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认知觉醒:钱从哪里来?能量传递,请你在夜深人静时阅读和《认知觉醒》读书笔记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认知觉醒:钱从哪里来?能量传递,请你在夜深人静时阅读
推动人们前行的力量常常来自未来。这对于个体,叫做梦想;就组织而言,则称愿景。愿景以信念为基础化作文化,渗透在组织的每一个细胞里,因而能感召凝聚人心。毫不夸张地说,价值观启动了生产力。一个强有力的老板籍此就可以白手起家。没有天生的信念,只有被不断自我鼓舞的信心。通向未来从来就没有什么奇迹,敢想敢干敢于成功。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你与未来,只有一个正信的距离……禅门商道 · 财智动力工程
成功几乎千篇一律,失败则各有个的不幸。一句话: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我们正面对着一个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的世界。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将一辈子的付出都消耗在战术上;岁月几近抬头醒悟,却发现自己精益求精的努力,却跑偏了方向。一个人的失败,往往不在外部,而是恰恰源于自身。表面上看是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其背后的真相却是认知的缺陷,终究还是自己的问题。认知对了,一切跟着就对了。
如今我们愈发感受到一个事实:钱越来越难赚了。经济疲软,市场萧条,百业待兴,老板的日都不好过。切记:正是因为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这才是你的机会。商业有周期,高速成长时,你没有紧紧跟上,弯道就是你超越最好的选择。当然,这需要技巧,更需要系统化的智慧,禅门商道将是你的指引。凡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在于你的认知。你唯有站高一线,才能洞察出更多可能,发现未来所在。路,就是被人走出来的。
金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人才是目的。准确地说,是基于人的关系才是终极目的。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搞反了。你要慢慢体会,才能觉悟到其中的深意。金钱的本质不是你手中的钞票,也不是你账户里的数字;它是无形能量在有形时空的物化;是你核心价值变现后的具体呈现。是从认知变现开始,通过资源变现,最后实现价值变现。背靠系统,面对人。天下财天下人取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钱,从你的认知中来!
钱源于事,事源于人。你的认知决定着你财富的多少。认知决定判断,判断决定选择,选择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这是一条因果的底层逻辑。你的认知在那个层面,你的财富就在那个格局。格局决定结局。当然,你的认知还不能是虚的,纸上谈兵不行,还要能落地。认知能落地就是有见地。所以,一个人的见地至关重要。所谓见地就是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才是价值和意义所在。
每个人都有对事物的基本认知,这远远不够。这就好比是,同样到古玩市场去逛,面对鱼目混珠的满地瓶瓶罐罐,普通人只能是东瞅瞅西看看,逛个热闹;而对于行家来说,则有可能从瓶瓶罐罐中,凭借自己的眼力,慧眼识珠。同样一个市场,对常人而言往往就是陷阱,对高手而言兴许就是捡漏。这就是专业的力量。所谓专业就是认知强有见地,就是对事物有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的看法和见解。专业源于高度、深度和广度。
因此,提升认知就是提升你获取金钱财富的机会、路径和方式。所见即所想,所知即所得。鼠目寸光的人常被自己的视野局限,因循守旧的人常被自己的思维束缚。井底之蛙,难知天外有天;夏日之虫,岂可与之言冰。更何况,一个人大体只能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而少有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强化认知你需要:第一,正确认知环境;第二,正确认知自己;第三,正确认知关系。
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不断地学习进步。因为你不学习进步,你就会被别人颠覆掉。唯有深度互动与深度学习,才能让我们高瞻远瞩看清真相,从而在自己所属的领域中洞见美好。当然,这需要你真正感受之后才能理解。宏观是我们需要的,微观更是我们需要的。因为,宏观让我能看清大势,而微观才让我们有所作为。有了这样的认知,我们就会不困于当下,而能发现更多前所未有的机会……抓住不变的,跟上变化的。
钱,从你的价值中来!
