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疏调学术论坛》疏调气机法与药物升降浮沉

《疏调学术论坛》疏调气机法与药物升降浮沉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疏调学术论坛》疏调气机法与药物升降浮沉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疏调学术论坛》疏调气机法与药物升降浮沉
  •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
  • 八纲辨证与遣药组方
  • 中药的一些功效和药的特性是什么?
  • 一、《疏调学术论坛》疏调气机法与药物升降浮沉

    恩师张震国医大师创立了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立疏调气机法治疗气机失常之证,提出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之“一体两翼”的基本治疗理念,予疏调汤治之。我在临床中根据药物升降浮沉之理灵活加减应用事半倍功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趋向,药物作用的趋向,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这种趋向与所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病的病位相同,这种性能可以纠正气机异常,使之恢复正常。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在《内经》时期初具雏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中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提出了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出入的密切关系。金元时期,药物升降浮沉学说渐趋成熟,尤以张元素对升降浮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一是创制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用以阐明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二是认识到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与质地的轻重和入药部位有关;三是指出炮制和配伍可以改变药物原有的升降浮沉之性。李东垣提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认为“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同时指出用药应顺应四时。其后,王好古又将药物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分为5类。到了明清,医药学家在前贤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般的规律,是升降浮沉学说的普及和推广运用时期,代表人物如陈嘉谟、李时珍、汪昂等。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作用的因素有性味、质地、炮制、配伍、煎法和药物的效用等。

    一、性味

    升降浮沉与药物的性味有密切关系,受性味的支配和制约。一般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多能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味多能沉降。李时珍云:“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

    二、质地

    大凡花叶与质地轻扬的药物能够升浮,子实和质地重浊的药物能够沉降,但也不是绝对的,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子独升”,“诸石入水皆沉,海浮石独升”,“诸木皆浮于水,独沉香木入水则沉”。

    此外,同一种药物,入药部位不同,升降浮沉作用亦不同。汪昂《本草备要》曰:“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在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

    三、炮制

    炮制可以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部位及趋向。陈嘉谟在《本草蒙中指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制,去燥性而和中”,张元素认为药物生用主降,熟用主升。且药物可用辅料本身的功能而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如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炒白术善于燥湿,焦白术以温化寒湿,收敛止泻为优,土炒白术以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为著。

    本草蒙筌

    四、配伍

    通过适当的配伍,可以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如黄芪配党参、柴胡、升麻则升提中气,配白术、防风则收敛固表止汗,配白术、防己则沉降利水渗湿。在复方中,个别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其升浮之性受到制约,个别沉降药在大队升浮中,其沉降之性会受到制约。有些药可以改变其他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如桔梗“载物上行”,引药物升浮;牛膝“引药下行”,引导药物下行。正如李时珍所云:“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五、煎法

    煎法也可改变药物原有的升降浮沉之性。如生大黄泻下力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酒炙大黄泻下力弱,活血作用好,用于瘀血证。钩藤久煎后,平肝熄风作用减弱,实为沉降之性降低。

    六、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疗效是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针对病情,改善或清除这些病证的药物,也就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趋向。如桔梗有升提肺气,宣肺利咽作用,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

    药物有气有味,气味又有厚薄之异,质地又有轻重之别,其中错综复杂,虽有“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之论,但也需要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有较好的疗效。

    一、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有哪些

    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如麻黄、桂枝、黄芪之类。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如大黄、芒硝、黄柏之类。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如辛夷、荷叶、升麻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如苏子,枳实、寒水石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升降浮沉

    出处
    《黄帝内经》

    类别
    中医基础术语

    概念
    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

    解读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趋向于上;降,即下达降逆,趋向于下;浮,即向外发散,趋向于外;沉,即向内收敛,趋向于内。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它是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其中,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在实际应用中,升与浮、沉与降又常相提并论。按阴阳属性区分,则升浮属阳,沉降属阴。升降浮沉表明了药物作用的定向概念,也是药物作用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疾病在病势上常常表现出向上(如呕吐、呃逆、喘息)、向下(如脱肛、遗尿、崩漏)、向外(如自汗、盗汗)、向内(表证未解而入里),在病位上则有在表(如外感表证)、在里(如里实便秘)、在上(如目赤肿痛)、在下(如腹水、尿闭)等的不同,因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对来说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了。

