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HUST校史故事|飘扬吧,心中的那面红旗-记“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华中工学院77141班二三事

HUST校史故事|飘扬吧,心中的那面红旗-记“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华中工学院77141班二三事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努力工作的英文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HUST校史故事|飘扬吧,心中的那面红旗-记“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华中工学院77141班二三事和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烈的故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HUST校史故事|飘扬吧,心中的那面红旗-记“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华中工学院77141班二三事
  • 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烈的故事
  • 中国革命伟人的故事
  • 中国人爱国的故事,要文章,最好长点,急!!!!
  • 一、HUST校史故事|飘扬吧,心中的那面红旗-记“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华中工学院77141班二三事

    编者按:穿越70年的峥嵘岁月,华中大从风雨中走来,几经变迁,即将迎来七十华诞。我们特开设【华中大校史故事】专栏,追寻学校发展轨迹,重温校史故事,走进时光里的华中大。

    【 华中大校史故事 】

    飘扬吧,心中的那面红旗

    ——记“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华中工学院77141班二三事

    1977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决定1977年在全国正式恢复高考

    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

    历史注定“77级”大学生是一个特別群体。

    粉碎"四人帮"后,结束了十年的文革浩劫,全国百废待兴。刚刚复出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同志,以伟人的胆识和魄力,力排众议,决定1977年在全国正式恢复高考。从1966年到1977年,11年啊!这正是从十七八岁到三十出头的青年人读书的黃金岁月!多少有志读书报国的青年,由于文革动乱的耽误和社会、家庭诸多因素的牵连,被挡在了高高的大学殿堂之外。11届的中学毕业生,聚集了多少人材,大家一起走进同一年的考场。新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场景!从1977年10月21日中央报刊和电台广播通知到当年12月10日开考,短短50天,多少历届的高、初中生们从废旧纸箱的故纸堆中找来当年的文化课本复习备考。当时的困难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备考的人们没有足够的复习时间,来自工厂车间的工人,下班后挑灯夜战;田间地头的下乡知识青年和赤脚医生,在煤油灯下熬夜补习。多少家长们想尽办法,跑书店,找亲友,通过各种渠道搞到五花八门的复习资料,寄给不在身边的子女们,帮助他们临阵磨枪......大家为知识重新受到尊重而兴奋地忙碌,决心通过考试,凭自身的实力走进大学校园。1977年参加全国高考的考生570万人,其中27.3万人入学,录取率4.7%。

    华中工学院1977级学生在树林里自习

    华中工学院77141班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聚集成为喻家山下的一个群体。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人生经历各不相同。他们中有来自偏远农村的基层公社书记,有来自工厂企业的团支书,有1966年高中毕业已经当了爸爸的年过三十的“老大哥”,也有在校的当年高中未毕业的17岁的“小老弟”,有在学校的代课教师,有车间里的钳工师傅,有下乡知青和田边的赤脚医生,还有参加过珍宝岛反击战的退伍战士。同学们当中,有为新中国建设流血牺牲的老红军后代,有城乡普通百姓子弟,有“臭老九”知识分子的孩子,更不乏所谓的“黑五类”子女。正是这群来自社会各界的“工、农、兵、学”组成了文化水平相差很大,数理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班集体。但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要把被耽误了十年的宝贵学习时间夺回来!

    凭着与以往历届大学生们不一样的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较强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这个班的同学们在四年文化课的学习中展示出了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的团队精神和求新求变、精益求精的创新能力。经过坚持不懈的刻苦努力,四年后全班同学都获得了“文革”后的首批工学学士学位。正是由于这个特殊班级聚集了一批积极向上、努力有为的青年学子,他们在刻苦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承担了学校和系里大量的学生工作,参与并组织了众多的社会活动。由于各方面表现突出,华中工学院77141班于1979年荣获湖北省“新长征突击队红旗”奖励,随后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的光荣称号!

