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狡兔三窟的意思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和孟尝君有何联系?看完你就知道了和狡兔三窟典故 狡兔三窟有什么典故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狡兔三窟”这个成语,和孟尝君有何联系?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生活中如果能把一个成语用对,往往能够清晰而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那么对于这些成语的来历,大家真的都清楚吗?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是历经千年而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所以能够了解其历史来源,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么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孟尝君和狡兔三窟的故事。
孟尝君原名田文,他的封地在薛城。众所周知,在战国四公子中,孟尝君因为有三千门客而著称,也就是说孟尝君要以一己之力,管这三千个人的衣食住行。听起来真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笔者实在想不到这么庞大的开支从哪里来。
事实上,当时的孟尝君也面临着这种窘境。所以他就在自己的封地,向农民发放债券,自己收利息,有一天管家向孟尝君报告,说家里已经没有余粮了,略一思索,孟尝君就决定让冯谖去收租。那么这个冯谖是什么人呢?这可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因为他也是故事的主角之一。
冯谖家里很穷,到底穷到什么地步呢?用“小偷到了他们家都是含着眼泪走的”这话形容都毫不夸张,但这个人一点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他前来投靠孟尝君,孟尝君看他穿的破衣烂衫,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也是比较轻视的,于是就给他让他做了一个三等的门客。
基本就是不管什么饭,能让你吃饱就行了。按理说,这待遇已经足够让当时的他乐开花了,但是冯谖并不满足,他吃完饭后,就敲着自己那没有鞘的剑开始唱歌儿,大致内容就是对吃的饭表示不满意,孟尝君从管家那听到这个消息后,居然就按冯谖的要求给他升成了二等门客,每天大鱼大肉。
可是冯谖还是不满足,嫌弃自己出门没有马车代步,管家就又将这件事情报告给了孟尝君。孟尝君心想,他既然能够提出这么多的要求,说明他也有相应的能力配得上这些待遇,于是对于冯谖的要求有求必应,最后连他的老母亲也一起接了过来。
就这样,冯谖从一个三等门客一跃成为了一等门客,他用的是什么方式呢?每天吃完饭唱歌表达自己的不满。笔者心想,冯谖要是身处现代职场,估计连试用期都过不了,就得卷铺盖走人了。不亮真本事就先提要求,就能混得风生水起,只能说他确实会吊人胃口。
于是到了收租的这一件事上,孟尝君就想试探一下冯谖真正的能力,看自己的宝到底有没有给押对。而冯谖因为孟尝君满足了他的要求,所以也肯踏踏实实做事,临走的时候问需要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已经焦头烂额,就说随先生的便吧!于是,冯谖就驾着马车来到了封地薛城,向当地的老百姓收租,但是他收租的方式有点不同于其他人。
他把那些能够收的租收上来,收不上来的,不仅没有逼迫,反而是好酒好肉地招待他们,并在问清欠租的原因之后,一把火就把那些凭据给烧了。还假传孟尝君的话,告诉当地老百姓,孟尝君是真心实意借给他们钱,并不是为了收利息,真的还不起的话也就算了,当地百姓因为这件事情,对孟尝君更是感恩戴德。
回到相府的冯谖,就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告诉了孟尝君。不得不说他也真是够胆大,事情不仅没办成不说,还把原来收租的凭证给烧了,竟然还这样大大方方告诉孟尝君,也不怕被怪罪。面对命孟尝君的质问,他分析了收租与不收租的利与弊,并告诉孟尝君民心才是最主要的,说得孟尝君一时哑口无言。
后来也因为这件事,孟尝君的名声很快就盖过了齐王,他的对手魏惠王借此放出消息,说齐国人只知道有孟尝君,而不知有齐王,惹得齐王大怒,将孟尝君赶回了自己的封地,孟尝君手下的三千门客只能四下离去,只有冯谖不离不弃。
到达薛城的孟尝君,没有想象中的落魄,反而是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此时他才真正懂了民心的含义,明白了冯谖的苦心。但是冯谖对于这件事情还不满足,他告诉孟尝君,说狡猾的兔子要有三个洞穴,才会免于被杀死的命运。只要您相信我,我可以再给您找两个安身立命的地方。
此时的孟尝君已是感激不尽,便说所有事情全凭先生安排。于是冯谖就去魏国,告诉魏王,说得孟尝君者得天下,趁着孟尝君被贬,赶紧拉拢过来,可以为自己添上一份助力。魏惠王深以为然,于是命人拿着重金去请孟尝君来做官。用此种方法,冯谖又回到了齐国,和齐王说了一番,齐王深觉自己错过了一个好机会,于是立马派人到薛城去接孟尝君做宰相。
