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大魏是哪个朝代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北魏150年15位皇帝,孝文帝的汉化最有争议和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北魏孝文帝为何全盘汉化?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北魏150年15位皇帝,孝文帝的汉化最有争议
1、道武帝拓跋珪前秦崩溃之际,15岁的拓跋珪复代国并改称魏,北魏开国。396年进兵中原迁都平成,推行汉化改革。仿汉制营造宫室、建立宗庙,完善职官制度,立官制、制礼仪、定律令。强制打破鲜卑的部落组织,重新编户进行封建化统治。
军事上,击败柔然等草原部落稳定北方,南向争霸中原,参合陂之战大败后燕慕容宝,柴壁之战击溃后秦姚兴。晚年沉湎酒色,被次子拓跋绍弑杀,年仅39岁,在位24年。
2、明元帝拓跋嗣道武帝被杀后,嫡长子拓跋嗣带兵灭掉拓跋绍之后即位。拓跋嗣文武双全,文治上重用崔浩、长孙嵩、安同等人,改革律法和完善官制,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劝课农桑。武功上在第一次南北战争中大胜刘宋,夺取青州、兖州、豫州、司州领土三百多里,设置六镇防御北方柔然。32岁病死宫中,在位15年。
3、太武帝拓跋焘明元帝长子,心怀一统天下之志,亲自带兵灭掉胡夏、北燕、北凉等国,降伏西域的鄯善、龟兹、粟特等,驱逐吐谷浑和柔然势力,完成北方一统。内政上继续推行汉化和封建化,重视休养生息和劝课农桑,重视儒学推行楷书。晚年刑杀过多,甚至逼死太子拓跋晃,最后被自己宠信的奸佞宦官宗爱所杀。在位29年,终年45岁。
4、南安隐王拓跋余太武帝拓跋焘庶子,被宦官宗爱拥立登基。由于得位不正,拓跋余一方面用金钱和官爵大肆收买人心,一方面却纵情声色犬马。国事都交给宗爱,封他为冯翊王,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权倾朝野。宗爱专权跋扈,拓跋余怀疑他将对自己不利,谋划夺权却被宗爱派人杀死,在位232天。
5、文成帝拓跋濬(jun)拓跋焘之孙、拓跋晃长子,在拓跋余被杀后,由长孙渴侯、陆丽等人拥立为帝。即位之初诛杀宗爱,随后实行怀柔统治政策,与民休息稳定人心,恢复被太武帝禁止的佛教,创建云冈石窟。对外亲率十万大军征讨柔然,迫使柔然远遁。在位14年,终年仅26岁。
6、献文帝拓跋弘拓跋濬长子,12岁继位。权臣乙浑骄横跋扈,嫡母冯太后设计杀死乙浑,掌握朝政大权。471年,拓跋弘不满冯太后长期摄政,禅让于太子拓跋宏,尊号太上皇帝,专心修佛。472年二月,御驾亲征大败柔然。476年暴毙宫中(毒死或自杀),年仅23岁,在位7年。
7、孝文帝元宏拓跋弘长子,3岁时接受父亲禅位,由祖母冯太后摄政达20年之久。亲政后延续冯太后的政策,推行中央集权,改革官制设立三长制、班俸制,实行均田制发展生产。迁都洛阳全面推行汉化,但受到鲜卑贵族的多方阻扰,太子元恂也因此被杀。499年四月,孝文帝在亲征的归途中驾崩,年仅33岁,在位30年。
8、宣武帝元恪孝文帝元宏次子,继承了父亲汉化的政策,扩建洛阳城。南取汉中,北攻柔然,北魏疆域盛极一时。笃信佛教,废除北魏传统的子贵母死制度,埋下胡太后乱政的祸根。晚期权臣高肇专权,国势日益衰落,叛乱频发。在位17年,终年33岁。
9、孝明帝元诩元恪嫡次子,6岁继位,权臣元乂、母亲胡太后相继擅权乱政,引发北方六镇起兵反叛,北魏统治根基大大动摇。528年密诏岳父尔朱荣进京,意图从胡太后手中夺回权力,但事情外泄胡灵太后毒杀。年仅19岁,在位14年。他唯一的后代是一个女儿,被胡太后假冒皇子用来稳定权力,后来下落不明。
10、元钊孝文帝元宏曾孙,临洮王元宝晖之子。被胡太后作为工具拥立为帝,时年仅3岁。43天后,权臣尔朱荣制造“河阴之变”,元钊和胡太后一起被沉入黄河。
11、孝庄帝元子攸献文帝拓跋弘的孙子,由尔朱荣拥立为帝。在位期间,权臣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北魏宗室、大臣几乎被一扫而空。530年,设计诱杀权臣尔朱荣和元天穆,其后却被尔朱兆俘虏,在晋阳被杀,时年24岁,在位3年。
12、元晔北魏宗室,尔朱荣死后在尔朱世隆拥立下即位称帝,成为傀儡皇帝。孝庄帝死后,失去利用价值被尔朱世隆逼迫禅让,降为东海王,后被高欢所杀。在位100多天,终年24岁。
13、节闵帝元恭北魏宗室,被尔朱世隆立为皇帝。高欢进入洛阳后,废除元恭被废,随后将其杀害。在位1年多,终年35岁。
14、后废帝元朗北魏宗室,被高欢立为皇帝。高欢灭掉尔朱氏之后被废,降封安定郡王。在位1年,终年20岁。
15、孝武帝元修北魏末代皇帝,孝文帝元宏之孙,532年由高欢拥立。534年,因不满高欢专政迁都长安,投奔关中大行台宇文泰。535年被宇文泰所杀,年仅26岁。
一、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北魏孝文帝为何全盘汉化?
