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数字时代 IT服务的破局之战

数字时代 IT服务的破局之战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it服务管理体系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数字时代 IT服务的破局之战和软件及IT业的发展趋势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数字时代 IT服务的破局之战
  • 软件及IT业的发展趋势
  • IT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是“5G+云+AI”
  • 一、数字时代 IT服务的破局之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进行,IT行业在整体数字升级的浪潮下与时俱进,如引入数字化工具,开始注重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学习手段,强化对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使IT服务更好地响应客户业务需求,为企业业务决策提供支持。

    IT服务是IT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包括了前期的项目规划、业务咨询、系统设计、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也包含了后期的运维服务。IT服务前端的销售体系与后端的交付体系紧密相连,形成服务闭环。而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进程的推进,IT服务市场持续增长,运维和开发服务贡献显著。IT服务广泛外包,服务标准化在不断提升。

    对于这种新的特定环境下的IT服务的转变,不同企业及管理研究机构持有不同的态度与观点。数十年服务于ERP实施及企业信息化管理咨询的SAP中国金牌合作伙伴深圳建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广数科),为我们提供了其新颖独特的分析视角。

    一、搭建IT服务“桥梁” 赋能企业数字化发展

    在新时代,企业数字化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套装软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需求很难用一个大而全的成熟产品或者单一方案来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既要从自身实际及真实需求出发,又要洞悉数字技术发展趋势,熟悉诸多不同业务领域适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些工作放到企业自身来实现,难度很大且成功概率极小。在这一建设过程中,企业迫切的需要这样一座“桥梁”,能够从企业的真实业务场景出发,真正地理解企业业务痛点,把握数字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为企业提供最适配的产品或解决方案,有效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从建广数科的服务理念出发,为企业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对IT服务商来说是一项有价值、且具挑战性的任务。首先,要懂行业。要清楚该企业所在行业有着怎样的特性,哪些是他特有的业务场景,以及如何去满足这些特定场景下的需求应用;其次,要深入企业内部去“诊脉”,通过详尽的调研摸清企业的业务流程,找出真正问题症结;最后,要懂技术。了解最新的云大物移AI等先进数字化技术,去选取最合适的工具或技术,以快速达成企业的需求。

    建广数科将自己定位为“新一代系统集成商”,正是希望能够发挥“桥梁”作用,将数字技术价值最大化赋能于企业数字化转型。这就需要所提供的服务能够集合供应商自身专业能力和资源,能够了解行业应用场景,明确企业需求方向;能够为企业提供宝贵的咨询信息,更要提供一个完整的有需求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对于建广数科来讲,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与责任。

    二、发掘场景应用之新价值,促进行业创新转型

    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需要在数字化建设的进程中,不断摸索、试错、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发现不断有新的场景出现,有时企业要解决的问题很具体,很难找到现成的解决方案,既有的或是类似却存在差异。这时,一些有想法的企业就会去寻求IT服务商的支持,运用他们的行业经验积累以及掌握的大量信息,帮企业去梳理它的数字化场景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好的应用场景?以数字化赋能这些场景,能产生什么样的价值?之后,双方会根据企业实际的需求,定制开发针对该场景的全新应用或平台,有的放矢地去解决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JGDT Insights(建广数科洞察)多年研究发现,这里通常情况下会发掘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创新点,由该创新点驱动的数字化项目如若成功,不仅能解决企业的发展难题,帮企业从中获利;IT服务商也将在这一过程中积累全新的行业应用场景,完善其成功案例;同时,解决方案独有的行业特性,还将为该行业增加新的创新资产,在行业内进行复制及推广应用。

    这种创新应用,是企业和IT服务商共同的思想碰撞后的成果,是知识整合后的结晶,共同创造出的全新的解决方案价值。而这种价值,有效赋能了行业的数字化创新,加快了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三、数字时代的IT服务 是长期的共同成长

    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着服务商的快速转型,也在不断深化着IT服务的意义与价值。IT服务数字化升级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全流程数字化体系,打通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企业内部、外部各系统中的数据,利用数字化的技术与工具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以适应快速迭代的竞争环境而IT服务商也将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与企业共同成长、发展的机遇。

    数字时代的IT服务,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建广数科认为,如果想真正服务好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工程,必须要去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战略,了解企业基于战略规划下的业务发展,了解企业现阶段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未来几年可能遇到的痛点,企业的数字化战略是什么……作为IT服务提供商需要清楚自己能为客户提供怎样的服务,发挥怎样的价值?结合业务的需求和痛点,以场景为先,以点及面,不断迭代创新,这样即可以满足企业运营上的实时需求,也可以完成数字化战略的落地和互补。整个服务过程是随着企业战略的发展,从战略到战术到流程,有步骤、有目标、有方式方法地逐步有序的展开。

