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明代铠甲壮军威

明代铠甲壮军威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威武的盾牌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明代铠甲壮军威和古时候阅兵穿的什么铠甲,唐朝和明代分别穿的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明代铠甲壮军威
  • 古时候阅兵穿的什么铠甲,唐朝和明代分别穿的什么?
  • 大明崇祯皇帝地盔甲是什么样地呢?
  • 明代士兵的铠甲是否铁制
  • 一、明代铠甲壮军威

    本文作者黄强

    共和国国庆七十华诞,举行了盛大阅兵。凡是阅兵,除了先进武器亮相,崭新的军服也是必不可少的标配,军服与军容风纪也展现出将士的威武雄姿与军队的威武之势。

    借此机会,我们也来看看中国古代的军戎服饰,比如战胜了曾经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军团的明代军队的戎服又是怎样的。

    明代军戎服饰的形成是在与元代战斗中逐步完善的。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小和尚朱元璋在至正十二年(1352)闰三月初一,来到濠州城下,参加了郭子兴的义军。朱元璋有计谋,善决断,得到郭子兴的倚重,一跃成为带兵的官,并逐渐成为元帅。

    【图1,明代铠甲复原图】

    早期朱元璋部队的军服并没有统一,穿的五颜六色,只是用红布做记号。交战中,尤其是近战,与对方厮杀在一起,很容易混淆,误伤。做了吴王的朱元璋意识到统一军服的重要性,此时开始规范部队的军服。将士战袄、战裙、战旗一律用红色,头戴阔檐红皮壮帽,插猛烈二字小旗。攻城时系拖地棉裙,箭矢不易射入。

    建立大明王朝之后,朱元璋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中央集权统治。明代军队仿唐代府兵制,参照元代军制,实行卫所制度。明代军队除了传统的步兵、骑兵之外,又有了战车和炮兵两个新兴的兵种,此外还有水军,其战船与战斗力都有所发展。

    【图2,明代铠甲武士像】

    明代军戎之服分为实战盔甲、战袍与礼仪铠甲两类,用于不同的场合。前者是作战时的戎服,两军对阵、交战,则要穿军戎制服的铠甲,用于防护,保护自己。后者是礼仪活动中的仪仗戎服,用于检阅部队,皇帝出巡视察活动。两者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款式基本相同,制作上前者是作战时的实用服饰,在强度、坚固度都很到位,后者是礼仪时穿戴,轻便适体美观是第一要素,即形式比实用更重要。

    作战时的戎服也有作战与礼服两个类别。前者以铠甲为主,多用钢铁打造,其分量不轻。一副铠甲用铁甲片数百,其分量四十斤以上。

    【图3,明代铠甲腹下倒尖形护甲】

    武官非战时,上朝等活动时还要穿官服、军戎礼服。明代武官服饰制度中的补子,是应用于军戎礼服之上的。明代武官服饰的等级在于补服的补子,文官补子绣禽,武官绣兽。武官一品至九品,分别为麒麟、狮子、虎、豹、熊罴、彪、犀牛、海马等。明代军戎服饰则沿袭了唐代窄袖宽袍、宋代短后衣、缺胯袍的形状,也吸纳了元代质孙衣的特点。

    明代武官军戎服饰,前期与后期是有区别的。前期将帅与低级军官不同。将帅军戎服,形制如同唐代的窄袖宽袍,袍子无领、无扣、右衽,裹襟与外襟在前身重叠时大幅交叉,以勒帛和腰带在胸前和腰部系束,戴巾或幞头。这种军戎服多为品级较高的将帅服用。低级军官军戎服,短后衣与缺胯袍,衬于铠甲内,服短后衣穿铠甲,一般只穿身甲和腿裙,戴凤翅盔、幞头、巾、小冠。后一种军戎服,也是侍卫、依仗的服饰。

