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小组合作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现状及应对策略和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一、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摘要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随着教育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始逐步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而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合作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的新模式。教师要积极分析小组合作的现状,研究出现的新问题,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为目的,组成不同的小团体,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内不断的讨论研究,发现问题与知识的盲点。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创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 现状 对策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共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教学方法,提高数学的教学水平,因此这一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成绩得到提高,也培养了学生在小组内各自分工,相互合作的能力。现结合我三十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小组合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定位不到位,许多教师对于它的定位可能理解不够,往往会忽视了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放任学生随意交流,这样的学习效果肯定不好。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组交流过程中适当的参与到个别组中,及时指正学生的一些偏题现象,抓准切入点是团队合作的重要前提。
2、学生分工不明确,没有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每个同学都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学生不能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没有取长补短,出现了两极分化。
3、由于课堂内时间有限,教师为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经常采用把知识一点点掰碎,一点点告诉学生。而我们学生需要学会探索知识,即使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学生也能总结教训,然后在老师的帮助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对新知识的探究只靠课堂内时间是不够的,也很难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所以,只在课堂内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形式上的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在课前、课后合作讨论,以促进共同进步。
4、弱势群体在小组学习中受限。弱势群体包括学习方法或知识缺陷的学生、懒惰的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如何在学习小组中激发、带动他们学习的兴趣,一直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关键。
5、很多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大于内容,没有达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学生们上课只是在形式上,分组坐在一起,在课内和课后没有充分的交流合作。
二、加强小组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效策略
1、做好分组的细节工作
首先,数学教师要根据班级内的总体人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内的人数以四到六人最好,这样的人数能够保证每个组员在规定的时间内都能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且也能够保证小组内成员针对观点进行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利于他们他们思考。其次虽然在小学合作学习方式中没有明确规定对学生分组的标准,但是教师可以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将具有不同数学基础,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组建到一起,这有利于他们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彼此进步、共同促进数学成绩的提高。最后在分组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选择每个小组的组长,组长可以说是掌握整个小组讨论节奏的关键性人物,它负责小组的整体活动。让小组帮助教师来进行数学教学,能够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压力,首先在选拔完小组之后,要组织小组组长开一次组长会议,让每一位小组长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以及优势。其次,要适当的给予小组组长一定的权利,让他自行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分工、制定讨论规则等等。
2、教师要把握时机做好教学
引导小组合作模式教学释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过程,由于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意外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能直接过去进行干预,打断学生的小组讨论学习,而是应该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提前的预想以及应对方法,在发生意外情况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和想法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生小组讨论不下去的时候,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些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走出瓶颈,让小组合作教学能继续顺利的进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问问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
3、择适合的合作学习内容
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内容,能够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达到合作学习的效果。但是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小组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在备课时能够明确哪些是适合小组教学模式的,且为了其的顺利进行,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些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做好的准备。比如在学习“四边形”时,在认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估计长度,测量长度时,这些知识需要用到学生的生活常识,因此可以采用小组教学模式。通过对学生分组,教师可以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小组讨论,将自己生活中见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说出来,对说出例子最多的小组,教师要给予表扬或者一些物质的小奖励。之后再讨论身边的四边形,估算他们的长度后,再用直尺测量,最接近正确值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学生对于这两块内容都会很有兴趣和积极性,积极的使用自己的生活常识,且亲自动手让学生更有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还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同时,不但培养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感情,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主观学习能力,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是学习上的一个重大进步。改革创新一直是教学所需要的,传统模式总要被打破,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和创造能力,教师也要注重对其的应用,不断创新,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由此可见,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实施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进而使学生的数学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向明 《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李全迎 《小学数学合作教学策略的建构》 宁波大学学报
一、浅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此,教师应树立现代化教学理念,在教学课堂中科学引入各种新型且有益于学生成绩提高的全新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协作与合作,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习、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最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成绩。另外,该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改善课堂内社会心理的气氛,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非常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一、合理分组,注重问题设计的科学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在于如何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应充分评估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兴趣爱好、心理素质、知识基础以及学习的能力等,并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小组里都应该有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使组内结构变得合理。另外,由于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不强,因此,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杂的原则,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开动脑经、交流想法并进行组�忍致郏�从而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攻破知识难点,进而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合理分组后,提问“第一组的人数是多少,第二组又是多少?”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当学生回答正确后,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教师再问“那么第一个小组和第二个小组的人数加起来一共是多少?”此问题稍微增加了一点难度,学生一般会选择数人数来找到答案,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加法算出人数,如“第一组人数是4个人,第二组也是4个人,那么两组的总人数就是4加4的和”,然后教师再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在学生明白4+4=8的时候,教师再鼓励学生数一数,验算答案是否正确。这样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并在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内,相应的增加难度。
二、分组辩论,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提问,部分学生回答,然后直接公布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会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对于学习知识较慢,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慢慢的他们就会跟不上教师的学习进度。另外,若是碰上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的时候,学生的想法不一样,就会产生激烈的争执,扰乱课堂的纪律,更不利于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有不同的争议固然很好,说明他们在积极的思考,但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与实际证明来证实自己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争吵。
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元、角、分的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红去商店买10支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为3角钱,那么小红应该付多少钱?应该怎么付钱?”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讨论,若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勇敢提出来。如有些学生认为“应该付3块钱,可以付3张1块钱”有些学生则认为,“在付3块钱的时候可以给2张1块钱和2张5角钱”;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组,然后进行辩论并在辩论的过程中适当给予点拨,并找出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明白,这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法,而且,两组的解法都是正确的,进而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然后教师再鼓励学生共同寻找其他的解决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样一来,学生通过思考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然后积极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交流,辩论、听取不同想法等,从而培养了学生较强的合作意识。
