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读《资治通鉴》161-真实的“蒋干中计”

读《资治通鉴》161-真实的“蒋干中计”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蒋干中计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读《资治通鉴》161-真实的“蒋干中计”和三国演义中的蒋干中计内容?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读《资治通鉴》161-真实的“蒋干中计”
  • 三国演义中的蒋干中计内容?
  • 《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讲解
  • 赤壁之战前,蒋干试图劝说周瑜投降,为什么自己却中计了?
  • 一、读《资治通鉴》161-真实的“蒋干中计”

    “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著名桥段,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赤壁”、“华容道”等构成了赤壁之战的全过程。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蒋干中计”是怎么发生的呢?今天,阅读然行就来给大家说说。

    公元209年,赤壁之战结束一年后,周瑜带兵一直进攻曹仁镇守的江陵等地,曹仁不敌只能撤退,荆州全部落入孙刘联军之手。

    在这个背景下,曹操派江西九江人蒋干去劝降周瑜。蒋干,以辩才闻名于江淮之间,和周瑜也有交情。

    蒋干就以私人的身份乘船去见周瑜。周瑜就在远远地迎接蒋干:“子翼远道而来,是来给曹公当说客的吗?”蒋干没有正面回答。

    周瑜就宴请蒋干,并带领他去参观自己的部属军队、营房、住所以及各种华美的珍宝服饰。周瑜说:“大丈夫立于世上,遇到一个知己一样的主公,内结骨肉之恩,外托君臣之义,言听计从,祸福相依,就算是苏秦、张仪会离开这样的国家吗?”

    蒋干总是笑而不语。

    蒋干回去后,对曹操说:“周瑜胸怀大志,气量宽宏,不是言语能够打动的。”

    后记:真实的蒋干不是演义中那么愚蠢的,他也没有中计,被周瑜利用。而周瑜呢?也不是一个用利益可以诱惑的人,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知恩图报,气量宽宏,对东吴忠心耿耿!#文史知识局##历史##三国演义#

    一、三国演义中的蒋干中计内容?

    蒋干盗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事情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蒋干盗书剧照

    蒋干是九江人,当时为曹操的幕宾。汉九江与周瑜老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同属扬州,所以蒋干自称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乡,两人并有过交往。加上蒋干口才不错,这是曹操派遣他去游说周瑜的一个原因。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

    蒋干剧照

    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

    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

    曹操中计后的表情

    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

    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这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二、《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讲解

    却说周瑜回至寨〔寨〕军营。中……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判云〕批道,写道。“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上,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示威!”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甘宁〕和下文的韩当、蒋钦,都是东吴的将领。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部领〕统率。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蔡瑁、张允〕原来都是荆州刺史(汉代的地方行政长官)刘表的部下,后来投降曹操。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三江口〕在现在湖北黄冈西。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蔽江〕遮蔽了江面(形容船只多)。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前进。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射来,应弦而倒。〔应弦而倒〕随着弓弦的响声(被射中了)倒在地上。宁遂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巳时〕指上午9点到11点。直杀到未时,〔未时〕指下午1点到3点。
    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鸣金〕敲锣,古代作战时收兵的信号。收住船只。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青、徐〕青州和徐州,在现在山东和江苏一带。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便(biàn)宜从事〕经过特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酌情处理,不必请示。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水门〕用战船在水上布置了作战的阵地,从阵地通向外面的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章回叙世事群英会蒋干中计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吴侯〕指东吴的最高统治者孙权。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碇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偏南、东北偏北流向,隋、唐以前,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的所在地,习惯上称从这里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三国时,江东是孙吴的根据地,所以当时又称孙吴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江东。这里指的是前面一种说法,下文的“江东”指的是后面一种说法。谙习〔谙(ān)习〕熟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叫收起碇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

    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挫动〕挫折。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交契〕交情深厚。契,情意相投。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见〔见〕同“现”。为帐下幕宾。〔幕宾〕这里指军队里的参谋。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江左〕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所以江东又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干葛〔葛〕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

