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教育孩子!成语故事中的心理学奥秘~得意忘形和成语故事《得意忘形》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教育孩子!成语故事中的心理学奥秘~得意忘形
“人人都需要学点心理学”。学习心理学的途径有很多,我最近在关注成语故事中的心理学解读。中华成语博大精深,从心理视角来看成语故事,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得意忘形
据说,魏晋时期,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本意为因高兴而忘掉一切。现多形容浅薄的人得志,高兴得无法控制自己。
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做很长时间也不会厌烦。不喜欢的事情,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一刻都是煎熬。孩子们的学习也是这样。有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是因为没有寻找到兴趣点,如果找到了,就会投入其中,乐此不疲。如何才能培养出学习兴趣呢?心理学上有个晕轮效应,可也很好的利用一下。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某些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该印象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但是可以借此泛化的属性,用来培养对某人某事的喜爱。比如,学生喜欢了某位老师,便开始喜欢其教的课。比如,学生喜欢某课课本的设计风格,便喜欢上这门课。比如,学生喜欢某个城市,便喜欢上了位于这座城市的知名大学,便开始刻苦学习。
一、成语故事《得意忘形》
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又名嗣宗,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隐士。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非常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纵情于山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在非常著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他的好友嵇康和他一样,也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对司马家族的统治也抱有轻蔑和厌恶的态度。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还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们七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在山阳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场,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曾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2] 在这七人当中,阮籍大概是最为疯癫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因此史书中描写他时说到“当其得意,忽忘形骸”。二、成语故事:得意忘形
“竹林七贤”在魏晋时期,是非常有名的。阮籍,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学识渊博,博古通今,为人方面豪放不羁,爱弹琴,好喝酒,常常一醉方休。他不爱权利,对当时现实社会的勾心斗角、互相残杀,非常反感。他曾经采取过一系列消极的反抗措施:
有时在家闭门读书,一连好几个月,都不踏出房门半步;有时候又沉浸在山水之间,一连好多天,都不回来。
“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当忽乎自己心意、自以为欢乐的时候,他就尽情享受,高兴得竞连自己是个什么样子都忘记了。
现在,人们常常用“得意忘形”来形容因为高兴而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
三、得意忘形成语故事及解释
【注音】dé yì wàng xíng【成语故事】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阮籍,因为魏国灭亡而隐居山林,与文人嵇康、山涛、向秀、阮咸、刘伶、王戎被称为“竹林七贤”,他狂荡无羁,别人形容他喝酒时爱吹口哨,高兴时好像忘记自己的.存在,真是得意忘形。
【出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晋书·阮籍传》
【解释】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忘乎所以
【相近词】忘乎所以、自鸣得意、得意洋洋
【反义词】怅然若失、心灰意冷
【成语例句】
◎ 骄横的敌人仗恃着兵多势众,得意忘形,拖拖拉拉地向红军驻地靠拢。
◎ 如果在一帆风顺、小有成功的时候,自命不凡、得意忘形,那么很可能就会在失意时遭到报应。
◎ 女的闭目合掌,好像在念佛,男则眯花眼开,得意忘形
关于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的问题,通过《成语故事:得意忘形》、《得意忘形成语故事及解释》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