    企业最清楚自身的业务状况及存在的问题;IT服务商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及产品技术,他们了解更多的行业应用场景,了解在该场景下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是怎么实现的,这些信息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建议及方案参考。JGDT Insights(建广数科洞察)实践经验得出,企业与IT服务供应商双方也可以就差异进行碰撞与创新,开发出全新的数字化应用或数字化平台,共享创新解决方案的价值与成果,这将是一个双方共同合作,共同成长,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过程。

    四、企业上云,IT服务之新方向

    随着各行业开始寻求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企业应用上云似乎已成为一个主流趋势,而云计算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IT开发、运维思路、组织架构的升级。IT基础设施步入智能化,驱动IT服务的进一步升级。建广数科的SAP核心专家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SAP ERP实施咨询服务的专业团队之一,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产品技术水平。作为SAP全系列产品服务商,同时拥有智能制造、智慧财务、数字化人力、中台、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等行业及数字创新技术方案。近20年来,建广数科为包括财富500强在内的上千家企业持续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服务,覆盖了高端装备制造、军工、高科技、生命科学、消费品、能源化工、汽车、等多个行业。而伴随着SAP云战略的执行,以及Rise with SAP项目的推进,大量建广数科的老用户提出了将原有ERP向云上迁移或者扩展的需求。这种市场需求的变化也触发了建广数科商业模式的转型,由单纯的SAP服务提供商向复合型的ISV转变。

    一、软件及IT业的发展趋势

    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1-开源开源阵营在调整中成长,逐步改变着平台软件的竞争态势�6�1大型Linux厂商将通过优势组合、全球扩张等手段实现进一步的品牌集中,在全球获取竞争优势,而实力较弱的厂商或偏安一隅的小型厂商将面临竞争威胁,甚至最后退出Linux市场。�6�1目前全球Linux主力厂商有美国的Red Hat、Novell、Caldera,法国的MandrakeSoft,巴西的Conectiva,中国的Redflag,日本的Turbolinux等。�6�1微软在开放源码和改进价格策略方面有所进展。2004年4月和5月,微软先后两次公布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性开放源代码,该公司全球统一定价的产品价格战略也已经松动。�6�1SUN公司一方面推出开源的Solaris,并宣布将对多项功能进行免费升级,另一方面SUN还推出了基于开源技术的办公套件StarOffice7,相继被中国印度等国家的政府部门所选用。�6�1ORACLE推出1个CPU的开源数据库�6�1IBM全线产品支持LINUX�6�1Novell完成收购SuSe并进军中国,Red Hat强势进军亚太市场等策略的推进,全球Linux市场竞争格局有所改变,同时面临不稳定因素。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2)-外包�6�1IT服务持续增长. 欧美等主要市场在IT及基于IT的服务方面的支出增长近7%,从2004年的13840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4790亿美元。�6�1服务外包成为主流趋势。 --ITO:把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服务工作从企业其他业务中剥离出来,由专业的外包服务公司当作特殊的产品提供给企业,这样就形成了ITO服务市场,包括应用软件维护,语音和数据网,企业内部咨询,桌面系统,数据中心,ERP,应用开发等。--BPO: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是指企业把IT密集的业务流程授权给外部供应商去做,包括所有基于IT的事务性工作。后者以预先商定的、可度量的执行标准,支配并管理所选定的业务流程,为企业提供服务。 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2)-外包(续)全球交付(离岸外包)带来全球软件格局的改变--第一层次的国家是全球主要的软件出口国。G-7国家(除意大利)、荷兰、瑞典、芬兰、澳大利亚、西班牙、比利时等。印度长于离岸程序设计,以色列成为软件产品孵化中心,爱尔兰则变成服务和本地化服务的集散地。--第二层次是两个经济转型的软件出口国家,中国和俄罗斯。到2010年软件出口很可能超过10亿美元,上升到第一层次。这两个国家软件产业的主要问题是不成熟,规模小,在软件管理,质量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比较弱。 --位于第三层次的是新兴的软件出口国家。多数国家有2-2.5亿美元的收入,有几个比较成功的中小企业,形成小型的出口园区,不可能产生大的产业。但巴西、墨西哥、韩国或菲律宾等国,到2010年有可能进入第二层次。�6�1深入业务层面的外包是未来最重要的趋势 —-印度IT-ITES产业2005-2006财年收入360亿美元,增长率将近28%。到2010年,可能超过600亿美元的目标。 ——ITES-BPO预计增长达到37%。增长的动力主要来当前的服务规模和服务深度,也得益于新的垂直细分市场服务的稳定增长。——工程设计和研发服务一项,年增长率就达到了43%。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3-连接�6�1从60年代到90年代,我们走过了主机计算时代。大型主机主导计算,多个用户共享一台主机,一批独立于用户的软件公司应运而生。唱主角的是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编译程序和诊断程序。�6�1从70年代到新世纪初,PC逐步取代主机,成为计算的主角。人手一台PC,硬件性能不断提高,对相应软件的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现,大众市场套装软件得到高速发展。�6�1目前,软件产业进入了网络物理连接和逻辑连接的新时代。网络技术正在从静态向动态,从被动向主动,从呈现信息和浏览窗口向智能平台方向发展。以IP为基础的宽带多媒体网络已成为软件应用的新舞台,带来新架构/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4)-融合�6�1各种技术相互渗透,不同产业的界限日趋模糊。数字化、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促进了电视、计算机、通信的逐步融合,为软件产业带来巨大发展机会。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位置服务是当今IT行业内最具活力的三大技术——卫星导航、移动通信和Internet——结合的结果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5-服务�6�12000年以后,软件产业的突破和创新,主要在商业模式和服务内容。�6�1软件产业的重心不再是软件产品,而是软件服务。不过,软件服务的基础是软件产品,没有软件产品就没有软件服务�6�1由产品向服务转型的两大形态�6�1软件部署方式的服务化。�6�1软件提供方式的服务化。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6-安全�6�12005年,全球数据丢失和滥用的案例急剧增加,突现了现有系统和业务流程的脆弱性,揭示了在公司和国家这一层面确立安全政策和构建安全环境的迫切性。�6�1各国十分重视发展自己的信息安全产品。安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成为主导性需求。�6�1全球开始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机制问题。全球软件产业发展趋势-小结�6�1六个重要趋势:开源、外包、连接、融合、服务、安全�6�1根源在于互联网的发展,颠覆性地改变了软件产业的生产、销售和交付的方式�6�1软件产业处在一个技术巨变的消化期,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 中国软件面临的挑战1-泛化 中国软件面临的挑战2-依赖