    【图4,明代铠甲武士持弓箭】

    明代甲胄种类甚多,《明会典》记载有:齐腰甲、柳叶甲、长身甲、鱼鳞甲、曳撒甲、圆领甲等。明代军戎服装比较完备,自上而下有铁盔、身甲、遮臂、下裙、卫足。多以钢铁为之,坚固耐用。明代大铠较之宋甲有增删演进,前胸出现了护心镜装置,即在前胸正中部位佩戴金属制成的圆形护具,增加胸部的抗冲击性。束甲绦多用丝棉帛带,束甲绦与腹下宽大的圆形腹甲形成互相连接的一个保护系统,因此明代甲胄较之于前代在胸腹部的保护上更进一层。

    【图5,明代嘉靖时瓷俑鱼鳞甲】

    护心镜就是用在胸口部位一种强化的铠甲装置。对于护心镜的名称,很多读者会有印象,在评书中,经常可以听到两军交战中,兵器打倒对方的护心镜的桥段。明代大铠较之宋代铠甲有所进步,在前胸出现了安装了一块金属制成的圆形护具,增加胸部的抗冲击性,俗称护心镜。护心镜内里的束甲绦多用丝棉帛带,这样束甲绦与腹下宽大的圆形腹甲形成互相连接的一个保护系统,因此明代甲胄较之于前代在胸腹部的保护上更进一层。

    【图6,明代六瓣盔】

    明代的头盔很丰富,品种(名称)甚多。《武备志》记述明代铁盔有五种: 头鍪顿项Ⅰ型由盔体与顿项两部分组成,盔体略呈覆碗形,顶部聚成一锥形铁管,内插羽毛状饰物及一面小旗。盔体后侧与顿项连接,下缘可及背脊,为后脑、后颈提供保护。顿项是一整片布甲或棉甲,上面缀有65个小泡钉。头鍪顿项Ⅱ型盔体略呈覆碗形,表面起对称曲折线棱,顶部聚一锥形铁管,内插由枪头、缨饰、小旗组成的饰物。盔体与顿项连接,以长方形铁甲组成。头鍪顿项Ⅲ型盔体略呈覆碗形,表面勾勒出狭长的四瓣形纹,顶部聚成一锥形铁管,内插由羽毛、小旗组成的饰物。盔体与顿项连接,以较小的鱼鳞铁甲编缀而成。头鍪顿项Ⅳ型呈笠形,顶部有一铁管,内插羽毛状饰物。盔体周边是宽度相等的的盔檐。头鍪顿项Ⅴ型的盔体与顿项是一个整体,以编缀法制造,盔体前额有一具缨饰,盔顶有更大的一个缨饰。Ⅰ、Ⅱ、Ⅲ型铁盔在外形上基本相同,项顿部位有所不同,制作材料分别是布甲、长方形铁甲与鱼鳞铁甲,笔者以为可以归为一类。

    此外,明代盔甲还有唐猊盔、藤兜牟、御林军铁盔。唐猊盔应该就是六瓣盔,呈覆碗形,表面起六棱,由六块三角甲片拼接而成。藤兜牟以藤条为材料,呈笠状。

    【图7,明代钢丝连环甲】

    明代已广泛使用锁子甲。锁子甲的名称,读者也较为熟悉,古代战争的章回小说中都曾说到。锁子甲,又叫连环甲、环锁甲,后世话本中的“锁子连环甲”说得就是它。这是用数千个铁环上下左右互相勾连而成的软甲,最大的优点是轻便坚固,相同重量下的锁子甲防护效能要胜过其他任何甲种,有着无可比拟的柔韧性。

    由于钢铁铠甲的太重,军士负担过重,影响行军速度,战斗力,明代用棉布、棉花制造防护甲,原来的铁甲,某些部位也用棉甲、布甲代替。南方军队以步兵为主,不堪铠甲重负,往往采用轻便的赤藤甲、唐猊甲和纸甲。这些甲以藤、木、纸为材料制造,抗击弓弩问题不大,但是怕火,因此面对火器的防御性,还是强差人意。纸甲浸水,对于鸟铳有一定防御性,但是面前火铳、火炮的攻击,仍然不行。到了明代中后期,军队的防护器由铠甲转向盾牌。

