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民族风情“加料”文旅大餐 凯里文化产业园出新招

民族风情“加料”文旅大餐 凯里文化产业园出新招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民族文化产业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民族风情“加料”文旅大餐 凯里文化产业园出新招和凯里什么地方好玩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民族风情“加料”文旅大餐 凯里文化产业园出新招
  • 凯里什么地方好玩
  • 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主要有哪些业态?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 一、民族风情“加料”文旅大餐 凯里文化产业园出新招

    观摩组走进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下司古镇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陈李育)12月22日下午,2016贵州文化产业项目观摩组来到此次观摩会最后一站——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及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

    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展馆

    多彩贵州网记者了解到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是贵州“十三五”重点项目之一,园区规划有接待中心、苗侗文化博物馆、民族民间工艺博览区、苗族歌舞演艺中心等配套设备。

    凯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集“非遗展示+文化旅游+产品创意+特色轻工+产业扶贫”五位一体融合的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该园区分为创意研发设计区、非遗技艺传承体验区、产品展销展示区等十二个业态,计划总投资达150亿元。

    农民作画

    手艺人正在劳作

    一、凯里什么地方好玩

    凯里斗牛城

    据介绍,斗牛城是按国家4A级景区标准进行建设,场内有12000个标准座位,场外有标准停车位1100个,是2015年全省100个重点旅游景区和黔东南州20个旅游文化综合体之一。斗牛城运营后,将月月有精彩纷呈的斗牛赛事、周周有斗牛“大餐”,让来自全国、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受苗侗斗牛文化的乐趣。

    凯里小高山。

    凯里将以老景区提升、新景区开发、特色节庆活动等为重点,按照“一心(将凯里打造成为贵州省东线游客集散中心)、两山(小高山、香炉山)、三带(滨江生态景观旅游示范带、凯丹麻现代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养生示范带、梦幻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带)、四园(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舟溪云谷田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凯里苗侗风情园、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多点(平良十里古峡、乌利苗寨大峡谷漂流、石仙山、鱼洞溶洞、甘囊香芦笙堂、曼洞苗寨、新光芦笙制作、南花苗寨、季刀百年古寨、麻塘革家寨、西家石龙寨)”的战略布局来发展旅游产业,构筑山水生态、民俗风情、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新格局。

    云谷田园。

    按照以处处皆景点、随地可旅游为目标,凯里重点推动云谷田园、香炉山旅游项目、华恺斗牛城、普罗旺斯万花谷、众鑫农业园、乾兴农业生态产业园、中国(凯里)民族文化产业园、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十里嘎醉河风情小镇、梦幻巴拉河国家级乡村旅游度假区等旅游项目。优化旅游路线,串联各景区景点,推动凯里中心城市与周边景区整体发展,切实打造凯里旅游升级版。

    二、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主要有哪些业态?

    一、是发展民族民间工艺产业。出台扶持政策措施,多措并举开发利用银饰、刺绣、剪纸、织锦、蜡染、芦笙、泥哨、苗族服饰、侗族服饰等工艺品,培育一批从事工艺产品生产、销售企业,使其发展壮大,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全州已开发民族民间工艺产品近200个种类,上1000个花色,直接催生了22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间接带动就业人员10余万人,实现收入174496万元,许多农民通过从事传统手工艺生产走上致富之路。

    二、是发展民族文化节庆会展产业。全州全年有民族节日集会390个,其中万人以上节日128个,被誉为“百节之州”。大部分节庆都采取“政府引导、民间组织、社会参与”模式举办,如中国凯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中国(贵州)国际民间工艺品博览会、台江的姊妹节、雷山的苗年节、从江的侗族大歌节等积极将服饰展演展示、工艺品展销、民族民间歌舞表演等融入其中,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体验,活跃了当地商业文化,直接拉动内需,促进消费。