    二、IT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来看,在2015年-2019年间,中国IT市场以35.8%的年均增长率持续增长。以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计算机硬件产品的份额在持续下降,而软件技术和IT服务的产品份额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到2021年,软件技术在IT市场中的产品份额接近达到23.9%了,IT服务的产品份额接近达到32.7%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包含着IT行业在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从中国IT行业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内需才是拉动中国IT行业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那么未来能够持续拉动中国IT行业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中国IT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又将怎样?
    一、中国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 ,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持续增加
    目前中国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带动中国IT行业发展的直接动力。近年来,在包括银行、电信、能源在内的中国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而从今后的发展来看,这些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将逐步转移向新的业务系统建设以及现有应用系统的升级与优化,这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中国IT市场的增长。而与此同时,在包括教育、制造、物流、建筑、卫生、农业在内的传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正在蓬勃兴起,电子政务正在逐步成为中国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以应急联动系统、智能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也逐渐步入正轨,这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拉动IT行业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情况来分析,虽然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在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环境的改善,和中国加入WTO后的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这些企业在业务领域、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理念及其他方面,企业将日益关注IT应用系统的运营效率与自身业务的融合,这会带动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持续变化和增长。与此同时,丛中小企业来看,虽然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笔记晚,整体水平比较低,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注重自身的发展并意识到信息化对于自身业务发展的重要意义,据此可以看出,这将会成为今后一个阶段内,拉动整个IT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良好的宏观环境是中国IT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在近些年里,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的良好也为中国IT行业的稳定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今后,这仍然是IT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以经济的发展角度来看,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13万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了9.5%。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改善,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不断增强。2015年,中国将会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经济发展将会处于快速增长的区间。这将为中国IT行业市场的稳定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再从政策层面来看,近年来,中国IT行业市场的快速、稳定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将得益于中国政府良好的政策环境的促进。从2000年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到2002年的《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实施,以及党的“十六大”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这对于促进中国IT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目标的逐步落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又将会带动信息化建设新一轮的快速、稳定增长。
    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以及政府相关经济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中国IT市场将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三、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IT市场还远远未饱和
    经过一直以来飞速的发展,中国IT行业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水平,并且在商用以及非商用市场上均取得了广泛的使用。目前,中国国内PC保有量已经达到了大约4000万,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渐普及,应用水平逐步在提高。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PC普及率达到了30%以上。总体来看的话,与美国、英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IT市场还远未饱和,尤其是在信息化应用普及方面,中国企业信息化和区域信息化的不平衡更是加大了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别距离。同时,中国在IT技术应用层面还远未成熟,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升级和优化、IT技术与企业业务的结合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
    间去展示。因此,随着中国城市信息化和行业、企业信息化速度的加快,中国IT市场还欠缺不足,需要努力的去完善。
    近些年来,计算机、通信及消费电子(3C)相互之间的融合呈现出日益加快的趋势,这也相继催生出了数字电视、掌上电脑等一系列产品的出现;同时,IT技术也正在向制造、汽车等传统行业不断渗透,并且带动了这些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持续增长的能力。跟据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第11个五年计划(2006年到2010年)中,政府将重点扶持数字电视、汽车电子等23类IT领域。在今后,随着IT技术与传统产业的不断融合,将会有更多的新兴产品的产生。例如目前呈现良好发展前景的汽车电子、医疗电子、车载信息服务等产品和服务就是IT与传统产业技术融合的结果。可以预计的是,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及IT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协作与努力下,中国新兴IT产品与服务市场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行业法规环境尚需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待加强
    从整体上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IT行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环境也正在不断的完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IT企业的法规环境存在着较大的改进空间。以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例,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大中型企业中,建立电子商务系统的还不到三分之一,相对一部分中小企业都尚未建立电子商务系统;同时,大多数企业的网站主要用于发布产品信息和服务信息,而尚未成为企业营销的重要手段。应该说,中国电子商务的起步是比较早的,但中国电子商务的法规环境尚且不成熟。此外,由于缺乏企业信用体系,以及必要的认证机构,企业之间的交易仍然无法完全采取网上支付的形式。因此,必须要加快市场的法制建设,完善必要的法律措施,这对于规范IT企业的经营行为,和促进中国IT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中国行业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IT系统已成为企业用户生产与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由于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及其他原因,一部分用户对于IT应用系统及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仍然缺乏必要的认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IT系统应用效率的发挥。例如,企业由于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是非常了解,使得部分应用系统在有黑客或病毒侵袭的时候遭受到了非常重大的损失;由于缺乏对于IT服务价值的认知,片面强调产品的价值,使得IT系统缺乏必要的支持与维护服务,这也影响了系统的正常使用。在这种情况下,IT系统不但不能全面发挥作用,同时也有可能会给企业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保证IT应用系统效能的有效发挥,就非常有必要通过宣传等手段提升用户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使其真正认识到IT系统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IT应用市场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IT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态势,但还是有一些地区在不断的出现的知识产权问题,如盗版软件现象也日益引起中国政府的关注。中国IT产业目前正处在由大做强的关键阶段,知识产权问题是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知识产权不仅影响了国家的整体形象,同时这也会制约企业产品技术的发展,削弱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实上,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并先后确定了若干保护知识产权的政策和措施。如中国政府日益加强的政府软件采购工作,以及从2004年9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这就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IT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缺乏必要的技术保障,部分IT用户也缺乏知识产权意识。若是长此以往下去,中国IT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从政府立法、企业技术研发、用户意识转变及其他多方面共同着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是一项刻不容缓但又异常艰巨的工作。这对于中国IT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其重要的意义。
    五、中国IT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未来,中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着目前快速、稳步的增长,中国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会逐步提高,中国IT行业的发展前景具有广阔的优势。从IT市场发展前景来看,据赛迪顾问预测,2015年至2021年,中国IT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保持着15.8%的年均增长率。从市场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计算机硬件产品的份额将持续下降,而软件和IT服务的份额将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至2021年,软件在IT市场中的份额将达到33.9%,IT服务的份额达到32.7% 。未来3到5年内有软件在IT市场的份额将达到38%左右,IT服务的份额达到35%。

