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张健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提升宏观政策效率和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张健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提升宏观政策效率
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近日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动荡中的2022——全球与中国经济及政策展望”为主题,围绕四大圆桌议题展开深入讨论。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发展与监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华夏银行原行长张健华出席圆桌讨论四“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并发表演讲。
张健华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在向市场化的方向改革,价格调控逐渐取代数量调控。此外,央行结构性债权占主导地位,定向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地位突出,货币政策传导更迅速,同时,张健华也评价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的部分优缺点。张健华认为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优点在于:
一是有引导性,能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在总量和价格外对市场预期进行管理和引导;
二是政策直达,缩短了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
三是起效快,相比传统的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起效更迅速。
张健华还提到结构性货币政策面临的一些挑战:
一是如何选择定向支持工具或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的行业,这是政府面临的难题,要求政府走在市场前面;
二是结构性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机制效果可能有限;
三是货币政策短期工具支持长期结构变化有一定难度;
四是用价格优惠撬动的银行资金可能不如财政资金起效快;
五是需要考虑结构性货币政策引起的银行业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在资源配置上是否最优。
张健华表示,未来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结合,共同提升宏观政策效率。
图为张健华
以下为张健华发言部分实录:
这一节讨论的是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我想从这个角度谈两个问题。第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第二,结构性货币政策相关的问题。
从银行的角度,我干了七年的商业银行,所以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的感受比较深。首先我国央行到目前为止应对疫情整体判断、货币政策的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是有效果的,疫情应对总体效果还算可以的。其中表现一个是,这一两年的经济相对比较稳定,当然这两年一直在困难当中,但是我们走过来了。当前确实遇到了比较突出的问题,刚才黄益平老师说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基于当前形势的判断,这点我也同意。我们的货币政策整体来说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在具体的实施的过程中,我感觉有几个问题,其实也不只是在应对疫情当中,也是这些年来我的一点感受。
货币政策传导的改革方向是市场化的货币政策传导,价格调控取代数量型的调控。我们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用得相对少一些,数量型的工具用得比较多,并且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是用得越来越具体了。
在银行工作时感觉到在经营当中的时候,其中很大一部分不完全是由央行的货币政策决定的,而是由监管要求的。刚才黄益平老师提到的那点我特别有体会,其实不仅仅是普惠的、小微的决定了我们的快速增长,还包括很多别的,有考核的、绿色的、支持节能减排的,有一系列考核的指标。一个是说有增长的考核,现在没有增长考核,为什么三月份的时候数据增长还是比较好的,而4月份的数据有点超乎预期的悲观。我3月份找了几家银行的同事们聊了聊,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我们督导的结果,因为地方政府给各家银行下增长指标了,贷款增幅必须达到多少,有的地方要求3月份的数据必须增长达到10%,我们看三月份一季度确实达到10%,4月份就下来了。
当然四月份下来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因素,但是不管怎样,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很多最终的金融数据那些结果,其实不是完全的市场化的调控,央行用的工具手段也一样。其中监管的措施,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我们曾经分析过,比较高的时候有30%左右的信贷资产,说白了都已经是被监管或者央行调控的,你的资产负债表里有30%左右的部分都已经被决定了,这些不是说我们在用市场化选择客户或者我们自主选择客户,当然每个行业里还是自主选择,但是大的结构其实已经被决定。我们现在一些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以及监管政策,特别是宏观审慎的政策有很多的考核,这一点对银行无论是效率、选择客户的风险度也好,实际上还是有一些影响的。
最近出台的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有很多,比如再贷款再贴现、PSL、直达工具、碳减排……最近又在推出养老、科创等支持,现在各项的直达工具或者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也越用越多,这个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
先说宏观的,其实在央行对银行业的债权里这种有定向性的结构性特征的不一定完全针对某一个行业,比如普惠小微贷款是针对企业层面,但这种具有结构特征的货币政策工具还是应该有个总量控制。我前面提到的有结构性特征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中大约已经占到60%左右,用于补充商业银行一般流动性的不定向债权如MLF、逆回购操作等,已经明显少于央行的定向性支持。这里面其实既有很多好处也有一些问题。简单说几个好处:
第一、有引导性、政策导向。给市场一个信号,就是央行的货币政策其实除了总量和价格以外,大家都知道预期管理或者是引导性很重要。
第二、政策直达。不需要你过多传导,缩短了你的传导路径。
