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上)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上)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氧化物的定义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上)和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上)
  •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总结
  •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 一、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上)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子数决定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1)有水生成H++OH-=H2O

    (2)有气体生成CO32-+酸=CO2↑

    (2)有沉淀生成:五白一蓝一褐7种沉淀

    五白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

    一蓝是Cu(OH)2

    一褐是Fe(OH)2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点对应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

    2、两条曲线相交的点表示这两种物质溶解度在该温度时相等。24、酸: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酸。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26、碱:由金属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碱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27、盐:由金属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8、PH=7溶液呈中性,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2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30、比较(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1、将金属跟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将金属跟盐反应,能置换则比其强,不能置换则比其弱。

    如比较Zn、Fe、Cu的活动性可以用一下3种方法:

    (1)将Zn、Fe、Cu分别伸到稀硫酸中:

    (2)将Fe分别伸到ZnSO4和CuSO4溶液中(中间金属两边盐)

    (3)将Zn、Cu伸到FeSO4溶液中(两边金属中间盐)

    31、化学肥料:氮、磷、钾,叶、根、茎,氮、磷、钾两种以上元素复合肥。

    32、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族(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1;周期(横行)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1。

    二、物质的结构:

    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b.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c.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

    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H2、O2、N2、F2、Cl2、Br2、I2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Al3+、Fe3+、Fe2+、Cl-、NO3-、SO42-、NH3+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2、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正前方粒子数,正上方化合价,右上角(每个离子)电荷,右下角(每个分子)原子数。

    化合价口诀:

    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和钠钾;

    硅四价铁二三,四六硫二四碳;

    三五氮磷四七锰, 正二钡钙镁锌铜;

    铝三一正一铜汞, 一五七氯单质零;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碳酸硫酸根;

    三价磷酸根。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三、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氧气(O2)

    药品:高锰酸钾(KMnO4)氯酸钾(KClO3)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

    (MnO2)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 MnO2 2KCl + 3O2 ↑[固+固)]

    或2H2O2====2H2O+O2↑[固+液]

    ②氢气(H2)

    药品:锌粒(Zn)和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

    Zn+H2SO4=ZnSO4+H2↑[固+液]

    Zn+2HCl=ZnCl2+H2↑[固+液]

    ③二氧化碳(CO2)

    药品: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固+液]

    2、三种气体的检验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检验氢气:点燃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上的火焰熄灭,瓶口火焰呈淡蓝色,则该气体是氢气。

    检验CO2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3、两种气体的验满

    氧气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CO2气验满:用带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 CO2气已满,否则没满。

    四、常见物质的特性

    1、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

    蓝色:Cu(OH)2、CuCO3、含Cu2+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蓝色沉淀:Cu(OH)2

    ②红褐色沉淀:Fe(OH)3

    ③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CaCO3、BaCO3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Mg(OH)2

    一、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化学知识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和知识点,是对这个世界全新的探索,学会知识点 总结 可以更好地学习化学 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九年级化学 上册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九年级上册化学方程式

    ★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 九年级上册英语的知识点

    ★ 九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学科。

    2、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色、味、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等。

    化学性质: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4、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蜡烛的燃烧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相同点:都有水、氧气、二氧化碳

    不同点:吸入气体:氧气多 呼出气体:二氧化碳、水多

    结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试管 烧杯 酒精灯 漏斗 滴管 集气瓶 水槽 铁架台

    6、各种常见仪器:

    (1)固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广口瓶。

    ②取用:粉状药品—药匙或纸槽(一倾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 (一横二放三慢滑)

    (2)液体药品的取用:①存放:细口瓶。

    ②取用:瓶塞倒放;标签朝手心;口对口紧挨着慢倒;试管略倾斜

    (3)量筒:①无‘0’刻度;②正确读数:视线与凹液面下端平视(否则俯大仰小)

    (4)酒精灯:①注意事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禁止“灯对灯”点燃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酒精灯,禁止用嘴吹。

    ②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内焰、焰心(温度最低)

    对物质加热用外焰

    (5)给物质加热的 方法 :

    对液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中液体不超过试管1/3,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试管口不可对人。