    三、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是“5G+云+AI”

    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的商业经济模式已无法支撑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数据驱动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变革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随 着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在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如:4G 时代网络的带宽和延迟不足以支撑终端和中央无缝的联接;私有部署的传统计算无法实现算力资源规模化的整合;简单人工神经网络有限的准确率不能满足产业内对 智能应用的高精度要求。而以 5G、云计算、AI 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传统企业由电子化到信息化再到数字化搭建阶梯,通 过其技术上的优势帮助企业在传统业态下的设计、研发、生产、运营、管理、商业等领域进行变革与重构,进而推动企业重新定位和改进当前的核心业务模式,完成数字化转型。

    “5G+云+AI”成为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重要引擎

    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对传统产业冲击的不断加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的共识,面对着数字化转型的浪潮,新兴数字技术的支撑作用体现的愈发明显:5G 技术以低时延、大带宽、广连接的优势,结合行业各种场景,为体验和应用带来质的飞跃,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云计算作为其中重要的力量,将汇聚更多样化的算力和应用,让政府与企业进入上云的快车道,加速产业的智能升级;基于优秀的算法,海量的数据,以及云端丰富的算力, AI 将为各个产业带来巨大的变革。

    在 5G、云计算、AI 的引领下,行业越来越丰富、数据量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多元新架构的支撑,5G、云计算、AI 的融合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5G+云+AI”技术融合将加速数字溢出,并成为数字经济新时代的重要引擎。

