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这两首王昌龄的边塞诗充满家国情怀,如果没有战争,才会岁月静好

这两首王昌龄的边塞诗充满家国情怀,如果没有战争,才会岁月静好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王昌龄的爱国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这两首王昌龄的边塞诗充满家国情怀,如果没有战争,才会岁月静好和王昌龄的诗《出塞》有两首,分别是哪两首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这两首王昌龄的边塞诗充满家国情怀,如果没有战争,才会岁月静好
  • 王昌龄的诗《出塞》有两首,分别是哪两首
  •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表达了什么?
  • 赏析王昌龄的边塞诗
  • 一、这两首王昌龄的边塞诗充满家国情怀,如果没有战争,才会岁月静好

    边塞诗是诗歌题材中非常重要的诗歌。从“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激昂慷慨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雄心豪迈,再到“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壮志难酬,边塞诗以其独一无二的磅礴气韵激发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报国情怀,提振了民族精神。

    “边塞诗”源于《诗经》。《诗经·小雅·出车》中说:“我出我车,于彼牧矣”、“我出我车,于彼郊矣”,《诗经·大雅·江汉》云:“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写出了历代统治者对国家疆域派兵驻守、守土有责的气魄,反映了将士们从军出塞、驻守边疆的真实生活。

    汉朝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以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等具有家国情怀的边塞诗篇。生活在汉文化盛行的元好问,在《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中写道:“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戍边卫国不是儿戏,诗人的担忧已在笔端。

    至唐代,边塞诗的质量、数量、气象都达到了巅峰,从唐朝之前的二百多首发展到了二千多首。立功边塞,是盛唐文人戍边立功的一条重要途径。边塞仗剑天涯的生活,大漠雄奇壮美的景色,以及完全不同的人文环境,最能引发盛唐文人的情感共鸣。

    唐代边塞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成熟发展乃至繁荣都在盛唐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王昌龄、岑参、高适等诗人无一不写边塞诗。

    李白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王维说:“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说:“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青年时代的王昌龄漫游边关,“出塞复入塞”,到过泾州、萧州、临洮、玉门关一带,对边塞状况和戍边士卒的情况十分了解,他跟将士们一样,厌倦边境烽火,渴望太平盛世。

    唐朝是一个有着尚武精神的国度,疆域辽阔,国家富足,然而只要是战争,就会给国家带来损失,给百姓带来不安。王昌龄边塞诗的代表作是《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读之铿锵有力,气势浩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他还有一组以乐府旧题做的《从军行七首》,其中第一首和第二首,除了写出男儿铁血尚武外,还有铁血柔情。

    从军行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第一首诗的写法非常独特,明明写大漠边关,作者却用“海风”,实则是指沙漠瀚海中的咧咧秋风。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分,诗人独自登上百尺高的烽火台,风沙猎猎,落日的余晖映照在边关。不知从何处传来羌笛声,在空旷悠远的边塞,这一曲《关山月》如此悲凉凄清,让人忍不住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和独在闺阁的妻子。

    这首诗的前两句通过视觉写景,为后两句以听觉抒情进行层层渲染。先是以“烽火”写出边关的战事,其次以“黄昏独上”渲染离别之情,随后以“秋”字烘托相思。在安静的黄昏,征人独上高楼,望向故乡,勾起心底无限回忆。偏在此时,笛声破空而来,在思乡的情怀激荡起无数涟漪。而远方的那个她,一定也在隔空想念。

    王昌龄在《江上闻笛》中说:“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笛声悠悠,最能勾起乡音乡情,在不同的时空,望见的是一轮明月,听到的是一样的乡愁。而此诗中的铁血柔情更是不一样的思念,征人未归,边关战火不知何时燃起,更不知道还能不能回到妻子身边。这种情思绵延至第二首。

    第二首诗的首句承接第一首诗中的笛曲《关山月》,此曲是横吹曲,也就是军乐曲,从笛声转换到琵琶曲,随乐起舞的人心里也一样装满思乡之情。同样的《关山月》,此时听起来都是旧日之情,往事历历在目。

    第一句到第三句,写听到音乐引发情感的波涛。与家相距万里,这此起彼伏的乐声撩拨了心弦,引起了共鸣,勾起了乡愁。不如不听也罢,但是又做不到,因为只有这无尽的乐音能穿越时空,把对家乡的思念带回到家人身边。

    前三句因乐动情,思念的情感达到了高潮,第四句“高高秋月照长城”,顺势而收,像是波涛汹涌的海面瞬间风平浪静。一轮秋月,朗照长城,此时的边塞如此安宁,熄灭了战火的边塞,月光如水,思念如海。如果没有战争,如果每一天的月光都如今天一般清澈明朗,朗朗乾坤,百姓安居,天下太平,该有多好。

    王昌龄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但内涵丰富,他善用七言绝句,语言明畅,刻画心里惟妙惟肖,创造出了雄浑壮美的诗歌意境,为我们展现出盛唐边塞壮阔的场景,即有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也讴歌了将士们清除边患、保卫和平的战绩,写出了铁血中的柔情,男儿爱国也爱家,这不就是家国情怀吗。

