;再是到了宝玉手里,因他父亲在座,想着笑话讲好讲不好都不会讨好,就即席做了一首中秋诗;接着到了贾赦手里,就讲出那个“偏心”的笑话来了:

    “一家子一个儿子最孝顺。偏生母亲病了,各处求医不得,便请了一个针灸的婆子来。婆子原不知道脉理,只说是心火,如今用针灸之法,针灸针灸就好了。这儿子慌了,便问:‘心见铁即死,如何针得?’婆子道:‘不用针心,只针肋条就是了。’儿子道,‘肋条离心甚远,怎么就好?’婆子道:‘不妨事。你不知天下父母心偏的多呢。’”

    这笑话就像个脱口秀似的,最关键的就是最后一句话,最刺耳的就是“天下父母心偏的多”一语了。

    且看大家的反应:

    众人听说,都笑起来。

    在“众人”中,也许有七八成的人是只觉得这笑话好笑,这婆子会扯,这大老爷挺幽默;有两三成的人是觉得这笑话好像不仅仅是个笑话。

    而贾母是明显感到“刺心”了:

    贾母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这个婆子针一针就好了。”

    她迟疑了半天,才笑着说自己最好也让那婆子扎一针。她是承认自己“偏心”吗?不是, 她是在说反话, 是在质问她的大儿子:我偏心了吗?

    那么贾赦是故意用这个笑话来向母亲抱怨吗?也不是。

    贾赦听说,便知自己出言冒撞,贾母疑心,忙起身笑与贾母把盏,以别言解释。

    如果是有意抱怨,又何虑母亲“疑心”?又何必“以别言解释”?不就是想让贾母刺耳刺心吗?可见贾赦其实也并非有意在中秋之夜惹贾母不开心,他讲出这个笑话来,实在也是花在手中,那么多人都在等着听笑话,不假思索就讲出来了。

    当然,不得不说, 在这种情况下讲的笑话又基本上是“真话”,反映了他真实的感受: 母亲是偏向贾政的。

    应该说他是有依据的。不妨由近及远说几件典型的事例吧:

    就在这中秋节,贾赦贾政按规矩向老太太奉送食品,贾政奉上的贾母吃了,贾赦奉上的两样食品贾母却没吃(被鸳鸯说成是“这两样看不出是什么东西来”)。

    往前推至第七十一回庆祝贾母80寿辰时,上门来贺的南安太妃要见各位小姐,贾母把“把史、薛、林以及三姑娘”带来见客,却落了迎春和惜春;这二春,一个是贾赦的女儿,一个是贾珍的妹妹,贾珍辈分低,又是宁国府的,大概没什么好说的;贾赦却是荣国府的大老爷啊,迎春又是“二小姐”,他心里不可能没有疙瘩,只不过他没说出来而已。

    再往前推至上文已经提到的谋娶鸳鸯的事,尽管是鸳鸯自己坚决不同意,但在贾赦想来,只要老太太不反对,谅这丫头能野到哪里去,还不是乖乖地落入自己手掌心?可是老太太却反对得那么厉害,倒像一个丫头比儿子还重要似的。

    如果再往前面推,那大概就是他身为大老爷,却当不了荣国府的家……也许,这才是最根本的。

    诸如此类吧。总之,贾赦估计也是一肚子不满,于不经意间就表达出来了。 

    那么,贾母说自己“不偏心”,贾赦说她“偏心”,她到底有没有偏心呢?

    我觉得, 偏心是客观存在的,但整体上还是平衡的。

    利益分配方面:

    在《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中,作者借由冷子兴之口对荣国府作了个简要介绍,其中说到:

    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太夫人尚在,长子贾赦袭着官,次子贾政,自幼酷喜读书,祖父最疼,原欲以科甲出身的,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时令长子袭官外,问还有几子,立刻引见,遂额外赐了这政老爹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贾赦是袭了官的,这就是长子的便宜;贾政从小就酷爱读书,最受祖父疼爱(这个不能算在贾母头上),本来是要凭参加科举考试去当官的,这条路可比袭官艰辛得太多了,弄不好直到白头也未必能如愿;撇去长幼之序不讲的话,你说贾府偏心谁?只不过皇帝体恤先臣功绩,赐了他一个京官做,这同样并不是贾母偏心。

    她偏心的表现,大概就是住在贾政那边,让贾政(及王夫人)当家。

    但客观地说,两个儿子,当家的只能有一个,贾赦已经享受了作为长子的好处,袭了官,如果当家也是贾赦,那不又是偏心贾赦了吗?出于平衡,也应该让贾政来当家。

    当然,贾政最终也是享受到了家族的好处,免了科举就当了官,但他娶的妻子是同为四大家族的王家的女儿,据刘姥姥说来,王夫人尚在王家做姑娘时就已经表现出了相当好的办事能力;而贾赦的首任妻子不知名,去世早,继室邢氏没法跟王家相比,能力上面也是只会讨丈夫的好,所以是撑不起荣国府来的。

    所以当家之权并非只是偏心贾政这么简单。况且还是有平衡的:

    若问那赦公,也有二子,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亲上做亲,娶的就是政老爹夫人王氏之内侄女,今已娶了二年。这位琏爷身上现捐的是个同知,也是不肯读书,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的,所以如今只在乃叔政老爷家住着,帮着料理些家务。谁知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贾赦的儿子贾琏,就在叔叔贾政这边住着料理家务;他娶的妻子是王夫人的内侄女王熙凤,进门以后表现出超强的当家能力,贾政与王夫人承担的家务事已经逐渐交到贾琏与王熙凤夫妻肩上了。

    这样一看,在当家这个事上,荣国府长房与二房其实是利益平衡的。 

    同时也得说,贾赦恐怕真不是个当家的料。

    他谋取鸳鸯时,王熙凤就曾对邢夫人说,老太太对贾赦的生活作风很有想法,常说他已经上了年纪,还小老婆一大堆放在屋里,不爱惜身体,也不好好做官。上了年纪还如此,不用说年轻时候了——一天到晚跟一群小老婆寻欢作乐的人,当得好家吗?