    中医应用
    一、影响药物升降浮沉属性的因素

    药物升降浮沉作用趋向性的形成,虽然与药物在自然界生成禀赋不同、形成药性不同有关,并受四气、五味、炮制、配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更主要是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疗效、所表现出的不同作用趋向密切相关。与四气、五味一样,也同样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疗效而概括出来的用药理论。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1、药物的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有关:王好古云:“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味者地也,辛甘淡地之阳,酸苦咸地之阴,阳则浮,阴则沉。”一般来讲,凡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大都是升浮药,如麻黄、升麻、黄芪等药;凡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是沉降药,如大黄、芒硝、山楂等。

    2、药物的升降浮沉与药物的质地轻重有关:汪昂《本草备要》药性总义云:“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一般来讲,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如苏叶、菊花、蝉衣等;而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大多都是沉降药,如苏子、枳实、牡蛎、代赭石等。除上述一般规律外,某些药也有特殊性,如旋覆花虽然是花,但功能降气消痰、止呕止噫,药性沉降而不升浮;苍耳子虽然是果实,但功能通窍发汗、散风除湿,药性升浮而不沉降,故有“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苍耳独升”之说。此外,部分药物本身就具有双向性,如川芎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白花蛇能内走脏腑、外彻皮肤。由此可见,既要掌握药物的一般共性,又要掌握每味药物的不同个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确切掌握药物的作用趋向。应当指出,药物质地轻重与升降浮沉的关系,是前人用药的经验总结,因为两者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故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是从一个侧面论述了与药物升降浮沉有关的作用因素。

    3、药物的升降浮沉与炮制、配伍的影响有关:药物的炮制可以影响转变其升降浮沉的性能。如有些药物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属于沉降药,峻下热结,泻热通便,经酒炒后,大黄则可清上焦火热,可治目赤头痛。故李时珍说:“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又药物的升降浮沉通过配伍也可发生转化,如升浮药升麻配当归、肉苁蓉等咸温润下药同用,虽有升降合用之意究成润下之剂,即少量升浮药配大量沉降药也随之下降;又牛膝引血下行为沉降药,与桃仁、红花及桔梗、柴胡、枳壳等升达清阳、开胸行气药同用,也随之上升,主治胸中瘀血证,这就是少量沉降药与大队升浮药同用而随之上升的例证。一般来讲,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反之,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由此可见,药物的升降浮沉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二、药物升降浮沉属性的一般药性规律

    升降浮沉代表不同的药性,表示药物不同的作用趋向。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消症、开窍醒神、升阳举陷、涌吐等作用。故解表药、温里药、祛风寒湿药、行气药、活血祛瘀药、开窍药、补益药、涌吐药等多具有升浮特性。

    一般沉降药,其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质地多为重浊坚实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下行向内。就其所代表的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利水渗湿、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降逆平喘、止呕、止呃、消积导滞、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带、涩精止遗、收敛止血、收湿敛疮等作用。故清热药、泻下药、利水渗湿药、降气平喘药、降逆和胃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收敛止血药、收涩药等多具有沉降药性。

    药物具有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如外感风热则应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来疏散;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如热结肠燥大便秘结者则应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来泻热通便;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则应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如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则应用黄芪、升麻、柴胡等升浮药来升阳举陷。总之,必须针对疾病发生部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的区别,病势上有上逆下陷的区别,根据药物有升降浮沉的不同特性,恰当选用药物,这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此外,为了适应复杂病机,更好地调节紊乱的脏腑功能,还可采用升降浮沉并用的用药方法,如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汗出而喘的表寒里热证,常用石膏清泄肺火,肃降肺气,配麻黄解表散寒,宣肺止咳,二药相伍,一清一宣,升降并用,以成宣降肺气的配伍。用治心肾不交虚烦不眠,腰冷便溏,上热下寒证,常用黄连清心降火安神,配肉桂补肾引火归原,以成交通心肾,水火既济的配伍。再如治疗湿浊中阻,头痛昏蒙,腹胀便秘,升降失调的病证,常用蚕沙和中化湿,以生清气,配皂角滑肠通便,润燥降浊,以成调和脾胃、升清降浊的配伍。可见升降并用是适应复杂病机,调节紊乱脏腑功能的有效用药方法。