    知秋一叶,下面是这个集体四年大学生活中的几个故事。求新求变,调整课程设置,推动教学改革

    1978年初,入学不久,77141班的专业是“电子精密机械”,挂靠在机械工程一系。1979年计算机系正式挂牌成立, 77141班同年才回到娘家,专业名称才有了“计算机外部设备”几个字。这是计算机系建系以来第一个本科专业班。由于计算机系是从机械系分离出来,专业教师自然多数具有机械工程学科背景,因此计算机系77级大学四年的课程设置有着机械工程类内容偏多,电子工程类内容偏少,计算机学科内容缺乏的先天缺陷。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中国,计算机专业是新兴学科之一,全国有计算机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国家急需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同学们也都渴望多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方面的知识。班长上学前工作在武汉计算机外部设备研究所,他从外设所里请来专家,介绍计算机外部设备如磁盘存储器、打印机、键盘、语音和图像输入设备等各方面的现状、挑战和发展趋势。同学们对未来计算机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班委会组织了几次全班讨论,统一了认识。班干部主动与专业教研室老师对话、会商和沟通,邀请教研室主管本科教育的老师参加班会,听取同学们对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的意见和建议,共商大学四年的培养方案。专业教研室积极采纳同学们的合理建议,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几年来经过多次沟通协调,专业课程设置及教科书的选择有了与时俱进的变化。计算机专业和电子工程类课程逐年增加,传统的机械类课程逐年减少,还加修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专业等核心课程。修改后的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更加适应国家对计算机专业人材培养的需要,同学们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面向未来,挑战自我,学好学深文化课

    今天的部分大学新生,离开了家庭的呵护和中学老师的严格管理,进入大学新环境,时常会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心理。其后在大学教师和辅导员的督促要求下完成学习任务,这是被动的“要我学”。当年的77级学子在整个大学四年期间,生怕没有学到知识,虚度光阴,总是希望学多一点,学深一点,这是主动的“我要学”。同样的课程,一样的课时,但77141班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方法不同,效果自然就不一样。

    以班级为单位,同学们想办法给课程学习加码,这是77141班的特点。对于全校统一选用的一类教材 “高等数学”和课程,大家学得不过瘾。又找来难度更大的原苏联的“数学分析习题集”挑战自己,那可是数学专业同学常用的参考书。学习“普通物理”这门课,同学们除了学校规定的“普通物理学”教材外,人手一套供物理系学生使用的“电磁学”教材上下两册。

    “普通物理学”和“电磁学”教材

    学习“线性代数”这门课程的故事更是个明显的例子。一开始上“线性代数”这门课,计算机专业选用的是工程数学类教材。教材仅有薄薄几十页纸,内容不多,难度不大。如果按今天拿学分的想法,不费多大气力,就可拿到足够的学分。当年的同学们可不是仅满足于拿到学分的。大家找来数学专业的相关教材比较后,异口同声地要求增加学习份量。全班一方面组织购买了北京大学主编的厚厚的“高等代数”作为参考和练习题集,一方面向任课老师反映同学们想增加课程学习深度和难度的合理要求。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深深地感动了任课教师,老师们同意在不增加学时的情况下加快授课进度,增加学习内容,满足同学们多学知识的渴望。为保证大家学习上不掉队,任课老师还主动增加辅导答疑时间。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全班同学圆满完成了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

    “高等代数”教材

    团结一心,共克难关,

    攻下原版英语教材专业基础课

    当年学校决定在本科生中将“线性电路原理”这门课程首次采用国外高校英文原版教材,以帮助师生尽快与欧美高等学校专业学习同步对接,缩小我们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当然,这也让教与学两方面都面临新的问题。课堂上讲课教师采用中英文混合双语授课,课前如果不认真预习,听课就有如“坐过山车”一样。大量的英语专业词汇,空白的专业知识,使得这门课程的学习难上加难。为了帮助同学们闯过这一关,班干部积极组织力量,安排课代表课前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课程难点,回来及时要求同学们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去听课。课后常常征求同学们的意见,反映给习题课辅导老师,有的放矢地答疑解惑。对个別学习上困难较多的同学,让成绩好的同学开展“一对一”重点帮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班每位同学的英语水平都大大提高,大家一起迈过了英语专业基础课学习这道门槛,没有一个人掉队落伍。