    【图8,明代御林军铁盔】

    明代是重型甲和轻型甲地位交替的时期。重型甲穿着笨拙,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轻型甲——绵甲应运而生。绵甲材料柔软、轻巧,在其表面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因此轻便,灵巧,沾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

    明代火器杀伤力越来越大,这时候专门用来保护脸部的布面甲得以推广,成为军队的主要配甲。此外还有保护腋下的腋甲,保护咽喉部的兽口状护喉。

    明代的布面甲从元代继承而来,制作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以布为面里,中间缀以铁甲,表面钉甲钉;另一种称绵甲,棉甲内衬棉花,外层是布面,厚达10层,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棉甲,相当于复合材料,有较高的防护能力。

    【图9,明崇祯时鸟枪手守长盔甲】

    明代还有一种更为轻便铠甲是罩甲。罩甲出现于明代正德年间,也分为两种:一种用甲片编成,形如对襟短褂,有腿裙而无披膊;另一种纯用布为里面,中间不敷甲片。明代已经有面甲出现,其中两款分别叫金貌脸和龙鳞脸,前者用铜铸造成面具,面具上彩绘,里面衬棉;后者用牛皮为面具,外镶铜鳞片。

    【图9,明代《出警入跸图》】

    明代的铠甲以金、银、黑色为主,明洪武初年,守边军士着绵袄,旗手、卫军、力士都穿红绊袄,这种战袄有红、紫、青、黄色四种服色,作为军士不同兵种(职能)的区别。洪武九年(1376)诏令将作具制造棉花战衣,要使用红、紫、青、黄四种颜色进行区别。后期的绵甲以缎布为之,色彩较多,有青布甲、黄罩甲、青白绵布甲,盔、巾的颜色多种多样,色彩丰富,尽管幞头仍是黑色,戎服以红色为主,有红笠军帽,如正德年间设东西两官厅,都督江彬戴红笠。明正统以前边关将士的盔甲为红盔黑甲,正统年间改为明盔明甲。

    【图11,明代仪卫甲】

    明代很重视军事检阅和礼仪仪式,有专门的礼仪铠甲。检阅军队或进行礼仪展示时,从事仪卫活动的侍卫官戴凤翅盔、锁子甲,锦衣卫将军戴金盔甲,将军着红盔青甲、金盔甲、红皮盔戗金甲和描银甲。将军、锦衣卫都腰悬金牌,持弓矢、佩刀,执金瓜、叉、枪。礼仪铠甲色彩鲜艳,形式多样;兵器珵光瓦亮,在阳光下闪着金光、银光;铠甲色彩的多样,在军队检阅时,呈现美观的效果。将军、军士,仪表堂堂;其气势壮阔,威风凛凛。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2019年入选精选频道。

    黄强,字不息。服饰史学家、金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中国服饰画史》《服饰礼仪》《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15本。

    服饰史新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古代军戎服饰》《六朝人的衣柜》,即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黄强著《古代军戎服饰》,商务印书馆出版。

    黄强著《古代服饰与时尚》,商务印书馆出版。

    一、古时候阅兵穿的什么铠甲,唐朝和明代分别穿的什么?

    1、秦朝:战国中晚期后,虽然铁器已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但由于武器对铁质的要求过高,依照当时的冶铁水平,还处在块炼铁和生铸铁的阶段,这两种铁的硬度和强度均不够,不宜大规模制作兵器。而青铜在当时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故秦人大量使用改良合金配比的青铜兵器,把中国青铜冶炼工艺推向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2、西汉:造甲的工匠最初从鱼身上得到启发,发现鱼鳞的构造和排列既保护了身体又可以随意活动,遂模仿鱼鳞的布局和结构发明了鱼鳞甲。1979年山东临淄大武村西汉齐王墓出土的鱼鳞甲,甲表面以双道红线缀成菱形纹饰,又在部分甲片表面贴金箔或银箔,组成菱形纹,为迄今出土的最为精美华丽的汉甲。

    3、唐朝:胸背甲上有一椭圆形,称作护心镜的金属板。提高了胸部与背部的防御力。因为这种金属板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光,故名明光铠。