    三、药物升降浮沉属性的理论基础

    《素问·六微旨大论》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如一旦发生故障便导致疾病的发生。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阐明了应根据升降出入障碍所产生疾病的病势和病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金元时期升降浮沉学说得到了全面发展,张元素在《医学启源》中旨承《内经》,首倡“气味厚薄升降图说”,用运气学说阐发了药物具有升降浮沉不同作用趋向的道理。其后,李东垣、王好古、李时珍等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使药物升降浮沉学说趋于完善。它作为说明药物作用指导临床用药的理论依据,是对四气五味的补充

    二、八纲辨证与遣药组方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即在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掌握辨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疾病类别、病位深浅、疾病性质、邪正盛衰等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的辨证方法,八纲辨证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辨证。

    1.阴阳辨证与遣药组方

    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是辨别疾病类别的两个纲领,它根据疾病证候所表现的病理性质,将一切疾病分为阴证与阳证两个主要方面。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可隶属于阳证的范围;里证、寒证、虚证可隶属于阴证的范围,故阴阳两纲在疾病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明代张景岳所云:“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纲领。”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阴阳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阴气平和,阳气固秘,人的精神活动就保持正常。病理状态下,无论是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都会造成人体阴阳偏盛或偏衰,从而产生各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就是以药物的偏性来祛除病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因此,临床选用药物的基本原则,应首先审定疾病的阴阳属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药物偏性的不同选择用药。一般来讲,阳热证可选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性属寒凉的药物;阴寒证可选用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性属温热的药物。

    2.表里辨证与遣药组方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深浅及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它是一组相对的概念。表证是指六淫邪气侵犯肌表皮毛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初期,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相对于表证而言,里证是指疾病深入于脏腑、气血、骨髓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中期、后期或内伤杂病,具有病因复杂,病位广泛,证候繁多的特点。邪在表者,病位浅,病情轻;邪在里者,病位较深,病情较重。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表邪入里表示病情加重,里邪出表反映邪有去路,病情减轻,因而掌握表里出入的变化,对于推断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疾病的发生既有病位在表、在里、在上,在下的不同,又有病势向内、向外、向上,向下的区别。表里辨证可以辨别疾病病位的深浅及病势的陷向。药物升降浮沉的基本作用就是针对疾病病位的不同和病势的区别,以药物升、降、浮、沉之性,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故临床用药应在明辩病位病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药物升降,浮沉的基本性能选择相应的药物。一般的原则是依据病位,因势利导,祛除病邪;逆其病势,纠正气机升降出入的失常,即病位在上、在表者,应该选用升浮性能的药物来治疗,如外感风热证选用薄荷、菊花等升浮药物来疏散解表;病位在下、在里者宜选用沉降性能的药物来治疗,如里实便秘证选用大黄、芒硝等沉降药物来攻下病势向上、向外者,应该选用沉降性能的药物来治疗,如肝阳上亢的头痛选用代赭石、石决明等沉降药来平肝潜阳;病势向下、向里者,应该选用升浮性能的药物来治疗,如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选用人参、黄芪、升麻、柴胡以益气升阳。由于人体发生疾病时,既有病位的表里上下,又有病势的内外上下,因此临床用药,既要考虑病位,又要顾全病势,应两者结合,兼顾病位与病势选药。

    3.寒热辨证与遣药组方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阴虚阳盛,机体功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指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人体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由于表里病位和虚实性质的不同,寒证又有表寒、里寒、虚寒、实寒之分,热证又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之分。

