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6个历史典故,真正读懂会影响你的一生

6个历史典故,真正读懂会影响你的一生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典故的意思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6个历史典故,真正读懂会影响你的一生和中国历史典故100条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6个历史典故,真正读懂会影响你的一生
  • 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 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 一、6个历史典故,真正读懂会影响你的一生

    读史使人明智,乱世出豪杰,纵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勋或是过错,像一代女皇武则天大家对她评判不一,而那座无字碑便是她自己对她一生最好的诠释。他们的名字在历史上留下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面镜子,时刻告诫提醒我们,该怎样前行。

    下面跟大家分享的10个历史典故,真正明白他们的含义,会影响我们未来的路。

    高山流水

    琴音好弹,知音难觅。中国古琴曲,属于之一。传说的琴师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竟能领会这是 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联系到今天,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所谓的朋友,但是知己却寥寥无几。当你真正遇到麻烦的时候选择继续留在你身边支持你鼓励你的,才是你应该去珍惜的。我记得曾经看到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人的一生只需要有两个朋友,一个在肯借给你钱,另外一个愿意去参加你的葬礼。

    一鼓作气

    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 这个也可以成为我们日常做事的规则,一件事情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等拖到后面再做效果不会很好,最重要的是,生活里面有很多事情,也不会给我们第二次去做的机会。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王派赵括取代了廉颇,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再看上下五千年的时候中间又写到赵括的母亲苦求赵王不要让赵括带兵打仗,我们一家的伤亡倒是小事,国家的命运可是大事啊。真的是知子莫若母。纸上谈兵完全可以用另外一个成语代替——眼高手低。我们现在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有时候总是不能沉下心来去认真做,翻过的书觉得都掌握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千万个答案在脑子里面打转。职场上面体现的更明显,当你安身于一个岗位时,总是羡慕其他的人,你看谁谁,一个月工资那么高,而且都不用加班,你看他们的工作多好,就像我们的女王薇娅,看到她光鲜亮丽的一面,背后承受了多少我们并不知道。并不是打击你们的积极性,而是想告诉大家,我们首先要踏踏实实去走好每一步!

    卧薪尝胆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越王勾践用计谋劝吴国接受越国的投降并带着妻子和大夫到吴国伺候吴王,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勾践回国后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打败吴国。 这个典故和闻鸡起舞,悬梁刺股具有相似的教育意义。我们身边现在没有苦胆让我们吃,也没有掉到房梁上面的辫子和就叫我们起床的鸡,但是我们应该从中体会到的是,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迷失方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暗渡陈仓

    正面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战略;刘邦入汉中后,励精图治,积极休整。同年八月,刘邦用大将韩信之谋,避开雍王章邯的正面防御,乘机从故道"暗渡陈仓"(今陕西宝鸡),从侧面出其不意地打败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一举平定三秦,夺取了关中宝地. 再生活中,当我们面前的路走不通的时候,不要总是面对着他,转下身子,说不定你就会发现一条捷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世上本没有不可能,或许只是还没有人去做而已。

    昭君出塞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这个典故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当时汉元帝在宫中找寻和亲的宫女,所有的宫女当然愿意出宫嫁人,但是一听是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匈奴都不愿去,只有昭君自愿前去。为汉朝带来了许久的和平。 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我们应该建立一个远大的格局。格局大的女人她们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所以也会更容易收获自己幸福。

    一、中国历史典故100条

    中国历史故事

    幼教资源实时更新
    链接:
    提取码:2D72

    历史故事有纸上谈兵、负荆请罪、黄袍加身;神话故事有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夸父逐日。




    二、历史典故成语故事

    1.匡衡凿壁(匡衡凿壁)
    【出处】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西京杂记》卷二
    【释义】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勤学
    【近义词】凿壁偷光
    【押韵词】舳舻相继、舍身取义、安心乐意、英英玉立、河山带砺、率性任意、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胡天胡帝、不食之地、微言精义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宰相匡衡从小因为家贫,没有条件进学堂,他白天帮人干活,晚上没钱买灯油,就只好在家里土墙上凿一个洞,借隔壁的灯光来读书,甚至到有书的人家去免费帮工换取书本,他刻苦学习终于在汉元帝时期当上太子少傅
    【成语举例】因效匡衡凿壁之义,于墙上穴一小孔,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 清·李渔《闲情偶寄·居室·书房壁》

    2.老泪纵横(老泪纵横)
    【出处】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唐·杜甫《羌村三首》
    【解释】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用法】作谓语、定语;常与“泣不成声”连用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满面泪痕、泪如雨下
    【反义词】笑逐颜开、眉开眼笑
    【同韵词】电照风行、心和气平、兵无常形、官止神行、赫赫之名、肆虐横行、事无二成、少年老诚、一气呵成、便宜施行
    【成语故事】公元757年,杜甫得到唐肃宗的许可回家探亲,在回家途中亲眼看到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种种惨境。邻居问他战争何时才能结束,并诉说家乡的苦难:地没有耕种,孩子们被逼去打仗……说到伤心处,乡亲们老泪纵横,杜甫只好仰天长叹

