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机关算尽太“聪明”:老罗斯福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机关算尽太“聪明”:老罗斯福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罗斯福新政教案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机关算尽太“聪明”:老罗斯福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和美国为什么退还庚子赔款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机关算尽太“聪明”:老罗斯福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 美国为什么退还庚子赔款
  • 美国为什么要退还庚子赔款?其他国家呢?
  • 《辛丑条约》赔款分39年还清,但10年后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债呢?
  • 一、机关算尽太“聪明”:老罗斯福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这一年,是旧历“庚子年”。1901年,根据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清政府需向列强赔付4.5亿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决定逐年退还部分庚款。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任美国总统老罗斯福的险恶用心到底是什么?

    1899年,美国宣布了他的第一个对华纲领性政策。这个政策,上过初中的,一定都不会陌生,那就是“门户开放政策”。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在保持中国领土形式上的完整的条件下,美国能与其他列强分享在华利益。让当时腐朽无能的清政府保持统治,也是美国确保“门户开放”能够执行下去的一部分。基于这种考虑,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之前,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也就是“门户开放”的倡导者,就指示美国谈判代表康格,要求他要“尽力促成一次总付的赔偿方式”,并且“总的赔款数额须保持在尽可能适度的范围内,以保证中国有能力偿付。”

    为了留出能够与列强周旋的余地,海约翰把美国索要的战争赔款提高到实际损失的一倍以上,他的“小算盘”是,如果其他列强,开价过高,美国可以“主动”降低赔款,以达到“示范”的目的。而一开始就把价格定高,等到最后需要缩减的时候,也不会侵害美国的利益。同时,他还知会刘坤一、张之洞等人,表达了如果中国代表能在谈判会议上表达赔款之难,美国可以从旁协助的意愿。只是,海约翰的计划最终还是落空了,列强和清政府都不买他的帐。美国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清政府在远超出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条约上签了字。《辛丑条约》最后签署之前,海约翰就与当时的美国总统麦金莱私下商议,以后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超额部分退还清政府。但是,这个计划还没等落实,麦金莱就遇刺身亡。补位的副总统罗斯福似乎更加关注日本和俄国在远东的争锋,退款事宜就被搁置了下来。我们这里提到的罗斯福并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那个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而是他的远房叔叔西奥多·罗斯福,也就是老罗斯福。为了便于叙述,我们之后提到他就以罗斯福相称。

    罗斯福在美国的历史上以施行积极的对外干涉政策而闻名。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十九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将海外扩张的重点,放在太平洋地区。扩张分子罗斯福与当时的军事战略家马汉、历史学家布鲁克斯 亚当斯共同创立了所谓的“太平洋帝国论”。在他们的观念里,太平洋将会继承大西洋的历史地位,成为世界的主舞台,而中国则是这个大舞台的中心。为了能够在未来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美国,必须牢牢地控制着中国的市场,必须在中国事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太平洋帝国论”的鼓吹下,美国上上下下,对加紧推进太平洋政策,扩大全面侵华已经是急不可耐了!与庚子赔款区区千万美元相比,在中国攫取更多、更长久的利益、实现美国对中国事务的领导,才是罗斯福更愿意看到的。罗斯福的这一外交主张,就为后来他推动美国退还庚款奠定了“思想基础”。

    1903年,清政府派遣梁诚为驻美公使,与美国谈判赔款事宜。1904年12月,梁诚在与海约翰的一次交谈中表达了清政府财政拮据、难以支付巨额赔款的现实困境,并说:“贵大臣素主保全宗旨,当能为我等筹策也。”梁诚所谓的“保全宗旨”就是“门户开放”政策,这一句话可谓是说到了海约翰的心坎里,海约翰也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冠名堂皇的借口,去推动美国退还庚款。两人的这次谈话之后,梁诚已经明显感到海约翰态度的松动。此后,他在美国遍寻“证据”,证明当初美国政府索要的赔款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实际损失,并以此游说美国的议员们,以期获得他们的支持。梁诚在美国的努力,可以说是卓有成效的。但是,恰恰在这个时候,清美关系,又出现了一些大的波折。首先是粤汉铁路的问题,清政府因美国合兴公司违约,要求收回路权,但是美国却无理地要求清政府支付大量的“赎路费”。清政府最后答应了美国的要求,但是罗斯福仍然对收回路权之事“颇不适意”,对清政府各项事务的态度也一度变得比较强硬。几乎在粤汉铁路谈判的同时,由于美国推出所谓的“排华法案”,由在美的华人劳工开始,国内掀起了一场浩大的抵制美货运动。这场运动让美国在华的贸易额大幅度下降,国内的仇美情绪也愈演愈烈。