    课堂上,教师用英文授课

    四载酷暑寒冬,记录下同学们熬过的多少个寒窗苦读之夜。盛夏火炉之城的武汉,寝室里蒸笼似的高温考验着同学们刻苦学习的毅力和决心,浑身的汗水见证了77级学子们求知的动力与渴望。春去秋来,同学们用优异的成绩,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湖北省十面红旗”和“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的光荣锦旗是同学们努力学习的历史见证!毕业晚会上大家合唱一首“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嘹亮的歌声让学弟学妹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特定的年代造就出特殊的人材。华中工学院77141班的同学们毕业后分配到祖国的天南地北,如今足迹遍布神州内外。同学们中间有重担在肩的高级干部,有站在科技前沿的学术精英,有教书育人桃李满天的学府教授,有经商创业的企业家、投资人,也有投笔从戎的部队军官,有在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还有国外归来的专家教授......当年,在喻家山下,大家曾引吭高歌:“再过20年,我们再相会...”今天,同学们用各自的精彩,续写着人生路上的灿烂辉煌。

    “再见了,我们的母校!有幸成为一名华工学子被我们一辈子引以为豪,我们会用我们的辛勤汗水为母校争光添彩,让母校因有了我们这群学子而感到骄傲。我们为母校留下了那面永远飘扬的红旗,我们为母校留下了那宝贵的77141班精神——不辱使命、团结向前、求新求变、永为人先!”

    飘扬吧,心中的那面红旗,永远高高飘扬!

    作者简介:胡盛斌,1977级计算机外设专业校友,曾任华中工学院学生会主席。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档案馆

    一、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烈的故事

    1、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

    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

    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在多处负伤,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为了战斗的胜利,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奋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

    2、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

    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

    危急关头,他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3、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

    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

    4、赵祚传

    大革命失败后,为适应农村工作的需要,赵祚传编写了《农民四字经》。这是一个结合云南实际、启发广大贫苦农民觉悟、宣传马列主义的通俗读物。

    它描述了贫雇农所遭受的残酷剥削,号召工农兵联合起来,“夺取政权,土地革命”,“最后成功,武装暴动”;它还形象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并指出这一切的实现,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共产党指引方向等。

    赵祚传从不考虑工作的劳累,也不计较生活的艰苦,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说:“我们为革命而活,尽可能的不暴露给敌人,……但如果我们被敌人包围了,那就要抱着临难不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革命气节”。

    繁重的工作和过度的操劳损害了他的健康,他的肺结核病日益加重。每当同志们劝他注意休息和治病时,他总是说:“我的病是重的,但国家的病更重。时间不等人,救国家要紧啊!”

    5、夏明翰

    夏明翰(1900—1928),字桂根,湖南省衡阳县人,出生在湖北秭归,12岁随全家回乡。1917年,出身豪绅家庭的夏明翰违背祖父心愿报考新式学校。1919年在衡阳参加学生爱国运动。

    1924年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负责农委工作。1925年兼任湖南省委组织部长、农民部长和长沙地委书记。极力主张武装农民。

    1927年春,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6月,调回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八七会议后,在湖南积极参加组织秋收起义。

    10月,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1928年初,调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同年2月,在汉口被敌人逮捕。1928年3月20日(农历2月29日),夏明翰在武汉汉口余记里被杀,时年28岁。

    6、赵祚传

    赵祚传(1903年(癸卯年)--1929年(己巳年)),男,云南省大姚人,革命烈士。曾就读于上海同德医科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大学,先后加入进步组织:云南青年努力会和新滇社。

    1926年秋,赵祚传前往广州,到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政治训练班学习,经政训班负责人王德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初回云南工作,历任云南省特委委员、云南省临委委员、云南省特别委员会书记等职。1929年3月29日,赵祚传被反动政府杀害于大姚,时年26岁。