要赚钱,先值钱。价值是一切金钱财富的基础。所谓商业,就是发现价值,创造价值,变现价值的过程。所有商业的底层逻辑都是价值交换。先有价值,后有交换;价值是前提,交换是手段;基于交换实现价值变现。价值变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交易,交易就是要让买卖双方的价值交换变得容易。给你个机会去思考:如何才能让价值交换变得容易?这是每一个老板的必备技能,答案在鬼谷钱经之中,结缘交流就是价值。
那么,什么是价值?我们经常把这两个字挂在嘴边,然而,很多人又一时讲不清楚。人就是这么奇怪,常常忽略身边的东西,朝三慕四那些不着边际的东西。一个老板,如果不能深刻领会价值的含义可以肯定地说,与商业你还是个门外汉。价值的本质不是你说你有价值你就有价值,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那只是掩耳盗铃,过了初一过不了十五。你的价值来源于他人对你的需求,取决于供应的稀缺程度。要的人多,给的人少,价值就大。
实现价值化有三个路径:第一,成为价值创造者,为他人的苦乐需求提供直接解决方案,一项技术,一个产品,一项服务,或其他劳动等;第二,成为价值放大者,不直接创造价值,却拥有最高效把价值变现的方式,一个渠道,一个平台,或一个圈层等;第三,成为价值整合者,既不是价值的创造者,也不是价值的放大者,但是具备发现新价值的眼光,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价值重构,这也是价值所在。
商业的核心逻辑,就是通过价值交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商业之所以可以得以永续,是因为人们追求生活意义的愿望永远都在。因为商业能帮助这件事情,所以才有许多伟大的企业诞生出来。优秀企业都具有显著的共性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它们为追求更美好生活向往所带来的价值创造,帮助人们近距离和远距离的分享价值。因此,你一定要成为全新价值的缔造者,你才有机会赢得财富。
钱,从你的链接中来!
价值是基础,链接就是放大器。没有链接,价值就是死水一潭;没有链接,价值就得不到传递和放大;没有链接价值交换就只能困于狭小的时空,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唯有链接才能更好地实现认知变现,资源变现和价值变现。数字化时代,链接更为重要。新技术层出不穷,割裂,打破,离散,而后重新聚合,演化,跨界打劫成为常态。以前,“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酒香更怕巷子深”。万物互联,链接成为趋势。
链接的背景是高度化的专业分工和协作协同。过去,你有上游价值,要么自建队伍,要么招商代理,自己走出一条自己的阳关道路;严管,一管就是死,不管,一放就乱;没有更好选择。如今,只要你有核心优势价值,通过对接专业化的平台渠道,你的价值就会跨越时空限制,成倍成倍的得到价值放大和价值变现,这就是链接的力量。各专所长,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自安好。这是社会进化的势能,你要能看到这个红利。
链接比拥有更重要。链接就是彼此赋能加持,共享发展。一定要记住,今天你跟谁合作更重要,因为对手是谁,你不一定会知道。关键的核心就在于,你怎么去链接,以及你怎么和大家协同在一起。如果你能链接更多的时候,你的价值自然会被放大。因此,你要链接需求,链接需求就是链接机会;你要链接服务,链接服务就是链接增量价值;更重要的是,你还要链接人,链接人就是链接更有价值的资源。
社会变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缩短。这使我们要清楚的知道一件事情,今天任何行业和任何产业之间都出现了断点,这是工业化秩序和数字化秩序之间的断点。以前的底层逻辑源于工业逻辑,增长是线性的,可预测的。如今你的增长其实是没办法预测的。也就是说,开始会出现更多的不确定,更多的不可能,甚至更多的东西你是不知道。这些改变一旦出现就是突变,因此,链接将无处不在。
钱,从你的时间中来!
时间必将成为商业的终极战场。消费升级,表面上看是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其背后的实质却是对他人时间的占领。商业的未来一定是时间的战场。因为,衣食住行的基本保障得到满足后,一个人时间停留去向,将成为最宝贵的资源。时间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可逆的价值资源。钱没了,还有机会赚回来,时间没了,一切都会随之消散。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浪费时间,就是在消耗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时间是个杠杆,可以放大金钱,也可以消耗金钱。很多生意的本质就是时间变量的结果。吃生鲜,时间越短越好;喝美酒,时间越久越好。追时尚,时间越近越潮;搞收藏,时间越远越珍。做实业,大都是在赚当下的钱;干金融,基本是在赚未来的钱。请思考,如何才能赚到过去的钱?鬼谷绝学·反向操作里会给你启迪。万物消长皆有过程。时间的效应随处都在,遗憾的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低估了它的价值。
时间是一把利器,所有的存在都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改变,财富更是如此。因此,你要有能力粘住他人的时间:别人留时间给你,就是留给你新的可能和机会;你要有能力优化他人的时间:优化就是让别人的时间过得更有意义;你还要有能力沉淀他人的时间:沉淀意味着更有价值,基于生态效应被深深滋养,成为你坚强的追随者。粘住优化沉淀他人时间的同时,你也一定要粘住优化沉淀自己的时间。
变化和不确定性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这需要你内心的定力。禅门商道·财智动力工程将带给你获得内心的定力的智慧,让你在面对不确定的变化之中,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化万变,笃定而行。商机就是在现有的生态之中找漏洞。有危困才有新机遇,有问题才有新可能,有变化才有新出路。因此,你要站在未来看当下,还有站在当下看未来。一个优秀的老板,就是要把今天的梦想经过时间效应在未来变成现实。
钱,从你的修为中来!