第三、起效快。大家知道货币政策要发挥作用无论是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会有滞后期,相对比较长。以前我们研究政策时有些政策滞后一年期以上,这个工具现在显然是比较直接了,还有好处是说可以直接降低一部分企业的成本直达,也可以通过降低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直接降低部分企业的融资成本,这些都是它的好处。但是确实刚才黄老师提到的,我也很有同感,我提以下几点:
第一、如何选择定向支持工具、结构性工具支持的行业。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指向性这么清晰,那就要求央行或政策制定者走在市场前面,需要更清晰地知道投到哪个行业效率会更高,央行要比市场更加聪明。
第二、这些政策发挥作用机制是什么?直达这部分资金有限,就以刚才提到的普惠贷款例子为例,现在我们一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里提到将近有20.8万亿的普惠贷款银行业,其实整个所有的再贷款再贴现一共2.47万亿,这个还不是说给普惠的,也就是说最多不会超过10%,那这里面大头更多的是考核的。也就是说你的优惠给价格机制弱化了,央行给的政策为什么有吸引力?其实靠的是一些优惠,整体上就是价格优惠,其实是有限的。
第三、结构性改革大家知道是长期问题,相对来说货币政策短期工具支持长期结构变化有一定的难度。
第四、如果说以这种价格优惠吸引银行撬动银行资金,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财政资金更加有效。因为它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投入不计回报甚至可以损失掉的,是一种投资性质,而央行的资金毕竟是一种债务工具,给到银行,银行再给到企业,企业最终早晚还是要还的,银行也是要还的,这个作为工具来说,比如财政如果拿同样的钱来做一个担保机制让银行来放这个贷款,那这个可能效果和央行再贷款的效果其实是有差异的。
第五、需要考虑通过这种方式影响的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是不是最佳的,从资源配置效率上来说是不是最优的。我想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可能会有这种效果,但是要能够发挥作用的话还需要有些前提和条件。如何引导社会资金去市场化配置,这一点我觉得是我们货币政策在未来需要考虑的。
谢谢大家!
一、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以下是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的相关资料,我为您分享。
论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种类型政策的不同组合。现在我们从松紧搭配出发来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效应。
(一)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即“双松”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利息率而扩大信贷支出的规模,增加货币的供给。显然,“双松”政策的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生产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政策配合,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二)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即“双紧”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政府支出规模等,来限制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的总需求;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来压缩支出的规模,减少货币的供给。这种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
(三)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
(四)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从以上几种政策组合可以看到,所谓松与紧,实际上是财政与信贷在资金供应上的松与紧,也就是银根的松与紧。凡是使银根松动的措施,如减税、增加财政支出、降低准备金宰与利息率、扩大信贷支出等,都属于“松”的政策措施;凡是抽紧银根的措施,如增税、减少财政支出、提高准备金率与利息率、压缩信贷支出等,都属于“紧”的政策措施。至于到底采取哪一种松紧搭配政策,则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所要达到的政策目标。一般说,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小于总供给,就应采取松的政策措施,以扩大社会的总需求;而如果社会总需求明显大于总供给,就应采取紧的政策措施,以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到这里,我们的分析主要还是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节效应放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上,实际上,不管是松的政策措施还是紧的政策措施,在调节需求的同时也在调节供给。同样的道理,在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情况下,既可用紧的政策措施来抑制需求的增长,也可用松的政策措施来促进供给的增长。因此紧的政策措施和松的政策措施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如果从结构方面看,问题就更清楚。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也会有一些部门的产品供大于求,另一些部门的产品供小于求;在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出现有的部门的产品供大于求,有的部门的产品供小于求。这样单纯地采取紧的或松的政策调节,都不可能使部门之间保持平衡。因此,还要从结构失衡的具体情况出发,采取或紧或松的政策措施加以调节。由此可见,当我们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来实现宏观经济的调控目标时,不能只看到需求的一面,还要兼顾供给的一面。当然也要看到,采取紧的政策措施在压缩需求方面可以迅速奏效,而采取松的政策措施在增加供给方面往往要经历一个过程才能见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一)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因而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企业征税或国家对企业的拨款,也就减少或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需求。银行是国家再分配货币资金的主要渠道,这种对货币资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并不直接参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信贷资金是以有偿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进行余缺的调剂。这就决定了信贷主要是通过信贷规模的伸缩影响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至于信贷收入(资金来源)虽然对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形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一定要通过信贷支出才能产生。比如,当社会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过旺时,银行采取各种措施多吸收企业、单位和个人的存款,这看起来是有利于紧缩需求的,但如果贷款的规模不作相应的压缩,就不可能起到紧缩需求的效果。