    4、宋朝: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

    5、元朝:早期的蒙古人是不穿铠甲的,经过不断的扩张征战后也穿起铠甲来,元朝的铠甲有柳叶甲和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基本上在内层是牛皮然后外层铺上铁网甲,铁网甲片片相连像鱼鳞一样,弓箭无法穿透,制作的极为精巧。而蒙古人以骑兵作战为主,太重的铠甲会造成行动不变而影响机动性。因此蒙古人又发明了丝质的青缕衣,身穿青缕衣的蒙古军士,即使被弓箭射中伤口也不会太深,如果是有倒钩的箭头也可轻易拔出。

    6、明朝:明朝是重型铠甲和轻型铠甲地位交替的时期。重型甲不便于实战,逐渐被淘汰,而轻型甲——绵甲便应运而生。绵甲柔软、轻巧,在表面还缀有大量的铜甲泡和铁甲泡,轻便灵巧,蘸湿后还可以抵御初级火器的射击。明代的铠甲在设计、制作中也注意了时尚化。比如加入了潮味十足的“V字领”、“镂空式护耳”等时尚元素。

    7、清朝:清朝的铠甲和蒙古的铠甲很相似,,元朝和清朝一样都是使用金属甲,八旗的铠甲表面是布,而把金属甲片镶在里面,,然后用布掩饰在外面。因此布表面也有一颗颗像铆钉一样的金属扣子。

    二、大明崇祯皇帝地盔甲是什么样地呢?

    明代皇帝在狩猎、骑马出行以及重要的戎事活动中穿着戎服。但明代服饰制度中并未专门列出皇帝戎服,因此具体的种类、形制、功能等均缺乏详细的记载。定陵出土的明神宗盔甲,是目前所知唯一的明代皇帝戎服实物。此外,像《出警图》、《宣宗出猎图轴》、《明宣宗射猎图》等明代绘画中也记录了皇帝身着戎服的形象。通过这些形象与实物,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对明代皇帝的戎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罩甲

    罩甲是明代最常见的铠甲款式,其形制为对襟,方领或圆领,无袖,衣身两侧及后部开裾(有些后部不开),以方便骑马等活动。军事中使用的实战罩甲因功能需要,一般在甲身外侧或内侧缀有金属甲片作为保护。仪仗中使用的罩甲更注重装饰性,大多只在甲身外侧装饰有金属圆钉。而用于骑马、射猎等日常活动中的罩甲则纯以织物制作,简单轻便,类似长坎肩。
    故宫博物院所藏明商喜《宣宗出猎图轴》和《明宣宗射猎图》都表现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出游打猎的情景。两图中宣宗所穿服饰基本一致,头戴皮毛制成的鞑帽(亦称狐帽),身穿黄色方领对襟罩甲,不缀甲片、甲钉,衣身饰有云肩膝襕云龙纹样,前襟缀一排圆形小纽扣。罩甲下穿红色交领窄袖长衣,形制不明,从随行人员的穿着推测,有可能是直身。腰上束小革带,形制及带銙数量与常服革带相同。带上悬挂弓袋、箭囊、茄袋、小刀、牙箸等武器或随身物品。明末刘若愚《酌中志》中记载:“罩甲,穿窄袖戎衣之上,加此束小带,皆戎服也。”与画中明宣宗的戎服形象吻合。
    织物制成的罩甲,因其实用性强而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正德十六年,曾下令严禁军民穿“紫花罩甲”,即用紫花布制做的罩甲。紫花布以紫木棉织成,颜色类似赭黄,但较为浅淡。