很多时候,人都喜欢做加法造笼子,而不是去解决真正需求和痛点。其实,你只要把一个关键点抓住了,其它事情就会跟着走。牵牛,牵住牛鼻子就对了,不要妄想把整个牛都抱住。层层糊窗户纸的方法不可取。做加法易,做减法难。我们一定要学会用习得的方式把现实中大众最需要的那个核心抓住,做足,做透。这就是你自己最大的价值,同时,也是你最需要提升的认知觉醒。认知觉醒有九大思维密码,这只是其中之一。
未来的确定性往往来自内部。内在的基因结构决定你长大的样子。我们唯一能够掌握的是自己,只有你内在的确定性,才能让你在变化莫测的外环境下,茁壮成长。表面看似赚钱,背后却是在把自己的认知进行变现,从思维变现开始,到资源变现,最后实现价值变现。表面看似价值交换,本质却是用自己的产品服务帮助他人离苦得乐。表面看似商海江湖,其实却是老板自我的一场渡人渡己的修行。
修行就是修心正行,就是基于觉醒而后觉悟。因此,你需要修心:心是一切的本源;从心态开始到心念,再到信念;但凡你相信的才会变为可能。你需要修艺: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修艺就是要练就自己的看家本领和独门秘笈,让自己更有价值。你需要修缘:一切果报皆有因缘,有因才有果;修缘就是给自己开启机会。初心正念·利他取全,这是禅门商道的主旨,更是你此生获取财富的善缘。
商业是建立在自由契约之上的价值交换。它提升了所有参与者的福祉,基于利他,而后利己,这是最合乎道德的行为,也是人类最大的善举善业。商业是老板的修行,不只是因为商业是利他的,也不只是因为你要时刻抵御利诱坚守初心;而是因为,你要给人益处还要放低身段;你要行为正直还要忍辱负重。行善不难,放低身段不易;守正不难,忍辱不易。惟其如此,商业才是一种最艰苦也是最好的修行。
你的关注就是我创作的动力,阅读后转发分享,让能量传递;影响带动更多有缘人,跟随禅门商道持续修为,一起开启财智之旅!
一、《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最近我一直在搜罗一些关于自我成长的书,想买来看看如何实现自我成长。于是我便买了3本,其中一本是《认知觉醒》。“人永远不能赚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一个人的认知如果不转变是不会有彻底的改变的……”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想到的全是这些话。但是我事先看了一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是被文章提到的关于刻意练习的描述所吸引到的,于是我又买了《刻意练习》,准备也看看。言归正传,读《认知觉醒》这本书后,我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在读本书之前,我以为真正的学习是输入和输出的结合,读完之后我才知道真正的学习是: 只学习能够触动自己的点,还要关联到旧的知识,以改变为目的,实现深度学习。
阅读/学习:只学让自己触动的即触动学习法
我相信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读书的时候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在意形式上的完整,不看完一本书就不肯放下去看另外一本书,非要把书本里所有的知识点都收集过来梳理一遍才算是完成了对这本书的阅读。这里引用作者的原文。
有很多读者和我探讨读书方法的时候都会说,自己每读完一本书,都要系统地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写读书笔记,摘录精华,还要画出思维导图,似乎只有这样做才以为自己认真地读完了一本书。这时我往往不怎么回答,因为我读书从来不画思维导图,也不会刻意梳理作者的知识框架。在阅读时,我唯一要做的事情是:寻找触动点。我会在触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在空白处写下大量能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我会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真正触动我,并能让我发生真实的改变,我就认为这本书超值了,至于其他,忘记了就忘记了,我一点也不觉得可惜。而作者的知识体系和框架,又与我何干呢?