    3.无中生有(无中生有)
    【出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释义】道家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把没有的说成有。比喻毫无事实,凭空捏造。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凭空捏造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造谣生事、信口雌黄、捕风捉影
    【反义词】确凿无疑、铁证如山、事出有因
    【押韵词】眠花卧柳、齐大非耦、十字街口、霹雳手、食不充口、帖耳俯首、鲐背苍耈、红灯绿酒、一介不苟、引领翘首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大哲学家老子提出他的宇宙论。他认为宇宙的形成过程是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循环往复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运用,天下万物生于有形体的天地,有形体的天地生于无形体的道

    4.近水楼台(近水楼台)
    【典故】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宋·俞文豹《清夜录》
    【释义】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优先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反义词】隔岸观火
    【押韵词】文武全才、命世之才、矜能负才、助边输财、土木形骸、手到拈来、杞梓之才、朴斲之材、计斗负才、惠然肯来
    【成语故事】宋仁宗时期,杭州知府范仲淹脾气温和,与手下人同甘共苦,很多人得到他的关心与推荐提拔,有一个外地巡检苏麟到杭州办事,送范仲淹一首诗:“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范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给了他想要的东西

    5.鸡鸣狗盗(鸡鸣狗盗)
    【出处】《史记·孟尝君列传》载: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
    【解释】鸣:叫;盗:偷东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领。也指偷偷摸摸的行为。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小本事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旁门左道
    【反义词】正人君子
    【同韵词】文君新醮、不出所料、夺人所好、腹心相照、感恩图报、着有成效、求忠出孝、戒骄戒躁、闳远微妙、三星高照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相国孟尝君出访秦国,秦国的相国出于嫉妒劝秦昭王杀死他,秦昭王把他关了起来。孟尝君的门客晚上装成一条狗混进秦宫偷白狐袍子送给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尝君。孟尝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关,门客学鸡叫骗开城门逃跑

    6.破釜沉舟
    【典故】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史记·项羽本纪》
    【释义】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做事的决心很大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义无反顾、背水一战、决一死战
    【相反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举棋不定
    【同韵词】冥漠之都、雨歇云收、与羊谋羞、养尊处优、一壑一丘、归正首丘、帷幕不修、黄干黑廋、皮里春秋、无妄之忧
    【成语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将章邯带20万大军进攻诸侯国赵国,赵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让宋义挂帅,项羽辅佐率军救援,宋义故意拖延时机,项羽杀了宋义并率军渡过漳水去援赵,他们把锅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决战,终于击败秦军

    7.坚贞不屈(坚贞不屈)
    【出处】坚强而不屈,义也。 《荀子·法行》王公束修厉节,敦乐爇文,不求苟得,不为苟行,但以坚贞之操,违俗失众,横为谗佞所构毁。 《后汉书·王龚传》
    【解释】坚:坚定;贞:有节操;屈:屈服、低头。意志坚定,决不屈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意志坚定
    【结构】补充式
    【相近词】威武不屈、坚强不屈
    【相反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
    【同韵词】批吭捣虚、穴处野居、燕雀之居、虎豹之驹、乘隙捣虚、温恭自虚、投刃皆虚、华屋丘墟、穷大失居、丢卒保车
    【成语故事】明朝末年,清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扬州,派明朝降将李遇春去扬州劝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骂而回。豫亲王多次用书信劝降,也被史可法回书痛骂。清兵攻陷扬州,史可法自杀未遂,被清兵俘虏,他坚贞不屈,慷慨就义

    8.盲人摸象
    【出处】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大般涅盘经》三二
    【释义】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看问题以偏概全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相反词】洞察一切、仰视观察
    【同韵词】东游西逛、后来者居上、一瓶不响,半瓶晃荡、详略得当、打翻身仗、层峦迭嶂、门户开放、一石激起千层浪、狂涛骇浪、大失所望
    【成语故事】古代佛经里讲到有几个盲人去摸大象,一个瞎子摸到大象的腿就说大象像棍子,一个摸到大象的耳朵就说大象像扇子,一个摸到大象的尾巴说像绳子。因为他们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而没有看到大象的整体形象

    9.摩肩接踵
    【典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战国策·齐策一》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 《宋史·李显忠传》
    【释义】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多时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熙熙攘攘、熙来攘往
    【反义词】地广人稀
    【同韵词】雾兴云涌、堤溃蚁孔、血气方勇、小怯大勇、恃强怙宠、成何体统、大智大勇、血气之勇、贯鱼成宠、北辰星拱、......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相国晏婴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给他走正门,说齐国没人就派这个矮人来。晏婴说齐国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挥汗成雨。齐国的出使规矩就是无能的使臣只能去见无能的国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10.名正言顺(名正言顺)
    【典故】《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释义】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说话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理直气壮
    【相反词】理屈词穷
    【押韵词】出内之吝、情至意尽、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砺世摩钝、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民保于信、言之过甚、高谈弘论、黄中内润、单传心印、......
    【灯谜】闯王登基改国号
    【成语故事】孔子因不满鲁定公沉迷酒色,带领学生来到卫国,因卫灵公言而无信,就留下子路一人,他带领其他学生离开卫国。卫出公继位后,让子路去请孔子来卫国辅政。孔子说:“只有名义正当,说话合理,才能干成大事。”