    他的风格,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就感受到了:

    邢夫人搀着黛玉的手,进入院中。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荣府中花园隔断过来的。进入三层仪门,果见正房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不似方才那边轩峻壮丽,且院中随处之树木山石皆在。一时进入正室,早有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迎着,邢夫人让黛玉坐了,一面命人到外面书房去请贾赦。

    贾赦居处“小巧别致”,与贾政所居“轩峻壮丽”风格截然相反,然后迎面而来的是“许多盛妆丽服之姬妾丫鬟”。朋友们看了是不是觉得这本身就是个休闲娱乐之所在?

    贾赦的风格是及时行乐;既然是享乐主义,那就不必掺和当家的事了。这样一看,是不是好像不怎么偏心?

    感情倾向方面:

    书中描写贾母与贾赦、贾政母子交流之处甚少,从她对贾赦的生活方式很有意见,可见是更喜欢一些贾政的,因为贾政是认真读书做官的。贾母感情上的明显倾向是体现在对孙辈的疼爱上,这就是“隔辈亲”。

    贾母最疼爱的是宝玉,把他宠成了贾府核心人物。荣国府的女孩子中,较之迎春,看起来也更喜欢探春。宝玉和探春都是贾政的儿女是一因,但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宝玉很像他爷爷,也就是史老太君的丈夫;而迎春呢,往好里说是“温柔沉默”,往坏里说就是她的绰号所体现的:二木头。

    对一个老人来说,对孙辈已经没有了教育和管理的义务,只余纯粹的感情因素。那么,老太太会喜欢怎样的孩子呢?

    应该说,老太太大寿那天不让迎春出来见贵客的确有点不地道,但日常不怎么亲近,应该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再说,迎春是个连丫头婆子为丢了累金凤的事大吵大闹时都能自顾读《太上感应篇》的人,平时不会主动去亲近贾母,更不可能像宝玉一样滚到贾母怀里去闹,得不到贾母更多疼爱也是情理之中。

    不过,我们要记得,迎春自小就是养在王夫人这边的,这就是感情上的一种弥补。后来她嫁给孙绍祖时贾母没有发声,既因为不想与贾赦多说,也因为对迎春并不很疼爱。

    总结一下,我觉得贾母多多少少是有点偏心的,只不过,她也努力在争取平衡。对此想法,朋友们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

    (网图侵删)

    三、贾赦对贾母讲的那个偏心笑话,到底有何用意?

    贾府在中秋节玩击鼓传花,让接到花的人讲笑话,这看起来轰轰烈烈,气氛很热闹,但实际上各人讲的笑话,把矛头直指贾母,让中秋节的和谐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

    贾赦虽是袭了爵,那是皇上的恩典。但是在贾府内,他总认为自己得到的是不公正的待遇。由于贾母的偏心,疼爱贾政,他们二房和贾母一起住在正房里,把贾赦他们大房赶出在外。

    更为不公的是,连家庭的管理权也给了二房,财产继承权也落到了他儿子贾宝玉的手上。贾政在朝为官,便让了王夫人当家,自己装着什么都不管。表现贾府内部的勾心斗角曹雪芹是个文章大家,他写的文字无一处无用意。中秋节自古以来本是团圆喜庆的热闹节日,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在这里暴露荣国府一家人的矛盾。

    击鼓传花到了贾政这儿,贾政讲了一个怕老婆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男人在外头住了一夜,回来老婆罚他舔脚。现在我们管怕老婆叫妻管严。其实这个也没什么,只是贾琏听了在那里闷闷不乐。贾琏自己对号入座,认为贾政是在提醒自己。当然除了贾琏,包括贾赦、王熙凤都不会高兴。这不是手伸得太长了吗?

    曹雪芹的意思是,你们不要认为贾府里一团和气,不要认为都是鲜花作锦;也不要认为我的文章就那么浅显,那么容易搞懂。其实只要仔细体会,到处都是勾心斗角,到处都是波澜。正所谓,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击鼓传花贾政这一结束,就轮到贾赦讲了。贾赦是讲了一个母亲偏心的事,让扎针灸的人把针扎在肋骨上。这个笑话将这样的家事抖开来,于是后来就叫他们两兄弟出去了。暗示贾母要一碗水端平更为不公的是旦身体状况不好,后面的家产分配要早点着手,而且再不能对二房有所偏向,要一视同仁。

    贾赦更是对贾政此时让贾宝玉、贾环作诗表示不满,这不是故意来炫耀吗?贾政说贾宝玉的诗比贾环的做得好。贾赦偏不买他的帐,偏要说贾环的诗做得好,并鼓励他以后还要这么做。同时贾赦还不忘了讽刺贾宝玉是个书呆子,

    为什么贾赦要与贾政对着干,因为贾赦对贾环有同情感。贾环和他一样也是一个被歧视的人。不但被贾母、贾政、王夫人瞧不起,甚至连佣人丫头、婆子都一个个欺负他。那个蔷薇硝的事,还弄得几个唱戏的丫头,都敢和赵姨娘打起架来。

    关于中秋笑话的问题,通过《贾母对两个儿子有偏心吗?这必须一分为二地看》、《贾赦对贾母讲的那个偏心笑话,到底有何用意?》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中秋笑话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中秋笑话(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