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的解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认定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的解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认定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劳动合同解读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的解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认定和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怎么界定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的解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认定
  • 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怎么界定
  •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与判定
  • 如何认定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
  • 一、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的解读—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认定

    【锐德法务 研究员 河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三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在理解司法解释关于用人单位招用不同身份人员,是属于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时,笔者认为需注意以下事项:

    1、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享受养老金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用人单位招用这类人员,双方之间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这种情况在司法实务中无争议。

    2、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由于劳动者累计缴费社保年限不满15年,未能享受养老金待遇的或者领取退休金,用人单位招用这类人员,是否按照劳务关系处理,司法解释没有进行明确规定。由于《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此种情形是否认定为劳动关系存在争议。按照最高法院民一庭长等撰写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几个重点问题的理解与适用“认为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是非因该用人单位原因劳动者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关系。但是如因为该用人单位原因劳动者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能随意终止劳动关系”。

    3、未达到退休年龄,与其他单位保留有劳动关系的,如其他单位的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请长假人员等,如果用人单位招用这类人员,双方之间符合事实劳动关系特征的,按照劳动关系认定,这在司法实务中也没有争议。如果用人单位不与这类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存在承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法律风险,如用人单位不为这类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则承担补缴或赔偿损失的法律风险。

    R U I D E F A W U

    【原创文章,如欲转载注明出处和作者】

    一、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怎么界定

    1、用工主体。劳动关系中的用工主体(统称用人单位)主要是指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劳务关系中的用工主体范围则更为广泛,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2、主体双方之间的隶属性。劳动关系中,主体双方具有隶属性,劳动者是用人单位的成员,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单位的领导和安排。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不具有身份上的隶属和依附性。虽然提供劳务一方与接受劳务一方也存在一定的管理关系,但是该管理更侧重于在提供劳务时的安排。
    3、国家干预性程度。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除由劳动合同确定外,劳动法律法规还以强制的形式作出规定,如工作时间、解除合同必须依法进行、强制缴纳社会保险等。劳务关系的双方的权利义务充分体现意思自治,主要根据双方的协商签订合同。
    4、法律救济途径。劳动关系产生的劳动争议适用“一调一裁两审”和“一调一裁”并存的专门的处理机制。劳务关系产生的纠纷为普通民事纠纷,适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处理。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二、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与判定

    一、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如何区分认定
    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认定如下:
    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
    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该合同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其适用的法律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建立和存在劳务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是否签订书面劳务合同,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

    《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二、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区别
    1.劳动关系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劳务关系则适用《民法典》。
    2.劳动关系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劳务关系的主体是平等主体,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3.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隶属与管理的关系;劳务关系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一方提供劳务服务,另一方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是平等的关系。
    4.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有保险、福利待遇等;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5.劳动关系用劳动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是书面的;而劳务关系须用劳务合同来确立,其法定形式除书面的以外,还可以是口头和其他形式。
    6.在纳税方面,劳动者取得的工资薪金,按照工资薪金计算缴税个人所得税;而劳务提供者取得的劳务费,取得的收入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应税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7.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解除劳务关系,没有这些法定的经济补偿金,只能根据民事法律和双方的劳务合同约定执行。
    8.当发生争议进行处理时的法律程序不同。劳动争议的处理,应当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而劳务关系纠纷的处理,则是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如何认定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劳务关系是指一方提供劳务、一方支付报酬的民事关系,如家庭或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关系,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关系等。

    劳动关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七条 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关于劳动合同解读的问题,通过《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区别与判定》、《如何认定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劳动合同解读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劳动合同解读(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