    (一)5G 让联接无处不在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加速了社会数字化发展的进程。 1G 时代,采用模拟信号传输,通信时面临安全性差和易受干扰等问题, 且各个国家的 1G 通信标准不一致不能全球通信。2G 从模拟调制进入到数字调制,手机具备了上网功能,但是传输速率很慢每秒 10-15kb。随着图片和视频的传输需求的诞生,人们对于通信传输速率的要求也 日趋高涨,于是 3G、4G 相继而生。3G的通信标准将信息的传输速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上网成为了手机的主要功能。4G 相对于 3G 速率进一步提升,可以快速地传输高质量的图像、音频和视频等,满足用户对于无线网络服务的要求。但是,随着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以及智能化设备的登场,未来数据流量必然会爆发式增长。目前 每个4G用户每人每月大约需要 3G 左右流量,如果运营商全面开放4G 上网套餐,则至少需要 20G 才能满足用户需求,以4G的网络能力肯定是无法承受的,从根本上解决用户日益增长的使用需求与运营商网络提供能力不足的矛盾,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 5G。

    通信发展历程

    5G   有三大特性: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高可靠和海量连接。 网络速度提升,用户体验与感受才会有较大的提高。 5G 速率较 4G 全方位提升,下行峰值速率可达 20Gbps,上行峰值速率可能超过 10Gbps。 对网络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能在 5G 时代被推广,例如,云VR 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目前 4G 速度不足以支撑云 VR 对视频传输和即时 交互的要求,用户还是需要依靠昂贵的本地设备进行处理。依托于5G 的高速率,云 VR 将能够获得长足发展。 5G 支持单向空口时延最低 1ms 级别、高速移动场景下可靠性 99.999 的连接。 5G 超低时延的特性可以支持敏感业务的调度,为车联网、工业控制、智能电网等 垂直行业,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连接。同时,使得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走向现实。 5G   网络每平方公里百万级的连接数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 5G 网络面向的不仅仅是个人用户,还有企业用户和工业智能设备,5G 将为C 端和B 端的用户或智能设备提供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服务。5G 每平方公里百万级数量的连接能力和多种连接方式,拉近了万物的距离,实现了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

    5G特性

    5G 关键特性对应的应用场景

    随着 5G 商用牌照的发放和 5G 网络建设的大范围铺开,我国 5G 商用开局良好。 截至今年 7 月,全国各省市共发布 5G 相关政策文件35 个,加速 5G 在工业互联网、交通、医疗等多个行业创新应用场景,5G 时代已来。产业发展方面,5G 产业链上游设备厂商着手开发和生产 5G 设备、运营商密集建设 5G 网络、先行终端厂商接踵发布 5G 手机,同时,通信行业与垂直行业加紧开发 5G 应用。截至今年 7 月, 全国范围内已建成 5G 基站 3.8 万个,预计至 2019 年底,全国 5G 基站建设总数将进一步增加。5G 消费类终端仍将以智能手机为主要形式,同时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工业应用等终端正在逐渐丰富。标准方面,5G 技术标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018 年 6 月 5G 第一个版本标准完成了增强移动宽带场景,2020 年 3 月 5G 第二版本标准将完成低时延高可靠场景。在 5G 标准制定中,我国厂商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掌握较高比例的核心标准,在 5G 标准推进速度、推进质量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

    5G 将拉动产业链上下游高速持久的经济增长,带动我国实体经济转型为社会带来价值。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预计 2020-2025 年期间,我国 5G 商用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 10.6 万亿元,直接创造经济增加值 3.3 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 24.8 万亿元,间接带动的经济增加值达 8.4 万亿元;就业贡献方面,预计到 2025 年,5G 将直接创造超过 300 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5G 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巨大,5G 技术在改变人民日常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甚至会给社会带来根本性的变革。未来,5G 将成为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

    5G 使得海量数据的有效传输成为可能,为垂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 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垂直应用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暂时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其中关键问题就在于网络连接,在现有的网络下,虽然速度一直在提升,但由于功耗高、可用频段少和高时延等限制,很难将所有硬件设备连接在一起,它们只是单独获得了连接能力,而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连动。5G 的多种连接技术可支持海量机器类通信,满足机器类通信所需的低成本和低功耗要求。其次,在万物具备互联能力的基础上,大连接、低时延的5G 网络可以实时传输前端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提升数据采集的及时性,为流程优化、能耗管理提供网络支撑。5G 具有媲美光纤的传输速度、万物互联的泛在连接和接近工业总线的实时能力,同时 5G 可以与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向垂直行业领域加强渗透, 为垂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契机,助推城市的智能升级和企业数字化转型。