    11.名落孙山(名落孙山)
    【典故】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宋·范公偁《过庭录》
    【释义】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指落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一败涂地
    【相反词】名列前茅
    【同韵词】先我着鞭、缺吃少穿、沥胆披肝、春满人间、陈旧不堪、鹏抟九天、窥见一斑、瓮尽杯干、粲然可观、沥血披肝、......
    【谜语】写中文
    【成语故事】宋朝苏州滑稽才子孙山与朋友去苏州参加乡试。考完以后,孙山考中但是最后一名。朋友没考中留在省城。孙山回到乡里接受乡亲的祝贺。朋友的父亲来打听儿子的情况,他作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来回答朋友的父亲

    12.孟母三迁(孟母三迁)
    【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汉·赵歧《孟子题词》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为了孩子的教育
    【相近词】三迁之教
    【同韵词】学如登山、千古奇冤、坐卧不安、鬼计多端、沸反连天、阴凝冰坚、一夫得道,九族升天、衣弊履穿、呼吸之间、伯仲之间、......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13.落井下石
    【典故】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释义】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陷害人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相反词】助人为乐、雪中送炭、相濡以沫
    【同韵词】择善固执、安弱守雌、君仁臣直、史鱼秉直、一资半职、一口不能着两匙、词正理直、船到桥门自会直、半文不值、设官分职、......
    【年代】古代
    【灯谜】往井下人滚石头
    【邂逅语】推人下井还要滚石头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御史大夫柳宗元因为过失而被贬至柳州刺史,他在柳州忧郁不得志而死。文学家韩愈见好友被小人进谗言而替他打抱不平,为他写墓志铭深刻揭露那帮落井下石的人,同时也提醒世人要警惕那些平时指天发誓掏心窝的人

    14.励精图治(励精图治)
    【出处】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 《汉书·魏相传》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宋史·神宗纪赞》
    【解释】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
    【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用于统治者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雄才大略
    【相反词】丧权辱国、祸国殃民
    【同韵词】朝三暮四、百金之士、枯槁之士、穷巷陋室、操戈同室、悠然自适、逆天行事、前尘影事、旷职偾事、少不经事、......
    【年代】古代
    【灯谜】医学
    【成语故事】公元前68年,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建议汉宣帝刘询采取措施削弱霍氏权力。霍氏假借太后命令欲杀魏相,汉宣帝先发制人将霍氏满门抄斩,从此亲自处理朝政,振作精神,力图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

    15.乐极生悲(乐极生悲)
    【典故】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史记·滑稽列传》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淮南子·道应训》
    【解释】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高兴到极点就生灾
    【结构】紧缩式
    【近义词】否极泰来、物极必反
    【反义词】乐而忘返、乐不可支
    【同韵词】暴戾恣睢、长傲饰非、治乱扶危、蕙折兰摧、凤皇于蜚、招事惹非、大雪纷飞、双宿双飞、早出暮归、物是人非、......
    【年代】古代
    【谜语】笑死人;江州司马青衫湿
    【歇后语】新媳妇流泪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很小就继承了王位,他一味贪图玩乐,在都城临淄建造“稷下”宫,让能言善辩的人陪他聊天。一次楚国侵略齐国,淳于髡凭口才请来赵国救兵解围。齐威王摆酒庆功,淳于髡趁机给他讲乐极生悲的道理,帮他成为明君

    16.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出处】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诗经·小雅·天保》
    【释义】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祝人长寿
    【结构】补充式
    【相近词】寿比南山、极寿无疆
    【同韵词】规圆矩方、挖肉补疮、右手画圆,左手画方、惹祸招殃、济世经邦、灌米汤、锐不可当、瘗玉埋香、鼓旗相当、自是不彰、......
    【年代】古代
    【谜语】最大的寿
    【成语故事】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描写农奴的生活图景,农奴们一年忙到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他们的主人们每天都是过着莺歌燕舞的生活。他们每年都要搞年终宴会,杀猪宰羊,登上父夜堂,端起酒杯互相祝福“万寿无疆”

    17.万死不辞(万死不辞)
    【典故】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
    【释义】万死:死一万次,形容冒生命危险。万一万次也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用法】作谓语;表示愿意拼死效劳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视死如归、出生入死、在所不辞
    【反义词】贪生怕死、畏首畏尾
    【押韵词】麤衣恶食、聪明正直、揽名责实、绊脚石、纥字不识、麤袍粝食、燕岱之石、牡丹虽好,也得绿叶扶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浣衣菲食、......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董卓掌握朝中大权,骄横跋扈,为自己修筑宫殿,准备篡位。忠臣王允担心汉室江山,他问自家歌妓貂禅能否帮他的忙。貂禅说她为大人做事万死不辞,于是王允将貂禅许配给吕布后,又进献给董卓,借吕布的手杀了董卓

