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劳燕分飞|细品唐诗《菊花》,解读元稹与薛涛的姐弟恋情

劳燕分飞|细品唐诗《菊花》,解读元稹与薛涛的姐弟恋情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菊花元稹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劳燕分飞|细品唐诗《菊花》,解读元稹与薛涛的姐弟恋情和.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的意义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劳燕分飞|细品唐诗《菊花》,解读元稹与薛涛的姐弟恋情
  •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的意义
  • 用桃红小笺写诗的薛涛─读史之二十九篇
  • 元稹《菊花》诗人喜欢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这首诗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一、劳燕分飞|细品唐诗《菊花》,解读元稹与薛涛的姐弟恋情

    元稹如同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不管在哪里异性人缘都很好,同时能与之共眠的光历史留名的就有四个,其按着先后次序分别为母系表亲崔莺莺,官二代韦丛(夫妻之名),一代才女薛涛和一代名媛刘采春。

    然今天我们不说崔莺莺是如何“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亦不说官二代韦丛是如何“天生丽质难自弃”,我们只说流传千古的““薛涛笺””的制作者薛涛和元稹这对姐弟恋是如何从相识、相恋到相离的。故借此从元稹的《菊花》之诗入手,解读元稹与薛涛姐弟恋后的劳燕分飞。

    崔莺莺与侍女

    诗短情长,暗诉情肠

    曾记否儿时有一唐诗,名曰《菊花》,作者元稹,剩余“牡丹之乡”洛阳。其诗句简短,按其特点分为七言绝句,其诗句为: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据史料记载,该诗句是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蜀地所做。同时当时元稹做这首诗并非真的喜欢菊花,而是菊花象征着高风亮节、高雅做霜,即很有气质、有才华、与众不同,此正如同眼前的人儿一般才华横溢,气质十足,深深占据心田,激起种种情愫。

    元稹与薛涛

    该诗句就是元稹在追求一代才女薛涛时所创作,并且开头“秋丛绕舍似陶家”的“陶”即为“涛”,为谐音词。这样看来我们是不是脑海中有一画面,元稹初次见到薛涛后被其气质迷住,忍不住跟着薛涛来到了家门外,随着一声关门声,一些都销声匿迹了。

    从此,元稹的心被薛涛给勾去了。元稹每天徘徊在薛涛的家门外,故借用《菊花》来表达“陶家”的曲径通幽被自己踏出了一道道小路,从早上到晚上,再到日渐斜,皆表达元稹对薛涛的迷恋之情。

    世间女子千千万,我元稹也遇到颇多,然看完薛涛后再也不想看其他的女人,即为“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深意。可以说简短的诗句,却字字珠玑,表达着元稹内心对薛涛的迷恋。

    元稹上任之际

    梓州相见两倾心,从此誓为不相离

    元稹所到之处均能找到称心的女子,不仅得益于元稹的才华和身份(官府工作人员),同时更有一项令女人动心的就是元稹是一名美少男,犹如所谓的“颜值当担”。

    据史料记载,薛涛比元稹大11岁,属于现在的姐弟恋类型。然薛涛仍如少女般的容颜,举止投足尽显其人格魅力。当元稹来到梓州约见薛涛时,薛涛竟然被眼前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元微之(元稹的字微之)所倾倒。

    从此,元稹带着比自己大11岁的薛涛留恋在自己的府邸,每天两个人一起做诗词,一起看庭前花开花落。由于薛涛为乐伎出生,同时自尊心很强,对权贵更是痛恨,在和元稹相处的时日内支持元稹参劾东川节度使严砺的为富不仁。元稹初来此地,本身就人身地不熟,得罪权贵后只能被调离蜀地四川任职洛阳。两个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了,随后只能通过“情诗”来互相吐露情肠。借用“云中谁寄锦书来”一语来形容再好不过了,可见元稹与薛涛姐弟恋的真情。

    元稹与薛涛约会于庭院

    劳燕分飞,两情远隔

    纵使元稹和薛涛也抵抗不住“异地恋”的痛苦,在开始一次一次的情书“满天飞”后,慢慢的薛涛却等不到了元稹的书信。女人一旦有了爱情,尤其是薛涛此次姐弟恋的恋情,薛涛是全真心投入的,寄托了美好的向往和以后家庭幸福的场景。

    然一次次“独倚望江楼”等不到“云中的锦书”,薛涛慢慢的被现实所打垮了,开始怀疑是不是元稹病故,还是被元稹这个“小弟弟”给抛弃了。痴情的薛涛此后爱上了情诗的题材,遂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个人的题材“薛涛笺”。

    薛涛笺

    然史料记载,离开薛涛后元稹遇到了另一个乐伎,刘采春。遂后与刘采春发生了一段爱情故事。而薛涛呢?还是忘不了元稹,开始朝朝暮暮的思恋,变了没有了少女般的美貌,更多的是用诗句寄托自己美好的向往。其有流芳千古的《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

    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才女薛涛

    虽然《春望词》看起来很消极,但是却在字里行间中书写了其人生的心路历程,而元稹的离开更是对其打击甚大。同时面对40岁的人生,未来的生活在哪里,未来的依靠在哪里,甚至是自己的“哪个谁”在哪里,连薛涛自己都不知道。

    元稹与薛涛之间的爱情是有的,毕竟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做诗。同时,薛涛虽然年纪大一些,但是在古代是可以接受的。可能命运注定薛涛的一生扮演的角色就是孤独与残缺,元稹的角色就是一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伊人。”