就这样,本来已被人人厌弃的孟尝君,顿时成了香饽饽,不仅有了薛城这个地盘,就连魏国和齐国都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所,他也能够高枕无忧地继续当官了,而“狡兔三窟”这个成语也就随着这个故事一起流传了下来。
一、狡兔三窟典故 狡兔三窟有什么典故
1、春秋时期,孟尝君让门客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到达薛地后,告诉所有欠债的人都不用还钱了,并谎称是孟尝君下的命令,替他买了个“义”的好名声。2、冯谖对孟尝君说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但是你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我会再为你找另外两个藏身之处。成语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
二、《冯谖客孟尝君》中“狡兔三窟”的积极和消极意义
成语“狡兔三窟”字面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有多处洞穴,比喻人要多些掩蔽措施和应变办法,用以保护自己。成语出处: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这个故事也就是《冯暖客孟尝君》。
齐国国相孟尝君门下有个食客名叫冯暖,他足智多谋聪明善辩,被孟尝君派往薛地收债。冯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好了。”
冯暖到了薛地,他见欠债者都是贫苦庄户,立即以孟尝君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烧掉了。孟尝君见到冯暖后,问他给自己买了什么,冯暖说:“你财宝马匹美女应有尽有,我只替你买了‘仁义’回来。”当孟尝君知道冯暖以他的名久免除了薛地债务,此即”买了仁义“之后,又气又怒,但是已无法挽回,十分无奈。
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冯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烩。冯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意思是狡兔三窟才免去死亡危险,你只有一处安身之所,不能高枕无忧啊!此即成语“狡兔三窟”和“高枕无忧”的来历。
解释:
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
比喻人为了自身安全而设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策略。
三、你知道狡兔三窟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吗?请查一查,并把与故事有关的人物写下来
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叫门客冯谖去薛地收债并顺便买回家里缺的东西,冯谖假借孟尝君的命令把债契全部烧毁,借债的百姓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冯谖回来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国家的重臣喜欢结交和收养各种各样有一定本领的人,做他的“门客”,给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这种做法一时成为风气。如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收养的门客都很多,人们称他们为“四公子”。这里我们给大家说说齐国的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名叫田文,是田婴的儿子。田婴在孙膑指挥的马陵战役中担任过副将,因作战有功,齐国把他封于薛地(今山东滕州东南),称为薛公。田婴死了以后,田文继承了父亲的官位和封地,号称孟尝君。
孟尝君懂得,收养大量门客,获得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这对于取得名望,巩固自己的地位是很必要的。于是他到处搜罗人才,不论贵贱,只要有一技之长,都以客相待。这样,他爱慕贤人的名声就慢慢地传开了。别的国家的一些豪杰之土,甚至一些逃跑的犯人也来投奔他,把他当作知己朋友,为他办事。
有一次,一个叫冯谖的人来投奔孟尝君。孟尝君看他那副打扮,一身破衣裳,脚穿草鞋,腰里系着一把剑,连剑鞘也没有,知道是个穷苦人,就问他:“先生找我有何见教?”冯谖说:“我穷得活不下去,到您这儿找口饭吃。”“你有什么本事呢?”“我什么本领也没有。”孟尝君笑了起来,说:“那你就先住下吧。”孟尝君手下的人看冯谖这么穷,又没本领,都看不起他,把他安排在下等房间里住,天天给他粗饭吃。没过几天,孟尝君问起:“那个冯谖干什么?”回答说:“他呀,天天弹那把剑,边弹还边唱;剑啊咱们回去吧,这儿吃饭没鱼虾。”孟尝君觉得这话传出去,自己没脸面,就让人把冯谖搬到中等房间里住,给他鱼虾吃。没过多少日子,冯谖又唱了:“剑啊咱们回去吧,这里出门没车马。”有人把这话报了孟尝君,孟尝君吩咐再给他一套车马。谁知没过多久,有人又来反映说:冯谖仍旧天天唱哩,什么“剑啊咱们回去吧,没钱不能养活家。”孟尝君挺生气,心想,这个穷鬼怎么这样不知足呢。不过,为了笼络更多的人,他还是派人经常给冯谖的老母亲送钱用。冯谖这才不弹不唱了。