    18.七情六欲
    【典故】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生死耳目口鼻。 《礼记·礼运》
    【解释】泛指人的喜、怒、哀、乐和嗜欲等。
    【用法】作主语、宾语;形容人的感情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五情六欲
    【反义词】四大皆空
    【同韵词】群分类聚、穿文凿句、拂衣而去、言来语去、井井有序、搓绵扯絮、春秋积序、一替一句、千条万绪、设心积虑、......
    【年代】近代
    【成语故事】七情按《礼记》的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而按佛教的说法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六欲按《吕氏春秋》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佛教认为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

    19.期期艾艾
    【出处】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史记·张丞相列传》邓艾口吃,语称艾艾。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解释】形容口吃的人吐辞重复,说话不流利。
    【用法】作谓语、状语;形容口吃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支支吾吾
    【相反词】油嘴滑舌
    【同韵词】猛志常在、飞土逐害、布衣韦带、优胜劣汰、沉着痛快、意出言外、赤诚相待、吃糠咽菜、万般无奈、胡孙入袋、......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汉朝初年,汾阳侯周昌跟随刘邦打天下,刘邦宠爱戚姬,想废太子立戚姬生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周昌不顾个人安危上殿晋见,结结巴巴不知说什么为好,就是阻止刘邦废太子。刘邦非常感动,再也不提废太子之事

    20.两袖清风(两袖清风)
    【出处】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 元·陈基《次韵吴江道中》诗
    【解释】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为官清廉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洁身自好、一贫如洗、廉洁奉公
    【反义词】贪得无厌、贪赃枉法
    【同韵词】战兢兢、一个萝卜一个坑、虎口余生、声价倍增、一路风清、口口声声、远来和尚好看经、济弱扶倾、画龙点睛、身微言轻、......
    【灯谜】马蹄服
    【歇后语】胳膊弯里打凉扇
    【成语故事】明朝监察御史于谦为官十分清廉,从不收受老百姓的财物,而当时的官场十分腐败。于谦在任巡抚期间回京什么也没有带,特带《入京》诗一首:“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21.空前绝后(空前绝后)
    【出处】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 宋·赵佶《宣和画谱》
    【解释】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极不寻常的盛况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绝无仅有、亘古未有、史无前例
    【相反词】比比皆是
    【同韵词】男女老幼、与天地同寿、黄干黑瘦、无出其右、积素累旧、异姓骨肉、一蹴而就、无疆之寿、循循善诱、东挪西凑、......
    【谜语】木屐;无始无终
    【邂逅语】马蹬子钉掌;女同志穿凉鞋
    【成语故事】晋朝大画家顾恺之所画人物神态逼真,形象生动。南朝梁代画家张僧繇善于画山水人物,传说他画龙点睛。唐朝画家吴道子集绘画与书法于一身,让人叫绝。后人说顾恺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张僧繇的成就后人莫及,吴道子则是空前绝后

    22.曲高和寡
    【出处】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解释】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讽刺意味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阳春白雪
    【反义词】下里巴人
    【同韵词】尻轮神马、一定之法、披袍擐甲、舞文玩法、涉笔成雅、不变之法、束兵秣马、半真半假、临崖失马、避世金马、......
    【年代】古代
    【谜语】一钩新月伴新主
    【邂逅语】毛驴嗓门大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楚襄王问文学家宋玉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宋玉有意见,怎么没有附和的人?宋玉回答道:有一个唱歌的人在郢都街上唱《下里》《巴人》,很多人跟唱,唱《阳春》《白雪》,附和的人就少了,可见“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23.如雷贯耳(如雷贯耳)
    【出处】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
    【解释】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客套话
    【结构】动宾式
    【相近词】名满天下、闻名遐尔、如雷灌耳
    【反义词】无名小卒
    【同韵词】......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东汉时期,董卓利用实力把持朝政,图谋篡位,司徒王允和养女貂禅商定要利用吕布杀了董卓。王允先把貂禅许给吕布,然后献给董卓,吕布见貂禅被董卓霸占,心里十分气愤与无奈,貂禅表示吕布名声如雷贯耳,愿意跟他共度一生

    24.救死扶伤(救死扶伤)
    【典故】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释义】扶:扶助,照料。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医生的职责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治病救人
    【相反词】落井下石
    【押韵词】桂子飘香、死而不僵、鸿案相庄、纲挈目张、歧路他乡、以柔制刚、剜肉成疮、直接了当、捉贼捉脏、鱼米之乡、......
    【年代】古代
    【灯谜】医生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被汉武帝打入大牢,被处以腐刑。他的朋友任安来信要他“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任安也因事下狱当斩,司马迁给他写信,叙述自己是怎样忍受痛苦活下来。他当时为李陵辩护,说他英勇善战,使敌人无暇救死扶伤