    如今,我们身边仍有很多“异地恋”,仍有很多“姐弟恋”,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定是有的,但是能不能走到头,要迎来彼此的幸福还需要两个人的提供努力。

    一、.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的意义

    刚看见峻岭上云似华盖,就发现岩石下白雪如尘。如笋石般的山峰好像上千矗立的玉石,松萝班的树林也披上了万多银花。

    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使东川·南秦雪》。

    原文如下: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

    飞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译文如下:

    帝都到清明时间寒意才尽,而骆谷到了春深时节却未见春意;刚看见峻岭上云似华盖,就发现岩石下白雪如尘。如笋石般的山峰好像上千矗立的玉石,松萝班的树林也披上了万多银花。在这个不见飞鸟不闻猿啼的时节,年轻的御史走在了去南秦的路上。

    扩展资料:

    文学赏析:

    这是元稹被贬到四川通州途径骆口驿之路所作。这首七律首联就对仗,寒对春重复相对,意思相反之反对。颔联对仗工整,表明此处气候变化之快,前后可以形成一个意思,有云即下雪,即相对独立反对,又连成一体,属流水对。颈联都描述雪景之美,属于大意相同之正对。

    尾联对全诗有转折意思,雪景之美但属恶劣天气,诗人受贬却走在荒芜人烟的蜀道之上。且尾联属于意思上静与动的对比的宽对形式。首联是意思上肯定与否定的宽对,也是寒与春不在同一位置的交错对(错对)。

    颔联对仗工整,表明此处气候变化之快,前后可以形成一个意思,有云即下雪,即相对独立反对,又连成一体,属流水对。颈联都描述雪景之美,属于大意相同之正对。尾联对全诗有转折意思,雪景之美但属恶劣天气,诗人受贬却走在荒芜人烟的蜀道之上。

    且尾联属于意思上静与动的对比的宽对形式。本诗表达了路途艰险、前程未卜之心情。

    二、用桃红小笺写诗的薛涛─读史之二十九篇

    薛涛(约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乐妓。

    16岁入乐籍,与韦皋、元稹有过恋情,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制作桃红色小笺用来写诗,后人仿制。

    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收于《锦江集》。

    一场轰轰烈烈的姐弟恋

    薛涛,元和四年(809年)三月,当时正如日中天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与元稹一见面,就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

    小薛涛的爱情之火一经燃烧,就极为炽烈。尽管她已经步入中年,但那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告诉她,这个男人就是她梦寐以求的人,于是她便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第二天,她满怀真情地写下了《池上双鸟》,完全一副柔情万种的小女子神态。

    迟来的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两个人流连在锦江边上,相伴于蜀山青川。那段时光,是薛涛一生最快活的日子。然而幸福总是最为短暂,这年7月,元稹调离川地,任职洛阳,细算起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个月而已。

    分别已不可避免,薛涛十分无奈。令她欣慰的是,很快她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同样寄托着一份深情。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寄托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诗了。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喜欢写四言绝句,律诗也常常只写八句,因此经常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于是她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

    可惜,元稹是个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的人。才子多情也花心,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朝思暮想,满怀的幽怨与渴盼,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一袭道袍了余生

    元稹没有回来,有着自己的理由。两人年龄悬殊过大,31岁正是男人的风华岁月,而薛涛即便风韵绰约,毕竟大了11岁。另外更重要的是,薛涛乐籍出身,相当于一个风尘女子,对元稹的仕途只有负作用,没有正能量。对于这些,薛涛也能想明白,并不后悔,很坦然,没有一般小女子那种一失恋便寻死觅活的做派。

    只是,从此她脱下了极为喜爱的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炽烈走向了淡然,浣花溪旁仍然车马喧嚣,人来人往,但她的内心却坚守着一方净地。

    人生垂暮,薛涛逐渐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今成都金丝街附近),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

    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历史评价

    薛涛于十六妙龄堕入乐籍,凭借过人的才华,薛涛与蜀中最著名的才女卓文君比肩。后人又把她与李冶、鱼玄机、刘采春相并列,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

    个人作品

    薛涛的诗,有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5]、《题竹郎庙》、《池上双鸟》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4]

    薛涛因事惹怒元稹,被疏远,做《十离》诗呈上,情意感人,遂复受宠,后世流传甚广。《鹦鹉离笼》:“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燕离巢》:“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鱼离池》:“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银钩。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仅就离别而言,薛涛的构思算得上新巧,着眼的都是身边事物,不惊不奇,写诗最难得的就在于能把身边寻常事物写得曲折动人。

    三、元稹《菊花》诗人喜欢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这首诗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喜欢菊花的原因是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

    这首诗借物咏怀喻志,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

    原诗:

    《菊花》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释义: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扩展资料:

    此诗于贞元十二年(公元807年)作于长安。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甸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物上,处处关己。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

    如三、匹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翻官之事。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七、小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

    其次,本诗在用典上也有独莹之处: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囊无晦涩之感。如三、四两句用陶渊明与罗含的典故,如同己出,与自己的诗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实在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来了:“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泛,指以菊花浸酒。“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白玉堂”一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两句中的后一句。此处暗指朝廷。

    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关于菊花元稹的问题,通过《用桃红小笺写诗的薛涛─读史之二十九篇》、《元稹《菊花》诗人喜欢菊花的原因是什么? 这首诗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菊花元稹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菊花元稹(4)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