    5G 赋能消费级和企业级应用

    (二)云让计算触手可及

    如果从 2006 年IBM 和谷歌联合推出云计算这个概念开始算起,云计算已经进入了第二个十年,在第一个十年里,云计算从被质疑到成为新一代 IT 标准,从单纯技术上的概念到影响到整个业务模式。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值得探索,但云计算在第一个十年里已经正式确立了它的地位,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实践。现如今,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时代,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人类对计算的需求大大增加,并且希望随时随地获取,这将直接推动云计算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并作为公共服务支撑下一波数字经济的发展,推动人类走入数字化时代。

    云计算发展历程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调整。 IT 基础设施被要求更大规模的扩展、更高的密度、更低的功耗以及更低的成本,同时要有灵活、弹性、直观与深入的管理方式,并以标准化、通用化的形式将服务提供给客户,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传统计算的服务模式固化、资源整合能力不足、资源分配时间成本高、平台化效率低等问题。云计算发展至今,其特点主要呈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

    规模化整合。云里的资源非常庞大,在一个公有云中可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服务器,在一个小型的私有云中也可拥有几百台甚至上千台服务器。

    高可靠性。云计算使用了多副本容错技术、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可靠。

    高可扩展性。云计算具有高效的运算能力,在原有服务器基础上增加云计算功能能够使计算速度迅速提高,最终实现动态扩展虚拟化的层次达到对应用进行扩展的目的。

    按需服务。云计算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购买。

    全球云市场规模及增速

    云计算进入成熟期,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总体呈稳定增长态势。 2018 年,以 IaaS、PaaS 和 SaaS 为代表的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363 亿美元,增速 23.01%。未来几年市场平均增长率在 20%左右, 预计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2700 亿美元。

    我国公有云市场保持高速增长,私有云市场增速趋于稳定。 2018 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 962.8 亿元,增速 39.2%。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 437 亿元,相比 2017 年增长 65.2%,预计 2019-2022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731 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达 525 亿元,较 2017 年增长 23.1%,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1172 亿元。

    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及增速

    我国云计算应用正从互联网行业向政务、金融、工业、轨道交通等传统行业加速渗透。 政务行业是云计算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全国超九成省级行政区和七成地市级行政区均已建成或正在建设政务云平台;金融行业是云计算深化应用的重要突破口,《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十三五”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到“十三五”末期,面向互联网场景的主要信息系统尽可能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工业云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抓手,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方政府纷纷进行工业云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工业云的发展;轨道交通是城市运转的命脉,轨道交通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重要布局,轨道交通云正处于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关键时期。

    云计算正成为政府和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对于政府来说,一方面,云计算助力政府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 享共治,通过电子政务云平台,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效率,扩大 信息共享范围;另一方面,依托云平台有效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 建设,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成为不 少传统企业的短板,云计算能够大幅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成本,有效 降低了企业的时间成本和资源成本,逐渐颠覆传统行业IT 部署的方式。除此之外,云计算帮助企业优化运营管理流程,企业利用云资源 可以实现弹性扩张,依托云计算资源池的共享机制,有效解决了企业 业务量波动性强带来的成本不可控问题,帮助企业实现降低运营支出。

    (三)AI 让智能无所不及

    AI,即人工智能,可以理解为用机器不断感知、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使机器达到甚至超越人类的智能。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开始应用到数字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促进产业内价值创造方式的智能化变革。

    自诞生至今 60 多年的历史中,各行业专家学者们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实践,AI 的发展也经历了多次起伏。 AI 最早于 1956 年夏天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一场学术会议中提出并获得肯定,标志着人工智能科学正式诞生。1956 年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但在随后的 10 年中,对人工智能过高的期待使得人们设立了许多不切实际的研发目标,例如用机器证明函数问题、依靠机器进行翻译等。这些挑战不出意外地相继落空,使人工智能的发展步入了低谷。到了 70 年代末期, 专家系统的出现让人工智能成功从理论研究走向了实际应用。专家系统通过模拟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特定领域的问题,让人们开始在医疗、化学、地质等领域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价值。80 年代到 90 年代,随着美国和日本立项支持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期。期间,人工智能相关的数学模型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如著名的多层神经网络、BP 反向传播算法等,使算法模型准确度和专家系统获得了进一步优化。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如今,得益于算法、数据和算力三方面共同的进步,人工智能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呈现出专业性、专用性和普惠性的特点。

    专业性指的是人工智能具有了等同甚至超越人类专业水平的能力。 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已不仅仅能够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还可以完成专业程度很高的任务。例如,阿尔法狗(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人类冠军,人工智能系统诊断皮肤癌达到了专业医生水平,人工智能程序在大规模图像识别和人脸识别中有了超越人类的表现。