    梁诚

    为了扭转这个局面,罗斯福不得不在1905年的6月份指示国务院,制定全面的移民法,强调对中国商人、旅行者或是学生的无礼都是不能容忍的。希望能够以此缓和中国人民对美国的敌视情绪。而此时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也致函罗斯福,详述了他亲历的种种排美事件,希望能以退款的方式来平息这场运动,并且提议“退还之庚款供中国学生留美之用”。柔克义也因此成为美国国内第一个提议将退还庚款作为教育之用的人。现实的局面与建立“太平洋帝国”的“长远目标”,让罗斯福对于退还庚款的态度有所松动。1905年9月,罗斯福会见了梁诚,表示虽然海约翰已经去世,但是他会“勉竟其志”。可是事情总是“一波三折”的,1905年11月,广州发生教案,五个美国人被杀。罗斯福在接见丁韪良的时候,声称因为教案的发生,退款不可能实现。但是,他又表示,至少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向国会提出。实际上,罗斯福经历了抵制美货运动之后,已经开始在思索如何寻找一种更加“圆满”的对华政策,以实现他鼓吹的“太平洋帝国论”。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庚子赔款,可能已经在罗斯福更深层次的考量之内。

    梁诚与海约翰

    抵制美货运动还给美国人带来一个担忧,那就是:基于中国青年在这场运动中的表现,中国的下一代是否会更加疏远美国,以至于危及美国在华的特权和利益。这种危机,常年在华的美国传教士们是感触最深的。为此,他们曾联名上书罗斯福,声称:“我们应当培养一批我们所了解的、更好的并将成为新中国缔造者的学生。”、“失去这一代,那么无论在短期或长期内,其结果都是灾难性的。”1906年3月6日,旅华三十年的传教士明恩溥经人引荐,见到了罗斯福。他详述了他在中国的见闻,并且明确提出利用退还庚子赔款实现的目的就是:通过由美国来教育中国的青年一代,“使类似的暴乱在将来更难发生”。与此同时,美国的知识界也在鼓吹对中国的“文化侵略”。1906年初,伊利诺斯大学的校长詹姆斯向罗斯福递交了名为《关于派遣教育考察团去中国》的备忘录,他强调“任何能对中国青年成功进行教育的国家,将会投入有限的精力,而在道德、知识和商业方面获得巨大的回报。”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这份备忘录,对罗斯福与美国社会的影响都很大。当罗斯福接到了来自康奈尔大学教授金克斯的信的时候,他又深深感到了“危机”。根据金克斯的统计,当时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里,日本有3000名,德国、比利时、法国各有500名,而美国,只有50名。这让将日本视为远东最重要的对手的罗斯福感到了“落后于人”的恐慌。于是,他开始让国务卿罗脱着手退还部分庚款,并督促清政府将其用于派遣赴美留学生的事情上。

    1907年6月15日,罗脱正式照会即将“奉旨归国”的梁诚:“将自动免除该国(清政府)所承担的、超出被证明是赔偿美国政府及其公民实际损失所必需的款额之外的所有债务。”1907年12月3号,罗斯福在递交给国会的《关于1908年施政方针》的咨文里,正式要求国会批准退还庚款。1908年5月25日,罗斯福的提案在国会通过,同一天,罗斯福以总统的名义签署了这一法案。

    虽然清政府内部,对美国“还回来”的这笔钱,各怀心思。但是,在美国强硬的干涉下,这笔钱基本上都被用于派遣留美学生上。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11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的十多年里,“派出的留美学生多达1000多人。”这里面,后来许多都成为近现代中国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

    美国退还庚款,并要求将它们用于教育之上,为的是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培养“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可以说是用心险恶。在具体的退款使用、留美事宜上,美国则借机大肆干涉,清政府只能“俯首听命”,完全将主权让与他人之手。但是,毋庸讳言的是,那一批留美学生里,很多在学成归国以后,成了各个领域的精英,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美国主观目的不纯,但是最终的结果也让他们“竹篮打水一场空”。庚款留美是一个特定历史时代下的产物,作为一种侵略形式,自然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全盘否定也是不太合适的,只有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才能读懂历史。