    通过寒热辨证辨别疾病的寒热性质,亦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即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因此,临床用药又应在明辨疾病寒热性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药物寒、热、温、凉的基本性能选择相应的药物。一般的原则是药性与病性相反。即寒证选用温热性能的药物来治疗,热证选用寒凉性能的药物来治疗。此外,寒热错杂之证,往往采用寒凉药与温热药并用。而真寒假热证,则当以温热药为主,必要时反佐以寒药;真热假寒证,则当以寒药为主,必要时反佐以热药。

    4.虚实辨证与遣药组方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虚证是指人体正气虚弱,生理机能不足所产生的证候。实证是指邪气盛实,体内病理产物停留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证是从正气的角度而言,实证则是从病邪的角度而论。在疾病的过程中,虚实可以互相转化,而现由虚转实、由实转虚、虚实错杂的证候。

    通过虚实辨证,掌握疾病邪正盛衰情况,可为临床选用扶正、祛邪的药物提供依据。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中医治疗基本原则。临床用药虚证宜选用具有补益正气功效的药物来治疗,如脾肺气虚证选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以益气健脾,肾阳虚证选用鹿茸、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以补肾助阳。实证宜选用具有攻除邪气功效的药物来治疗,如实热火毒证选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以泻火解毒,阳明腑实证选用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等以峻下热结。只有在虚实辨证准确的基础上,临床用药才能攻补适宜,免犯虚虚实实之误。由于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虚实证候之间存在着相兼错杂和相互转化的复杂情况,因此临床还应根据具体病情分别采用先攻后补,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选用具有扶正、祛邪功效的药物

    总之,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极其复杂的,应用八纲辨证,任何病证都可用阴阳以确定其类别,用寒热以阐发其性质,用表里以反映病位深浅,用虚实以说明邪正盛衰。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临床用药必须在准确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的基础上,能有的放矢,准确无误。

    三、中药的一些功效和药的特性是什么?

