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且行且珍惜出处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庄子》中的这10句经典,若能读懂一两句,已经境界很高了和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庄子》中的这10句经典,若能读懂一两句,已经境界很高了
文/张张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作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庄子给后人留下了无数警世箴言,而《庄子》一书,也被奉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穿越千年,不变的是古人提供的智慧,跨越时间,永恒的是历史塑造的玄机。《庄子》中的一些思想,即使是在千年之后的现在也依然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品味《庄子》中的这10句经典,让道家的智慧,穿过时间的缝隙,涤荡在我们的心间。
01.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生逢人世间,我们总觉得前路漫长,人生海海,一切仿佛没有终点。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很难去体会何为年老,何为故人。
但其实,人生不过是一场白驹过隙般的相逢,还未仔细品味,却已换了人间。人生短暂,光阴似箭,且行且珍惜。
0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人活一世,要将有限的分享欲奉献给值得倾听的对象。与井底之蛙交谈,不必言论海的宽阔。与只活在夏日的虫子交谈,不必与它谓及严寒。
为人处世,要学会智慧地与人交流,合适的内容要分享给合适的人,不要自讨没趣,更不要自寻烦恼。分享欲很珍贵,要留给值得的人。
0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君子之间的交往,看似淡得如那清水一般,然而却很是长久。可小人的之间的纠缠,往往看上去如酒一般甘甜,可实际上却很是短暂。
与朋友交往时,要掌握好分寸,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好的友谊应当是君子之交,看似淡泊,实则情深。
04.白玉不毁,孰为珪璋。
洁白的玉石,若不经过精心雕饰,又怎能成为珍贵的玉器呢。
人也一样,多么才华横溢的人,也需要时光与阅历的打磨,方能成器。
05.哀莫大于心死。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身体健在,心却颓唐。
其实,无论多大的痛苦,都不该成为阻挠我们前行的理由。苦难终将过去,千万不要失了本心,万念俱灰。
06.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垂死于岸边的鱼群,与其互相依靠,互吐唾沫以润湿对方的身体,倒不如在江河湖海中忘了彼此,肆意洒脱。
自由的人生,不应当被生死、情谊捆绑,潇洒嬉戏于人间,也不失为一种快活。
07.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不必等待来世,也无需追忆曾经,活在当下就好。
正如《甄嬛传》中的那句名言那般,“往事暗沉不可追,愿来日之路光明灿烂。”
0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生命是有限的,可知识却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无尽的知识,其实是很危险的。
因此,我们要学会抓问题的主要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最应该学、最值得学的东西上。
0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喜欢在当面奉承之人,也必然喜欢在背地诋毁别人。
好或孬,优或差,公道在你自己心间就好。切勿活在旁人的评价之中,日渐迷茫。
10.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答,“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与人相处时,千万不要先入为主,用自己的认知去揣测他人的意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永远是人际关系保持友善的秘诀。
——End
我是张张,陪你“谈情说爱”,也陪你茶话人生。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让我陪你一起,一壶浊酒品人生。
生活太苦,鸡汤很暖,补补身心,勇敢出发。
#庄子#
一、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
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
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说起庄子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每个人都知道一些庄子说的话,这些话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启发。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的相关信息吧,一起来看看。
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1
1、修身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译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
阐述
庄子的原意哲学唯美英文句子,是认为以有限的生命哲学唯美英文句子,去追寻无限的知识,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做法。在佛家和道家看来,人的知识,并不等于智慧。佛家说智慧是“般若”,是一种天生的慧根,而不是后天学习得到的那些所谓知识。