    明人《出警图》是一幅气势恢宏的长卷,画面的主要内容,是由京城出发前往天寿山谒陵的浩浩荡荡的皇家队伍。队伍里身骑高头大马的明神宗,所穿戎服较之宣宗更加威武、隆重。
    画中神宗头戴抹金凤翅盔,盔正面饰有金质真武大帝像,左右各一条吐火金龙,龙身展翼,形如凤翅。盔顶则饰有红色盔缨、羽翎、盔旗等,盔后有顿项,缀甲片。身上穿罩甲,方领,对襟,无袖,左右两侧与后部开裾。衣襟缀枣核形金别扣及布扣襻。通身满布鱼鳞状甲片,层叠排列,前胸左右各饰一条金色升龙。上身衣襟、及领、肩、底边等处皆施以红色织(或绣)金云龙纹缘边,底缘较宽。两肩为金色兽头形肩甲,缀红色肩缨。衣身前后片的底边饰有双排彩穗(穗为赤、青、黄、绿四色)。从甲片的形状看,或即《大明会典》记载的“鱼鳞叶明甲”。因罩甲比齐腰甲要长,故也称“长身大甲”。罩甲下穿五彩云龙纹窄袖袍,两臂戴臂缚,以红绒绦穿金色甲片制成,活动性较强,不会影响手臂的动作。腰部束有黄色鞓带,并悬挂佩剑、弓袋、箭囊等武器。
    •齐腰甲

    明神宗定陵随葬有一套铁质盔甲,以及鞓带、腰刀、弓袋、箭囊等。所用材质、款式、装饰与《大明会典》的相关记载比较接近,是研究明代皇帝戎服的珍贵实物资料。

    铁盔
    通高33厘米。圆顶,宽平沿,顶为六块铁板拼成,里用铁条压缝,外以香草纹金饰条压缝。盔面嵌金质六甲神。盔缘与顶相接处用金莲瓣纹压缝。正面盔缘上残留小珍珠四十五颗,或为装饰之用。盔顶部缀束腰仰覆莲座,上坐金质真武大帝,外披道袍,内穿铠甲,披发跣足,手中持剑。背后焊接三个金管插座,用来插盔缨、盔旗等。盔里以黄素绸为衬里。《大明会典》有“镀金护法顶香草压缝六瓣明铁盔”,从名称看与定陵铁盔形制一致。
    铁甲
    甲身呈背心式,方领,对襟,两肩无披膊。全甲自肩至底边通长68厘米。甲身前襟分为左右两片,各于胸部中心缀一铁质贴金圆护镜。两片以六对枣核形扣及扣襻纽系。后襟为一整片,上部中心置一圆护(三面圆护上均刻有真武大帝与六甲神的形象),下部有开衩。前后襟在肩部连缀,褃缝用绦带连接。全甲共用黑漆熟铁方叶及三角形叶等一百九十九片,以合股粗丝线穿连编缀制成,并用织金锦作为衬里。《会典》记载的铠甲名称中有“红绒绦穿齐腰明甲”、“绿绒绦穿方叶齐腰明甲”等,形制应与定陵铁甲大体相同。
    鞓带
    黄色丝带,出土时附于弓袋中腰。带身中部钉花形鎏金铜带眼四个,两侧各有鎏金铜圆带版三个,下有方形挂扣,可用来悬挂弓袋、箭囊、佩刀等武器。带两端缀鎏金铜带饰一对,形如革带“挞尾”,均刻龙纹,一端附有挂钩一个。《会典》记载:“弘治间定,军器、鞍辔二局,每年一造…………腰刀鞓带三千六百条。”此带应当就是腰刀鞓带。明末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中描写:“十五日要大家到雍山打围……与珍哥新做了一件大红飞鱼窄袖衫、一件石青坐蟒挂肩……定制了一根金黄绒辫鞓带……鞓带腰刀,左盛右插。”大红飞鱼窄袖衫、石青坐蟒挂肩就是前面提到的窄袖戎衣和罩甲,金黄绒辫鞓带即腰刀鞓带。
    腰刀
    铁质,长条形,鱼腹刃,刀靶两侧有木夹柄,柄首包镶云纹金片,并缀有金十字形隔手。刀鞘为木质,外包一层鲨鱼皮,髹红漆,脊部镶长条形金饰,上刻两组云龙纹,末端包有云纹金琕(bǐng)。鞘身有金箍四道,中间两道较窄,鞘口及下部两道较宽,刻有云纹,并缀金柿蒂形饰,上有扁鼻套圆环并系有丝带。带上有金环一个、金钩一个,用以悬挂。腰刀通长(含鞘)95厘米、宽4.2厘米。
    《明实录》中有一些皇帝穿着戎服的记载。如正德十三年六月,“上戎服驰马过顾侍郎,马逸,为逻卒所获,牵至上前,遂乘之。”明武宗驰马所穿戎服应如宣宗出猎时穿的罩甲、窄袖戎衣,注重功能性。隆庆三年九月,明穆宗大阅将士于京营教场,“是日,上戎服登坛,军威整肃。”穆宗大阅时穿的戎服,很可能类似《出警图》中明神宗所穿的式样,强调装饰性,既符合阅兵肃穆庄重的气氛,也能衬托出皇帝的尊贵与威严。