我恍然大悟。活学活用,这里就是我的触动点。我从去年开始读书,我发现有些书虽然读了但是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书中具体讲了什么,自己又具体地学到了什么。有些书虽然写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但是只关注了整本书的结构,知识点确实是梳理出来不少,但是真正记得住的没有多少,更别说运用上了。举个最近的例子,一开始我是因为《山月记》里的一句话而买了这本书,但是因为看不下去最后的部分而迟迟没有再翻开过这本书,读书笔记也被一拖再拖。原来我一直很在意完整性和仪式感,但是我忘了其实我已经受到了触动,也就是说这本书已经完成了它对于我的使命,而我却不自知。现在我释怀了,我不再纠结我有没有把书看完,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这本书究竟有没有触动到我的地方,我又怎么让这个点与我发生关联并引发我的改变的。接下来《山月记》的读书笔记可以安排起来了。
而作者对于这个触动的点也给出了三点行动的建议。
一、用自己的话重新解释知识
二、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顺利获取知识
三、在生活中能够经常联系或使用这些知识
关联是实现深度学习的关键
什么是关联?怎么实现关联?书中作者引用了罗振宇老师的学习方法。让我们再来看看原文的描述。
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被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看完这里我便理解了什么是关联。我马上想到了之前一位作家分享的一个关于如何在看完一本书后就能写出一篇读书笔记的方法,意思和这里触动和关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来说就是找到那个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关联自己原有的知识或者说以往的经历,然后就有了今天这篇读书笔记了。关联成功之后的感觉就像是一些零散的点突然被连成了一条线。
作者还提到了尤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 行动和实践,最后引发改变 。作者说深度学习的三个层次依次是:
一、知道信息点
二、关联信息点
三、行动和改变
这最后一点是最为关键也是起决定性的一步。我们想要的任何成就和改变都要去做了,才有可能获得,凡是没有行动的获得都是假的获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要知行合一。 所以学习和阅读不是一味地走马观花般的假式输入,而是学习能让自己受到触动的点,然后尽可能多地与自己旧的知识产生关联,最后以改变为目的不断实践配合反思,达到深度学习的境界,方能实现认知觉醒和自我成长。
最后我还想说书中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知识,一本书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触动点,想知道自己的触动点是哪些,又能产生哪些关联?只有翻开书去看了才会知道。
二、认知觉醒(上篇)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By周岭本书共八大章,分上下两篇,上篇内观自己,摆脱焦虑,讲到了大脑、潜意识、元认知;让我们从生理结构方面更好地了解自己。下篇外观世界,借力而行,提到了专注力、学习力、行动力、情绪力,教会我们如何借力打力,更科学地鞭策自己。总之,旨在开启我们的心智,提升我们的认知。
不得不说,这本书对我来说冲击还是挺大的,启发我进行思考,并有了改变的动力。不过,实践和改变才是王道,如果只是过过“脑瘾”,读完就放下,那不如不读。
很多人的初始状态是混沌的,他们天然追求简单、轻松、舒适、确定,这种天性支配着他们,成为他们 喜怒哀乐的生理起点 。无知让我们像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距在于认知,认知影响选择,选择改变命运。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清晰。
1. 本能脑(原始脑、基础脑、鳄鱼脑、爬行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主管本能;
2. 情绪脑(猴子脑):源于哺乳动物时代,主管情绪;
3. 理智脑(理性脑或思考脑):源于灵长动物时代,主管认知。
人为何常常被本能和情绪所左右? 这完全取决于大脑的构造。
理智脑虽然高级,但比起本能脑和情绪脑,力量非常弱小。如果将本能脑比作100岁的老人,情绪脑相当于55岁的中年人,而理智脑则好比一个不满1岁的宝宝。本能脑早在婴儿时期就比较完善,情绪脑到青春期早期趋于完善,而理智脑要到成年早期才基本发育成熟,分别为2岁、12岁、22岁左右。
大脑中的860亿神经元细胞,本能脑和情绪脑拥有近八成,对大脑的掌控力更强,且距离心脏更近,一旦出现紧急情况,会优先供血,故极度紧张时,大脑一片空白,因为理智脑缺血。本能脑和情绪脑掌管潜意识和生理系统,运行速度非常快,理智脑运行很慢且非常耗能。
综上,理智脑对大脑的控制力很弱,我们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决策往往来源于本能和情绪,而非理智。
本能脑和情绪脑生活在远古时期,对危险做出快速反应,对食物进行即时享受,对舒适产生强烈欲望,且尽量节省能量,排斥思考、锻炼等耗能高的行为,其天性为 目光短浅、即时满足 ,或者说 避难趋易、急于求成 ,这也是人类的默认天性。
大脑如同一个公司,本能脑和情绪脑是员工,一个资历很老,一个年富力强,没有文化和事业心,只在乎眼前的舒适与安逸;理智脑是经理,富有远见且身居高位,但没有威信,决策常被藐视。 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都是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进行合理化。
大脑和肌肉一样,遵循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习惯经常思考、时常反思,理性思维便会占上风。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因为它是 自我巩固 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 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认知。
让理智脑变强大,不意味着抹杀本能脑和情绪脑,因为本能脑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情绪脑强大的行动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理智脑的智慧在于驱动本能和情绪,而不是直接取代。
人类的安全感源于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克服焦虑,需顺应天性。克制欲望,面对现实,要事优先,接受环境,直面核心。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能更好地克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一切耐心的线索都指向理智脑,但仅仅认识自己还不够,还需将目光投向外部,寻找理性工具帮助我们提高耐心,因为认知规律是耐心的倍增器。