一叶飘零
知识与智慧的区别在于:知识是后天的,是人类创造的,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同时也是无穷无尽的。智慧是先天的,是天道天理,没有人类知识的局限性,同时是简单的、初始的,一经掌握、智珠在握,则万事不愁的。一个是向外无限地扩展,一个是向内追寻那个最初的“道”“一”“原始”“混沌”。
2、齐家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译文
来世不可指望,往世无法追寻。
阐述
《庄子》《论语》都记载了楚狂接舆与孔子的对话,然而用语却不尽相同。庄子记载:“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对未来和过去都是否定态度。论语记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往的过去了,未来可期。对过去是否定,对未来是肯定和期待。
残蝶流注
两者的不同,形象地展示了道家与儒家思想的异同之处。道家此句,大气磅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都是一片茫然,玄之又玄,描写道家清虚思想形象而生动。儒家两句,有一股“人定胜天”的气概,认为能以一己之力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然而,两者的意思,都是道家对儒家的劝谏:乱世之中,就算圣人,也只能选择明哲保身。大丈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乱世之中,首先要保持自己和家庭的安稳平静。
枯荷入画
当然,这句格言,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用以看待家庭,则意为:珍惜当下、珍惜家人,不要陷入昨日的碎片和明日的幻梦之中无法自拔。
3、治国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鱼儿不可以离开水池,治理国家的利器不能明示给别人看。
阐述
庄子的原意,是要摒弃用聪明才智治国的方法,也就是老子的“绝圣弃智”思想。现代人将“国之利器”,比喻为战略武器,不能轻易动用,倒也是一种比较有趣的说法。
黄叶遍地
其实,这句话还可以理解为:管理者、官员不能轻易将自己的思路,分享给别人。属下如果知道了自己的套路,那么自己就不再具有权威;竞争者如果知道了自己的思路,那么自己就不再有独特的优势。治国者有治国者的.思路,不能混同于被治理者。
4、平天下
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译文
真正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无我,真正修行有成的人不求福德,圣人的名声不彰。
阐述
至人,至,达到;真正达到做人的极致,才叫做至人。至人是没有烦恼的,因为“欲除烦恼须无我”。神人,佛经上说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位,叫“无功用地”;《金刚经》说菩萨不求福德,这才叫神人境界。真正的圣人,不会宣扬自己的神圣,不会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与常人无异,甚至隐藏在市井之中,这就是“大隐隐于市”的道理。
刳舟蓑翁
至人、神人、圣人,其实都是指修行有成的人。庄子说,真正的高人,不会被表面的“我”的概念所拘泥,而是追求内在的、最初始的那个真“我”。他们普渡世人,为人们做事,自然而然,不求名声,不图成绩。有事的时候,他们出山拯救百姓,张良、范蠡、道衍法师是也;天下太平无事,他们就退隐深山,甚至隐姓埋名于市井之中。这就是道家“功成身退,天之道也”的思想观念。
庄子中最唯美的句子2
一、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既然知道没有办法改变,那就当成命中注定而坦然地接受它吧,这就是最高的德行。道家崇尚无为,讲求自然规律,反对个人刻意的追求,认为这样不仅违背了天意,反而徒增烦恼。老子常用水来比喻大道,水无形无体,放在圆形的器物里,它就是圆形;放在方形的器物里,它就是方形。为人,就应该恬然淡然坦然一些。
二、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泉水干了,鱼儿相互依偎),吐唾沫相互湿润以求生存,(与其这样),还不如当初没有认识,各自畅游于江湖。人们常说“板荡识忠臣”“患难见真情”,殊不知大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并不会因为你无意义的努力就给予回报。与其在困境中考验人性,不如在安定的生活中互不相欠。
三、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庄子·列御寇》)
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春夏秋冬和日出日落尚有周期,但人却有可能是面容诚恳敦厚,而胸中城府深藏。儒家主流文化认为人心向善,故而《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语,这代表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庄子此句是引用孔子之言,认为不可以表面观人,而要注意险恶的人心;实际上也和孔子讲的“听其言,观其行”是一个道理。
四、不仁则害人,仁则反愁我身;不义则伤彼,义则反愁我己。(《庄子·庚桑楚》)
不具仁爱之心便会害人,怀有仁爱之心却给自己带来忧愁;不讲信义便会伤害他人,讲求信义反而给自己带来愁苦。“鱼与熊掌”是儒家著名的典故,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仁与不仁之间,君子的选择是仁,小人的选择是不仁。而道家真人呢?从不会给自己选择的机会,道法自然,无所谓仁与不仁、义与不义。
五、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庄子·人间世》)
一个人想要不留下足迹很容易,但是要不踩在地面而行走却很难;为迎合他人,容易利用虚伪手段来达到目的,然而对自己的天性却很难以虚伪面对。人是感情的动物,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也许在某一时刻某一地域,你可以违背自己的内心作出奉迎的姿态,但是你做不到每时每刻一言一行都违背自己的天性,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是自然的。