    “性”即药性,“能”即效能,每种中药都有一定的性能。疾病的属性有寒证、热证;病势有向上、向下、入里;病位有脏腑、经络之不同;病有虚证、实证,故中药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等特性-性能。
    1.性味
    性:指药物的性质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属性,前人称为四气。(古代以四时的寒、热、温、凉气候变化-气序,应用于药性的说明,故性气通用,沿用至今)。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四气中温与热,寒与凉是具有共性的,温次于热,热即大温;凉次于寒、凉即微寒,即在共性中又有程度上之差异。而温热与寒凉是两类不同的属性,这是从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中概括出来的;治疗热证的药物是寒凉的,治疗寒证的药物是温热的,此外,还有一种“平性”药,即药性较平和,偏热,偏寒不明显,未越出寒、热、温、凉四性范围,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一般仍称四气,而不称五气。
    金元时王好古以阴阳学说来比拟解释药性云:“本草之味有五,气有四……夫气者天也,温热天之阳,寒凉天之阴,阳则升,阴则降。”其意义是说温热性药物能升人阳气-增强人体的机能活动;寒凉性药物能降低人之阳气-减弱人的机能活动。
    因此,一般把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火、活血通络、行气疏肝、芳香开窍等兴奋人体机能活动功能的药物定为温、热性。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表、平肝潜阳等降低人体病理性机能亢进的药物寒、凉药。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将寒、热、温、凉的作用加以归纳,给后人提出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用药原则。
    此外,尚有某些药物既有温热,又有寒凉药性功能的存在,将在各论中述及。
    味:指药物中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
    古时有“神农乃数民尝百草之滋味,当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说明了人类在寻找食物过程中,必须要尝试各类叶、草、根、茎、果,也必然遇到一些具有特殊作用的天然产物,例如有泻、镇静、致吐、止血等作用的物质,并品尝到各种物质的不同滋味,当人们发生疾病时,根据经验利用这些物质来医治疾病,经无数次反复实践,某些天然产物就成了医治疾病的药物,并总结出药物的滋味和功效之间的关系。所以说五味是由味觉所得,或由治疗味觉所得,或由治疗效果而确定的。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实际上除上述五种外尚有淡涩二味,习惯上淡附于甘,酸涩功似,并不另立,仍称五味。
    五味也是药物作用的标志,不同的药味,就有不同的药物作用。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归纳其作用如下;
    辛:有发散、行气血、滋补润养的作用。
    发散:麻黄、薄荷。
    行气血:陈皮、木香、川芎。
    滋补润养:菟丝子、蛇床子。
    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
    滋补气血:党参、熟地。
    缓解腹中挛急疼痛:饴糖、甘草。
    酸(涩):有收敛、固涩(止泻、止血)作用。
    收敛-自汗、盗汗:龙骨、牡蛎。
    固涩-久泻、脱肛:赤石脂、禹余粮、罂粟壳。
    尿频、失禁:桑螵蛸、覆盆子。
    滑精、带下:芡实、莲子、金樱子。
    苦: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作用。
    降泄(降气)杏仁-泄降肺气,止咳平喘。
    清泄(泻火泄热)山栀-清心泻火。
    燥湿:黄连清湿热;厚朴温化寒湿。
    咸:有软坚散结、泻下、潜降之作用。
    软坚散结:海藻、昆布、瓦楞子。
    泻下:芒硝。
    潜降:羚羊角、石决明。
    上述五味,作用各异,然其中某些药物,又有它一定程度的通性,《内经·至真要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通泄为阴”,“咸味通泄为阴,淡味渗渗为阳”按药物之味,将它们归入阴阳两类以统辖之。即辛甘淡味药物属阳,酸苦咸味药物属阴。
    每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气、味各有其作用。故必须二者综合而观之,同性药物有五味之别,同味的药物亦各有四气之异。
    如同一辛味药,有辛寒(浮萍)、辛凉(薄荷)、辛温(半夏)、辛热(附子)、辛平(佩兰)等。
    性味组合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近,如紫苏、荆芥、葱白均为辛温,它们都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性味不同之药物,功效就有区别,性同味异,或味同性异的药物,在功效上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点。如寒性药物,若味不同,则其作用有差异;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淡竹叶甘寒,清热利尿;浮萍辛寒,疏散风热、利尿退肿。共同之处是寒性均有清热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若甘味药物其性不同,则作用亦不相同:杜仲甘温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石斛甘微寒,以养阴潜热生津;甘草甘平,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共同之处是味甘,故均有补益之功效。