1. 复利曲线: 显示了价值积累的普遍规律,前期增长非常缓慢,到达拐点后会飞速增长。所以我们要冷静面对前期缓慢的增长并坚持到拐点,当然前提是选择正确的方向,并在积累过程中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点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
2. 舒适区边缘: 是能力成长的普遍法则,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其能力都是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想要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人类天性正好与之相反,急于求成,导致自己在困难区受挫,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
3. 成长权重对比 :揭示了“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即对于学习而言, 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 ,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如果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没有深入关注思考、行动和改变,便会学无所获。单纯保持学习输入简单,思考、行动则相对较难。缺乏觉知的情况下,会本能得避难趋易。
读书不求记住书中的全部知识,只要有一两个观点促使自己发生切实改变就足够,其收获和意义比读很多书却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要大很多。
4. 学习的平台期: 表明学习进展和时间的关系并不是想象中的线性关系(学多少是多少),而是呈现一种波浪式上升曲线,上升期和平台期交互出现。在平台期,可能付出大量努力却毫无进步,甚至退步,但大脑的神经元细胞依然在发生连接并不停巩固,到了某一结点后,会进入下一个快速上升阶段。
耐心不是毅力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如何拥有耐心:
1. 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2.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
“后娱乐”将享乐的快感建立在完成重要任务后的成就感之上,踏实放松,是一种奖励;“先娱乐”刚开始很快活,但精力会无限发散,拖延重要的工作,随着时间流逝,人会空虚焦虑。
3. 面对困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学会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问题。对它们来说,它们根本不在乎你是在玩手机还是在解方程,而在乎是否舒适。想办法让它们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上瘾,才是最高策略。
对我的启发及之后的行动 :
1. 严格挑书,落实到改变。
以前的我制定计划,也是一年读多少本书,然后拆分到每月每周,即便数量有时候可以达标,对我的生活却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现在了解了成长权重对比,才知道,学习只是最浅层、最初级的开始,如果没有发生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再多的学习都毫无意义。现在的我,会精心挑选所读的书,将兴趣、问题和认知做到严格匹配,哪怕一个月只读一本书,要把这本书中的启发都落实到行动中,好的习惯为自己所有。
2. 先工作,后娱乐。
以前最爱用的词是自制力,也特别佩服有自制力的人。常常会为自己的堕落惋惜,可即便是顺应自己贪图享乐的天性堕落了一天,内心也并没有富足的感觉,却更加得空虚,反倒是按照自己的计划过完一天,完成了制定的目标,内心无比充实。现在明白了先享受和后享受的区别,会把享乐安排在重要工作之后。另外要学会用理智脑调动本能脑和情绪脑,为己所用。
人和机器人的区别在于,后者没有潜意识。如果同机器人一样,大脑需要处理海量的信息。进化之手巧妙地采用了意识分层,潜意识负责生理系统,意识负责社会系统,如此,意识便得到了解放,可以全力投入高级的社会活动。
但意识分层的副作用是模糊。 意识很难介入潜意识,但潜意识却能轻易左右意识,故人们常常做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明明知道担忧毫无意义,却总忍不住陷入焦虑。
1. 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
认知能力从零积累,潜意识却一直存在,终身学习,提高认知能力,才能消除模糊。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
优秀的人更倾向于做高耗能的事。
2. 拆解烦恼,消除情绪模糊。
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海灵格)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王兴)
回避痛苦不会使痛苦消失,反而会使其转入潜意识,变成模糊的感觉。具体事件一旦变模糊,其边界就会无限扩大,原本并不困难的小事,也会在模糊的潜意识中变得难以解决。
真正的困难总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人们拖延、纠结、畏惧、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难,而是内心的想法变得模糊。不知名的恐惧让人紧张,但一旦正面交锋,正视、拆解、看清它,便不再困扰,甚至能从容地“享受”。
但一旦进入潜意识,可能很难消除,比如童年的不幸经历,虽然意识早已淡忘,但潜意识始终保留,并隐蔽地影响着性格和行为。故心理治疗中,要唤醒潜意识的痛苦事件,面对看清它才能彻底化解。
任何痛苦的事件都不会自动消失,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 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 ,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挖出来。 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时,一定要坐下来向自己提问。 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什么让自己恐惧担忧?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层层深挖,直到挖不动为止。
3. 里清外明,消除行动模糊。
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 选择模糊是一种不确定性,人类面对不确定性会不自觉逃避,“逃避不确定性”被写入了基因,当头脑中有很多模糊的选项时,就会不自觉的选择那个最清晰、简单和确定的选项。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潜意识没有思维,只关心眼前事物,喜欢即刻、确定、简单、舒适,属于天性部分,同时,处理信息速度极快,敏锐感知不易察觉的信息,属于感性部分;意识是我们的理性思考,处理信息极慢。前者如同坐火箭,后者如同散步,快慢对比造成“ 认知错位 ”,很多信息已被潜意识察觉,但意识一无所知。“ 凭感觉 ”是察觉潜意识发出的信息。