    对固体加热:试管外壁保持干燥,试管口略下倾,先预热再加热,加热用外焰。

    (6)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7)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可间接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集气瓶

    (8)取用药品时做到:口不尝、手不摸、鼻不闻(闻的方法:扇闻)

    未说明药品用量时:液体一般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低部即可。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 气体及杂质(0.03%)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红磷

    (2)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

    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3)实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

    打开弹簧夹。

    物质的分类

    3、 氧气

    (1) 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 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制取氧气:制取方法:

    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排水法:

    ③装置: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

    ④验满: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利用向上排气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⑤气密性检查:连接好仪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能形成水柱,则气密性好。

    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

    防止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

    4、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示:A+B→AB

    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 字母表示: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4、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

    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5、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颗粒物和臭氧等。

    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出热量,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 水电解实验: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1 :8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过滤、吸附、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盛滤液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一边;

    漏斗下端紧靠接滤液烧杯。

    滤纸与漏斗内壁间有气泡:影响过滤速度。

    过滤两次不干净原因:滤纸破损;滤液高于滤纸;接滤液烧杯不干净。

    玻璃棒作用:引流。

    (3)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氢气 H2

    (1)、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

    点燃前,要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一)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

    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装置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排水法:

    (4)、氢能源  三大优点无污染、放热量高、来源广

    {了解}4、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A、水污染物来源: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5、分子与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同点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识点

    1、 原子的构成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相对原子质量

    ①、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值。

    ②、注意:它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3、没有单位

    2、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决定因素:核电荷数或质子数

    (3)、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元素居前五位的:氧、硅、铝、铁、钙

    生物体中元素居前三位:氧、碳、氢。(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5)、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

    有时表示一种物质:(金属元素、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例如:H: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

    He:表示氦元素;氦气;一个氦原子

    C:表示碳元素;碳;一个碳原子

    Al:表示铝元素;铝;一个铝原子

    ★当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时,只有微观意义;符号前是几就表示几个原子

    例如:3H:3个氢原子 4C:4个碳原子

    nFe: n个铁原子 2Ar:2个氩原子

    (3)原子和元素的比较

    原子

    元素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特征

    表示具体的粒子,也表示种类。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表示种类,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粒子而言。只具有宏观含义

    (4)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对于元素周期表,一要认识它的结构,二要能从元素周期表获取相应元素的信息,如元素名称、元素符号、质子

    3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单表示(如右图)。

    右图表示的是铝原子的结构——核电荷数为13,核外第一电子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2、电子电子层的规律:

    (1)、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第三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

    (2)、最外层电子层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不超过2个)

    3元素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属于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电子(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二、离子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符号的意义见右图所示(数字“2”的意义)。

    2.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原子

    离子

    定义

    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电性

    不带电

    带电荷

    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所带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联系

    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二、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总结

    化学是中考必考科目,所以初中的时候学好化学很重要。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7、原子的结构:

      原子、离子的关系: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 = A + 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 + CD = AD + CB

      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4、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

      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8、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SO2(二氧化硫)、SO3(三氧化硫)、NO(一氧化氮)、

      NO2(二氧化氮)、H2S(硫化氢)、HCl(氯化氢)

      4、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MnO4-(高锰酸根)、MnO42-(锰酸根)、PO43-(磷酸根)、Cl-(氯离子)、

      HCO3-(碳酸氢根)、HSO4-(硫酸氢根)、HPO42-(磷酸氢根)、

      H2PO4-(磷酸二氢根)、OH-(氢氧根)、HS-(硫氢根)、S2-(硫离子)、

      NH4+(铵根或铵离子)、K+(钾离子)、Ca2+(钙离子)、Na+(钠离子)、

      Mg2+(镁离子)、Al3+(铝离子)、Zn2+(锌离子)、Fe2+(亚铁离子)、

      Fe3+(铁离子)、Cu2+(铜离子)、Ag+(银离子)、Ba2+(钡离子)

      各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上面离子的电荷数相对应:课本P80

      一价钾钠氢和银,二价钙镁钡和锌;

