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李清照很冷门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句句扣人心弦

李清照很冷门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句句扣人心弦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柔肠一寸愁千缕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李清照很冷门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句句扣人心弦和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李清照很冷门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句句扣人心弦
  • 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 李清照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 如梦令 李清照 全诗
  • 一、李清照很冷门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句句扣人心弦

    说到李清照,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诸多经典词作。毕竟,李清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更是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人称“易安体”。但我们也不能忽视李清照的诗作,尽管她的诗现存很少,却可以说是首首佳作。如《夏日绝句》便以喷涌而出的爱国之情,震撼人心,千古传诵。

    本文就让我们通过一首诗《春残》,来感受李清照在诗中的高超表现技术和动人的艺术魅力。首先,它是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虽然它的创作时间无法确定,但是通过诗意来看,它是李清照晚年寄居某地,于某一年的晚春时节所作。它主要表达的内容,便是李清照客居异乡,在愁病中的浓浓思乡之情。

    相对于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来说,这首《春残》可能略显冷门,少有人知道。但它却在短短的4句中,便把思乡之情描绘的淋漓尽致,可谓句句扣人心弦。另外,它还一改李清照大多数诗作中的雄浑大气,而采用了雅致纤细的表达方式,纯粹以白描手法来叙事和写晚春之景,以达到最后抒情的艺术效果。

    《春残》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

    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首句,“春残何事苦思乡”,即春天就快要过去了,我为什么还是会思念故乡?对于古代诗人来说,伤春悲秋是一个永恒不变的情怀。如李清照的词作《点绛唇·闺思》中便有“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感慨。从这句诗的语气来看,李清照应该是好不容易在暮春时节没了闺中之愁,却又徒生了浓浓的乡愁。

    次句,“病里梳头恨最长”,意思是说,因为心绪烦乱,我在病中梳头,感觉不快就像头发一样长。这句诗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其一,它形象地说明了李清照由于生病而无力梳头的状况,所以她才会怪它太长。其二,它则同李白诗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旨在表达乡愁之深。结合首句来看,这首诗无疑也刻画了一个客居异乡、卧病床褥、心绪烦乱的诗人形象。

    最后两句“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它的意思是说,房梁上的燕子每天都在呢语。柔风一吹,我这满屋都是蔷薇花的香气。乍一看,似乎李清照的一颗愁心得到了排遣。其实不然,尽管梁间有燕子每天都在呢语,传出悦耳的声音,帘外鲜艳的蔷薇也随着微风送来阵阵的幽香。

    但在李清照苦苦思乡的情绪中,她则认为燕儿是有意叫个不休,蔷薇就是故意放散芬芳,来打扰她的苦恼烦闷心情似的。这种表现手法,无疑需要我们透过诗中的语言、情境,去分析诗人的心理活动。从某种程度来说,它也彰显了李清照高超的表现技术。

    综观李清照的这首诗,仅仅是单纯的表现了她客居异乡,在愁病中所萌生的思乡之情,但已然是句句发自肺腑,句句说到了心坎上。试想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会常常因为心烦意乱,而去对本来很美好的事物和人,报以不好的脸色呢?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摊破浣溪沙 李清照

    1,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尾句“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写的是桂花,但实是自喻。桂花以自己的清纯幽香无私地面向人们,这种只有奉献并无索取,这种以内质动人而不以外形取媚的桂花的品质,恰与清照自身的气质风度相吻合。
    2,这是一首抒情词,有着平常之中却又不平凡的特点。从整篇看来,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上片以突出写“病”情为主,大病初愈后的情形,虽能“起”而尚未十分痊愈,仍需将养,也可看到时人生活习性之细节,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下片以抒发“闲”情为主,描写一种闲适的生活,衬托出词人澹泊名利、追求善美的情操。又借花自喻,拿捏得恰到好处。

    二、李清照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作者:李清照

    原文: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注释:

    1、莫许:不要。
    2、琥珀:松柏的树脂积压在地底亿万年而形成的化石,呈褐色或红褐色。琥珀浓,指酒的颜色很浓,色如琥珀。
    3、疏钟:断续的钟声。
    4、瑞脑: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5、魂梦:即梦魂,指睡梦中人的心神。
    6、辟寒金:任昉《述异记》:三国时,昆明国贡魏嗽金鸟。鸟形雀,色黄,常翱翔海上,吐金悄如粟。至冬,此鸟畏霜雪,魏帝乃起温室以处之,名曰辟寒台。故谓吐此金为辟寒金。诗人遂以辟寒金指代珍贵之精金,辟寒金小,喻精金头饰小巧。辟《乐府雅词》作碎,误。
    7、髻鬟:古代妇女的两种发式。
    8、烛花:蜡烛燃烧时的烬结。

    赏析:

    此词当为李清照年轻时作。写女主人晚来用酒遣愁,梦里醒来的孤寂,隐含无限的离情别绪。通过梦前梦后的对比,把年轻少妇沉重的愁苦情思从侧面烘托出来。全词写的相思,却不着相思一字,具有婉约词的艺术特色。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作者:李清照

    原文: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注释:

    1、轻:四印斋本《漱玉词》作明
    2、彦辅:即东晋?乐广,字彦辅。
    3、大:四印斋本《漱玉词》作太
    4、梅蕊:指梅花的花蕊。
    5、丁香千结:南唐李煜《摊破浣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毛文锡《更漏子》:庭下丁香千结。
    6、苦粗生:苦,这里指厌苦,嫌。生,形容词后之词尾,传指李白嘲杜甫云:借问别来太瘦生。

    赏析:

    此词是咏桂花的。赞美桂花金黄的色泽,轻而小的花朵,层层的碧叶,沁人心脾的芳香。金花玉叶,黄绿辉映,旖旎动人。他平和淡泊,不与群芳争艳。作者通过对桂花形象的描写,赞扬了桂花的精神、风度、气质、品格,借以称颂如同彦辅一样的人,表现了作者喜爱鲜明的审美观。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作者:李清照

    原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注释:

    1、摊破浣溪沙:又名《山花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唐五代时即将《浣溪沙》的上下片,各增添三个字的结句,成为七、七、七、三字格式,名曰《摊破浣溪沙》或《添字浣溪沙》。又因南唐李璟词菡萏香销之下片细雨梦回两句颇有名,故又有《南唐浣溪沙》之称。双调四十八字,平韵。
    2、萧萧:这里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3、豆蔻:药物名,其性能行气、化湿、温中、和胃豆蔻连梢:语见于张良臣《西江月》:蛮江豆蔻影连梢。熟水:当时的一种药用饮料。陈元靓《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
    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百草正义》则说:白豆蔻气味皆极浓厚,咀嚼久之,又有一种清澈冷洌之气,隐隐然沁入心脾。则先升后降,所以又能下气。
    4、分茶: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由此可见,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其方法大致是用重茶匙取茶汤注盏中,技巧高超的分茶者能使盏中之茶水呈现出图案花纹,甚至文字诗句等。
    5、酝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为人,温雅有酝藉。
    6、木犀花:桂花属木犀科,木犀系桂花之学名。

    赏析:

    这首词创作于作者的晚年,是一首抒情词,主要写她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词中所述多为寻常之事、自然之情,淡淡推出,却起扣人心弦之效。

    病起,说明曾经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下床活动了。萧萧是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词中系相对病前而言,因为大病,头发白了许多,而且掉了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头发已经那样,何必再去管它,还是料理今后罢。这不仅表现了作者的乐观态度,行文也更简洁。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全好,又夜里,作者做不了什么事,只好休息,卧着看月。卧看,是因为大病初起,身子乏力,同时也说明作者心情闲散,漫不经心,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此乃初升之月,则此残月当为下弦月,此时入夜还浅。病中的人当然不能睡得太晚,写得极为逼真。上句写的是衰象,此句却是乐事,表明作者确实不太以发白为念了。豆蔻为植物名,种子有香气,可入药,性辛温,能去寒湿。熟水是宋人常用饮料。分茶是宋人以沸水冲茶而饮的一种方法,颇为讲究。莫分茶即不饮茶,茶性凉,与豆蔻性正相反,故忌之。以豆蔻熟水为饮,即含有以药代茶之意。这又与首句呼应。人儿斜卧,缺月初上,室中飘散缕缕清香,一派闲静气氛。

    下片写白日消闲情事。观书、散诗、赏景,确实是大病初起的人消磨时光的最好办法。闲处好一是说这样看书只能闲暇无事才能如此;一是说闲时也只能看点闲书,看时也很随便,消遣而已。对一个成天闲散家的人说来,偶然下一次雨,那雨中的景致,却也较平时别有一种情趣。俞平伯说这两句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唐宋词选释》)所见极是。末句将木犀拟人化,结得隽永有致。木犀即桂花,点出时间。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见出她终日都把它观赏。酝藉,写桂花温雅清淡的风度。酝藉一词,常用来形容学问渊深、胸怀宽博、待人宽厚的人中表率,如《归唐书权德舆传》称他风流酝藉,为缙绅羽仪。木犀花小淡黄,芬芳徐吐,不像牡丹夭桃那样只以浓艳媚人,用酝藉形容,亦极得神。酝藉又可指含蓄香气而言。

    此词格调轻快,心境怡然自得,与同时其他作品很不相同。通篇全用白描,语言朴素自然,情味深长。

    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1、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长安道》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2、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知已秋日伤感》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晏词亭台一本作池台。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旧,旧时。
    3、夕阳:落日。
    4、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5、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6、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7、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
    8、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燕归来,春中常景,在有意无意之间。
    9、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因落花满径,幽香四溢,故云香径。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自的意思。徘徊:来回走。

    译文:

    听着一曲诗词喝着一杯美酒。
    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
    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

    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
    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的像旧时的相识。
    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重在伤今。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的确,作为安享尊荣而又崇文尚雅的太平宰相,以歌侑酒,是作者习于问津、也乐于问津的娱情遣兴方式之一。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在这种怀旧之感中又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这样,作者纵然襟怀冲澹,又怎能没有些微的伤感呢?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企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纡细心态。

    下片仍以融情于景的笔法申发前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唯其如此,此联作者既用于此词,又用于《示张寺丞王校勘》一诗。小园香径独徘徊,即是说他独自一人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无法平静。这里伤春的感情胜于惜春的感情,含着淡淡的哀愁,情调是低沉的。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其根本的原因于情中有思。

    三、如梦令 李清照 全诗

    一、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二、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扩展资料

    一、作品赏析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二、创作背景

    此为忆昔之词,非当时当地所作。李清照十八岁之前到汴京,二十四岁时,翁舅赵挺之被罢相,不久她便随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离开京城到了青州,也离开了与她有诗词唱和之谊的前辈晁补之、张耒等人。

    赵明诚是金石学家,“屏居”初年,李清照的创作雅兴,一度转移到与丈夫共同搜集、整理、勘校金石书籍方面。所以此词当是作者结婚前后,居汴京时,回忆故乡往事而写成的,也就是词人十六七岁至二十三四岁之间的作品。

    细审作者行实,此词大致可系于她十六岁(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之时,是时她来到汴京不久,此词亦当是她的处女之作。

    关于柔肠一寸愁千缕的问题,通过《李清照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如梦令 李清照 全诗》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柔肠一寸愁千缕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