学会善用潜意识的感性部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凭感觉学习: 比如成甲的“熔断不读书法”。在读书时一旦看到有启发的内容,就触发熔断点,立刻停止读书,开始提问: 为什么有启发?可以用到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这个启发点有没有其他类似的知识?
在生活或学习中,凡是被击中, “动了感情” ,就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追问原因:为什么这个桥段让我感动?为什么这么喜欢这个产品?为什么不由自主沉溺于剧情?
高手的学习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读书也需要凭感觉。读完整本书,过几天问自己,印象最深的触动点是什么?抓住这个触动点,去关联、实践、改变,便能获得最大收获,而且不会焦虑。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感性的力量适用于方方面面,尤其是重大选择,比如人生目标。目标是存放我们热情和精力的地方。
理性思维权衡利弊和考量得失之后的结果,其动机往往来自自我索取和外在评价,这样的目标往往不能长久。 真正的觉醒者往往会用感知力代替思考力。 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什么事情让自己最触动,而不是用脑去思考什么事情最有利。正确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为真正长久的人生意义和幸福只能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得。
先用感性选择,再用理性思考,或许是很好的策略。“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
如何捕捉感性:
“最”字法:关注最触动自己的点;“总”字法:关注总是跳出来的重复念头或挥之不去的事;无意识的第一反应;梦境:潜意识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可能是真实想法的展示或灵感的启发;身体:生理和心理的不适会通过身体如实反映出来;直觉。
对我的启发及之后的行动 :
1. 拆解烦恼,消除模糊。
遇到莫名其妙的烦躁,一定要静下心来,多问自己为什么,找到原因,并层层抽丝剥茧,并确定下一步行动,直到自己情绪平和。因为模糊的感觉一旦潜意识,便很难解决。
2. 制定详细清晰的目标,不让模糊给自己找借口。
周末时间较充裕的时候,之前只是泛泛写下健身、阅读等目标,既没有健身和阅读的内容,也没有时长。因为模糊,所以有时候会受本能脑和情绪脑驱使,忽略自己的目标或为完成任务随意做完。现在知道,需要写下清晰的目标,比如健身是要跑步还是训练腹肌,多长时间,大概什么时候完成,阅读要看哪一本书,完成多少阅读量,并有多少的反思。越清晰,大脑需要做决定的时候就越轻松,就越容易完成。
3. 熔断读书法一定要用起来。
听从感性的号召,在受到触发的时候,一定要 停下来深度思考。
飞是指意识和本体分离,飞到更高处去反观自己。
元认知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即反思能力。这种能力为人类所独有,也是万物之灵的根源。元认知归为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大部分人处于前者,只在处于逆境中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大部分时间遵循本性生活。从被动到主动,是一个转折点。只有主动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才是真正的觉醒,才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
反观是元认知的起点。 当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想象自己身边有一个“灵魂伴侣”,时刻伴随指引着你,从高处(全局视角)、深处(底层规律)、远处(未来视角)看待现在的自己。
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1. 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2. 每天的生活像流水一样流过,如不做停留很难汲取生活中的智慧。吾日三省吾身。
3. 学习和反思是静态的,处于当下的动态的自己应启用“灵魂伴侣”。
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能在茫茫生命中为你导航,让你去选择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
4. 冥想。冥想带来的极度专注,会帮助你监视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
反馈是这个世界的进化机制。 有反馈,形成回路,就可能使任何系统开始自我进化。 而元认知恰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反馈机制。
元认知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元认知即是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
我们天然被潜意识左右,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
理智脑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侧重学习、理解、记忆、运算的认知能力,即在校学习时主要锻炼的部分;一是侧重观察、反思、判断、选择的元认知能力。
“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你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如何看待它。当你对这件事进行反应的时候,总有你自己的天性在里面,比如说有人骂你,你就想骂回去,但是当你在这个反应当中会有一个哪怕是零点几秒的间隔去思考或者审视,这个间隔就是你获得的教育或者经历的意义。”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一定要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
成为自己人生的思维舵手
某些时间的权重要远远大于其他时间,这样的时间叫做“元时间”。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在选择的节点审视自己的第一反应,并产生清晰明确的主张。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找出最重要、唯一的选项,让自己在某一个时间段里只有一条路可走。行动力弱的时候,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肯定是模糊不清的。
如何成为思维舵手?
