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出身史学世家的班超为何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纪录片《中国》为你“解密”

出身史学世家的班超为何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纪录片《中国》为你“解密”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投笔从戎的班超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出身史学世家的班超为何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纪录片《中国》为你“解密”和曾36人定西域,万里之外封定远的班超为何要投笔从戎?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出身史学世家的班超为何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纪录片《中国》为你“解密”
  • 曾36人定西域,万里之外封定远的班超为何要投笔从戎?
  • 班超为何要弃笔从戎?他的一生中,都为东汉做出了哪些贡献?
  • 谁知道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 一、出身史学世家的班超为何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纪录片《中国》为你“解密”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12月15日,纪录片《中国》即将更新。第六集《视野》将焦点聚集到了东汉年间无畏的探险者班超身上。这位在西域的土地上书写了新的历史的人物,凭借执着的、孤勇的血性和非凡的政治军事才能,让中断了几十年的驼铃声在丝绸之路上再度响起。

    弃笔从戎,奇袭获胜

    东汉时期,出身文史之家的班超被任命为管理皇家图书馆的兰台令史。但班超却认为,自己的历史不应该用笔来书写。匈奴对西域的骚扰,让班超弃笔从戎,奉命出使鄯善国。鄯善是中原前往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西域南北交通干道的分岔点,战略地位重要,汉朝和匈奴争夺激烈。此次班超使团的任务,就是代表汉朝安抚鄯善国国王,使其站在自己的一方。然而,本来对班超一行热情备至的鄯善国国王因为匈奴使团的到来态度有变,班超使团面临着被鄯善国国王当成礼物送给匈奴的风险。

    绝境,往往是勇敢者的机会。“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班超下了决断。当天晚上,班超带着36个使团成员突袭火烧匈奴使团驻地,一百多人的匈奴使团全军覆没。班超这次以少胜多的突袭,打击了匈奴气焰,树立了汉帝国国威,更自此拉开了他在西域三十年传奇岁月的序幕。

    镇守西域,征战不停

    由于班超的出色表现,汉明帝选择他作为使者出使西域。到于阗国时,班超诛杀巫师立威,于阗国王归降东汉帝国;到疏勒国时,班超设计再次突袭,擒获傀儡疏勒王,疏勒国自此归汉;班超在南道推进之际,窦固率军攻破北道强国车师国,与班超形成呼应,西域再度实现稳定。

    公元75年,汉明帝去世,西域再度陷入困境。危急时刻,疏勒王和疏勒国子民与班超同仇敌忾,顽强固守了一年之久。随后,汉章帝刘炟即位,命令班超回朝。奉诏意味着将西域拱手相让。为了维护西域的稳定,班超上书新帝,获得准许后,新的征战开始了。莎车、疏勒、月氏国,班超逐一施计攻破;龟兹、姑墨、温宿等国主动遣使称臣;公元94年,班超讨伐焉耆等三国,大胜。自此,东汉帝国再次统一西域全境。

    一年后,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定远”二字,意味深长。两百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无数的使团、商队,从这条通道上走过;不同的商品、文化,在这条道路上交汇。但过去的几十年里,它中断了。是班超,让驼铃声在丝绸之路上再度响起。这一年,班超64岁。他来到西域已经22年。

    班师回朝,子承父业

    28年的西域岁月倏忽而逝,班超的思乡之情日夜翻涌。他决定给皇帝上书,请求还乡。“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远行的时间实在太久,他真的想回去了。公元102年,在西域生活三十年后,71岁的班超踏上通往中原的归途。他把一半的人生和全部的热爱,给了西域。身为史学世家的一员,他放弃了手中的笔,选择用脚下的路,为自己的国家谱写新的历史,完成了大丈夫的应有担当。

    班超离开后,西域暗潮汹涌。虎父无犬子,班超的儿子班勇在西域各境再次陷入危机时,用5年时间,收复车师,纳降鄯善,击退匈奴,平定焉耆,第三次打通西域。那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是他们父子两代人魂梦所归之处。