    中国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强烈的爱国主义,因此唐代诗歌的字里行间,也流露着炽热的爱国情怀,尤其是边塞诗。王昌龄善于把握边塞“关山”和思妇“闺阁”之间意象的内在联系,男儿在边关为国戍边,为国而战。妻子在闺阁为家守望,期盼团圆。

    两种情思,交织在一起,构成两种情结,前者守卫国家民族,守卫国土国威。后者守望家园故土,守卫爱情亲情。这铁血中的柔情,就像明月下的长城,肝胆相照,只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没有战争,才会岁月静好。

    #头号周刊#

    一、王昌龄的诗《出塞》有两首,分别是哪两首

    1、出塞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2、出塞二首·其二

    唐代: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译文: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塞当作求取功名的一种出路。一些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诗歌以描写边塞生活为主要内容,这就形成了所谓“边塞诗派”。

    王昌龄是这个流派中的重要成员。诗从写景入手。“秦时明月汉时关”,皓月当空,照耀着万里边疆的关塞,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加以修饰,使意境更加高远,把我们引到了遥远的古代,更引人深思。

    秦汉以来边防战争连续不断,一直持续至今,真是拖得太久了!这是从时间上描写边塞的悠久。面对这样的景象,边人触景生情,自然联想起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

    这里的“人”,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第三、四两句就是诗人的回答。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接抒发了边防士卒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只要有卫青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的马队就不会度过阴山。这两句写得意在言外。意思就是说:由于朝廷用人不当,使将帅不得其人,才造成了烽火长燃、征人不还的局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

    因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画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二、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表达了什么?

    这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通过对塞外辽阔的战场景象和激烈征战生活的描写,抒发了誓死报国的壮烈情怀。前两句以青海、长云、雪山、玉门关等塞外相距遥远的地名和壮阔意象,勾画出气势恢宏的边塞场景。