我们知道魏晋时期是一个非常乱的时期,这个时期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历史人物就是孝文帝,那么,北魏孝文帝为何要全盘汉化?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要在中原地区统治,要在这个地区统治就要在这个地区进行交流,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就成为了一个问题。若是没有汉化,那么,中原地区的洛阳,就不会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毕竟,这个地方的汉人是非常多的,要想在这里立足,是不是就要与之进行很好的协调或者是沟通?要不然,没有当地的支持,就凭着一些鲜卑贵族是无法立足的。
第二个就是随着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强大,不停的南下袭扰,使得鲜卑迁到中原地区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迁到这里就要与这里的人进行交流和融合。当然,鲜卑统治下的百姓人数增加很快,要是不进行一定的协调,担心控制不了这个地方,所以,汉化也是一个很无奈的举动,为了更好的生存,因为在北方是无法立足的。
第三个就是宗教的兴盛。北方鲜卑族的游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在中原地区无法适应,要想适应就要改变。宗教在这个时候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减少了鲜卑贵族的戾气,也减少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很多反抗心理,这样,随着鲜卑族的汉化,随着与汉族的融合,北魏社会的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了。
北魏社会的汉化主要是逼不得已的,你觉得还有什么原因会导致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
二、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失败是必然的吗,有哪些原因?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失败是必然的,因为孝文帝改革缺乏坚实的基础,改革阻力很大,而且不易推行。三、北魏孝文帝是千古罪人的原因?
北魏皇兴五年(公元471年),皇太子拓跋宏受禅即位,是北魏第七位皇帝,史称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面对日益严峻的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政治上,他整顿吏治,开创“三长制”、“俸禄制”,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中原地区的洛阳。
经济上,元宏颁布“均田令”,实行税制改革,同时对租调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军事上,他对内以铁腕手段平定太子元恂以及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的叛乱,对外御驾亲征,南伐萧齐,使得南北方差一点实现了统一。
文化上,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改鲜卑姓为汉姓,下令所有官员百姓一律概说汉语;禁止说鲜卑语;禁止穿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只能穿汉服;大力提倡汉族与鲜卑族通婚。
通过这些改革,北魏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社会经济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同时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后来隋朝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可以这么说,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对后世影响深远。
元宏也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地位,甚至被称为民族英雄,但是也有很多学者称其为千古罪人,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下面为大家重点揭晓其中奥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北魏孝文帝也在所难免,很多人对他歌功颂德时候就会有反对者。
《廿二史剳记》卷十四曾这样提及,“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
部分学者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直接导致30年后北魏王朝覆灭,鲜卑族因民族间大融合而从此几乎消亡,作为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元宏就是北魏和鲜卑族的千古罪人。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汉文帝改革崇尚汉化,恢复礼乐,使得儒家文化深入人心,很多豪门贵族日益变得迂腐不堪,不思进取,使得国力迅速衰退。
二、孝文帝汉化改革,使得北魏开国以来的尚武习俗被摒弃,一时间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去学习汉文化,导致北魏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削弱,加速了北魏和鲜卑族的灭亡。
三、孝文帝没有认清国情,全盘汉化,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使得豪强贵族们迅速变得腐化,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导致北魏和鲜卑族由盛转衰,直至灭亡。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不符合当时国情与民情的,极大程度上牺牲了下层鲜卑民众以及戍边鲜卑将士的利益,后来出现“六镇之乱”,尔东容叛乱被平定后,高欢和宇文泰又相继起兵,最终导致了北魏王朝的灭亡以及鲜卑族的消亡。因此,北魏孝文帝被称为民族罪人也不为过。
关于大魏是哪个朝代的问题,通过《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失败是必然的吗,有哪些原因?》、《北魏孝文帝是千古罪人的原因?》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大魏是哪个朝代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