    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师旷之聪〕师旷那样耳朵灵。师旷,春秋时代晋国的乐师,善于辨别乐音。闻弦歌而知雅意。”〔雅意〕高雅的含义。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叙礼〕行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行酒〕敬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太史慈〕东吴的将领。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按剑〕用手抚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筹,酒筹,行酒令(用游戏方法决定饮酒的次序)用的竹签。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全装贯带〕全副武装,束着腰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意思是,一方面是君臣关系,一方面彼此有骨肉一样的恩情。,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陆贾、郦生〕汉代有名的辩士。陆贾,楚人,汉初曾随高祖定天下,常出使诸侯做说客。郦生,就是郦食其(LìYìjī),秦汉之际多次给刘邦献计,后说齐王田广归汉。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发狂吟〕唱出放荡不羁的歌。

    歌罢,满座欢笑。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

    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赚〕诱骗。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关报〕报告。幸勿见疑!先此敬复。

    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曹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曹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妆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巾帻(zé)〕头巾。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辕门〕军营的门。也指衙署的外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

    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不济〕不成功。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操于众将内选毛玠、〔玠〕念jiè。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之职。

    细作〔细作〕侦探。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

    这是赤壁之战故事中的一个著名片段。曹操大军顺流东下,直取东吴,孙权命周瑜率水军迎战。曹操的青、徐之兵不习水战,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深得水军之妙”,被曹操任命为水军都督。周瑜决心用反间计除掉蔡、张二人。曹操手下的蒋干盲目自信,以为可以凭交情去劝说周瑜降曹,结果送上门来充当了周瑜实行反间计的“帮手”。
    选文情节相对完整,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刻画人物形象。周瑜定计、用计,蒋干中计,曹操也一时上了当,三个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都在矛盾冲突中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三、赤壁之战前,蒋干试图劝说周瑜投降,为什么自己却中计了?

    相信大家都非常喜欢听故事,那么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关于三国的小故事。

    故事分为很多种有少儿故事,有童话故事,有历史故事也有神话故事。故事的载体也有不同,比如有图书,有音频和有现在很流行的影视,但是古人就没那么好运气的,因为古代没有那么多高科技,所以故事基本上只能靠嘴巴讲出来。

    不过电视上说的故事和我们通常说的故事还是有差别的,因为一个故事有可能被分成好几个版本讲。就比如小编这次要讲的这个故事:曹操说客蒋干为什么会中计

    三国蒋干,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人物,九江(安徽寿县)人。三国时期的蒋干本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但是经过《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蒋干成了非常有名的人。那么,三国蒋干的故事有哪些?

    赤壁之战之前蒋干曾做过曹操的说客,试图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带领的北方士兵并不擅长打水战,所以幸亏有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作为水军都督来领导。这二人一直住在江东,所以比较熟练水战之法。因而周瑜一直想除掉他们,将他们看作心腹之患,却总是难以下手。正好这时自报奋勇说要降周瑜的蒋干过江,周瑜便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蒋干让他去偷取蔡、张二人写给他的密信,这才致使曹操错杀了蔡、张二人。

    然而周瑜想打败曹操,并不是多么容易的事。当时庞统还在江东避难,虽然他想出了连环计,但是周瑜还有很多疑虑,正在周瑜为此发愁的时候,蒋干再次来使,他把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听从了名士庞统提出的连环计,这才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赤壁之战的结束,标志着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局面的结束,并且促成了后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当时很多人都想不到,一代枭雄曹操既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大败袁绍,接着又乘机夺取荆州,竟最终败在了周瑜这个黄口孺子的手中。蒋干却自以为立了大功,成为千古笑柄。

    “曹操遇蒋干”是一句歇后语,它来自于三国时期曹操和孙刘联军之间的那场著名的赤壁大战。由于蒋干前后两次主动请缨“帮助”曹操,给他的主公曹操造成了致命的麻烦,最终导致了曹操败走华容道。从那以后便开始流传这一句歇后语“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与刘邦遇到汉初三杰,刘秀遇到云台二十八将不同,曹操遇蒋干绝对算不上是风云际会。相反,蒋干这个人简直就是孙刘联军的救星,他在曹操身边除了误事还是误事。曹操一生算得上有识人之明,善于用人,可是却在两个人的使用上出了大错。一个是后来的司马懿,他野心勃勃却隐忍不发,心中韬略和抱负都不在曹操之下。曹操虽然对此人有所察觉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止司马懿实现自己的野心,为自己的子孙留下了无穷后患。