    25.集思广益(集思广益)
    【出处】国家所以设立衙署,盖欲诸臣共集一堂,互相商榷,佞者既明目共视,难以挟私,贤者亦集思广议,以济其事。 清·昭梿《啸亭杂录·钱南园》
    【解释】指集中众人智能,广泛进行议论。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博采有益的意见
    【结构】联合式
    【近义词】群策群力、广开言路
    【反义词】一意孤行、独断专行
    【押韵词】出何典记、小本经济、指天画地、寸长尺技、上气不接下气、春回大地、张筵设戏、啼天哭地、阳煦山立、难兄难弟、......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刘禅继位,蜀国的大小政事都由丞相诸葛亮处理。诸葛亮在朝野的威望很高,但他并不居功自傲,经常注意听取部下的意见。有部下反对他这样做,他认为这是为了集中众人的智慧和意见,广泛地听取有益的建议

    26.含沙射影
    【典故】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二含沙射流影,吹蛊痛行晖。 南朝宋·鲍照《苦热行》
    【释义】传说一种叫蜮的动物,在水中含沙喷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击或陷害人。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说话
    【结构】连动式
    【相近词】含血喷人、指桑骂槐、恶语中伤
    【相反词】光明正大、直截了当
    【押韵词】狡焉思逞、坑灰未冷、兵强将猛、称锤落井、多快好省、大梦方醒、大煞风景、飘萍断梗、忠心耿耿、返躬内省
    【成语故事】古代传说水中怪物蜮,形状像鳖,只有三条腿,嘴里有一条像弓的横肉,看到岸上或水上人或人影经过时就喷射沙子,被喷之人就会生病,非常痛苦,严重的直到死亡。由于它很坏,人们一旦见了一般都是想办法避开

    27.画蛇添足(画蛇添足)
    【典故】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战国策·齐策二》将军功绩已成,威声大震,可以止矣。今若前进,倘不如意,正如‘画蛇添足’也。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十回。
    【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馀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多余的事
    【结构】连动式
    【相近词】徒劳无功、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反义词】画龙点睛、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同韵词】大简车徒、懋迁有无、乌舅金奴、烟波钓徒、华冠丽服、社鼠城狐、修饰边幅、一民同俗、雄飞雌伏、老牛舐犊
    【成语故事】楚国有个专管祭祀的官员,春祭以后倒一杯酒给手下人,因人多酒少不够分,就想出谁先画好蛇就喝酒的办法,有一个人第一个把蛇画好了,见其他人还没有画完,就在已画好的蛇上加了两只脚,让人啼笑皆非

    28.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出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子罕》
    【解释】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形容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称赞年轻人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少年老成
    【反义词】少不更事、乳臭未干
    【同韵词】摧折恶类、好施小惠、亏于一篑、截辕杜辔、风通道会、不进则退、木朽形秽、楛耕伤稼,楛耘失岁、阿尊事贵、倚姣作媚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几个小孩在游玩,他问其中一个不玩的小孩,小孩说疯玩会有伤害的。小孩筑城挡住了孔子的车,孔子问为什么不让车,小孩说从来都是车避让城堡没有城堡让车的,孔子听后叹息道:“真是后生可畏!”

    29.祸起萧墙(祸起萧墙)
    【典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论语·季氏》
    【释义】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内乱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同室操戈、萧墙之祸、尺布斗粟
    【反义词】敌国外患、兵临城下、大军压境
    【同韵词】拘俗守常、龙飞凤翔、纷纷洋洋、狐埋狐扬、龙战玄黄、骑鹤上扬、愁多夜长、问道于盲、平平常常、动静有常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康子为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想攻打附近的颛臾国。季康子的谋臣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他们问孔子该如何处理。孔子说:“治理一国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国内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恐怕要祸起萧墙了。”

    30.害群之马(害群之马)
    【出处】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庄子·徐无鬼》
    【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危害集体的人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城狐社鼠、残渣余孽
    【相反词】仁人志士、谦谦君子
    【押韵词】强不凌弱,众不暴寡、舞文枉法、形孤影寡、添砖加瓦、雍容尔雅、熟羊胛、富商大贾、强不犯弱,众不暴寡、片鳞碎甲、虚舟飘瓦
    【成语故事】传说黄帝轩辕氏去且茨山找神仙大隗讨教治理天下的良方,在半途中遇到一个牧马的孩子,黄帝向他问路,孩子告诉大隗的住处。黄帝问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孩子说:“治理天下就和放马一样,只要那去其害马就可以了。”黄帝顿悟其中道理

    三、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

      大笔如椽

      【成语故事】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出处】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解释】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用法】作谓语;用于夸赞别人的文笔

      【相近词】如椽大笔

      【成语举例】大笔如椽指端揽,贝叶行间才数点。  清·陈恭尹《观唐僧贯休画罗汉歌》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2

      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派公子冯出使晋国。

      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从楚国到晋国必经郑国。按规定,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是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可以轻视别国,不把宋国和郑国放在眼里,所以就没有通知宋国和郑国。