(二)两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从消费需求的形成看,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两个方面。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财政在社会消费需求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只要在财政支出中对社会消费性支出作适当的压缩,减少社会集团的购买力,社会消费需求的紧缩就可以立即见效。而银行信贷在这方面则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则受到财政、信贷两方面的影响。在个人所得税制度日趋完善的情况下,财政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响的。而银行主要是通过工资基金的管理和监督以及现金投放的控制,间接地影响个人的消费需求。至于说银行对个人消费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响,也主要是体现在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上。但居民储蓄存款毕竟可以随时提取,因而这种影响的力度就不像财政那样大。再从投资需求的形成看,虽然财政和银行都向再生产过程供应资金,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根据财政、银行在运用资金上无偿与有偿的不同特点,固定资产投资理应由财政供应资金,而流动资金投资一般由银行供应资金。虽然随着银行信贷资金来源的不断扩大,银行也发放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但银行的资金运用的重点仍是保证流动资金的供应。从这里也可看出,财政在形成投资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而银行的作用则主要在于调整总量和产品结构。
(三)两者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在经济生活中,有时会出现需求不足、供给过剩,有时又会出现需求过旺、供给短缺。这种需求与供给失衡的原因很复杂,但从宏观经济看,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分配引起的,而财政与信贷在膨胀和紧缩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是有别的。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财政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因此,财政的扩张和紧缩效应一定要通过信贷机制的传导才能发生。比如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时,如果银行相应压缩或扩大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抵消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只有财政发生赤字或盈余,银行也同时扩大或收缩信贷规模,财政的扩张或紧缩效应才能真正发生。问题不仅在此,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正是由于财政与银行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这就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配合运用。如果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会产生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从而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和力度,也难以实现预期的调控目标。
2017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一带一路新闻网|丝绸之路新闻网综合讯(高力)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审查国务院关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报告称:2017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注重消费、投资、区域、产业、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二、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调控宏观经济面临的重大任务。那么,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有哪些?我为您分享。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般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财政配合有双紧、双松、松紧和中性四种模式五种状态:
其一,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且通货膨胀特别严重时,选择双紧政策。通过增收减支,压缩社会需求和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贷款和再贴现等方式,减少货币供应量。两者的配合,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
其二,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时,选择双松政策。通过增支减收和降利率、扩信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两者的配合,对经济产生扩张效应;
其三,当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态时,中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最佳选择;
其四,当需要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采取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当需要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确保经济不下滑,采取松货币紧财政的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联系和区别
