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记者节是几月几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和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 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
  • 寒露节气的古诗
  • 元正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 一、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如果为每个节气选择一种代表花卉,属于寒露的一定是菊花。元稹诗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寒气萧瑟的白露时节,百花凋谢,傲霜斗雪的菊花开出了骨气和品格,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吟咏言志。

    10月8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

    从白露到寒露,两个节气,一字之差,反映的是气温的变化。《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气温更低,露水增多。寒露以后,北方地区冷空气已经具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基本结束。天气常常是昼暖夜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意思是,此节气中,鸿雁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离开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便以为是蛤蜊雀鸟变成的;“菊有黄华”则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节气,菊花普遍开放,所以农历九月又称菊月。九月花盟主菊花,雅称‘延寿客’,是‘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的仙草。” 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方云说,寒露时节,主要节俗和民俗都围绕菊花展开。古称“九月节”的重阳节,也在寒露节气前后,“这一时节,喝菊花酒、菊花茶、菊花粥都是习俗,还有菊花宴。吃螃蟹时也会佐以菊花。”

    在我国民间,与菊花有关的节日习俗活动很多,主要有赏菊、簪菊、饮菊花酒、食菊花糕点等,且代代传承,历久不衰,已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早在魏晋时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就写道:“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可见,魏晋君王已有在重阳节赐臣以菊花的习俗。孟浩然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说的就是喝菊花酒。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有傲骨寒霜的精神,因而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楚大夫屈原在《离骚》中云:“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 晋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云:“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在《秋菊有佳色》中坦言:“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陶渊明与菊花深刻地联系起来。陶渊明性情高洁,以菊为友。菊花天姿高洁,傲视风霜,正与他的品性相契合。陶渊明不满朝政腐败,41岁便辞官归隐田园,写下了有名的《归去来兮辞》,表达他弃绝污浊官场,欣然归乎自然的情操。后世再谈到菊花,谈到南山,总免不了与陶公的高洁品格和隐逸之志相联系。

    “民间所称菊花神也是陶渊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提到,到了晚清民国,民间开始将陶渊明称为菊花神,从文人雅士到乡野闹市,陶渊明都成为菊花的代表。据考证,陶渊明成为菊花神还与汤显祖的《牡丹亭》有关。《牡丹亭·惊梦》中,有一段“末扮花神”的科白,到了清代,这出戏被改为十二个月的十二个花神同时出场散花的热闹场面。十二花神的说法也日渐在民间流传开来。

    “上海宝山有花神庙,豫园有花神图,古猗园有民国瓷板画十二花神。”田兆元说,“花神”的传说在上海民间有深厚传统。其中还有十二男花神、十二女花神之分。陶渊明通常被认为是男性菊花神,而写出“人比黄花瘦”的李清照则被认为是女性菊花神。

    田兆元还特别提到清人陆廷灿的《槎溪艺菊志》,这是一部清朝十分有名的菊谱。其中,“槎溪”就是现在的上海嘉定南翔镇。陆廷灿在家乡南翔构筑私家园林陶圃,因尤喜艺菊,又遍觅千余种罕见奇种,亲手种植并编纂培植菊花的专著《槎溪艺菊志》。《槎溪艺菊志》内容分为考、谱、法、文、诗,词六类。附艺菊图题诗于卷末。“考”的部分博引前人艺菊之事,兼涉种艺之法,“谱”的部分,排比自刘蒙以来各谱中菊花名品,删其重复,补充新种,使古今名晶集于一篇,一目了然,“法”的部分,集黄省曾、陈继儒之技艺。

    菊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又是“花中四君子”之一,中国人对菊花的栽培种植历史悠久,对菊花品种的记录历代都有。宋代刘蒙泉《菊谱》记有26种,史铸的《百菊集谱》记有163个品种,元代杨维桢的《黄华传》记有136个品种,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有274个品种。“而到陆廷灿的《槎溪艺菊志》,已经记载了300多个品种。”田兆元说。