    其中再以暗、孤城、遥望等词语,点出苍茫荒寒的塞外地理特征,使人不难体会到一股悲慨之气已扑面而来。

    诗以战场的苦寒、征战的艰险反衬豪壮的英雄本色,对比鲜明,形象生动;以塞外博大壮阔之景驱昂扬豪迈之情,珠联壁合,情景照人,不愧为“盛唐气象”的杰出代表之一。

    《从军行》·其四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

    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三、赏析王昌龄的边塞诗

    王昌龄边塞诗的特色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   唐代是一个诗歌艺术天才成批涌现的时代。国力的强盛,经济的繁荣,思想的兼容并包,中外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唐代士人开阔的胸怀、恢弘的气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而这些则直接影响着唐文学的风貌。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能将山水田园景象跃然纸上的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人,也出现了将边塞生活写得瑰丽奇伟的王昌龄、高适、岑参。尤其是王昌龄的边塞诗更是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达到了顶峰,赢得“七绝圣手”之盛誉。  
     现存的《王昌龄集》共收录诗181首,绝句占了将近一半,七绝占了五分之二。本文以《王昌龄诗注》为底本,共摘出21首反映边塞生活的诗歌。其中五言12首(《变行路难》、《塞下曲四首》、《塞上曲》、《从军行二首》、《代扶风主人答》、《箜篌引》、《从军行》、《胡笳曲》),七言9首(《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其中除《代扶风主人答》外其余诗歌均为乐府旧题,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感情是王昌龄边塞诗创作的一大特色。   
    总的说来,王昌龄边塞诗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隐藏于内容背后的则是诗人独具匠心的艺术表现力,主要有以下几大艺术特质:   
    一、 意境开阔   
    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为了充分地表现将士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王昌龄把战争的背景安置在青海湖至玉门关这条相距千里的战线,突出战线之长和地域之广,不仅强化了爱国主题,而且使得诗歌的意境异常开阔。又《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以时空作背景,上溯秦汉,下迄盛唐,引出重大主题:谴责朝廷用将不当,斥责边将守备无能。“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则借用李广的典故反映了人民保家卫国、抵抗侵略的愿望。短短四句二十八字,总结了历史教训,提出了现实问题,意境开阔,气象雄浑。   二、高度的概括力   
    七言比五言虽只是两字之差,但在内容的丰富及感情的表达方面却难度更大。王昌龄以他卓越的概括能力,于区区四句之中,读者能由其所写推见其未写,由其部分可以推见其全体。   《从军行七首・其五》,写洮河大捷,诗人没有绘声绘色地描写双方激战的过程和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只抓住“生擒吐谷浑”这一幕,便完成了对洮河大捷的精炼概括。读者从“生擒吐谷浑”的战果,便可想象出战斗的激烈和将士们杀敌的英勇,以及胜利后欢呼雀跃的情景。同样,《出塞二首・其二》,诗人只通过“鼓声犹振”、“刀血未干”两个细节,便告诉了我们致胜之速、将士们的武勇超人。   
    三、情与景的完美融合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典型意象的选取与独特边塞环境的刻画使得王昌龄的每首诗俨然成为一幅独特的风景画,而画面的深层寄托的则是诗人深厚炙热的情感。这在他著名边塞组诗《从军行七首》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这组诗“可以说所写的绝非哪一场具体的征战,诗人从古往今来的边陲战事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再由艺术形象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它能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的原因”。
    ②在这组诗中王昌龄刻意选取了最能代表边塞风情的事物,如烽火城、百尺楼、琵琶、关山、青海、孤城、玉门关、楼兰、大漠、胡瓶等,使人读后便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广袤苍茫的边塞场景。
    在这场景之后有反映边人思亲还乡的(其一、其二);有表达对将士们深切同情的(其三);有渴望战争胜利、昂扬斗志的(其四、其五、其六);还有单纯描写塞外战场景色的(其七)。另外,他还善于摄取富有边塞生活特色的场景,具体刻画出征将士的内心痛苦,传达人们共有的厌战情绪。如《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谓将征战之苦写到了极点。驻守边塞的将士们,为了御敌保境,虽已身经“百战”,连金盔铁甲都被漫天的黄沙所穿透,可还是没能归回自己的家国。“终不还”,终不得还也。   
    刘勰说过:“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龙・明诗》)人的感情通常是在物的触动下生发的。例如《从军行七首・其三》:“关城拾叶早筑黄,日东云沙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秋塞外,抒情主人公眼前出现了一片荒凉凄惨的古战场景象:塞上关城,榆叶黄落,云沙日暮,尸骨纵横,联想到自古以来的战事,又想起葬身塞外的士兵,因而对不恤士兵的统治者充满怨恨,并提出悲愤的控诉。《塞下曲四首・其二》,在寒水、冷风、平沙、黯日、白骨、乱蓬组成的边塞生活图画中,就包含着诗人的复杂情绪和深沉感慨,既有对历史的咏叹也有对现实的批评,更有对征人的眷念和同情。这样的意境,充分发挥了意的统帅作用,做到了情景交融,情思缜密流畅。   
    四、丰富的表现手法   
    纵观王昌龄21首边塞诗,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是他反映上述思想内容的一大载体。具体而言,他善于运用夸张、丰富合理的想象来充实诗歌意境,如《从军行七首・其四》中的“孤城遥望玉门关”;运用第三人称角度将自身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客观地描写了边地风光及战士的生存状态,如《从军行七首・其一》;同时,大量典故的运用则为诗歌思想内容的揭示蒙上一层神秘面纱,于婉转隐晦间反映出诗人的态度。   
    王昌龄边塞诗中借用的典故不下十处,《从军行二首・其一》“虽投定远笔,未坐将军树”借用定远侯班超的典故。“定远笔”《后汉书・班超传》载:“(超)家贫,常为官拥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③后终以通西域之功封定远侯。“将军树”,《后汉书・冯异传》载:刘秀部将冯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④以上两句意为虽弃文就武,投笔从戎,但仍未建立功勋;《代扶风主人答》“长铗谁能弹”用孟尝君门客冯谖弹铗而歌的典故,意在说明将士久客无以为家、有情无处可诉的内心;“将军降匈奴”中的将军指“李陵”,《史记・李将军列传》载:“天汉二年(前99年)秋,武帝使李陵将步卒五千出居延以伐匈奴,单于以兵八万围之,陵力战数日,矢尽援绝,遂降匈奴。”⑤此句借汉事言当朝之事。《胡笳曲》有“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世说新语・雅量》:“刘琨为并州刺史,胡骑之数重。琨夕乘月登楼清啸,贼闻之凄然长叹;中夜奏胡笳,贼皆流涕,人有怀土之思;向晚又吹之,贼并弃围奔走。”本诗借由此典故透漏的是渴望征战胜利,早日归还家乡的情感;《出塞二首・其一》 “龙城飞将”借用卫青、李广的典故,意在说明王昌龄对卓才将领的渴求。《汉书・卫青霍去病传》⑥载,元光六年(前129年),卫青为车骑将军,击匈奴,出上谷,至龙城,斩首虏数百。《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塞下曲四首・其四》借用霍去病前后六次伐匈奴的英勇事迹代指立功边塞的将军。《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出自《汉书・匈奴传》,载称:“宣帝本始二年(前72),遣御史大夫田广明等五将军,分别自西河、张掖、云中、酒泉、五原同时出兵以伐匈奴。”⑦等等。典故的大量运用实则是为诗歌主题服务,王昌龄以怀古的“无意”来鞭挞当朝官员的行为,实为精妙。   
    总的看来,王昌龄是盛唐有较长赴边从军经历并大量写作边塞诗的第一人,他的21首边塞诗以其思想内蕴的深刻丰厚、复杂及艺术的卓绝,大大超越了之前的边塞诗,为盛唐边塞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树立了极高的典范,称他是边塞诗派中的领袖人物亦属当之无愧。

    关于王昌龄的爱国诗的问题,通过《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表达了什么?》、《赏析王昌龄的边塞诗》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王昌龄的爱国诗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描写「爱国」的诗句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王昌龄的爱国诗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描写「爱国」的诗句和关于爱国的古诗十首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