    二、中国革命伟人的故事

    1、对句受邀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一次和同学肖子升出外游学,了解民间疾苦,看天下沧桑巨变。当他们走到安化县城,想去拜谒学识渊博的前清老宿儒夏默庵。经过两天的长途跋涉,到了夏默庵的府邸,但门人说,夏老先生不见。他们二人一连多次恳求,都被拒之门外。

    火辣辣的太阳照在他们的头上,他们饥渴难耐。毛泽东实在熬不住,又向门人通报,说;“晚辈远道求教先生,务请夏老先生忙里偷闲,赐教一二,烦请先生再行通报。”

    门人“哼”了一声,“嘭”地关上大门。肖子升想离开。但毛泽东说再坚持一会。这时,大门洞开,门人递出一幅夏老先生新写的上联:绿杨枝上鸟声声,春到也,春去也?门人说,叫二位对。对上了,夏老就接见。

    毛泽东略一思索,顺口吟出:清水池中蛙句句,为公乎,为私乎?毛泽东的这一对句,受到夏老先生的高度称赞。夏老亲邀二位进府邸攀谈,他们受到夏老热情款待。

    2、锤炼意志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与同学蔡和森、肖子升等畅游湘江,还发出气壮山河的誓言: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他们游岳麓山,吃干硬的玉米粒,以此来锻炼自己的肠胃功能。夜晚睡在岳麓书院的亭子间,用荷叶来遮盖自己的腹部,看看谁的耐寒能力强。

    在湖南第一师范就读时,毛泽东怀着那种“腰无分文,心忧天下”的革命情怀,为了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与蔡和森、肖子升徒步出游,身上不带一文钱,游学历经两个月,走遍了长沙附近五个县城,考察了洞庭湖周围农村。

    他们住废旧的破房,有时甚至露宿野外。虽然多次陷入困境,却一次次获得解脱,从而学到大量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的生存本领和社会交际能力。

    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期间,每天故意让自己坐在闹市口看书。譬如长沙城街头的菜市场,他每天都坐在那里看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忍耐力。

    青年毛泽东为了锻炼自己的口才,还常常在岳麓山上面对着一片片松树林,进行激情澎湃的演讲。有时一演讲就是几个小时。声如洪钟,口若悬河,到疲倦至极,饥饿至极方止。

    3、读书抄书

    毛泽东一生爱读书。青年时代他在湖南图书馆自修,他每天几乎是第一个走进图书馆,最后一个走出图书馆,中午也不离开,只买几个烧饼充饥。在长沙图书馆,毛泽东坚持自修了有近两年,带着二十多个笔记本离开。为他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功底。

    在战争岁月,红军每攻下一座城镇,毛泽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量收集报刊杂志。毛泽东读书绝非浅尝辄止,有些书他一读再读,眉批写得密密麻麻。一部百万字的《资治通鉴》,他前后竟读了八遍。他的聪明才智很大一部分来自孜孜不倦的读书。直至晚年也还读书不辍,建国初期他的寓所还取名“菊香书屋”。

    4、两块银元脱险

    1927年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的张家坊召开军事会议后,便由中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护送,直奔铜鼓县城。毛泽东特意化名为安源煤矿采购员张先生。

    然而,就在他们由浏阳进入江西铜鼓,到达边界的一个小山村时,被一伙团防队员抓住并扣留。当然,敌人并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只作为一般嫌疑分子押往铜鼓县城。

    当走到铜鼓一个叫排埠的小山村时,毛泽东急中生智,从衣袋里拿出两块银圆,对他身边的团防队员说:“老总,我是一个小生意人,这里有点小意思给兄弟打点酒喝。”那团防队员见到毛泽东手中的银圆,就用眼睛示意毛泽东可以往旁边的山上跑。毛泽东明白了那团丁的意图,把银圆往团丁手里一放,便拔腿往山上跑去。