过了一年光景,孟尝君名气越来越大,当上了齐国的相国。这时候,他的门客已经有三千人了。养活这么一大帮人,得多少钱啊!尽管他收入不少,可也感到力不从心。他想来想去,想到在薛城还放了一大笔高利贷,已经年把没收上利息来了,决定派人去收一下。这收债可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还得懂一套会计业务,门客没人愿意去倒叫孟尝君作了难。有人推荐冯谖,说:“这家伙身材高大,又很会说话,别的本事没有,收债也许还行。”孟尝君就把冯谖找来,对他说:“我平时太忙,对先生照应不够。请您原谅。现在请您上薛城去一趟,替我收债,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去?”冯谖很爽快答应:“行,我去。”于是准备车马,收拾行装,带着债券,就出发了。临走的时候,他问孟尝君:“债收了以后,要买点什么回来吗?”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
冯谖到了薛城,那些比较宽裕的人跑来还了利钱,那些还不起债的穷人家早躲得无影无踪了。冯谖用收上来的钱,买了几头大肥牛和十几坛美酒,办了几十桌酒席,邀请所有的债户来喝酒,并且通知说,不管还得起还不起的都要来,还不起不要紧,来核对一下债券就行了。聚会那天,债户们都来了,冯谖热情地招待他们。喝过酒,冯谖同债户们一一核对了债券,问明了情况。凡是当时能给利钱的,就收下他们的钱;一时没钱的,就约好归还的期限;穷得实在还不起的,就干脆把他们手中的债券收回,随即当着大家的面,一把火把那些债券都给烧了。债户们看了真是又惊又喜,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冯谖站起来说:“咱们孟尝君借钱给你们,是看到大家没有本钱务农经商,难以度日;本来他是不想收利钱的,可是他手下有一大帮门客要养活,所以叫我来收利钱。如今核对了债券,能付的都付清了,暂时没钱的都约定了归还的期限,请务必按期交付,实在付不起利钱的,孟尝君说,连本带息都奉送了。所以我把这些人的债券全烧了。这都是孟尝君的恩典,大伙可别忘了啊!”一番话,说得大家欢呼起来,都万分感激孟尝君的恩德。
孟尝君听到冯谖焚烧债券的消息,不由得火冒三丈,立刻派人把冯谖叫回来,气呼呼地责备他:“好哇,我要你去收利息,你收了钱,就杀牛买酒,大摆宴席,还把债券给烧了。你搞的是什么名堂啊!”冯谖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公子您别急!请您想一想,不办酒席怎么能把债户全都找来呢?债户不来,怎么知道谁付得起利钱,谁又付不起呢?现在,付得起的,已经定好期限,到期准能交上。付不起的,就是再过十年八年,他还是付不起。逼急了,他索性跑到别的地方去了,那些债券还有什么用处呢?您要是硬逼着他们,得钱不多,倒落个不好的名声,这划得来吗?我把这些没用的债券烧了,使薛城百姓对您感恩戴德,到处颂扬您的美名,这不是大好的事情吗?我临走的时候,您嘱咐我拣您家缺少的东西带回来。我看您这儿金银财宝,山珍海味,什么都不缺,唯独缺少对穷苦人的情义。所以我就把情义给您买回来了。”孟尝君听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说:“算了,算了,先生休息吧。”从此,对冯谖又冷淡了。
后来,齐国国君废除了孟尝君相位,他只好退居薛地生活。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此的消息,扶老携幼走出数十里路去夹道欢迎孟尝君。此时他才恍然大悟,冯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谖。冯谖说:“狡猾机灵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免遭死患;现在您只有一个洞,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躺著(指放松戒备)。请让我再去为您挖两个洞吧。”孟尝君应允了,就给予五十辆车子,五百斤黄金。冯谖向西去魏国活动,他对魏惠王说:“齐国放逐他的大臣孟尝君到所处,哪位诸侯先迎住他,可使其国家富庶而军事强大。”于是惠王空出上位(指相位),让原来的相作了上将军,派使者带着黄金千斤,百辆车子,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去,告诫孟尝君说:“千斤黄金,很重的聘礼了;百辆车子,这算是显贵的使臣了。齐国君臣大概听说这事了吧。”魏国的使臣往返了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而不去。
齐湣王听说这一消息,君臣上下十分惊恐,派遣太傅携带千斤黄金、绘有文采的车子两辆、佩带的剑一把,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说:“我没有福气,遭受了祖宗神灵降下的灾祸,深信于巴结迎逢的臣下,得罪了您。我不值得您来辅佐,希望您顾念齐国先王的宗庙,姑且回到国都来,治理全国的百姓吧。”冯谖告诫孟尝君道:“希望你向齐王请求赐予先王传下来的祭祀祖先使用的礼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成就,冯谖回报孟尝君:“现在三个洞已经营造好,您可以高枕作乐(无后顾之忧)了。”