六、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庄子·徐无鬼》)
钱财积累不起来, 贪婪的人就会忧愁不乐,权势不够显赫,贪权自大的人便会悲伤哀叹;被物欲驱使的人总是热衷于变化。庄子告诫我们,欲望太重的人心性不定,在红尘世界中受各种物欲的驱策,是不值得信任的。
二、《庄子》10个成语,安身立命,自在逍遥
1、安危相易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解相摩,聚散以成。此名实之可纪,精微之可志也。”
解释: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感悟:人生中的平安与艰难,顺境与逆境都是辩证的,常常互相转化,顺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顺境也会慢慢变成逆境。有个词叫“绝处逢生”,绝境可以使一个人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常规,书写不曾想过的神话。
2、白驹过隙
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解释:本义指白色的骏马在缝隙间飞快地越过,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光阴易逝。
感悟: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好像在缝隙中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人生如梦,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每个人都要有一丛花开在心底,纵使白驹过隙,岁月老去,依然会花香满衣!
3、不系之舟
出处:《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解释:不系之舟,没有束缚和缆绳捆绑的船,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涯,也比喻无拘无束的生活。
感悟:庄子形象地把逍遥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达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无约束的。道济禅师(济公活佛)不守戒律,喝酒吃肉,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是世人仅知济公的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4、巢林一枝
出处:《庄子·逍遥游》:“鹪鷯巢於深林,不过一枝。”
解释:指鹪鹩筑巢,只不过占用一根树枝。后用之比喻安本分,不贪多。
感悟: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不管拥有多少物质,一个人睡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吃也就一日三餐,仅此而已。
5、大人无己
出处:《庄子·秋水》:“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解释:旧时指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不自私。
感悟:《孟子·离娄章句下》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在个人修养中要注重反躬自省,也要与人互爱互敬。
6、断鹤续凫
出处:《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解释:截断鹤的长腿去接续野鸭的短腿。比喻矫揉造作,强做违反自然规律的事。
感悟:有个多事之人看到郊外一群野鸭子和白鹤在水里啄食嬉戏。他发现鹤腿长,野鸭的腿很短。于是就故作姿态,把野鸭的腿接长,鹤腿截短,结果搞得它们都不能走路了。把鹤腿截短,把野鸭的腿接长,都是破坏了它们的自然本性,对两者都是伤害,腿长的与腿短的都符合自然,都各有所用,人为的改变只能破坏事物原有的自然状态,带来危害。
7、非愚则诬
出处:《庄子·秋水》:“盖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呼?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语而不舍,非愚则诬也。”
解释:不是生性愚蠢的话,就是故意污蔑。
感悟:世界上正是因为有愚蠢,才给欺骗提供了市场。骗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人性的优点,善良,怜悯,同情心等等;一种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欲望,贪婪,占小便宜等等。
8、肝胆楚越
出处:《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解释:肝胆:比喻亲近;楚越:春秋时两个诸侯国,虽土地相连,但关系不好,比喻对立或疏远。比喻有着密切关系的双方,变得互不关心或互相敌对。
感悟:庄子说,如果以“同”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整个天地万物都是一体的;如果以“异”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么肝和胆就像楚国和越国一样疏远。世界到底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同的心态和观看方式。“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9、颔下之珠
出处:《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
解释:骊龙(传说中的一种黑龙)下巴上的珍珠,比喻难得的珍品。
感悟:龙的颔下有珍珠,取来固然是无价之宝,但是龙的颔下也有危险。世间都是居高位而往往高处不胜寒,获厚利而常常有危险伴随,切勿贪慕利益而忘了风险!