(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联系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的作用,但经历过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以后,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的宏观调控变得必不可少,而调控政策手段主要依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大宏观政策共同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具有紧密的联系。从调控的着眼点来看,两大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针对宏观经济出现的各种问题,通过政策扩张性或收缩性的调整,协调社会供需关系,从而保持经济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优化,促使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和协调的发展。从调控的终极目标来看,两大政策最终都是为了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政策的杠杆作用来看,两大政策是互为条件、互相补充的,一种政策的实施,一般都需要另外一种政策的协调配合。两大政策的杠杆作用相比,财政政策偏向于经济衰退、调整结构时使用,货币政策更适合于经济偏热,调整总量时使用,且政策时滞长短不一。正是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长短不同、作用领域不同的政策搭配,因此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综合运用,形成合力,发挥交叉效应,对市场经济进行可进可退的有效调节。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某些领域存在天然的结合点,这是两大政策需要协调配合的重点所在。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紧密联系的同时,由于两大政策运用的机理、作用的范围和政策的效果不同,又是有区别的。
第一,两大政策在调控经济时所遵循的经济学运行机理不同。财政政策在承认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更多追求的是政策实施是否具有长远的、综合的、宏观的和社会的效应,“雪中送炭”式的财政政策,偏重于公平问题;而货币政策是按照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实施的,更为看重的是政策是否带来高的收益、少的成本、低的风险,“锦上添花”式的货币政策,偏重于效率问题[1]。
第二,调控经济的政策手段不同。财政政策主要的政策手段有:国家预算、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等;货币政策主要的政策手段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等。
第三,调控经济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财政支出,按性质与用途来安排资金,不仅可以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引导资金流向,侧重于结构的优化;货币政策通过政策手段,调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管理全社会货币供应总量,侧重于总量的调节。
第四,政策的时差和效果的时滞不同。由于两大政策的制定者不同,所历经的程序也就不同,财政政策一般由财政部门制定,经立法机关审议通过方可执行,政策时差较长,但由于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控制性,其效果时滞较短;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制定,相对独立,故而政策时差较短,但由于是间接作用于调节对象,其效果时滞较长。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以下是我整理分享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份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0月人民银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从而体现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人民银行执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稳定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3 %,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12.7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2.2万亿元;信贷结构有所改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13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44亿元,农业贷款同比多增75亿元。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但两者又有不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 , 财政政策是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 ,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来调节。制定政策的机关不同 , 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支计划必须经过人大的批准 , 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财政调节更具有直接性 ,货币调节则相对具有间接性。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我国财政肩负的特殊重要职能。回顾我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金融改革中的坏账处理和资本金补充,多年欠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都有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期看,增加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体制没有理顺,会加大生产和交易成本,因而加快改革有着明显的制度收益。通过投入于改革,财政政策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而且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助推器”。