    民俗学家仲富兰曾提到,上海人爱菊由来已久,北宋末中原士族南迁,带来了不少菊花品种,也带来了赏菊的风气。故城中栽菊已有数百年,目前拥有品种达1000余种。清季上海之菊,“城乡畦种,花时成市”。邑人秦荣光《上海竹枝词》写道:“菊花上海最名闻,粗细园中两种分。一种独推城里有,潘家白品贵超群。”词中的“粗”种,是指长丈余,花大如碗者,有作异色、两色者;“细”种是指花须小而大,叶须密而鲜。“潘家白”则为城中所独有的品种,其开花时,白花边缘有一圈绿晕,花瓣簇拥如球状,很是艳丽。

    “沪上半淞园和私家园林,都是赏花的好去处。还有一些新型娱乐场所,也以此为由,举办盛大花展以招揽游人。大世界就曾为庆贺百花生日,在共和厅摆上珍奇花卉供来宾欣赏,‘佳茗美座,诚为沪上唯一清高之行乐地也’。”方云表示,上海赏菊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现在,现代公共园林延续了赏菊的传统,在共青森林公园等多个公园,秋季都有菊花展。

    一、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

    1、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唐·李贺《竹》

    2、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唐·李贺《黄头郎》

    3、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唐·李商隐《凉思》

    4、玉碗盛残露,银灯点旧纱。 唐·李贺《过华清宫》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6、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7、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8、疏兰尚染烟,残菊犹承露。 唐·李世民《山阁晚秋》

    9、艳唱潮初落,江花露未晞。 唐·刘希夷《江南曲八首》

    10、莫更留连好归去,露华凄冷蓼花愁。 唐·李煜《秋莺》

    11、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宋·晏殊《清平乐》

    12、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唐·王维《秋夜曲》

    13、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唐·李白《清平调》

    14、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唐·李白《清平调》

    15、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宋·苏轼《蝶恋花》

    16、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 唐·张继《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17、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8、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 唐·白居易《杨柳枝》

    19、一夜清风苹末起,露珠翻尽满池荷。 唐·王涯《秋思二首》

    20、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来自于《婕妤怨》作者:皇甫冉

    二、寒露节气的古诗

    1、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2、寒露日阻风雨左里诗

    [宋] 曹彦约

    久谓热当雨,兹来归近家。

    露寒迟应节,天变勇飞沙。

    瓮白应浮酒,篱黄可著花。

    一江三十里,直欲问仙槎。

    3、寒露同李洗松宿方塘书舍

    [明]邱云霄

    露重怜今夕,秋深试薄寒。

    溪声乱篱落,月色动柴关。

    菊密欲藏径,花娇故傍栏。

    相看疑梦寐,秉烛问更阑。

    4、七律·寒露

    [当代] 侯启霜

    十月秋高八日昭,祥云紫气九重霄。

    凝成寒露摧红叶,普洒骄阳照碧苕。

    迭岭流霜千壑瘦,满仓新谷万民饶。

    情怀寄托三江美,北雁南飞一字娇。

    三、元正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

    元日
    宋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元日赏析
      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了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过年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千门万户曈曈日”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诗是人们的心声。不少论诗者注意到,这首诗表现的意境和现实,还自有它的比喻象征意义,王安石这首诗充满欢快及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是因为他当时正担任宰相,推行新法。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改革家,他在任期间,正如眼前人们把新的桃符替换成旧的一样,革除旧政,施行新政。王安石对新政充满信心,所以反映到诗中就分外开朗。

      这首诗,正是赞美新事物的诞生如同“春风送暖”那样充满生机;“曈曈日”照着“千门万户”,这不是平常的太阳,而是新生活的开始,变法带给百姓的是一片光明。结尾一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表现了诗人对变法胜利和人民生活改善的欣慰喜悦之情。其中含有深刻哲理,指出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的这一规律。这首诗虽然用的是白描手法,极力渲染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同时又通过元日更新的习俗来寄托自己的思想,表现得含而不露。

    关于记者节是几月几日的问题,通过《寒露节气的古诗》、《元正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记者节是几月几日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记者节是几月几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二十四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和关于二十四节气寒露的古诗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
    • 焦点访谈:礼赞丰收 致敬耕耘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记者节是几月几日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焦点访谈:礼赞丰收 致敬耕耘和政治作业:写6篇观后感 内容是:CCTV-1 《焦点访谈》和《今日说法》等多篇文章进行知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