    毛泽东明白了那团丁的意图,把银圆往团丁手里一放,便拔腿往山上跑去。一直见毛泽东已跑进树林子了,那团丁才喊:“站住,往哪里跑?”并和两个团丁追了上去。毛泽东见山涧一个拐弯处有一条小水沟,便跳进水沟中,用茅草、灌木盖住自己。几个团丁草草搜了一会儿,见没有人,便下山向长官报告去了。毛泽东见敌人走远了,才从水沟里爬了出来。

    他碰到一个好心的樵夫, 把毛泽东接到家住了一夜, 第二天带路把毛泽东送到铜鼓县城。9 月9 日, 毛泽东领导了震惊全国的湘赣边秋收起义。

    5、撕碎自己的画像

    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而此时,彭德怀正率领第一野战军的几十万官兵浩浩荡荡向新疆挺进。他感慨地对同志们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成立了,但全国还没有完全解放,我们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不能居功自傲、贪图享受,不能摆谱做老爷。

    新疆和平解放后,彭德怀在张治中、陶峙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新疆首府迪化(乌鲁木齐)市。激动的人群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彭德怀一行。

    彭德怀走着走着,忽然挡住几个抬着画像游行的人说:“这个人模样太难看,你们就不要举着他过街了!”抬画像的人一怔,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彭德怀就扯掉了画框上的画像。

    抬画像的人气愤至极,一把揪住彭德怀,大声叫道:“你知道我们抬的是谁吗?这是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常胜将军彭德怀!”彭德怀不由得笑了:“同志们,同胞们,我就是彭德怀,就是这个画像上的人!”

    大伙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彭德怀接着说:“你们不用害怕,我只是想给你们提一点要求,以后不要抬着我的画框子来回走了,你们要举,就举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画像,举象征革命的红旗!”众人闻言,热烈鼓掌。

    三、中国人爱国的故事,要文章,最好长点,急!!!!

    屈原爱国故事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 「博闻强志, 明於治乱, 娴於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 应对诸候, 王甚任之」. 因为他受到楚怀王的重用, 引起上官大夫及及令尹子兰的嫉妒, 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毁谤屈原. 楚王汏而逐渐疏远屈原, 连带的也不采纳他的谏言, 最后甚至将屈原放逐. 屈原满怀悲愤, 落拓江湖, 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 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数十年, 楚国终因谗臣误国而为秦所灭. 但是屈原这位忠而见疑的悲剧英雄还活在楚国姓的心中. 下面这个故事可以用来说明楚人爱戴屈原的心情.
    雄黄酒:
    据说屈原投江后, 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 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起船只, 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 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 鸡蛋等食物, 扑通的往江里面丢, 说是让鱼假吃了, 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 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 说是要药晕了蛟龙, 使它不能伤害屈大夫. 过不了多久, 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 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 抽了筋, 脖子上, 然后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睕, 脖子上, 又用雄黄酒抹七窍, 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据说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五日. 从此以后, 每年到了五月五日, 人们都要划龙舟, 吃粽子, 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有些地区, 则在端什节插菖蒲或艾草於门上, 这固然是因为蒲艾有禳毒的功用. 不过, 关於这项艾习俗的起源, 民间则有一种说法.
    插菖蒲, 艾草
    唐朝僖宗年间, 黄巢领兵造反, 所到之处, 杀人百万, 血流成河. 老百姓只要一听见黄巢来了, 就急急忙忙的逃难. 这一年五月, 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 兵临邓州城下, 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 只见一波波的老弱妇孺涌出城外, 他看见一个妇人背著包袱, 一手拉著一个年纪小的男孩, 另一只手却抱著年纪较大的男孩. 黄巢感到很奇怪, 就下马问道: 「大嫂, 你急急忙忙的要到哪里去」那妇人回答: 「听说黄巢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大坏蛋, 不日就要攻进邓州. 城里的男人都被徵调去守城, 我们这些老老小小, 不如早些逃命」. 黄巢又指著小孩问她: 「你为什麼手牵小的, 却怀抱大的呢」那妇人就说: 「怀里抱的, 是大伯家唯一的活口.手 里牵的才是我亲生的儿子. 万一情况危急时, 我宁可丢掉自己的儿子, 也得为大伯家留下一支根苗」. 黄巢听了, 深受感动, 就对那妇人说: 「大嫂, 好快快回去, 用菖蒲和艾草插在门口, 这样黄巢的军队就不会伤害你了. 」妇人听了, 将信将疑, 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 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 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 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弓菖蒲艾草. 为了遵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 黄巢只得无可奈何的领兵离去, 全城因而得以幸免於难. 为了纪念这件事, 此后每到端午节, 大家就会在门上插菖蒲, 艾草, 这项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学而不厌 讲究方法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时期,他就酷爱读书,认为读书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会之理”。18岁时,为了谋生,他在做医生还是当塾师之间选择了后者,从此开始了“一生都教书”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自己还要去拜先生学本领,因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给学生”。