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急速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诉求的压力加大。最近几年,财政通过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发展,注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调节了各方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国是一个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和发展很不均衡的大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政策既要调控总量又要调控结构,财政政策既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支持改革,调控手段既要利用市场力量也要利用行政力量,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我国财政政策肩负的特殊重要职能。回顾我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金融改革中的坏账处理和资本金补充,多年欠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都有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期看,增加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体制没有理顺,会加大生产和交易成本,因而加快改革有着明显的制度收益。通过投入于改革,财政政策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而且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助推器”。
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稳定物价,二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方面积极探索,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灵活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消费等行为,既成功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又有效地防止了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1993—1994年,各地涌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股票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对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灵活调节利率、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等措施,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同时大力整顿金融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包括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再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中国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要求出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地区金融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减少,同时国内供给能力提高,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扩大内需方针,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挑战也更加艰巨。
结论
2006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面临税制改革的良好机遇,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料有新措施将陆续出台,所涉及的改革内容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开征燃油税、调整进出口环节税收政策等。今年的财政政策将充分发挥财政的再分配职能,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增强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总量平衡中的主动调控能力,维护价格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更加协调平衡增长。
对于推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已失效
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发生了一个最大的困惑,就是整个的经济有一个反弹以后,2010年以后,持续的往下走,以不断的往下往下,今年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左右,在过去五年里无数的机构预言全球经济将又一次陷入危机,它没有发生,在过去的五年历,无数的机构预言全球经济将强劲反弹复苏,它也没有发生。全球经济持续性的往下走到现在,虽然这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经济可能在明年有所反弹,今年是3.1%,但是整个的风险仍然在往下走,所以全球经济可能进一步持续下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在这个经济下行的时候,各国的经济都处于一个产出缺口状态,就是它的产出GDP水平没有达到它的最佳水平,这其中包括发达国家,大概都在它产出最佳能力的1.5%以下,新兴经济包括中国等其他的国家也都处于它的产出前在水平1%左右,经济达不到它应该和预期可以达到的水平,为什么会这样,一个很重要原因投资水平不断下降,我们看到这个投资水平在居民的投资水平相比以2007、2008年预期的水平缺了一个大缺口,企业的投资一个很大的缺口投资疲软是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投资疲软的同时更意外的发现全球贸易增长速度下跌,在过去20年通过是GDP速度的一倍,在1986到2007年的时候这是GDP的增长这是全球贸易增长,总是超过70%80%左右,2007到2008第一次GDP增长速度超过全球贸易,再一次一个很大的变化出口下滑。
出口下滑的同时全球资本流动全球下降,全国FDR直接投资的水平,整个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占全使酒的比重4.8%左右跌了2.8%,跌了40%,贸易不懂,物不流,资本下降,资本不流,投资下降,所以全球经济持续的往下走,在这个情况下当然对石油的需求在下跌,所以我们看到石油的价格在大幅度的往下降,2014年2015年不断往下走,这个图讲石油价格下跌的时候,表示石油供给结构的变化,红的典型是Opeic(音),蓝的是以美国为主导页岩油的发展,结构走向页岩油。看一下石油未来十年的发展,现有原有产量的一半被取代,因为老龄化到期,新取代一半的产能大部分是页岩油,经济低迷,需求下降,结构的变化从传统的石油生产专项页岩油,页岩油今天最低生产水平和平均生产水平50美元,因为在前面讲到油价结构变化,从传统的Opeic(音)转向页岩油,所有石油的价格将来被页岩油成本决定,我的分析未来的石油价格也就在50美元到60美元左右。在中期服务,投资下降、贸易下降、油价下降当然是物价下降,全世界进入一个低的通货膨胀阶段,在此展示不是物价有多低,展示有多少的国家物价水平低于零,有多少国家它的物价水平低于2,全世界大概有30%左右的国家今天物价水平低于1%,有20个国家低于0%,也就是说进入通货紧缩的状态,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80%通货状态低于20%的理想目标。