      一二铜汞二三铁,三价铝来四价硅。(氧-2,氯化物中的氯为 -1,氟-1,溴为-1)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在化合物里,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5、化学式和化合价:

      (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如:钾K 铜Cu 银Ag 等;

      b.固态非金属。如:碳C 硫S 磷P 等

      c.稀有气体。如:氦(气)He 氖(气)Ne 氩(气)Ar等

      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

      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 、H2(氢气)

      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

      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

      (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

      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

      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

      (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

      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

      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

      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

      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6、课本P73. 要记住这27种元素及符号和名称。

      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规律:①每层最多排2n2个电子(n表示层数)

      ②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最外层为第一层不超过2个)

      ③先排满内层再排外层

      注: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

      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非金属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4,易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稀有气体元素 原子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He有2个),结构稳定,性质稳定。

      7、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写”、“配”、“注”“等”。

      8、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值

      说明:(1)PH值=7,溶液呈中性;PH值<7,溶液呈酸性;PH值>7,溶液呈碱性。

      (2)PH值越接近0,酸性越强;PH值越接近14,碱性越强;PH值越接近7,溶液的酸、碱性就越弱,越接近中性。

      9、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说明:(1)越左金属活动性就越强,左边的金属可以从右边金属的盐溶液中置换出该金属出来

      (2)排在氢左边的金属,可以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排在氢右边的则不能。

      (3)钾、钙、钠三种金属比较活泼,它们直接跟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置换出氢气

      10、物质的结构:

      1、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1)化学符号的意义: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b.化学式: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c.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化合价符号:表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2)化学符号的书写: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表示

      b.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表示

      c.离子的表示方法:用离子符号表示

      d.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用化合价符号表示

      注:原子、分子、离子三种粒子个数不只“1”时,只能在符号的前面加,不能在其它地方加。
      初中化学解题技巧
      一、 推断题解题技巧: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1、 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2、 一些特殊物质的颜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 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3、 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① 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或酸的物质有:BaSO4、AgCl(就这两种物质)

      ② 蓝色沉淀:Cu(OH)2、CuCO3

      ③ 红褐色沉淀:Fe(OH)3

      Fe(OH)2为白色絮状沉淀,但在空气中很快变成灰绿色沉淀,再变成Fe(OH)3红褐色沉淀

      ④沉淀能溶于酸并且有气体(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盐

      ⑤沉淀能溶于酸但没气体放出的:不溶的碱

      4、 酸和对应的酸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05 + H2O == 2HNO3

      (说明这些酸性氧化物气体都能使湿润pH试纸变红色)

      5、 碱和对应的碱性氧化物的联系:

      ① 碱性氧化物和碱都可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碱性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生成的碱一定是可溶于水,否则不能发生此反应)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碱加热会分解出对应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二、 解实验题: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一)、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 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

      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

      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 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二)、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

      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 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 - 5% NaHCO3冲洗;

      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

      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四)、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

      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

      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

      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

      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3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

      [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

      (五)、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2,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澄清石灰水要变浑浊。

      2、有H2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水份,有则先除掉)

      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无水CuSO4中。现象:黑色CuO变成红色,且无水CuSO4变蓝色。

      3、有CO2的验证方法: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初中化学计算的学习方法
      1.牢固掌握化学计算的基础知识。

      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化合物是进行化学计算的依据。若概念不清,原理不明,物质的变化规律不十分明确,就会把题做错。如式量这个概念它只表示一个化学式如H2O的式量为18,5H2O中水的式量仍是18而不是90,再如A+2B=C+2D中已知C和D的式量比为22:9,若生成4克C同时还有多少克D生成。其C和D的质量比一定是22:2×9=22:18然后再进行有关计算。如把C和D的质量比仍按22:9进行计算就是错误的,反映出你对式量的概念还不清楚。

      2.掌握并运用好解题步骤

      解题分为三步即审题、析题、解题。审题就是阅读原题,理解题意了解特点和类型弄清已知和未知,要防止不看全题断章取义,粗心大意。析题就是剖析原题,在审题基础上弄清关键词语的含义,对众多事实或复杂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挖出隐含条件及内在联系找出突破口,从而确立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是解题中最关键的一步。解题是在析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用已知求出未知得出正确结果。