1.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知觉,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2.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3.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高尔基)每克制自己一次,就相当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相当于进行了一次锻炼。
对我的启发及之后的行动:
1. 通过每日反思,让我的认知形成反馈回路,从而开启自我进化之旅。否则整日浑浑噩噩,迷失在生活的细节中;开启“灵魂伴侣”,让元认知对自己做的事情保持觉知,并不断自省;
2. 在选择节点上多花元时间,比如早上的时光,想清楚一天要做什么,从而优化后续的时间。
三、《认知觉醒》读书笔记
上篇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第一章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第一节 大脑:重新认识你自己
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
第二节 焦虑:焦虑的根源
焦虑之战:无论个体还是群体,人类的安全感都源于自己在某一方面拥有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一阵忙碌之后发现根本无从下手,也没有看到任何变化与转机,那种对独特优势求而不得的心情,就像一个孩子面对最喜欢的玩具却无法拥有一样。
直面焦虑:
一、完成焦虑
二、定位焦虑
三、选择焦虑
四、环境焦虑
五、难度焦虑
焦虑的根源: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焦虑的本质是自己的欲望大于能力,又极度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第三节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能更好地无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学习、思考、行动和改变”在成长过程中的关系:对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稿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第二章 潜意识——生命留给我们的彩蛋
第一节 模糊:人生是一场消除模糊的比赛
学习知识,消除认知模糊。学习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提升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心得感悟,并专注于此。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时,赶紧坐下来,向自己提问。行动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选择模糊。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位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第二节 感性:顶极的成长竟然是“凭感觉”
高手学习的方法: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读书方法——只取全书一个最触动自己的点,然后尽可能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而且也不会焦虑。
第三章 元认识——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第一节 元认知:成长慢,是因为你不会“飞”
从被动到主动,这上一个转折点。当一个人能主动开启第三视角、开始持续反观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时,就意味着他真正开始觉醒了,他有了快速成长的可能。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第一,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第二,自身的经历更是一种独特的财富。
第三,如果说学习和反思是静态的,那处于当下的、动态的自己又该如何主动运用元认知呢?很简单,启用你的“灵魂伴侣”啊。
我们总是这样,一开始只想找一根绳子,最后却牵出一头大象。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府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如果你足够细心,还会艰现未来视角总是当前行动的指南针,它可以在茫茫的生命中为你导航,让你主动选择去做那些更重要而不是更有趣的事情。
第四,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是下面这条——冥想。监控自己的注意力,然后将其集中到自己需要关注的地方。反馈是这个世界的进化机制。有反馈,并形成回路,就可有使任何系统开始自我进化,无论机械设计还是软件系统都是如此。而元认知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的反馈回路,有了它,我们才可能进入快速进化的渠道。
第二节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元认知能力可以重新定义为:自我审视、主动控制,防止被潜意识左右的能力。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浪。
下篇 外观世界 借力前行
第四章 专注力——情绪和智慧的交叉地带
第一节 情绪专注:一招提振你的注意力
“行动”如躯体,“感受”如灵魂
身体感受永远是进入当下状态的最好媒介,而感受事物消失的过程更是一种很好的专注力训练。身心合一的要领不仅是专注于当下,更是享受当下。
第二节 学习专注:深度沉浸是进化双刃剑的安全剑柄
正确练习的方法: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
第五章 学习力——学习不是一味地努力
第一节 匹配:舒适区边缘,适用于万物的方法论
好的成长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在拉抻区练习的一大特点是要有关注点。
第二节 深度:深度学习,人生为数不多的好出路
逼近自己获取高质量的知识以及深度缝接新知识,再用自己的语言或文字教授他人,是为深度学习之道。罗振宇曾提到他是这样学习的:“我每天要求自己写够五篇阅读心得,不用长篇大论,短短几个词就行。因为真正的学习就像是缝扣子,把新知识缝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每天写五篇阅读心得就是逼迫自己原来的知识结构对新知识做出反应,然后把这些反应用文字固化下来,缝接的过程就完成了。”