    三、明代士兵的铠甲是否铁制

    明代铠甲
    铠甲多铁质,大都呈长方形,长约十厘米,宽约六厘米,上面有小孔。明代着眼减轻镜甲遵量,每付减至40斤至25斤,多为铁阀甲、锁子甲。

    中国古代铠甲常识:
    中国古代铠甲,由于材料、保存上的问题,能够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据史籍和出土的零碎来推测研究。我国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点,连接铠甲的麻绳或皮条就会腐烂,造成保存不易。而欧洲铠甲除了本身材料特点易于保存外,还因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传下来的也不少,再加上现在盔甲成为高档装饰品,更加深了现代西方人对盔甲的兴趣。
    这里推荐一本书,书名叫>,作者是日本的蓧田耕一(唉...),由香港万里机构出版,在三联书店应该可以买到,港币是85元。书中以“斩”、“打”、“扎”、“射”、“城”、“火”、“暗”、“甲”八个类别对中国古代兵器进行描述。书中对各种不同类型古代兵器的长度和重量数据描绘非常精确,长度单位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日本人的严谨认真可见一斑。
    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代极为盛行,并将此甲列为13种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还仍有沿用。
    古代所谓“金甲”东西方都有,是贵族为了显耀身份在铠甲上镀金而已。至于金丝甲,与其防护原理相似的应该是锁子甲,属于柔性铠甲,优点是透气性好,绝对重量小,缺点是防护能力差,不能抵挡大力的打击和刺击。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根据宋绍兴四年(1134)年的规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同时可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但是重量会进一步上升。为此,皇帝亲自赐命,规定步兵铠甲以29.8KG为限。此后,又把长枪手的铠甲重量定为32-35KG;由于弓箭手经常卷入近战格斗,其铠甲定为28-33KG;而弩射手的铠甲定为22-27KG。同时期的欧洲步骑兵的铠甲类型还以锁子甲为主,没有达到如此的重量。
    绍兴十年前后,是宋朝军队最强大的时期。名将岳飞、韩世忠等,率领以铁甲、长枪强弩为主要装备的重步兵,以密集阵容屡屡击败女真族金朝骑兵。包括兵器在内,当时宋军重步兵的负荷高达40-50KG,由于装备过重,机动性受到影响,如绍兴十一年(1141)的祏皋战役,以步兵为主力的宋军,由于身被重甲,加上过于长大的兵器,负荷过重,因为未能全歼已溃不成军的金朝骑兵。
    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古代战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组成;甲片的编缀方法,横向均左片压右片,纵向均为下排压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编缀起来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铁甲”。练甲时间较早,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铁甲出现于战国中期,它的前身为青铜甲,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兽面壮胸甲。战国时期的铁甲通常以铁片制成鱼鳞或柳叶形状的甲片,经过穿组联缀而成。
    商代铠甲
    衣、裳、舄是根据广汉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铜像和石边璋线刻人像复原,胄采用江西薪干县商墓出土实物,甲参考安阳殷墟遗址遗迹。