    西域两个字,始终贯穿在汉帝国最重要的历史年表中。汉帝国用几百年时间走进西域,那是一段无比曲折也无比值得的历程。当班超再次扭转西域的历史走向,它已成为汉帝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它的安宁,意味着中国的安宁。它的繁荣,将带来中原的繁荣。它连接着更广袤的世界,让人们懂得边界之远,天下之大。

    12月16日,纪录片《中国》第七集《南渡》,将讲述北方士族渡过长江后,南北方文明的深度融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一、曾36人定西域,万里之外封定远的班超为何要投笔从戎?

    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得不承认,似乎总会有一些人天生是负着历史使命而诞生在世上。远的不说,离我们最近的,莫过于毛主席了。当然了,我们今天的主角并不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另有他人。

    世人皆知西汉有个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但又有多少人知道东汉的班超呢?俗话说得好:世人只知第一,而不知第二。换句话说,人们对“第二”向来是漠不关心的。作为历史上第二位出使西域的人,班超很少被人所熟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班超才渐渐家喻户晓。


    班超

    陈汤之斩单于,傅介子之刺楼兰,冯奉世之平莎车,班超之定西域,皆为有汉之隽功。

    这是南宋学者傅伯寿对汉朝开疆拓土的有功之士的一句评价。前三人是西汉时期的人物,班超则是东汉时期的,能与之并列,足可以看出班超的功绩。

    如果说张骞是开拓西域的第一人,那么班超就是西域的继往开来者,甚至是过之而无不及。

    投笔从戎,全家独他一份

    和他的“先行者”张骞不一样,班超出身可是不平凡:他老爸是史学家班彪,他老哥更是鼎鼎有名,二十四史之一《汉书》的作者班固,他妹妹班昭也是史学家,总之他一家子都是搞史学文学的,算是当时的儒学世家。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按道理子女耳濡目染,深受文学熏陶。可偏偏班家就出现班超这么个“奇葩”人物!

    怎么“奇葩”了?听我细细道来。按我们正常思维来讲,老爸、老哥,甚至是老妹,都是一代史学家,搞文学的,出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班超也应该是跟随父中专注史学文学。可能是出生时间不对,来晚了:他刚出生的时候,汉光武帝刘秀已经建立东汉,正四处消灭割据势力,开疆扩土。由于兵戈铁马时代,当时的文人好比处在“买家”时代,双手插兜,等着皇帝这个“卖家”前来请出山辅佐。

    可是那时班超还是个婴儿,话都不会说,怎么能建立功业呢?好不容易等他长大成人了,国家又稳定了,哪个文人志士躲在深山里,等待有缘人前来?所以班超等了20多年,连个马毛都没见着。

    和平年代,要想建功立业,那只有主动投效朝廷,可当时还没科举制度,有的只是察举制,等着当地官员推荐。班超虽出生在儒家世家,但文不如他老哥班固,名气也不如,靠人推荐,那可以说是天方夜谭!果不其然,他哥班固因才气过人,被朝廷召入京城任校书郎,跟着,班超和他的母亲也一同迁居至京城洛阳。


    班固

    虽然朝中有哥当官,但他哥哥还只是个小官,根本不可能让他进入朝廷编制。能做的,也只能让他替官府抄写文书,来维持生计。换成现在,相当于政府的临时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是给领导编辑演讲稿、政府公告,班超受够了:钱又少,还没编制,我干得是人干的活吗?在一次出去散心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算命的,那算命的人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封侯的相貌啊!”你颜值高,一看就是富贵的相貌。不知班超有没有认真看过自己的样子,估计应该相信了算命的话,加上自己素有大志,不该一直待在浪费时光的地方,于是他决定定辞职,老子不干了:

    大丈夫无他志,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通俗点讲,意思是说,老子是天生干大事的人(这里得插一句,学班超投笔前,最好先照照镜子,端详端详自己的面相,看看自己有没有富贵相)!