    徐特立读书时很讲究方法,积累了一套自学经验。20岁的时候,他准备读八股文,参加那时候的科举考试。有一次,他步行80里路,跑到长沙城里,拜访有名的陈云峰先生,想请陈举人看看自己的八股习作写得怎样。老举人看过他的八股文,下了一个评语:尚有“一隙之明”。接着问他:为什么不读书,而要读八股?陈举人耐心地告诉徐特立: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八股文形式死板,是束缚人们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半年之后,徐特立又去拜访陈云峰,陈举人这次送给他一把扇子,并在扇面上题写了一段话:“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乡村无师又无书,但书即师耳。张之洞《书目答问》即买书之门径,《輶轩语》即读书门径,得此二书,终生受用不尽。”徐特立非常高兴,马上跑到书铺买了《书目答问》和《輶轩语》带回家,当做自学指南。以后,他再也不做八股文了,而把“读书贵有师,尤贵有书”牢记在心。后来回忆往事时,徐特立很有感触地说:“我一生知道读书的方法,就得益于那位举人先生。”

    读古书很费时间和精力,徐特立从不贪多,他遵循着两条原则:一是“定量”,一是“有恒”。比如《说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读两个,计划一年读完。他认为光贪多,不能理解和记忆,读了等于不读。他在教中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本书,要求学生每天课余记一字,两年学完,有些学生偏要星期六同时学6个字,结果,到默写的时候,多半人都写不出来。他说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经常学习的害处”。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师教书的时候,他发现一般学生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阅读时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长期刻苦自学得到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他认为,不怕书看得少,只怕囫囵吞枣不消化。他教育学生,读书要注意消化,要学会思考并评定所读的书的价值。他教给学生,读的时候,要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意见,还要摘抄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这样读书,读一句算一句,读一本算一本。那时,他的学生中实行这种方法最坚决、最有成绩的是毛泽东。他几年中就写了几网篮的读书札记,文学和思想修养水平提高很快。

    徐特立读《联共党史》的时候,开始书店只出了上册,他就买了一本阅读。后来听说有了苏联版本的上下册,他就借了下册抄读,因为是节抄,就要做详细分析后再抄,结果,他对于《联共党史》下册的了解比上册深刻。于是,他再回来把上册节抄一次。由此,他又得出了一个结论:买书不如借书,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

    1919年,43岁的徐特立已经是一位在湖南省颇有声望的教育家了。但是,当他得知蔡元培、李石曾等教育家发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时,又积极地加入了这个行列。许多人表示惊讶,但是徐特立是慎重考虑后才决定的。勤工俭学的宗旨是“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增进劳动者之知识”,徐特立很赞赏这个宗旨,他说:“我今年43岁,不觉就到44、45,一混60岁就来了。到了60岁,还同43岁时一样无学问,这17年,岂不枉过了日子?这17年做的事情,岂不全无进步了?到了60岁时后悔,那更迟了,何不就从今日学起呢?”于是,他放下教师的架子,以一名普通的老年学生的姿态,和青年们一起奔赴法国,去学新知识、新本领了。