可见“缝接”是深度学习的关键,而大多数人只完成了“获取知识”,却忽略了“缝接知识”这一步,因此,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不完整的。有些人做了一定的缝接,但缝接得不够深入,没有高质量的产出,也使学习深度大打折扣。
深度学习的3个步骤:
(1)获取高质量的知识;
(2)深度缝接新知识;
(3)输出成果去教授。
一是尽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二是习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当你精心打磨一个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
三是反思生活。
第三节 关联:高手地“暗箱”
无关联,不学习。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即找到触动自己的信息点;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即关联生活中的其他知识;我的应用,即转化为行动,让自己切实改变。有效阅读的三个步骤:知道信息点,关联信息点,行动和改变。
第四节 体系:建立个人认知体系其实很简单
要是一个人拥有的知识体系可以解决自己遇到的各种问题,那他必定是个厉害的人。个人成长目的已经不是“知道和理解”了,而是“判断与选择”。所以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前状态的认知体系。
第五节 打卡: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第六节 反馈: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是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驱动本能脑和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苦地去“学学学”。
首先,分享不是随意分享半成品,而是尽最大力气将作品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可完成的最好的样子。
其次,制定分享策略,展示给那些能力不及你的人。
最后,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所有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提示。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第七节休息:你没成功,可能是因为太刻苦了
“刻意练习四要素”:定义明确的目标、极度的专注、有效的反馈、在拉伸区练习。
不过度消耗自己,只要感到精力不足,就停下来主动休息,这反而使他们精力桶的水位得到快速回升。模式: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如此反复。
学霸模式的所有特征:极度专注、主动休息、循环往复
第六章 行动力——没有行动世界只是个概念
第一节 清晰:一个观念,重构你的行动力
(1)待办事项
(2)计划完成
(3)实际完成
(4)备注
第二节 “傻瓜”:这个世界会奖励那些不计得失的“傻瓜”
想先看到结果再行动的人往往无法看到结果。思考很重要,但光想不做,贻害无穷。你只要做上一次就会发现,做成一件事真的不容易。如果你能持续行动,我相信,这个世界会特别偏爱你。
第三节 行动:“道理都懂,就是不做”怎么破解
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在建立连接。
认知其实是一种技能
现实和理论都告诉我们:懂得百点不如改变一点。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于自己改变了多少。
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第一节 心智带宽:唯有富足 方能解忧
稀缺心态,让人变笨。人在经济拮据时,被生计所牵动,终日心事重重,进而降低了人的心智带宽。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现代生活虽然缓解了生存压力,却又带来了自控上的压力。低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而那些有着大把时间和金钱的人士,如果没有足够的心智带宽,也会让自己陷入无聊和空虚之中。
五贴觉知“良药”:
第一帖,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第二帖,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
第三帖,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第四贴,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第五贴,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第二节 单一视角:你的坏情绪,源于视角单一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时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光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如何摆脱单一视角的限制:一是勤移动;二是善学习;三是要开放;四是寻帮助;五是多运动;六是常反思。
第三节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第八章早冥读写路,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第一节早起:无闹钟、不参团、不打卡,我是如何坚持早起的
第二节冥想:终有一天,你要解锁这条隐藏赛道
第三节阅读:如何让自己真正爱上阅读
第四节写作:谢谢你,费曼先生
费曼学习技巧:无论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努力琢磨它们空间在讲什么,它们的实际意义是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话将其重新讲出来。通过自己的语言,用最简单的话把一件事情讲清楚,最好让外行人也能听懂。
第五节运动:灵魂想要走得远,身体必须在路上
用一句话概括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学习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少而精。学习是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学习时极度关注,学习过程让自己获得有效的反馈,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从学习过程,获取高质量的知识,深度缝接新知识,让自己能够复述学到的新知识,去实践,输出成果去教授。
关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问题,通过《认知觉醒(上篇)》、《《认知觉醒》读书笔记》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