    参考文献:

    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 (1840-1949)》上卷,第二分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年版

    李建国:《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目的评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张乐天:《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的决策过程》,《史林》,1987年第2期

    李守郡:《试论美国第一次退还庚子赔款》,《历史档案》,1987年第3期

    黄延夏:《庚子赔款退还办学交涉记》,《炎黄春秋》,2002年第7期

    徐建平:《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史实考》,《中国近现代史》,1998年第8期

    宋丙昌:《庚子赔款办学与清华大学早期留美学生》,《兰台世界》,2010年第9期

    一、美国为什么退还庚子赔款

    当时,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于是向清政府减少了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一、庚子赔款
    1900年(庚子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部分地区达到高潮,大清帝国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解决1900年动乱最后议定书》,即《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按0.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

    二、庚子赔款的原因
    当时,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于是向清政府减少了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1908年时,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美国的两次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纷起退款。

    二、美国为什么要退还庚子赔款?其他国家呢?

    当时,美政府已发现其有关部门在上报庚子之乱的损失之中,有“浮报冒报”的现象。于是向清政府减少了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因此他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

      1908年时,中美双方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1910年8月又举行了第二次招考。400多人应考,最后录取了70人。这第二批庚款留美学生中,后来出了一个大名鼎鼎的胡适,他当年考了个第55名。同榜中还有后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气象学家竺可桢等。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学校正式成立。在此后十多年间,据统计,由清华派出的留美学生就达1000多人。1928年8月17日,清华学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罗家伦出任校长。那一年开始公开招考留美公费生。1933年,又开始公开招考第一批庚款留英学生。

      美国的两次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也涉足于战胜国的地位,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纷起退款。

    三、《辛丑条约》赔款分39年还清,但10年后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债呢?

    1901年9月7日,北京。


    患严重感冒的李鸿章,不遵医嘱,强力支撑着病体赶到西班牙公使馆。


    在那里,他签订了人生中最后一份条约——《辛丑条约》。不过,"李鸿章"三字被他签成了"肃"字,用清朝赐给他的“肃毅伯”中的“肃”字来留名,是因为他知道,谁签字谁就将留下千古骂名。


    《辛丑条约》给11个列强合计4.5亿两的赔款,相当于我国当时总人口每人赔付1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总额达9.82亿两。


    履行11年后,清朝亡了。赔款怎么办?


    1、俄国19年后宣布放弃索赔


    庚子赔款中获赔最大的是俄国,不算利息在内计1.3亿两。


    根据《辛丑条约》的要求,“本息用金付给,或按应还日期之市价易金付给”,同时要求“还本各款,应按每届一年付还”。初次赔款时间定在1901年2月19日(春节),利息的赔偿时间从1901年8月14日开始计算。

    从1901年开始,清政府开始如约向俄国赔付。主要方式是发行赔付债券交给俄国,由清政府境内的关税、盐税、常关税为主要支付渠道,按年度为单位,兑换俄国手中的赔付债券。


    11年后清朝灭亡,袁世凯的北洋政府继续履约,依旧按年赔付。



    1919年7月,苏俄外交官、外交副委员列夫·米哈伊洛维奇·加拉罕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把沙皇时代割占的中国领土全部归还,取消俄租界,废除领事裁判权,放弃庚子赔款中应赔偿给俄国的部分,还归中东铁路所有权……


    “付出”这么多,苏俄只提了一个条件:北洋政府要承认新生的苏俄政府。


    当时,北洋政府大总统是徐世昌,实际掌权者是段祺瑞,段祺瑞所依靠的是曹汝霖等亲日派。面对苏俄提出的交换条件,北洋政府要请示日本。自然,日本不同意。怎么办?