    诲人不倦 忠诚事业

    徐特立60岁的时候,在一篇3000字的自传里,提到自己“一生都是教书。从蒙馆、初小、高小、师范、一直到高等师范,我都担任过教员。在高等师范当教员时也没有脱离小学校职务,因为我爱教小学生。”徐特立从宁乡速成师范毕业以后,怀着“创造事业”的理想,就和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梨江高等小学堂。半年以后,徐特立应邀到长沙周南女校任教。辛亥革命以后,为了发展小学教育,徐特立白手起家,办起了长沙师范。当时,为解决家乡农民子弟求学问题,还自费办了一所五美小学。后来,他又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参加革命以后,他在中央苏区担任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培训扫盲骨干,开展扫盲运动;又艰苦创业,办起了中央列宁师范。在艰苦的长征途中,徐特立也没有忘记自己教育家的职责,抓住每一个机会,教战士们学文化,他的热情、耐心使战士们深受感动。

    徐特立办教育,有自己的主张,敢于向历史的偏见挑战。过去,学校的大门不向贫苦大众开放,徐特立创办长沙师范时,就大胆地招收了一个铁匠和一个退伍兵,破了先例。这件事在教育界引起了一些人的闲言碎语,有人嘲笑他是补锅的,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徐二镥锅”。徐特立反而很高兴、很自豪。在教学实践中,他平日最喜欢贫苦学生,他办过夜校以给他们更多的受教育机会,知道他们并不缺乏聪明才智,从他们中间是可以造就人才的。

    徐特立主张教育民主,注意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的时候,当时14岁的田汉和几个喜欢文学的同学,经常在自修室的窗户上贴一些打油诗,逗得人们捧腹大笑。其中两首是学习藏头诗的作法,把校长徐特立、老教师首之龙和黄竹村的姓名也嵌了进去。一首说:“特立狂涛骇浪中,宝刀血溅首之龙。”另一首写道:“黄竹村中鸡犬喧。”两位老教师看后气得浑身颤抖,要求校长严斥学生。徐特立安慰了两位老教师后,就立即找来学生。田汉说:“我们对黄先生和首先生毫无恶意,是一时兴起,开开玩笑,逗大家快乐。”徐校长确信他讲的是真话,又觉得诗句中透露着学生的才智,便和气地告诉他们:喜欢写作是一件好事,只是不要把时间、心思花在游戏笔墨中,最好写些有意义的文篇,锻炼自己的才干。校长的谈话鼓励了学生们办《窗户报》的积极性。一时像雨后的春笋,几乎每个自修室的玻璃窗上都贴出了窗户报。田汉办的《祖鞭报》尤为突出,他用痛快淋漓的笔调,抒发了爱国爱民的思想。徐特立便经常把《窗户报》上的优秀诗文,转载到自己编的《教育周报》上,老教师们的态度改变了,学生们更是高兴。

    徐特立不喜欢用强硬的方法管理学生。在任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校长的时候,他明确提出:“教育学生不应该用强制手段,更不应该用粗暴的态度。中国古代温柔敦厚的‘诗教’,今天学校教育中还用得着。”为了实行“诗教”,他在学生自修室通往教室的走廊上,悬挂了一块大黑板,专门用来写诗。有一次,他得知有一个姓汤的学生和一个姓余的学生,拼命读书,影响了身体健康,觉得很不好,就写诗建议他们停学休息,同时也算对大家敲一下警钟。诗是这样的:

    “我劝汤生并劝余,劝君休业莫踌躇。

    为何瘦得皮包骨,不爱身躯只爱书。”

    徐特立很注意节俭治校。有些教师上课,粉笔头总是随手扔掉。而徐特立见了,总要捡起来,留着自己上课、写黑板诗时用。有些学生说他“小气”。他就写下了这样一首黑板诗:

    “半节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

    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

    读了这首诗,说他“小气”的学生明白自己错了。发现有同学浪费饭菜,徐特立就找她们谈话,并且写诗教育大家;看到有两个班的学生学习成绩很突出,徐特立就写诗鼓励她们,说明女生智力并不比男生差……同学们每天都要去读读黑板诗,不论是表扬、批评,还是规劝,都是一次思想品德教育。徐特立给黑板诗起了一个总题目,叫做《校中百咏》。