      临行前,申舟担心地对楚庄王说:“郑国明于事理,到晋国去不向它借路还关系不大;可宋国不讲情面,到齐国去不向它借路,我恐怕会被他们杀死。”

      楚庄王说:“不用担心,假如他们真敢杀你,我就替你报仇。”

      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

      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宋国国君听了后,处死了申舟,并随时迎接楚国的进攻。

      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取胜。

      楚军把宋国围困了半年,第二年春,宋国被逼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晋景公仍然犹豫不决,他说:“人家有难相求于我们,我们竟不加理睬,这有点说不过去吧?我感到耻辱。”

      伯宗进一步劝道:“这算不了什么,山林沼泽里难免有污垢疾害,就是美玉也难免有斑点。因此说,国君有时不免要含耻忍辱,这是小毛病损害不了大德。”

      听了伯宗这番道理,晋景公才决定不派兵去救援宋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都不要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要做,就做自己能力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的才是最适合的。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3

      子产放生

      子产放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出处】《孟子·万章上》。

      【释义】子产:春秋时,郑国人,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又字子美。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形容人心地善良。

      【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有一个贤大夫公孙侨,字子产,心地仁厚。他常济贫并救人于危难,喜欢行善,特别是从不杀生。

      一天,一个朋友送给子产几条活鱼。这些鱼很肥,做成菜肯定是一道美味。子产非常感激朋友的好意,高高兴兴地收下了礼物,然后吩咐仆人:“把这些鱼放到院子里的鱼池里。”他的仆人说:“老爷,这种鱼是鲜有的美味,如果将它们放到鱼池中,池里的水又不像山间小溪那样清澈,鱼肉就会变得松软,味道也就不会那么好了。您应该马上吃掉它们。”子产笑了:“这里我说了算,照我说的做。我怎么会因为贪图美味就杀掉这些可怜无辜的鱼呢?我是不忍心那样做的。”仆人只得遵照命令。当仆人把鱼倒回池中时,眼见鱼儿悠游水中,浮沉其间,子产不禁感叹说:“你们真幸运啊!如果你们被送给别人,那么你们现在已经在锅中受煎熬了!”

      【成长心语】

      孔子称赞子产:“有仁爱之德古遗风,敬事长上,体恤百姓。”子产因其聪明和善良,而被人们传诵至今。“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要因为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善事就不去做,也不要因为是一件很小的坏事就去做。因为生活其实就是由这些小事堆积形成的。更重要的是,这些小善和小恶会成为日后那些大善和大恶的基础。人人都应该存有善念,心中有善就会觉得生活很充实。人的行为都要符合道德的准则,要对的起自己的良知,这是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的前提条件,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哲理。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4

      投笔从戎

      【成语故事】东汉初期,班超因为家贫靠帮官府抄写文件为生,供养老母。但是他觉得这样抄抄写写没什么出息。刚好北方匈奴侵汉,他把笔一扔,毅然报名参军,当了一名军官,在战斗中立了大功。他向朝廷建议与西域各国建交,朝廷派他出使西域。

      【出处】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后汉书·班超传》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弃文就武

      【相近词】弃文就武

      【相反词】解甲归田

      【成语例句】

      ◎ 他毅然投笔从戎,辗转天津、烟台、济南,投身于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之中,先后经历了无数次浴血战斗。

      ◎ 1972年冬,黄建国投笔从戎,从无线电报务员到电台台长,一干就是十载。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5

      结草衔环

      结草衔环:永怀感恩之心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后汉书·杨震传》。

      【释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历史典故】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个爱妾。魏武子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后来,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打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掉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成长心语】

      平时,如果别人对自己有恩惠,往往会用“结草衔环”来表示要感恩报德。懂得感恩的心灵,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美的心灵;懂得感恩的生命,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值得敬重的生命。同时,这两个典故也旨在告诫人们“善有善报”,“勿以善小而不为”。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6

      以管窥天以管窥天:克服狭隘,把“心窗”打开

      【出处】《史记·扁鹊列传》。

      【释义】以:用或从的意思;管:就是竹管、竹筒;窥是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本意是从竹管里看天空,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比喻见闻狭隘,看问题片面。

      【历史典故】

      战国时期齐国的名医扁鹊,原名秦越人。因为他救活了许多濒于死亡的人,所以当时人们把他称作传说中黄帝时代的神医扁鹊,而不去提他真实的姓名了。传说,扁鹊曾得到过仙药和秘方,能隔墙给人看病,并能看清病人的五脏六腑,病灶在什么地方。