    投笔从戎

    于是,就在他四十岁的时候,投笔从戎了。四十岁?不惑之年,我们四十岁会有这样的勇气吗?上有老下有小,说不干就不干,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勇气。但就是班超毅然决然的去了西域,并付出了行动。

    三十六人小分队,威震西域

    换成今天,班超简直是妥妥的励志哥。励志哥或许因为算命的这句话,“乐呵呵”地参加了窦固的大军,前往西域打匈奴,而这一去,就是三十年。

    窦固这个人可不是普通的将军,他是光武帝的女婿,而且窦家能够成为光武帝的阵营,得多亏了班超老爸班彪的举荐,两家算是世交。作为熟人的儿子,窦固多少会给班超照顾,一给就给了个司马的位置,让他带兵。班超也是挺能干的,打仗也很勇猛,让窦固十分赏识,于是给他又派了一项任务:让他带一支36人的队伍出使西域,目的是分化西域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本来窦固并不是把这个任务太放在心上,成功了也是一个辅助,失败也没啥影响,在他看来,只有军队武力才能够解决一切。可是万万没想到,这36人一去,给西域闹得个“天翻地覆”,这恐怕连班超也没想到:他的这36人居然能够造成这么大的“威力”!


    班超和他的36位使臣

    这支36人小分队,别看人很少,但爆发出来的“威力”,那可是巨大的。那他的“威力”到底在哪儿呢?

    发挥“威力”第一站:鄯善。由于西汉当年出使西域的关系,班超等人刚到鄯善时,鄯善王还嘘寒问暖的,一副礼遇有加的样子,但是过了一段阵子,却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爱搭不理。心细的班超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怀疑匈奴派了使者过来,于是咋唬鄯善的馆驿员,得知果然匈奴派使者过来了。这下子麻烦了:匈奴使者一来,惧于匈奴之威,鄯善也不知道该站那边(站谁都会得罪另一方)。不用慌,我们的班超已经替鄯善解决好了,不用让你犹豫不决:直接深夜突袭匈奴使者营地,杀掉匈奴,绝了鄯善的后路。这就是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就这样,班超以他的智慧和果断,把鄯善拉到汉朝阵营。而鄯善王又能怎样了,匈奴使者被杀,不管是谁杀的,总之是在他的地方被杀,匈奴肯定会找他一个小国麻烦,没办法,那只能一心一意跟着汉朝混了,为表忠心,鄯善王还将自己的王子送到汉朝作为人质。


    西域三十六国

    因为完成了这个出色的任务,窦固上请汉明帝重用班超。于是便提拔班超为军司马,继续出使西域。

    第二站:于阗。和上次一样,还是带了原来的36人,毕竟老部下用得顺手。

    于阗和之前那个左右摇摆的鄯善不一样,可是匈奴忠实的马仔,当听到汉朝使者班超要来,一开始就非常冷淡。而当时于阗一个巫师收了匈奴好处,想要班超的坐骑作为祭品,杀杀汉朝使者威风。可是没想到,马没要到,倒是把自家脑袋送给人家了。于阗王一看到这么血腥场面,当时就快吓晕了!我不敢了,我愿追随大汉王朝,永不离心!就这样,又一个西域国给班超拿下了。

    拿下于阗后,班超一行人便来到这第三站:天山北路的强国龟(qiu)兹。这个龟兹仗着有老大匈奴撑腰,攻杀了疏勒王,让龟兹人自己当疏勒王。而这个龟兹国也很重要:不拿下龟兹,西域天山北路的各国就无法与汉朝联络,会很被动。

    既然龟兹王在疏勒,那就直接去疏勒,省得找他。不过这一次,班超并没有亲自出马,派了部下田虑仅带数人去见龟兹王,而见面后,话不多说,直接拿下了龟兹王。那些侍卫呢?他们都是前疏勒的侍卫。本来就对龟兹王不服,有人拿下他了,直接就一哄而散。后来班超赶到,将原来疏勒王的侄子立为新王,疏勒人心悦诚服归降了汉朝。