    另一个错用的人就是这位“辩才无碍,张苏复生”的蒋干蒋子翼了,是他在极大程度上让曹操一统天下的抱负终生难以实现。是他前后两次误导了他所效命的曹操,让他的主公止步北江,难以再向前逾越一步。同是曹营谋士,蒋干的嘴上功夫比起善于韬光养晦的司马懿强出数倍,但是比起真才实干他却不及司马懿的十分之一。在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方面他比司马懿等人差得太远了。甚至可以说遇到他是曹操的不幸,是曹操一生的悲哀。

    罗贯中笔下的蒋干志大才疏且爱出风头,他本想在急于求胜的曹操面前露一把脸,使北军过江容易一些。没想到弄巧成拙,两次只身过江,两次中计,不但帮了倒忙,最终还使得他一心效力的北军灰飞烟灭。那么蒋干中计的原因有哪些呢?他为何接连数次中了别人的圈套呢?

    其实蒋干中计的原因无非是他死读书本不知变通,虽然他四书五经烂熟于心,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但是像苏秦和张仪那样的舌辩之士并不是谁都能做得来的,所要说服的对象也与他在书本中所读到的迥然不同。尽管他在东吴营中滔滔不绝,但并不能打动雅量高致的周瑜,相反由于他的迂腐反而成为周瑜利用的工具。

    由蒋干中计的原因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才华是一回事,而会不会用好这满腹才华却又是另一件事。一代天骄铁木真目不识丁却纵横天下,建立了蒙古帝国。而满腹经纶的蒋干却做一件事坏一件事,贻笑后世。震铄古今的赤壁大战虽然早已消失于滚滚东去的长江之中,但是蒋干的事迹并没有随着时间销声匿迹。

    蒋干中计的原因总的来说就是他虽然善于引经据典高谈阔论,但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拿不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也就是所谓的纸上谈兵,眼高手低。从而才酿成了一桩桩惨剧,而他自己也贻笑千古。

    蒋干怎么死的

    提起蒋干,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赤壁之战中的群英会,他是群英会里的主角,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也仅能从这里找到蛛丝马迹。

    除此之外史书中对此人的记载可谓一片空白,不仅没有记载他生于何时,更没有人确切知道蒋干怎么死的以及死于何时。甚至陈寿的《三国志》中正文部分都找不到这个名字,只有在《周瑜传》的注解部分才能找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

    历史上的蒋干并不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写的那样愚蠢无知,被周瑜像小丑一样玩弄于鼓掌之间。他虽然没有诸葛、司马那样的治世大才,也没有庞统、郭嘉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出众能力。但也算得上是一时名士,只是他的名气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被埋没,不为人所知罢了。

    有人根据群英会推测出了蒋干怎么死的,那就是被醒悟过来的曹操秘密杀掉以泄愤。这样才能最好的解释他在赤壁之战后消失的事实。可也有学者认为,仅凭群英会断定不了蒋干怎么死的,甚至不能断定他在群英会之后是否死掉,因为他仅仅是没能说服周瑜,并没有给曹魏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至于错杀蔡瑁和张允更是子虚乌有之事,在正史中根本找不到任何依据,所以此事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曹操杀蒋干的原因。因此,直到现在,关于蒋干是怎么死的以及他是否死于曹操之手一直都是史学界的无解之谜。

    关于蒋干中计的问题,通过《《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讲解》、《赤壁之战前,蒋干试图劝说周瑜投降,为什么自己却中计了?》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蒋干中计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蒋干中计(4)

    相关阅读

    • 读《资治通鉴》161-真实的“蒋干中计”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蒋干中计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读《资治通鉴》161-真实的“蒋干中计”和三国演义中的蒋干中计内容?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
    • 将计就计请君入瓮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蒋干中计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将计就计请君入瓮和表示借用下对方的陷阱,然后化解危机的成语?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