      有一年,扁鹊带领弟子外出巡医,路过虢国都城的王宫,隔墙听到宫内一片哭声,不知除了什么事,他就向宫外守门人询问。方才得知是太子刚刚去世。扁鹊又问:“他什么时候去世的?得了什么病?”守门人回答:“今天早晨鸡叫二遍的时候去世的。太子的病是血气运行没有规律,阴阳交错而不能疏泄,所以突然昏倒而死。”扁鹊凭借自己的经验,已经知道太子得了什么病。于是,他对守门人说:“请禀告君王,我是齐国的医生秦越人,能使太子复活。”守门人瞧了瞧扁鹊,说:“先生该不是胡说吧?人死了还能治活?我听说上古有个姓俞的医生,治病不用汤剂、药酒及其他东西。一解开衣服诊视,就能知道疾病所在,然后剖开皮肤,疏通经脉。先生的医术能如此,那么太子就能再生了,不然的话,要使他再生是骗人。”扁鹊再三请求守门人,他就是不答应。扁鹊叹息说:“您说的那些治疗方法,就像从管子里去看天,从缝隙中看花纹一样。我用的治疗方法,不用给病人切脉、察看脸色、听声音,只要观察病人的体态神情,就能说出病因在什么地方。”

      守门人见他说得很有把握,终于答应替他去禀报国君。国君一听太子有救了,非常高兴,即刻请扁鹊进宫给太子看病。扁鹊仔细检查了太子的身体,切了太子的脉,然后为太子实施针灸。当银针扎进太子身体后,太子就慢慢睁开眼,嘴唇微微动了动,周围的人们都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扎完针后,扁鹊又为太子配制了几副药,同时告诉太子侍从如何煎服。最后,他对君主说:“太子不出一个月,身体就会康复。”果然,没出一个月,太子完全恢复了健康。

      从此,扁鹊的名声就更大了。

      【成长心语】

      守门人一开始不把扁鹊看在眼里,他不相信也不了解扁鹊有如此高的医术,只能说明他见识狭隘。而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不但见识狭隘,心胸也狭隘,他们用厚厚的壳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生活在自己狭小冷漠的世界里。他们处处以自我利益为核心,无朋友之情,无恻隐之心,不懂得宽容、谦让、理解、体贴、关心别人。他们始终生活在愤怒及痛苦的阴影下,阻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所以才是真正的睿智,以一种豁达、宽容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人和事。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7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则天手里,内容竟是告发周兴与人联络谋反。武则天大怒,责令来俊臣严查此事。来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兴是个狡猾奸诈之徒,仅凭一封告密信,是无法让他说实话的;可万一查不出结果,太后怪罪下来,我来俊臣也担待不起呀。这可怎么办呢?苦苦思索半天,终于想出一条妙计。

      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把周兴请到自己家里。两个人你劝我喝,边喝边聊。酒过三巡,来俊臣叹口气说:“兄弟我平日办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认罪,不知老兄有何办法?”周兴阴笑着说:“你找一个大瓮,四周用炭火烤热,再让犯人进到瓮里,你想想,还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来俊臣连连点头称是,随即命人抬来一口大瓮,按周兴说的那样,在四周点上炭火,然后回头对周兴说:“宫里有人密告你谋反,上边命我严查。对不起,现在就请老兄自己钻进瓮里吧。”周兴一听,手里的酒杯啪哒掉在地上,跟着又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说:“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成语“请君入瓮”,比喻用某人自己的方法整治他自己。

      延展阅读:

      数字成语

      1、一叫惊人,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面八方,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九回一,十全十美。

      2、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山五岳,四平八稳,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窍玲珑,八面驶风,九九归原,十全十美!

      3、一生幸福,二人同心,三年抱两,四季如意,五福临门,陆续添喜,出进平安,八面玲珑,九九吉祥,十全十美!

      4、一生平安、二人同心、三生有幸、四季发财、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七邻友好、八面威风、九久康泰、十分欢快!

      5、可见一斑、心无二用、垂涎三尺、五湖四海、四分五裂、三头六臂、七擒七纵、五花八门、十拿九稳、化整为零!

      6、一马当先、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世同堂、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7、祝你:一马平川、两亿资产、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宾馆、六碟一碗、七喜临门、八面威风、九品官员、十点上班。

      8、一帆风顺、两人同心、三羊开泰、四喜临门、五谷丰登、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久久登科、十全十美!

      9、一帆风顺、二龙戏珠、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

      10、一马平川、两亿资产、山前有路、四海逢源、五星宾馆、六碟一碗、七喜临门、八面威风、九品官员、十点上班!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8

      出奇制胜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单在燕国乐毅将军攻齐时,运用计谋成功逃到即墨城,被即墨城推举为守城长官。燕国还在继续侵占齐国的土地,田单利用反间计,离间燕惠王与乐毅的感情,用燕兵割齐兵的鼻子激起齐兵的士气收复齐国的失地。

      【典故】[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老残游记》第七回

      【释义】出奇兵战胜敌人。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或其他

      【相近词】六出奇计、出奇致胜

      【相反词】按兵不动

      【其它使用】

      ◎ 它是一种突破逻辑推理的限制,出奇制胜的思维。

      ◎ 魏延建议诸葛亮率大军"自斜谷而出",也是意在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以保证他从子午谷出奇制胜。

      ◎ 炮虫开始迎敌时,不是也泰然自若么?大敌压顶的时候,能够平静自如,必有出奇制胜的妙计。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9