10、 交淡若水
出处:《庄子·山水》:“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解释:指道义上的往来。
三、庄子的逍遥游:自由的最高境界在于心灵的自由
天地间有形与无形之间,凡有运动演化现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均是不同物类的互相占有。人占有物质,同时也被物质所占有,人消耗物质,物质亦同时消耗人的肉体和精神。物欲上的刺激只能是一时之快,过完瘾后却更加感到空虚无聊。其实,精神上的享受比物质上的享受更高级、更有滋味得多,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引出一种不 健康 的生活。
当你拥有一个物质的时候,要能清楚地问自己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个物质,譬如说你有一栋房子,住在这栋房子里会让你感觉到快乐,因为这栋房子提供你生活的安全感,或是提供你视觉上的享乐,你可以看到山水,并且感觉到周围的环境带给你精神上的满足,这个时候你就是拥有物质。相反,你买一栋房子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地区要修地铁,房价要涨了,或是这边的房子值得投资,钱途看好,这就是一种物化,房屋的价值不是由你在主控,你是被物质所拥有的。
如果你读过《小王子》,就会很清楚孩子所形容的房子的美与一个功利的商人形容的房子的美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对于自己要坐卧起居的地方,只是关心价格,就不会得到拥有那栋房子真正的快乐,就好像有钱的人不一定快乐,如果他只是拥有空洞的数字,他的精神是匮乏的。
精神统领着物质,现在的人重物质和利益,却不懂这个道理,把精神踩在脚底下去追求物质,实在是愚蠢又短视。精神是能量密度,看上去无形,最终的力量却来自于精神。精神能量高的人拥有的一万块钱与能量低的人有一万是不同的,这就是有的人的钱不经花的原因,钱太虚了,钱上的能量不行,管不上什么用。
在现在这个物质为主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全扑到能带来享受的物质上去,可想而知精神自我要滋长起来有多难。
人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因为缺了精神自我,无论在做什么,有什么成就,内心深处总有一个问句解不开,也就不能活得深刻,活得值得。
精神是生命力,是树干,没有精神的人是平庸的,也不能把自己真正的挺立起来。精神是独有的,即便没有人理解,内心深处是深深的自信、坚韧与自我成就。
一个人的生命质量取决于内在精神的品质如何,高的品质打造高满足度的人生。关云长为什么受敬重?一身浩然之气,一夫当关万夫莫敌,这种价值首先体现的便是精神力量。
生活之苦,苦在执着,你在意什么,什么就会折磨你。人生本过客,何必太执着?不以好恶内伤其身,人们却总是不该忘的忘了,该忘的不忘,岂不是烦恼自伤其身?人生虽然有很多的无奈和不平等,但还可以追求心灵的逍遥,不被他人所累,不为外物所苦。
人,一简单就快乐,一快乐就简单;一复杂就痛苦,一痛苦就让生活变得复杂,然而,简单的人却寥寥无几,复杂的人却熙熙攘攘。想得太多就会感到异常疲倦,这是因为你对自身精气神的能量无意识地滥用导致你身体的能量透支了。不需要想那么多,更没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不停运转的机器,只要别构思过度就行,老是在构思过度中度过,就会人为地徒增许多烦恼,给生活造成许多累赘和包袱。
一个人的痛苦多半来源于妄念,或许是追求了自己不该追求的东西,内心便不安定。你苦苦追求,求而不得,又迟迟不肯放下,内心波澜四起,痛苦万分。而其实,你追求的很多东西并不是生命所必须的,也未必是契合自己秉性的,真正追求的当是心灵的自由。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这个满足了,那个就会冒出来,被欲望拿捏的人就像背负枷锁的囚徒,永远不得解脱。若要寻找内心安宁的方法,先要拔除心中的毒素,毒素的阳面是心绪散乱,阴面则是欲望丛生,正是这两种毒素植根于心,搅扰得人们不得安宁。
佛说:
万事万物,有始必有终,有盛必有衰,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这都是世间的规律,没有任何人可以改变和挽留。纵然再执着,再难放下,人也终究会离开这个世界。得失荣辱,名利权位,都是过眼云烟,随缘放下,生死自如,知足常乐,无论贫富,苦与乐皆在迷悟之间。