那些走掉的门客听说孟尝君重新当上了相国,又来投奔他。孟尝君很恼火,对冯谖说:“我失势的时候,他们不帮助我,都溜了。多亏先生竭力奔走,我才得以重新担任相国。他们有什么脸再来见我呢?如果谁再来见我,我就唾他的脸,骂他一顿。”冯谖说:“公子大可不必这样做。您现在做相国正需要大家扶持,可不能赌气,把宾客赶走了,那样谁还给您办事呐?不如还像当初一样热情地招待他们,也显得您的度量大。”孟尝君说:“先生的话,我敢不听吗?”由于得到许多门客的支持,孟尝君又稳当当做了几年相国,没有遭到丝毫祸患,这都是冯谖的计谋所赐啊。
冯谖烧债券的故事说明,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高利贷。当时,商业有了很大发展,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已经广泛使用货币。
故事二
春秋时代,在齐国有位名叫孟尝君的人,他非常喜欢与文学家还有侠客风范的人交朋友,为了能与他们常讨论国家大事,总喜欢邀请这些人到家中长住,他在家里一共养了三千个客人。由于人实在太多,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虽然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满意,但是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人的才能是有差异的,待遇不同是理所当然的。
后来,有一个朋友给孟尝君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也没什么专长!”孟尝君听了之后也没有说什么,但还是把他留下了。因为孟尝君觉得冯谖没有什么专长,所以就不怎么理会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
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但是,冯谖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煖问孟尝君,收债之后买些什么东西回来?主人答道:“你看我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好了。”
冯煖到了薛地,他见欠债者都是贫苦庄户,立即以孟尝君名义宣布债款一笔勾销,将各户的债务契约烧掉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而心里充满感激。孟尝君见到冯煖后,问他给自己买了什么,冯煖说:“你财宝马匹美女应有尽有,我只替你买了‘仁义’回来。”当孟尝君知道冯煖以他的名久免除了薛地债务,此即买了仁义之后,又气又怒,但是已无法挽回,十分无奈。
直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冯煖为他买的仁义价值所在,连连感谢冯煖。
孟尝君问冯煖:你为什么会看得这么长远呢?
冯煖说:“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大意是: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的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
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
冯谖: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象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
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
同时,冯谖又叫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庙建好以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成语“狡兔三窟”就是从这个故事二来,字面意思是说狡猾的兔子有多处洞穴,比喻人要多些掩蔽措施和应变办法,用以保护自己。
孟尝君小传
孟尝君是薛国(夏商周三代东方的一个诸侯国,今官桥、张汪镇一带)国君田婴之子,田婴死后他继承封爵,称薛公,号孟尝君,以养士而闻名天下。
孟尝君可说是“生不逢时”。因“五月五日生不利其父母”,曾被遗弃,母亲暗中喂养,他才免遭不幸。长大成人后,田婴见他聪明过人,能言善辩胸怀大志,才转忧为喜立他为太子。孟尝君即位后,广招天下贤士,不问是官吏还是逃犯,是名人还是庸人,他都热情接待。平时与门客闲谈,他都让随从躲在屏风后面记录,记下门客的家庭住址及生活情况。门客知道后深为感激,发誓报效知遇之恩。各地人士慕名而来,门下食客竟达3000余众。[2]
关于狡兔三窟的意思的问题,通过《《冯谖客孟尝君》中“狡兔三窟”的积极和消极意义》、《你知道狡兔三窟这个成语有什么典故吗?请查一查,并把与故事有关的人物写下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狡兔三窟的意思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