      宠辱不惊

      【成语故事】唐太宗时期,官吏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先后三次给漕运官更改考评政绩,该官吏表现出宠辱不惊。后来卢本人也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的`为人原则。

      【出处】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晋·潘岳《在怀县》诗

      【解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人豁达的性格

      【相近词】置之度外

      【反义词】患得患失、宠辱若惊

      【成语造句】

      ◎ 县府大门前一对石狮,见惯清朝的黄龙旗,目睹过辛亥年间的五色旗,早已宠辱不惊,惟留一身岁月斑驳痕迹。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0

      神武挂冠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梁国的陶弘景,自幼家贫,经过苦读而入仕,他没有当上大官,在一次求一个县官失败后,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十分厌倦,就于永明十年,他就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表辞官。辞官后,他就隐居山林。

      【出处】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解释】指辞官隐居。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示列】置吾兄于神武挂冠,华顶高服之间,而兄亦不受。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1

      【成语】: 洛阳纸贵

      【拼音】: lu yáng zhǐ guì

      【解释】: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出处】: 《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举例造句】: 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了,眼也花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七回

      【成语故事】: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2

      扇枕温席

      扇枕温席:百善孝为先

      【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历史典故】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成长心语】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好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以黄香为榜样,做一个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3

      晨钟暮鼓

      【成语故事】洛阳附近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在长约一公里山崖上,共雕刻佛像近十万尊,艺术水平最高的是奉先寺,寺内供奉的是卢舍那佛,高17米。杜甫作《游龙门奉先寺》描写僧侣的晨钟暮鼓生活:“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典故】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唐·李咸用《山中》诗

      【释义】暮:傍晚。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令人警悟的话

      【近义词】暮鼓晨钟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4

      一饭千金 一饭千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千金:千两黄金。受了别人一顿饭的恩惠,要用千两黄金来回报。比喻受恩厚报。

      【历史典故】

      韩信,汉初一位叱咤风云的统帅。他本是淮阴人,出身贫寒,自幼父母双亡,而且性格放纵,不拘礼节。他家里没有什么财产,既不可能被推荐做官,又不会经商、种地,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常常是有了上顿没下顿,只得依靠别人救济度日,这里混一顿,那里蹭一餐,许多人都很讨厌他。

      为了生活,韩信只好到淮阴城的河边去钓鱼。那里经常有许多老妇人在冲洗丝绵,其中一个老太太见他饥肠辘辘的样子,就把自己的饭分给他吃,一连十几天都是这样。韩信非常感动,便对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好好报答您的。”老太太听了很生气,大声斥责韩信说:“堂堂七尺男儿,你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里还希望你的报答啊?”韩信听了很是惭愧,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来。

      他每天专心研究兵法、练习武艺,只等着机会的到来。秦末战乱,他辗转投奔了刘邦的汉军,做一个负责押运粮草的小官。之后,他认识了刘邦的谋士萧何,由一名运粮官变成了一名将军。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韩信帮助刘邦平定三秦之地,取得了对楚作战的胜利;连续灭魏、徇赵、胁燕,平定齐国;最后,逼项羽退到垓下,自刎而死。此战之后,刘邦封韩信为楚王。韩信回到楚国后,找到当年分给他饭吃的那位老太太,送她黄金一千两,以报答当日之恩。

      【成长心语】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当你的人生处在最艰难的时刻,一点点小小的帮助,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你所得到的,不只是帮助,更多的是一点光亮、一线希望,它可以为你在无尽的黑暗中,照出一丝光亮;它可以为你在人生的绝境中,提供一线生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情境之下,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这样你所拥有的就不仅是一双援手,还有一种世间独有的温暖,还有一颗纯粹、感恩的心。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15

      车载斗量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蜀主刘备出兵伐吴,吴主孙权派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向魏文帝曹丕求援。曹丕傲慢地侮辱他,赵咨十分巧妙地回敬曹丕,使曹丕十分佩服他的才能,问他东吴像他这样的人才多不多,他回答说可以车载斗量。

      【典故】遣都尉赵咨使魏。  《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裴松之注引《吴书》

      【释义】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用法】作谓语、定语;表示事物数量很多

      【近义词】不可胜数、不计其数

      【反义词】凤毛麟角、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示例】举人、进士、我和表兄两家车载斗量,也不是什么出奇的东西。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

    关于典故的意思的问题,通过《历史典故成语故事》、《中国历史成语故事》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典故的意思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典故的意思(4)

    相关阅读

    • 6个历史典故,真正读懂会影响你的一生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典故的意思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6个历史典故,真正读懂会影响你的一生和中国历史典故100条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
    • 夜郎自大的成语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夜郎自大成语故事: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百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
    • ”夜郎自大”这个典故的意思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前面讲过,张骞从四川犍为派出四路使者,想经过身毒国,再通西域,但是派出去的人半路都被挡回来了。这挡住去路的,是住在现在四川省南部和贵州、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那一带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