      3.注意解题规律和思想,掌握解题技巧

      要善于从典型题的分析中找出其特点、规律和思路,能举一反三,要做一题知多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初三化学方程式综合计算题和用字母表示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中的主要思路。如a克KClO3和b克MnO2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c克生成O2多少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O2质量是a克+b克-c克。再如已知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为39.2%,KMnO4中氧的质量分数的40.5%,若各取100克加热完全分解后哪种物质产生氧气多。表面上看KMn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KClO3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要大,但要是认真分析抓住完全反应这个关键词语,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KClO3中虽含氧元素的质量略比KMnO4低,但它的氧元素全部都转化为O2,而KMnO4中的氧元素只是部分转化为O2,近而得出是KClO3生成的O2多。再如有FeSO4和Fe(SO4)3的混合物测得混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Fe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此题按元素质量分数求可做出来但很繁索,可以巧解。即从物质宏观元素巧妙地过度到微观原子个数来找出质量比从而可以进行计算。无论FeSO4或Fe2(SO4)3中“SO4”是不变的所以: S : O原子个数比 1 :4,质量比 32 : 64 ,1 : 2 设混合物的质量为1,已知S元素质量为a%,则O元素的质量为2a%,那“SO4” 的总质量为3a%所以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3a% 。

    猜你喜欢:

    1. 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2. 初中复习指导化学答案题及答案

    3.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4. 中考化学必考复习知识点

    5. 高中化学重点知识归纳基础知识点

    三、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 思维导图 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1

    实验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2、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过滤操作: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9、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滤纸破损

    10、实验中的规律:

    ①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②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③凡是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都可用排水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的,都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④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⑤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⑥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⑦凡是使用有毒气体做实验时,最后一定要处理尾气。

    ⑧凡是使用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时,一定是“一通、二点、三灭、四停”

    11、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氧还,失氧氧(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失去氧元素的物质是氧化剂)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2

    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O氧H氢N氮Cl氯C碳P磷S硫

    金属:K钾Ca钙Na钠Mg镁Al铝Zn锌Fe铁Cu铜Hg汞Ag银Mn锰Ba钡

    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

    OH-NO3-CO32-

    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SO42-PO43-NH4+

    2、化合价口诀

    (1)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

    六硫四价碳;

    许多元素有变价;

    条件不同价不同。

    (2)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

    二价硫酸碳酸根;

    三价常见磷酸根;

    通常负价除铵根。

    (3)熟练默写常见元素的常用的化合价

    +1价K+、Na+、H+、Ag+、NH4+

    +2价Ca2+、Ba2+、Mg2+、Zn2+、Cu2+、Hg2+、亚Fe2+

    +3价Fe3+,Al3+

    -1价Cl-、OH-、NO3-

    3、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2H2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氧气三: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的制取 方法 :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CaO+CO2↑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3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6、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Fe3O4。

    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8、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0、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1、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2、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3、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4、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5、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6、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18、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9、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0、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21、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

    22、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4

    常见的化学变化知识点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

    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火焰:分三层为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温度,内焰温度最低,因此加热时应把加热物质放在外焰部分。

    2、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3、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坩埚等;可以加热的仪器,但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玻璃棒、集气瓶。

    4、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5

    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1、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甲烷)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2、还原性的物质:C、H2、CO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3、助燃性物质:O2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4、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5、最轻气体:H2也是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6、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7、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8、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9、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1、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2、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

    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 儿童 );

    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3、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4、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 其它 金属等)。

    5、可燃物燃烧条件:

    ⑴是可燃物;

    ⑵与空气(或O2)接触

    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6、灭火的方法:

    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

    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CO2灭火

    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7、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

    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九年级化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 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梳理整理大全

    ★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 初三化学上册知识点

    ★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 九年级上化学知识点

    ★ 九年级化学最全必背知识点

    ★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关于氧化物的定义的问题,通过《初中化学基本概念归纳总结》、《初三上学期化学知识点》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氧化物的定义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氧化物的定义(3)

    相关阅读

    • 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上)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氧化物的定义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初中化学所有概念总结(上)和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