通货膨胀低还不是主要,今年面对物价最大的问题生产指数急剧下降,全世界80%的国家,特别是制造业出口,产品的出产价格连续负增长,中国的PPR在过去的50个月是负,最近有所反弹,最低达到4.9%,这就表明全球处于产能过剩,处于激烈的出口竞争的格局,把这些所有一切放在一起,可以看到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全球经济格局,经济低俗增长,低投资,低贸易增长,低全球资本流动增长,低油价,低通货膨胀,这是我们很多年里没有见过的现象,这是一个全球经济的新的变局,所以剩下的问题就是说在这个期间下,利率水平当然也就不断的下跌,跌到了零,利率跟着弱经济走,跟着通货膨胀走,所以在这个情况下这个问题像这样的低增长,低投资,低出口,低资本流动,低油价,低利率水平会不会持久,从深层次结构的概念来说有很大的概率,会继续生活在这样一个低的世界经济格局之中,我来解释为什么,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008年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对现行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7年之前做出全球经济预测是上面蓝色,2008年再次预测经济有下调,沿着红色走,黄色是全球经济的实际走势,全球经济受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极具的下滑,但它从来没有能力反弹,过去经济危机是正常的事情,任何有危机经济下滑但是它会反弹超过原有的曲线,然后缓缓原有的曲线,所以经济可以维持一个原有的规模,2008经济危机全球近70年以来第一次经济下跌以后从来没有能够回到最早的基线,所以全世界丢掉一块GDP水平,这块水平已经拿不回来了。
有产出缺口,经济走软,总需求不足,能不能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断拉动总需求,使得需求上升推动经济增长,过去五年来无数政府试图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拉动,今天已经没有这个空间。最早是对发达国家经济,2007年预测财政赤字从这里往下走,从100%跌下来,实际情况危机以来因为增加了财政赤字,财政刺激不断的上升,而且跌不下来,要到2020年发达国家财政赤字逐渐逐渐往下走,还是发达国家GDP的50%左右,甚至新型国家,受危机的影响,财政赤字,财政支出一直往前走到2020年才能稳住包括低收入国家和平。财政政策受到最大的约束在这张表上,做了分析各个国家为财政支出财富的利息水平,2007年发达国家债务占GDP比重71.6%,到2014年债务比重到104.6%,增加了46%但他的付息成本仍然是2.9%,它没有任何增加。
为什么,当然很简单,因为利率不断往下走,利率水平太低,财务赤字在上升,这个利率水平也上不去,因为它无法通过调利率来调动经济,因为不然的话,财务没法承担成本,所以这是第一个财政空间非常有限,而且财政和利率水平形成了一个死结。在货币政策占在全世界25%的国家,瑞典、荷兰、瑞士,欧盟现在进入负利率政策也没有货币政策的空间,在没有总需求政策的时候,进一步发现在未来全球的潜在的增长水平也在下降,全球潜在增长水平有劳动力潜在增长水平,资本的增长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潜在水平决定,到2015到2020年略有反弹,但远远低于本世纪初中的水平,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是决定未来经济潜在增长能力的基础,如果这一个统计是能够得到确认,未来的增长应该会仍然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为什么能够确认未来潜在的经济增长水平会下降,第一个投资下降,相比2007年的水平看一看在发达国家里,整个的投资水平跌了一大块,很多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发达国家投资水平跌了20%到25%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缺口,大部分的投资跌在哪里,跌在企业,企业不投资,蓝的是企业,红的是居民的住房投资,这是美国,这是发达国家总计,这是英国,这是日本,大家可以看到巨大的企业不投资,在私人和公共部门,绿的是公共部门,黄的是私人,私人企业不投资。低投资是决定低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就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全球处于一个人口结构大变化的根本格局变动之中,第一个人口在持续往上走,可以看到人口从现在7.5亿到7.6亿逐渐会在2011年80年后变成110亿,但是人口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在发达国家他的人口逐渐的老龄化,劳动力在下降,只有非洲或者南印度地区人口在增长,人口增长从高劳动生产力从高收入的国家转到低劳动生产力低劳动收入的国家和地区,全球人口的根本的变化,当然拉低了全球人均GDP增长水平,更不理解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全球劳动生产率降低,全球劳动生产率在过去15年普遍下降,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包括印度等等。劳动生产率下降的有投资下降的原因,有劳动人力资本下降的原因,现在还有很多原因不理解,天天看到新经济,特别是看到杭州那么多网罗经济,仍然在今天这个阶段没有把它物化成一个产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力在创新不断出现的同时,全球劳动生产率普遍下降,回到最早的潜在增长力水平这个图,潜在的投资在下降,潜在的劳动率供给速度在下降,当然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下降,最后全球分配恶化,也给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当收入更多的集中在1%或者0.01%的时候他们的需求对于整体经济而言是有限的,中产阶级收入下滑,是推动总需求下降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所以需求又是走软。
在整个需求走软的同时全球发生新的变化,为什么贸易会下降,是我们发现在居民收入水平不提高的时候,居民对贸易产品需求弹性下降,这是一个很新的现象,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因为全球化就是居民对贸易品的需求弹性上升,这个曲线就表明从2003和2006年相比,在发达国家和新型国家而言,所有对于贸易品的需求都在往下走,2012和2015年,相比2003和2006年两个阶段,仍然在今年是一个迷,还没有充分的理由解释为什么,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因为我们更多转向服务业。
而消费也更多转向服务业,在所有资项引起投资下降,消费下降主要的原因全球增殖的不确定性,这个中国全球的普图,蓝的表示社会和谐,红的表示危机出现,大家可以看到仅仅2000年,仅仅16年以前全球所有国家基本是绿的,今天几乎所有国家没有一个是绿的,政治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投资的消费性是最大的不确定,科技变化的的最大的因素是对企业的产生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当有滴滴的时候,当有Mvp(音)的时候,投资旅馆,传统的汽车制造业还会扩张么?所以创新对现成的企业的是影响巨大的。
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的问题,通过《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分析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