    徐特立也有严厉的时候,却又与众不同。一次,一个叫粟福基的学生闹事,经过校务会议讨论,决定给予开除处分。徐特立开始是赞成的,可是事后心里总不踏实。他越想越觉得不能把粟福基推出校门不管,他想到这个同学学习不错,也有组织才干,不该轻率开除。他马上派人把粟福基从家里找来,跟他做了一番严肃、诚恳的谈话,然后介绍他到长郡中学继续上学。粟福基十分感动,后来成了长郡中学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没有字的教科书

    徐特立“一生都是教书”,他自身的革命精神、高尚的情操和优秀品质被人们喻为“没有字的教科书”,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

    徐特立断指血书的故事是一本最感人的爱国主义教科书。1906年,他在周南女校教书,有机会阅读了《民报》、《猛回头》、《新湖南潮》等革命刊物,思想上发生了变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指引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1909年的夏天,他应约在修业学校作时事报告。他痛斥了帝国主义在中国无所不至的侵略,列举了一桩桩传教士毒害中国人民的惨案,他越讲越愤怒,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忽然,他跳下讲台,跑到厨房取出一把菜刀,当众砍下自己左手的一节手指。他用鲜血写下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八个大字,表示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和雪耻的决心。因为流血不止,他晕倒了。事后,省内外许多报纸都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消息,徐特立的爱国壮举教育了各界人士,激发了许许多多教师和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为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都保持着朴素节俭的优良品质,这是一本难得的修身教科书。早在湖南一师的时候,徐特立的生活节俭,就是全校闻名的。他的住处简简单单,没有大皮箱,没有大柜,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有的只是破旧的书籍。当时,长沙教育界有一个风气,中学教师被认为是有体面的人,出门都要坐轿子,显示绅士派头。可是徐特立却从来不坐轿子。他在长沙师范当校长,又在一师兼课,两个学校相距约10里地,他每次都是往返步行。遇上雨雪天,他就穿着“钉鞋”,打着雨伞,夹着讲义,从不缺课或迟到。一些教师看了很感动,慢慢地也都学着不坐轿子了。

    1937年,徐特立领导着陕甘宁边区的教育工作。党中央刚进驻瓦窑堡的时候,当地只有一所学校。一天,徐特立去听课,他穿着破皮袄,腰系一根绳子,学校的教师还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没在意。第二天,徐特立又和董必武、冯雪峰一起去听课。冯雪峰向教师们介绍了徐特立,教师们大吃一惊,原来那穿着极为朴素的“马夫”,竟是边区教育部部长。有两首小诗描述他在延安时的俭朴生活:“延安诸老惟公特,生活简单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建国以后,徐特立住在北京,物质条件好了,他依旧保持节俭的作风。他常对亲属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他的衣被鞋帽都是从延安时一直穿用到解放后,只要能补的,他就坚持不换新的。后来,他同意添置一套料子服和一双皮鞋,平时也不穿,只是因为要经常出席一些重要宴会和参加外事活动的需要。他在饮食上也十分简单,一直爱吃五谷杂粮和蔬菜。开始,他和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房子很旧,也较挤,孙辈回家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1952年,组织上要给他盖几间房子。他几次表示不同意,说等将来生产搞好了,人民生活富裕了再考虑。后来经过多次说服,并将修建费减去了1/2,他才勉强同意。他住在香山时,很少一个人坐小车。他跟警卫员算过一笔帐:汽车、汽油是用实物或黄金从国外进口的,从香山到城里,来回几趟就把一个中农的全年收入跑掉了。后来进城居住了,他还常常以步代车,保持了优良传统。

    1968年11月28日,91岁的徐特立老先生因病去世。他是一位伟大的师表,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永远为人们缅怀,被人们称颂。

    关于努力工作的英文的问题,通过《中国革命伟人的故事》、《中国人爱国的故事,要文章,最好长点,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努力工作的英文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