    专用性指的是目前一种人工智能应用通常仅能用于一个领域, 无法实现通用的人工智能。 面向特定任务(比如下围棋)的专用人工智能系统由于任务单一、需求明确、应用边界清晰等理由形成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单点突破。虽然在信息感知、机器学习等“浅层智能”方面进步显著,但是在概念抽象和推理决策等“深层智能”方面的能力还很薄弱,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与真正通用的智能还相差甚远。

    普惠性指的是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与不同的产业相结合产生新的应用,对各行各业都产生普惠效应。 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形成具体的应用,在各式各样的场景中发挥作用。例如,图像识别在制造行业的产品检测应用能够节省大量人力,在交通行业的车牌识别应用能够简化认证流程,在零售行业的刷脸支付应用则能够优化购物体验。

    人工智能应用特点

    人工智能应用的成熟,既催生了新的市场,也为传统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IDC 统计,2018 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为161.9亿元,预计到 2022 年市场规模将接近 7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人工智能的发展正驱动着产业内劳动力、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变革。首先,人工智能能够通过辅助人类活动显著降低工作门槛,实现工作方式的智能化变革。例如,通过在人机交互方式上应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不仅能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学习成本,还使得交互效率大幅提升。其次,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工作能够更稳定、甚至更高效的完成任务,实现劳动力的智能化变革。例如,在许多现代化工厂里,大量的工业机器人和机械臂已经取代了人工岗位。结合适当的人工智能算法,甚至能够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最后, 通过突破人类思维,人工智能能够创造新的流程、方法或产品,实现工作组织形式和应用方式的智能化变革。例如,通过使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工具,企业能够使“机器人”与处理事务、数据以及与其他数字系统通信的应用进行交互,执行跨越多个应用的复杂嵌套流程。而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机器翻译技术则促成了翻译机产品的出现。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构成的翻译软件和专属硬件相结合, 为消费者提供了快速对话翻译能力,在出国旅游等情景下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5G+云+AI”技术融合加速数字溢出

    不同经济时代的发展依赖着不同的核心资源。从农业经济时代的土地和奴隶到工业经济时代的石油、煤、天然气,对核心资源的利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而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数据,自然也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生产工具。在数据产生、传输、存储、计算、分析和应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5G、云和AI 相互融合,形成了数字经济新时代从终端、边缘到中央云的一体化生产工具。

    不同经济时代核心资源及生产工具对比

    5G 负责对数据进行高效地传输。 工业经济时代的公路、铁路使人们摆脱了依靠双腿运输燃料的局面。5G 大带宽、低延迟的特性, 为数据提供了一条高速通道。一方面,5G 负责将海量的数据从客户端传送到云端处理。另一方面,又能把处理的结果和生成的应用迅速分发到边缘供人们使用。

    云负责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存储。 工业经济时代的工厂负责对原材料进行集中加工,解决了零散小作坊的效率和成本问题。云计算规模化的计算资源在对数据处理能力上同样与独立私有部署形成了天壤之别。依托于云计算技术,人们总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足够的计算资源, 在节省成本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效率。

    AI   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 工业经济时代的蒸汽机和内燃机改变了燃料应用情况,将燃烧的热效率从 3%提升到 40%以上。AI 对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同样带来了不同于一般统计分析的成果。某些原本只有七成左右正确率的系统,依靠深度学习等技术能够将精度提升至 95%以上,使应用的实用性获得了显著提升,进而提升了数据的价值。

    5G、云、AI 在数据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5G+云+AI”技术融合创造更大价值。资源的价值大小,很多时候取决于开采工具的经济性。5G、云和AI 各自的发展和成熟让它们的相互融合成为了可能。就像工业经济时代公路、工厂和机器的协同 曾把石油等燃料的用途从照明拓展到动力世界,5G、云和AI 的融合也正从数据中“精炼”出更多的应用价值,以数字溢出的形式加速企业、行业以及供应链等不同层面生产力的提升,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5G+云+AI”带来新体验、新模式、新产业

    5G、云和 AI 技术的碰撞和融合将为社会带来数字溢出效益。从微观层面上看,“5G+云+AI”技术是企业构建数字业务体验平台、政府服务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从宏观层面上看,“5G+云+AI”将加速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供应链的智能化,将数字产品和服务的理念从最初的生产者传递到最终的用户。

    (一)构建数字化业务体验,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变革

    “5G+云+AI”为企业构建数字化业务体验提供了技术保障。 企业实现数字化业务体验的关键是要完成企业各个要素之间的数字化打通与连接。企业各个要素之间不仅是一种串联关系,而是需要通过数字化形成各个要素之间的价值发挥,构建数字化的业务体系。敏捷和创新是数字化业务能力的体现,5G、云计算、AI 等技术可以打破企业以往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支撑业务创新和敏捷迭代,重构数字化的业务体系和运营体系,带来全新的业务体验。