真正地把注意力转入内在,将心灵从锁闭的世俗观念中超拔出来,开始聆听内心的直觉和声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越是遵从内心的直觉——高我的声音来生活,就越会感到快乐、幸福、满足、成就、喜悦、宁静,并由此会渐渐不再听得到外界的声音。其实,高我本就是这些无形无相的能量,它一直都在,从不曾离开过你,只不过你长久以来过于关注外界的声音而不断抗拒它。
《庄子·齐物》中一句
世间事物的区分原本都是不存在的,都是相对的,一个事物相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既是彼,又是此,没有彼,就不会有此。庄子作为一个智者,看清了世界的荒谬,那些是非、物我的争执都是人类自己制造出的封闭格子框住了自己的心灵。一旦心中舍离了对是非对错的执着,心性的潜能就自然能被开发出来。
《庄子·齐物》中一句
从宇宙的宏大视野上消融了天地、万物与我,即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关系,从而臻于主客一体的境界,这个境界也是庄子精神的一个维度。
比方说,婚姻、爱情、工作、物质、金钱、学业等都是客体,人因为内在自我弱,主体弱,就把生命的重心转移到外在客体上,认为钱多了,生命就轻松了,找个好的伴侣,生活就幸福了,读书好,学历高,生活就有保障了。而真相是,主体如果不行,客体也很难好,毕竟主体才是本质,主客体能量是匹配的,主体不行,客体发展不出来,即便找到了不错的,主体的弱也会拉低客体的质量,更为糟糕的情况是主体把客体给拖死了。
在现代 社会 里,人们可能从幼稚园开始,就已经被世俗的“用”不断地灌输概念,要有用、不断有用,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有多少人被世俗的“用”字所限制住了。但人真的一定要成为有用的人吗?也许“无用”才是最本质的追求,“无用”其实是回来做自己向往的那个生命状态,当然,这在世俗中是非常难的。
而其实,人的生命是可以像蝴蝶一样翩翩飞起,没有沉重的东西、没有捆绑自己的东西、没有压迫自己的东西,至少在心灵上是逍遥且自在,能够让自己跟宇宙里一株小草、一朵花对话、一片云对话,并由此会收获生命最深的领悟。
生命与我们从来都不是隔离的,不是我们给生命什么,或生命给我们什么的关系。生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只要参与进去,与生命在一起,这个生命每一刻都在与你讲话,每一刻也都有回赠。
所谓有用无用,全在于人,你会用,就能用、并有大用,不会用,就是无用。庄子以“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印证了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思想,就是“使己不限于一用”而误人生,而应该追求生命的最高境界:不会被伤害、不会被辖制、不会被奴役的“无用”状态,从而一处无用,但处处可用。
云淡风轻,旭日初升,河面一叶扁舟,如此画面,让人想起庄子的美丽句子——泛若不系之舟 可以像一艘没有绳缆捆绑牵系的船吗?真正的宁静,不在于山水,而在于自己内心的自在逍遥。
庄子把人生自由的最高境界叫做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终极指向。在天地之间“逍遥游心”,聊以慰藉人生苦短,拯救心灵于困苦之中,在平凡生命的深处洞见心性的光芒。
道家并不等同于道教,烧汞炼丹,画张符就可以“发行融资”的行为并不是道家的道义。深入地了解道家的人会感觉到道家更多的成分是哲学而不是宗教,是对整个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层次揭示,也是道家文化的真谛。
任何时代的文化里,都应该是以人为本,以心为主,如何让心活得好,人活得自在,这种文化智慧永远需要,也永远不会过时,这不在于形式,不在于做什么,也不在于城市还是乡村。
大隐隐于市,吾不敢自称是“大隐”,但一直向往着过一种恬淡宁静的生活。笔者一直都对古风情有独钟,也曾感慨过自己像是一个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人,财富的裂变,职场的漩涡, 时尚 的变幻……似乎和我无关,愿吾出走半生,归来后依然固守着晨钟暮鼓的悠然。
关于且行且珍惜出处的问题,通过《《庄子》10个成语,安身立命,自在逍遥》、《庄子的逍遥游:自由的最高境界在于心灵的自由》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且行且珍惜出处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