三、适当给予奖励与表扬,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好奇心,但也很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再加上教师的数学教学模式吸引力不足,学生提不起兴趣,进而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搞小动作、打瞌睡等现象,不利于低年级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为此,教师应主动寻找问题的根源,采取一系列可行性措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并喜欢上数学。
如奖励与表扬。小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好胜心理,教师可以以这一点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分组竞赛,然后对于赢了的小组进行表扬,并给予小红花等,同时也要鼓励其他的小组再接再厉等;然后在期末时评出冠军小组,再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作业本、铅笔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保持这份热情。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让学生明白不能只有自己一个人优秀,而是与组内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才能有更大的收获。同时,当有些学生对知识点不很理解时,教师则应鼓励已经学会的同学给予其帮助,从而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还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求知探索欲,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合作意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斗志,对提高教学效率与学生的成绩有积极的影响。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绽放。它不但包容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认真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打破了传统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习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而是由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学习交流、实践、操作。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不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而且对每位学习小组合作成员都有一定的督促作用,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与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地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的真谛。因此,做好“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性格和学习情况以及课堂上的表现按每4—6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周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合作意识。小组长对小组成员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时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要求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等,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要求任务之后,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组织组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这样做避免了学生乱说话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也使那些胆小怯弱,被动 的学困生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体验自身的价值。比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时,(课前要求每位学生准备好形状大小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在操作之前我提出:“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3组三角形图形,动手拼拼,能否用每一组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每组图形中的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再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二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1页的例题,要求根据乘船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南瑞小学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乘船去鸟岛春游。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读,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提出小组合作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南瑞小学二年级学生设计最佳乘船方案,并填写好乘船方案,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三、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合作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笔算乘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乘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有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可以相互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再中学习面积单位后,测量学校篮球场面积时,我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面积大小,小组中有的同学记录、测量、监督测量和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学习地乐趣。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讨论。如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时,在实际生活中,求圆柱形水桶所需铁皮多少?要求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在小组讨论:“应该算几个面?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在实际生活应用中有些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灵活的求出圆柱的表面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如小组成员中有的学生参与的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胆小不敢发言,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育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和同学说话态度要友好,遇见和自
三、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由于是集体商议的结果,成功了每个人都有成就感,失败了大家共同承担,这样可以打消很多学生的顾虑,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扩大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也给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空间。它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又可以满足他们表现的需要。学生个体由于在小组中的努力会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可,使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参与教学的兴趣。久而久之,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便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其中,想更好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那么,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呢?一、科学组建小组,搭建学习平台
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进行组向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这样构建的合作小组“但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条件。合作小组的人数,一般建设4人,4人相邻合作学习,2人同桌,对空间场地的变化要求不是很高,较容易实现。每组成员里包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小组间学习成为可能,便于学习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让中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同时还能保证各小组间公平竞争。
二、设计合理内容,体现合作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究性,真正体现合作的价值所在。不是所有的课堂学习内容都要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如果是较简单的学习任务,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以发展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免产生依赖。如果是较复杂的学习内容,依靠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没办法解决的,这时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气氛的热烈,为了合作而合作,徒有形式,并没有多大的实效。不论什么都合作,失去了合作的意义和作用。把一些毫无讨论价值或过于简单的毫无难度的问题交给学生讨论,纯粹是浪费时间。数学学习中那些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内容,才是我们运用小组合作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可以分成小组让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完成测量;该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对学生的活动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几名学生测量,其他几个学生对测出的结果进行记录、计算。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测量工具的使用,记录方法,以及面积公式的应用,以及发言时语言的组织。这样的内容才是我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不容错过的。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为了确保小组活动能够真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每个小组成员必须承担相应的角色与责任,并且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采取角色轮换制,为学生提供平等的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和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小组的共同的目标。为此教师要加强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素质训练。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启发学生善于敏锐地发现和提出问题,主动地探索问题,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真正做到发挥小组合作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才能放下精神上的包袱,冲破心理上的枷锁,自由联想,畅所欲言。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共识;不怕见解错,就怕没见解;不怕问题提得不好,就怕没问题。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要引导学生对所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教师要设计好交流的问题;交流的问题要体现知识的连贯性和深刻性。同时,老师还要做好有效的调控,使讨论始终处于宽松的气氛中,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努力营造有疑问、有惊讶、有争论、有竞争、和谐的、生气勃勃的化学课堂氛围,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需要,要为不同的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讨论平台;要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心灵放松,敢于探究求异的快乐的教学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让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发挥集体合作讨论功能。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四、采用鼓励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要对小组合作的活动情况进行积极地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要评一评、比一比、赛一赛,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哪一组最团结,哪一组最快等等。对小组中成员的表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要发给一些小奖品,如五角星、作业本等,定期评比选出“合作小明星”、“协调小助手”等等,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当学生进行汇报发言时,要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力,越来越受到很多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所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语言,交流了情感,锻炼了学生学习的能力,融洽了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合理。合作学习产生的辐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种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将越来越显示其强盛的生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研究让我们的小组合作更有效!
关于小组合作的问题,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小组合作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