    秦将军铠甲
    这种铠甲为临阵指挥的将官所穿。胸前、背后未缀甲片,皆绘几何形彩色花纹,似以一种质地坚硬的织锦制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后绘上图案。甲衣的形状,前胸下摆呈尖角形,后背下摆呈平直形,周围留有宽边,也用织锦或皮革制成,上有几何形花纹。整件甲衣前长97厘米,后长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后腰等处,都缀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状为四方形,每边宽大处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条或牛筋穿组,呈“V”字形并钉有铆钉。另在两肩装有类似皮革制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处还露出彩带结头。

    南北朝时期明光铠
    魏晋北朝时期的铠甲主要有筩袖铠两、裆铠和明光铠。“明光铠”一词的来源,据说与胸前和背后的圆护有关。因为这种圆护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极光,颇似镜子。在战场上穿明光铠,由于太阳的照射,将会发出耀眼的“明光”,故名。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数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铠的武将;右面是明光铠穿戴展示图。

    隋甲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

    唐甲
    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可见,锁子与山文是并列的两种铠甲。

    山文字甲

    鱼鳞甲.罗圈甲.山文字甲,这些甲都属于一种范畴,它们不是全身甲。但是,我认为它们的某些防护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字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间凸两边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这样甲表面形成无数的凹凸面,非常利于防箭。宋明两朝多装备此甲,甚至影响了民画艺术,民画中的武士都披此甲。我喜欢此甲,因为这是中国独有的。

    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本图为五代时期穿铠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辽武士
    据《辽史》记载,辽在契丹国时,军队就已使用铠甲,主要采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样式,以宋为主。铠甲的上部结构与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显比宋代的短,前后两块方形的鹘尾甲覆盖于腿裙之上,则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点。铠甲护腹好象都用皮带吊挂在腹前,然后用腰带固定,这一点与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圆护,是辽代特有的。辽代除用铁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装分为公服和常服两种,样式没有明显不同,都是盘领、窄袖长袍,与一般男子服饰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紧身一些。这两种都可作戎服。

    金武士
    早期的铠甲只有半身,下面是护膝;中期前后,铠甲很快完备起来,铠甲都有长而宽大的腿裙,其防护面积已与宋朝的相差无几,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响。金代戎服袍为盘领、窄袖,衣长至脚面;戎服袍还可以罩袍穿在铠甲外面。

    西夏武士
    武士所穿铠甲为全身披挂,盔、披膊与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两裆甲,长及膝上,还是以短甲为主说明铠甲的制造毕竟比中原地区落后一些。西夏的官服为也可作戎服,如辽代的契丹服一样,两者五明显差别。由于西夏社会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平等,以此在服饰上的等级观念不那么强。

    元武士

    十三世纪蒙古士兵
    元代铠甲有柳叶甲、有铁罗圈甲等。铁罗圈甲内层用牛皮制成,外层为铁网甲,甲片相连如鱼鳞,箭不能穿透,制作极为精巧。另外还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种本民族的服饰,即质孙服,样式为紧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领和方领、长和短两种,长的至膝下,短的仅及膝。还有一种辫线袄与质孙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摆宽大、折有密裥,另在腰部缝以辫线制成的宽阔围腰,有的还钉有钮扣,俗称“辫线袄子”,或称“腰线袄子”。这种服装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军队的将校和宫廷的侍卫、武士都可服用

    清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此图为清代黄缎铜钉铜叶甲,但没有护心镜。

    清朝时,大量使用的铠甲是绵甲,是在坚厚的绵或绢的布料上镶嵌有铁片,并用铜钉固定的一钟铠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绵大衣一样。绵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适合中国北方步骑兵使用,厚实的布料中密嵌着铁甲叶,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护能力

    关于威武的盾牌的问题,通过《大明崇祯皇帝地盔甲是什么样地呢?》、《明代士兵的铠甲是否铁制》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威武的盾牌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威武的盾牌(2)

    相关阅读

    • 明代铠甲壮军威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威武的盾牌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明代铠甲壮军威和古时候阅兵穿的什么铠甲,唐朝和明代分别穿的什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
    • 最美:07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亚洲第一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威武的盾牌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最美:07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亚洲第一和中国07式军装全套详细、具体解释,每个地方都要清楚哦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