    三、是发展民族歌舞演艺产业。高度重视民族歌舞演艺业,当成一种产业来开发利用,组建文艺院团,并扶持壮大,既能创造收益又能保护传承民族生态文化。苗族歌舞剧《仰欧桑》、侗族大歌剧《行歌坐月》等5部剧目开展了全国巡演之旅;西江、肇兴、芭沙等景区景点都有专门的民族民间歌舞表演队表演,歌舞演艺收益连年增加;黎平、台江、榕江、黄平等10多个县市20多支文艺团队、1000余人长期在外演出,既得收益,又促进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四、是发展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产业。从土地、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培育传统体育娱乐活动发展,使其逐渐演变成为一项产业。目前,全州有15家企业从事民族文化体育竞技娱乐项目,有经营性专业斗牛场地10个(斗牛牛源近1万头)、专业斗鸟场地6个、专业斗鸡场馆4个,从事传统体育娱乐饲养专业人员4万余人。
    五、是发展民族特色饮食和医药产业。出台政策措施,大力扶持凯里亮欢寨饮食文化有限公司、凯里侗家寨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等企业,面向市场开发打造苗族酸汤、苗侗牛羊瘪、侗家腌制系列食品,不仅提高了黔东南民族饮食文化市场占有率,还形成了黔东南系列的著名饮食文化品牌。同时,部分企业、医院还积极挖掘开发苗医、侗药、瑶浴、骨伤治疗等各民族康生养生文化产品,使之形成品牌,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简介:  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素有“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美誉,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授予的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世界最大的民族博物馆”、“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的贵州黔东南,孕育了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坐落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苗岭明珠”——凯里市。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8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由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卫生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林业学校、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财贸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州共管、州管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校以来,学院砥砺奋进,薪火相传,教泽绵延,走过了辉煌发展的历程。2006年通过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护理专业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列为贵州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先进单位、贵州省特色文化学校建设单位、贵州省学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安全文明校园、贵州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校园、贵州省文明单位等。先后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护理专业”培养基地、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首批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文化部认定的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之一、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学校大学科技园是目前全省四家省级大学科技园之一,“黔粹传人众创空间”是国家级众创空间。   办学思路 学校把创新创业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形成了“54321”整体办学思路。即“5个坚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以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为战略,坚持以“职业性、民族性、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为特色;“4个秉承”:秉承“学校融入区域发展、专业融入产业发展、教师融入行业发展、学生融入岗位发展”办学发展观,秉承“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品德决定人生”办学价值观,秉承“厚德至善,精技致新”办学精神,秉承“在实践中学习,在创新中发展”办学理念;“3个重点”:突出医药卫生、民族文化、生态农业三个办学重点;“2个机制”:健全“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多元一体集团化办学机制,健全“产教融合、校企一体、师傅带徒”现代学徒人才培养机制;“1个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   专业建设 紧紧围绕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两个重点,突出“医药卫生、民族文化(医药文化、创意文化、建筑文化、餐饮文化)、生态农业”办学重点,重点建设医药卫生技术、民族文化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三个专业群。设有护理系、临床医学系、医药技术系、口腔医学系、财经系、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旅游与商务管理系、大地建筑学院、汉天下物联网学院、公共教学基础部、马列主义教研部、技能实训中心、继续教育处、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所、图书馆、驾驶学校等教学教辅单位。经过优化调整,目前开办有护理、临床医学、药学、口腔医学、会计、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园艺技术等高职专业40个,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示范建设专业1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拥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   教学实训 校园占地面积1503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867.7万元。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36万册,电子图书11.3万册。建有“贵州省第六十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黔东南州会计电算培训中心、黔东南职业考试培训中心、黔东南导游服务等中心。拥有校园民族文化技术实践基地(系贵州省首批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基地)、州人民医院、州中医院两所三甲医院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有附属口腔医院、动物医院、驾驶培训学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示范性驾驶技术训练场、鸭塘示范养殖场、生态园林绿化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各专业校内实训室。目前,学校共有92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242个校外实训基地,与165家企业、医院签订实习合作协议,能一次性接纳学生顶岗实习4000人以上。   师资队伍 现有在编教职工728人,其中专任教师580人,正高23人,副高163人,博士4人,硕士71人,“双师”教师381人,州级拔尖人才3人,州管专家4人,87名教师入选省、州高层次人才专家库。   人才培养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万人,其中,高职生近1.2万人。近年来,毕业生“双证率”达到100%,初次就业率达96%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0%以上。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广泛认可。   科学研究 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民族特色的科研模式,坚持产学研结合,突出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建有科研处、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技术文化研究中心、植物组织培养中心和学报编辑部等科研机构。近年来,获地厅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32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6项,取得地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51项,出版专著12部,教材22部,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356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9篇。   发展目标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抢抓新的历史机遇,把学校办成集职业性、民族性、综合性、应用型、开放型、创新型为一体的国内一流水平高等职业院校。

    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问题,通过《黔东南民族文化产业主要有哪些业态?》、《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民族文化产业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民族文化产业(1)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