    北洋政府玩了一次“花枪”,没有表态承认苏俄,但是宣布不承认沙皇流亡政府。这等于变相承认了苏俄。日本当然明白其中奥妙,就不断向北洋政府施压,不允许北洋政府与苏俄发生实质性联系。


    1920年9月27日,加拉罕代表苏俄发表《第二次对华宣言》,再次声明放弃庚子赔款中没有赔付的余额……


    2、美国用庚子赔款筹办教育


    美国在庚子赔款中获利为3293万多两。赔付进行到1905年时,一场席卷全国的运动让美国决定放弃继续索赔。


    当时,上海首先爆发反美运动,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响应,抵制美货,美国对华出口受到沉重打击。为此,美国“有志之士”认为,改变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才是征服中国的关键。


    1906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拜谒罗斯福,首次提出退还一部分庚子赔款,开办或补贴在中国所开办的学校,以“避免将来再次发生类似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


    他认为,“随着每年大批中国学生从美国各大学毕业,美国将最终赢得一批既熟悉美国,又与美国精神相一致的朋友和伙伴。没有任何其他方式,能如此有效地把中国与美国在经济、政治上联系在一起。”



    与明恩溥持相同观的,是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他在1906年写给罗斯福的信中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詹姆士甚至露骨地说:“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

    说这句话的原因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吸引了大量中国留学生,仅1905年、1906年就达8000多人。詹姆士认为,这不利于美国长远利益,并敦促美国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的方法,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精神上支配中国的精英群体。


    作为第四批留美学生的梁诚,当时正担任驻美公使,得知詹姆士、明恩溥等人的主张后马上在美国政界、教育界、新闻办展开游说。


    转机出现在1908年。


    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发布声明,称把庚子赔款所得半数共1160余万美元退还中国。12月28日,美国老罗斯福总统宣布自1909年1月1日起,按年把1196万美元的庚子赔款退还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1911年初,用退还庚款所建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成立。



    3、日本实际获得最大


    根据《辛丑条约》,不算利息日本将获赔3000多万两,最终实际获赔5736万海关两。这是因为:我国的对日赔付持续时间最长。


    清朝灭亡后,北洋政府、南京政府一直履约,从没有间断过。利用庚子赔款,日本在军国主义的扩张道路上有恃无孔,有了更加充足的资金储备。


    即使在九一八事变、淞沪抗战、卢沟桥事变后,南京政府对日赔付也没有停止。


    全面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南京政府再正式下令:停止海关税务司拨付赔款。至此,从1901年2月19日算起,本息合计实际赔付日本5736万海关两,剩余的1858万两庚子赔款不再对日支付。



    4、其他列强的情况各不相同


    在庚子赔款中,不算利息德国获利9000多万两、法国7000多万两、英国5000多万两、意大利3000多万两、比利时800多万两、奥匈帝国400多万两、荷兰78多万两,另有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等国获利43多万两。


    这些赔款只有部分赔付。


    这是因为一战爆发后,1917年美国参战,北洋政府也随之加入协约国。次年,一战结束,沙俄、德意志、奥匈解体,北洋政府在美、英、日等国的支持下,宣布不再向战败的德意志和奥匈帝国赔付余款。


    获胜的协约国一方的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或者修订了赔付条款,或者拿出部分赔款资助中国留学生之用。日本、荷兰等国也跟风修改了赔付条款。


    尽管签订《辛丑条约》的列强,基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被迫改变了索赔的策略和方法,但是《辛丑条约》所规定的赔付条款依旧有效,只是很多列强已无暇顾及是否履约。


    直到1938年,随着对日赔付的停止,庚子赔款的相关条款才全部作废。



    从1901年至1938年,庚子赔款实际履约38年,11国列强实际获利白银6.5多亿两,计银元近10亿元。


    按照清末晚期的维护运营成本计算,北洋水师保持亚洲第一的水平,全年需要经费4000万至5000万两,所赔付的白银相当于可以用来打造16至13只北洋水师。


    1901年11月7日,在北京的初冬寒风里,身穿冥服的李鸿章无论如何也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两眼闭上后又睁开。亲信周馥“用手抚之”,说:“未了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去。”语毕,李鸿章终于闭上双眼,流出两行泪水,嘴也努力张开,似乎要说什么……


    也许,他想说:我签下的那个“肃”字,后人应该认不出是“李鸿章”三个字吧?

    关于罗斯福新政教案的问题,通过《美国为什么要退还庚子赔款?其他国家呢?》、《《辛丑条约》赔款分39年还清,但10年后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债呢?》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罗斯福新政教案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庚子赔款,美国真的“帮了中国”?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罗斯福新政教案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庚子赔款,美国真的“帮了中国”?和美国人在庚子赔款后,为何要帮中国培养留学生?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