    班超两次出使西域

    于心不忍,留下万里封侯

    就在班超逐渐搞定西域各国的时候,朝廷突然传出噩耗:汉明帝驾崩了!皇帝死了,这可是大事,至于西域那边的事,朝廷恐怕无心管辖。于是焉耆等国趁机兴风作浪,与龟兹等国联手攻灭汉朝设立的西域都护府。并进攻疏勒。

    既然朝廷无心管了,班超也没有什么作用,一个人在西域势单力孤。于是继任的汉章帝召他回朝。但班超看到西域百姓后,于心不忍,决定留在西域,并上书章帝,采取“以夷制夷”来稳定西域。章帝大喜,将龟兹在洛阳为质的王子放回龟兹,并拉起反匈奴武装。龟兹是匈奴在西域的“代言人”,只要灭了龟兹,西域全境就不在话下。

    而后经过莎车之战,班超所率的西域诸军大败龟兹国。借此战声威,班超通过外交手段加军事打击,先后降服了月氏、龟兹、等国,占据了大半个西域。最终在永元六年(公元94年),已经就任西域都护的班超最后讨平焉耆、危须和尉犁,从此,西域50余国全部归附汉朝。

    此等大功,令朝野上下一片震动。为表彰班超的功绩,汉章帝封他为“定远侯”,所以班超也叫班定远。而这时班超已经63岁了。

    5年后,年老思乡的班超上书请辞卸任回乡。正如这句诗中所言:

    人生适意在家山,

    万里封侯老未还。

    燕颔虎头成底事,

    但求生入玉门关。

    人老了,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情理之中。于是汉和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对班超来说,能在晚年再回到家乡,是他平生所愿。

    两年后,班超在洛阳病逝,享年70。

    二、班超为何要弃笔从戎?他的一生中,都为东汉做出了哪些贡献?

    熟知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一代名将孙传庭,我也曾观赏过相关的电影信息。在看完电影之后,很多人会想,明朝应该有很多大将的啊,为什么到了崇祯皇帝就没剩几个了?或许还有一个,那就是孙传庭。原因是什么了?其实很容易猜到,因为其他像孙传庭一样的大将,都被猪队友给扼杀了,导致大明朝没了任何支柱,毁于一旦。

    西汉的武帝时期开疆扩土,武帝手下的大将卫青、霍去病等马踏匈奴,封狼居胥,开通河西走廊,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末年,王莽篡夺,使中原鼎沸,四方纷扰,汉朝与西域暂时失去了联系。

    东汉光武帝刘秀起自民间,浴血奋战,再次统一中国,但刘秀厌倦战争,把西域置于版图之外。刘秀去世后,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即位,刘庄为帝期间,做梦梦到了小金人,于是佛教开始从西域传入中国,同时汉明帝也再次开启了对西域的收复。

    而后,班超遇到了一位相者,说你小子有万里封侯的面相啊,此事对班超触动很大。不过,班超疲于应付生计以供养老母,也没空多想。不过,虽然班超家比较贫寒,但是好歹朝中有人做官,所以班超后来也靠着关系当了兰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书。

    但是班超实在是不愿意舞文弄墨,所以,心不在焉,犯了错误,就被免职了。这下可好,班超仔细想了想,自己吧,天生也不是什么能治经到博士的料,加上自己志向不在此,且有相面的说自己有封侯的命,于是干脆就投笔从戎,入了军武。

    班超明确地告诉他以后不要再和匈奴来往,于是鄯善王把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臣服于汉朝。众人回去向窦固报告,大将窦固十分高兴,向朝廷报告了班超的功劳。汉明帝十分赞赏班超,就命班超为军司马,派班超出使西域各国,西域各国都派来王子来到洛阳做人质,中原再一次和西域取得了联系。

    三、谁知道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

    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扩展资料

    班超简介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关于投笔从戎的班超的问题,通过《班超为何要弃笔从戎?他的一生中,都为东汉做出了哪些贡献?》、《谁知道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投笔从戎的班超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