    云计算与 AI 技术的协同应用成为企业构建数字化业务的重要选择。 基于AI 芯片的云将全面提升云主机、容器、裸金属等各种形态的服务性能,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在医疗、教育、商业、零售等诸多领域,对“云计算+AI”的智能云的需求不断增加,应用越来越广泛。Gartner 2019 CIO 调查显示,过去四年中企业部署AI 的数量增长了 270%,并在 2018 年增长了两倍。Gartner 预测,到 2021 年,70% 的企业将通过AI 来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正在考虑如何加速部署AI 在企业整体运营和每一核心业务流程中。云计算与 AI 的协同可以为企业减少成本和劳动力,提高企业 IT 系统的灵活性以及可扩展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5G 的到来为企业基于云和AI 的转型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 是高速度网络,峰值理论传输速度比 4G 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这意味着更加高速的数据传输。5G 的到来克服了过去限制企业用云计算与AI 的问题,如数据来源、传输带宽和时效性等问题。依托 5G 网络,云计算和AI 会渗透到企业内部, 众多应用将可以实现云化和智能化。基于“5G+云+AI”的合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全面的转型,进入到由云端的数据来制定决策的时期。

    (二)创新数字政务新模式,提高城市资源整合效能

    “5G+云+AI”正在重塑政府的服务模式,助力数字政务进入智能阶段。 基于云平台和AI 策略建设的软件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大型数字政务系统,可以融入人脸识别、个人智能助理等创新服务,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完善政务服务环境。同时,数字政府建设应充分应用 5G 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结合云计算、AI 等信息技术共同构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并以数据为驱动,强化政府数据能力建设,打造开放平台、汇聚社会资源,提升服务和监管能力。

    “5G+云+AI”将在城市资源整合中发挥技术优势。 智慧城市是一项涉及众多技术的复杂工程,而 5G 能让城市真正实现“万物互联”, 城市的路灯、交通路口、景区、都将纳入到智慧城市的数据平台中。但是,单纯的搜集数据会让数据成为孤岛,并不能把实际获取的数据利用到城市管理中,基于云的算力和AI 的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可以对城市数据进行策略定制,进而进行城市资源的有效整合。

    道路设施智能化整合

    (三)促进要素配置智能化,加速释放产业爆发力

    “5G+云+AI”将催生智能精细的生产要素配置方式,驱动产业全新变革。 “5G+云+AI”以强大的技术能力为支撑,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助推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融合,支撑行业业态创新,并利用产业基地集群效应构筑新的数字生产力,为产业发展提供协同创新服务。

    产业转型升级

    “5G+云+AI”可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精准测量及精细管理,最终实现农业产业智能化。 例如,大量的农业传感器可以通过 5G 的边缘计算特性进行实时的信息交互,获取土壤、作物、空气等农业基础信息,然后上传到云端大数据中心,通过AI 系统和专家诊断,预测气候模式并提供定向施肥策略。这些实时的海量数据产生的决策分析将驱动并引导农民在合适的时间做出最优决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及农作物产量,最终实现农业的智能化。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 智慧农业作为在农民数量不断减少情况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举措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5G+云+AI”将重构工业的生产模式,实现工业产业链中各要素的互联互通,加速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 5G 实现产业链上各个价值要素的互联互通,高带宽、低延时的特性能够满足对工业领域实时性场景的需求,而联接产生的大量数据汇聚到云端,由云为工业应用提供多元算力,最后由 AI 平台对工业数据进行训练和推理。ICT 技术融入到工业产业发展中,可以实现工业互联的全流程信息感知和事件决策,直接驱动智能终端和智能机器人从工具向助理的角色转变,使工业产业摆脱以往“粗放、低效、高能耗”的生产模式,向着“高品质、高能效、智慧化”的方向发展。

    “5G+云+AI”的融合渗透进一步释放了服务产业的爆发力。 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涉及行业点多面广,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中,包括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信息服务、金融、房地产等 15 个门类。“5G+云+AI”可以变革各行各业的服务模式,例如,“5G+云+AI”使能无人驾驶、智慧物流等应用场景, 改变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5G+云+AI”改善 AR/VR 等新兴互动技术的体验,云游戏、VR 更衣室等应用场景加速了媒体和娱乐业的变革。未来,“5G+云+AI”将驱动服务产业更多的应用场景走向现实, 释放更大的产业价值。

    关于it服务管理体系的问题,通过《IT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数字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是“5G+云+AI”》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it服务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数字时代 IT服务的破局之战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it服务管理体系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数字时代 IT服务的破局之战和软件及IT业的发展趋势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