    尚有某些药物,则是一气而兼有两种以上味者,如桂枝辛甘温;当归甘辛温;生地黄甘苦寒等。这种情况说明了药物之性味是复杂的,也体现了药物作用的多面性。五味相兼亦应根据某一药物功能大小而分清其主次,如桂枝长于调和营卫、发散风寒,作为解表药,故首列辛味。尚有补益强壮作用,常合补益之品同用,此为甘味之功。温经通络、温阳化气则辛甘温之共同作用,故桂枝性味定为辛甘温。当归为常用补血和血之品,首列甘温,并有活血调经之力,此辛味应之,故当归性味定为甘辛温。药物功效有主次,其性味的排列也有一定的顺序。
    临床辩证用药时,对五味要有选择。如辛能散气,故气虚时不宜用;甘能助湿,故中满者不宜用;苦能燥湿,故津液不足者宜慎用;酸能敛涩,故余邪未尽者慎用之;咸多滋润,故脾胃虚寒者忌用之。
    [附]中药性味功能口诀:中药品种多,性能各不同,寒凉能清热,温热祛寒用,辛味能行散,甘缓能补中,苦味能泄降,酸涩收敛功,咸味能软坚,淡渗利水通,甘寒能养阴,芳香必止痛,麻舌常有毒,香窜开窍能,气味相结合,配伍贵变通。
    2.升降浮沉
    人体发生疾病,病变部位有上、下、表、里之别;病势有上逆、下陷之异,治疗上就要求药物应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向,使之有助于调整紊乱的脏腑气机,使之平顺,或因势利导祛邪外出。病邪在上在表者宜用升浮之药物;病邪在下在里者宜用沉降之品,旨在药达病所。病热逆上宜降,病热陷下宜升,这是运用中药必须掌握的一般规律。然而,遇到痰涎壅实,胸闷窒呕吐者,利用升浮之瓜蒂以涌吐痰涎;若泻痢初起而系积滞所致者,则用消积导滞、沉降攻下之大黄通泄之,此乃通因通用之法。
    由此可见,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几种趋向而言。升和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的。升是升提的意思;降是降逆的意思;浮是上行发散的意思;沉是下行泄利的意思。升、浮药物的特点是向上向外,具有升阳、举陷、发表、散寒、祛风、开窍等药理作用;而沉降药物的特点则是向下向里,具有潜阳、降逆、平喘、收敛、泻下、渗利等作用。
    药物的升降浮沉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气味和质地的轻重。一般来说,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多主沉降。《本草纲目》云:“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大凡质轻的药物,如花叶之类多主升浮,质重的药物,如种子、矿石、贝壳之类多主沉降。但也有例外,如巴豆辛热,不升反沉,故有泻下逐水作用;旋复花是花,不升浮,反而沉降,主降逆平喘,故有“诸花均升,复花独降”之说,牛蒡子是种子类,反主升浮,能疏风诸热。此外,药物的升降浮沉还可因加工、炮制或配伍而发生改变。酒制则升、盐炒则下行、姜汁炒则能发散、醋炒则能收敛。所以在临床应用时要灵活掌握,才能运用得当,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归经
    归经是古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疾病具有特殊的治疗效果,总结出来的一种用药规律。如肺经有病时,常有咳、喘、痰症状,杏仁能止咳平喘,说明杏仁归入肺经;肝有病时,胁痛或不适为其主要表现用青皮能治胁痛,说明青皮归入肝经等。由于药物归经不同,同属一性味药物,其作用亦不相同,或作用部位有别,如黄芩、黄连,黄柏同属苦寒清热药,但黄芩入肺经而长于清肺热;黄连入心、胃经而能泻心火、清胃热;柏入肾经而重于泻相火。又如肉桂和干姜同为温里药。但因干姜入肺、脾、胃经,故肺、脾、胃有寒多择用干姜;而肉桂因入肝、肾经,故肝、肾有寒多选用肉桂而不用干姜。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了解归经学说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一是可作为选方用药的依据。一般来说,每经每脏的病证都有其主方,方中的主药,使药都归于本经。如太阳经表证,常用人本经之麻黄、桂枝作为解表之主药;肝肾阴虚者多用以熟地黄、山茱萸为主药所组成的方剂六味地黄汤来治疗。这些古方组成规律,促进了归经学说的发展。二是可作为随证用药之依据。如头痛部位有所不同,所代表不同的经脉之病证,前头痛(阳明经)者加白芷;偏头痛(少阳经)者加柴胡;枕部疼痛者(太阳经),加用蔓荆子等。三是以归经为线索,探求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如清热解毒药蒲公英入胃经。故应用于上消化道溃疡病的治疗,取得良效;山豆根入肺经,故试用于肺癌的治疗等。均是按药物之归经所探求到的某些药物的新途径。四是籍归经以执简御繁。如白术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疗脾胃气虚,腹泻呕吐,口渴自汗等多种病证,这些病证均与脾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有关。因而通过白术归脾经而得到全面理解和掌握。
    必须着重强调,归经学说在运用时一是要与药物性味、升降浮沉相结合,二是要与各脏腑间的用药互相兼顾。是因为同归一经之药物,其性味、升降浮沉不同,故不能执一而废它。如肺病咳嗽有寒热虚实之别,入肺药虽有麻黄、干姜、黄芩、百合、桑白皮、葶苈子等,临床上运用麻黄、干姜温肺之寒以疗咳;黄芩、桑白皮清肺泄热以止咳;百合滋补肺虚而止咳;葶苈子以泄肺实而止咳。诸职此类,诸经亦然。
    此外,尚有“引经药”的理论,所谓引经药是指具有特别作用的归经药物,它除了对本经病证具有治疗作用外,还能把不归本经的药物引归到本经而发挥其治疗作用,以提高药物疗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载体学说)。

    关于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通过《八纲辨证与遣药组方》、《中药的一些功效和药的特性是什么?》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