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

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和范仲淹的生平简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
  • 范仲淹的生平简介
  • 范仲淹的简介
  • 范仲淹简介
  • 一、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

    作者 武陵闲人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出生不久父亲病故,其母改嫁长山人朱䡇。朱任安乡县令,他被带到安乡,以后又随其舅父生活。南宋时,在他读书的安乡北鹳港建读书台,历代重修,以示纪念。他的诗《和僧长吉湖上五首》寄托了对安乡、武陵的怀念之情。

    ——常德诗墙《题咏名贤图·范仲淹》

    “仲”在弟兄排行中为二,由此可以知道范仲淹应该还有哥哥;“淹”有“广”的意思,范仲淹的父亲大概希望儿子能广通经史。

    我依据说明文字上网查找,只找到了《和僧长吉湖居五题》,这可能就是说明文字中的《和僧长吉湖上五首》,现抄录如下:

    湖山(其一)

    湖山满清气,赏心甲吴越。晴岚起片云,晚水连初月。渔父得意归,歌诗等闲发。

    水月(其二)

    千寻月脚寒,湖影净于天。 忽如常娥宫,俯仰见婵娟。 更约中秋夕,长津无寸烟。

    筠亭(其三)

    为爱碧鲜亭,入夏叩叩至。台榭竞生烟,独有清凉意。高冈凤不来,幽人此沉醉。

    风笛(其四)

    风引湖边笛,焉知非隐沦。一声裂云去,明月生精神。无为落梅调,留寄陇头人。

    渚莲(其五)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诗中的确提到了武陵。

    这个长吉,是个僧人,与宋代诗人林逋的关系也很好,林逋有《送长吉上人》《怀长吉上人北游》诗,上人是古代对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和尚的尊称。他与梅尧臣也有交往,梅尧臣有《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

    范仲淹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他怎么会到安乡的呢?

    关于范仲淹到安乡一事,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范仲淹两岁时父亲范墉就去世了,为了生计,母亲改嫁给长山朱䡇(yuè),后来朱䡇出任安乡县令,他便跟着来了。他当时名叫朱说(同悦)。《安乡县志》记载:“范仲淹,苏州人,幼孤,从其母归朱軏,令安乡,仲淹随之。”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在讲究避讳的古代,父子两人的名字怎么会同音呢。

    另一种说法是,范仲淹父亲范墉上三代就已迁至苏州,范仲淹母亲谢氏出生于楚丘县大户人家,但是父母去世早,只有一位姐姐和她相依为命。谢氏十七岁时嫁给范墉做继室,989年八月二十九日,谢氏生下了范仲淹。991年初,范仲淹一岁半时,范墉突然病故。谢氏扶柩到了苏州,范家人因为谢氏嫁入范家不到三年,丈夫就去世了,认为谢氏是克夫命、丧门星,不肯接纳谢氏母子。而楚丘谢家已无亲人可依,想回娘家也回不去。谢氏母子陷入走投无路的困境。幸亏一位好心官吏把谢氏介绍给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东)在平江府(驻苏州)做推官的朱文翰为继室,母子二人这才有了归宿。继父为他改名朱说(yuè)。后来朱文翰到安乡做知县,范仲淹便到了安乡。这种说法似乎说得过去。

    范仲淹到安乡后,继父让他拜太平兴国观司马道士为师,他在那里发蒙读书。

    范仲小时候生活简朴,有时候用姜、蒜做咸菜,把一大碗粥划开,分两次吃。这件事在宋代和尚文莹所著的《湘山野录》有记载:“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稍后,宋人魏泰的《东轩笔录》也有类似的记载。

    《宋史·范仲淹传》有关于他出身和身世的记载,说范仲淹是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代,两岁时丧父,母亲改嫁长山姓朱的人,范种淹跟从他的姓,名字叫说(yuè)。从小有志向节操,长大后,了解了自己的家世,就伤感流泪告别母亲,离开家乡到应天府,投靠戚同文学习。昼夜不停息,冬日里疲惫得厉害,就用冷水浇脸;食物不充足,以至于用稀粥当食物,别人不能忍受,范仲淹不认为艰苦。考取进士,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接他的母回家奉养。改任集庆军节度推官,才改回原姓,更改自己的名字。

    这里也有点问题,范仲淹生于989年10月,卒于1052年6月;戚同文生卒年为903年—976年,一说912年—985年,范仲淹出生时,戚同文已经过世了,范仲淹怎么可能投靠他学习呢?要么是戚同文的生卒时间有误,要么此戚同文非彼戚同文。

    尽管范仲淹从小生活很苦,但有远大志向,南宋吴曾在他的《能改斋漫录》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范文正公微时,尝诣灵祠求祷,曰:“他时得位相乎?”不许。复祷之曰:“不然,愿为良医。”亦不许。既而叹曰:“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范仲淹有没有来过安乡,这个问题有争议,但我觉得他到过安乡应该是可信的。

    宋末著名地理学家王象之在其著作《舆地纪胜》卷70中记载:“范文正公读书祠堂,在安乡县。仲淹幼孤,从其母归朱氏,朱宰安乡,与俱来读书此地。”王象之生于1163年,卒于1230年,与范仲淹生活的年代仅相差百余年,写作该书时,应该是有史料依据的。王象之是浙江人,不可能为安乡贴金。

    公元1196年,澧州学教授王仁奉郡守之命撰写了《重建范文正公读书台记》。文中记述一件事:

    1195年农历9月,殿中侍御史范处义奉诏持节荆湖北道巡视,到达安乡后,大概是听了县令的介绍,就去实地考察,他拨开杂草,发现范文正读书台已经毁坏了,但遗迹还在,文中讲到长山人朱氏来安乡当县令,范仲淹和母亲随他而来。这与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的一致。根据文中所说的时间,可以推断范仲淹来安乡的年份是公元996年,当时范仲淹7岁。范仲淹死后,安乡人为纪念他而在他读书之地修建了读书台。到范处义巡视时,读书台已经毁坏60年了。由此推断,修建读书台的时间应该在公元1136年以前。读书台修建好后,应该存在了几十年。范仲淹卒于1052年,如果读书台存在了30年才毁坏,那么建读书台距离范仲淹去世不过五十年,如果读书台存在的时间长于30年,那么,修建的时间就更早,所以范仲淹到过安乡应该是可信的。

    范处义视察之后,还拿出了自己的薪俸,交给县令刘愚,责成他重修读书台,可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读书台过冬就修成了。刘愚根据一位老人收藏的范仲淹遗像画了范仲淹的像供人们朝拜,还拨了十多亩田供祭祀开销。

    刘愚因为受命重修读书台有功而得以记入宋史,《宋史·刘愚传》有“邑有范仲淹读书地,为绘像立祠”语,此事是作为刘愚的政绩称颂的,应该是可信的。

    欧阳修说:“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黄庭坚说:“范文正公,当时文武第一人。”能得此评价者,天下之大,能几人欤?

    范仲淹没有留下多少题咏常德的文字,我估计是他认为母亲改嫁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对后世的仁人志士影响极大。他的后人范文从还因为此句话而获得了朱元璋免死五次的恩赐。(事见注释)

    但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还能影响后世的志士仁人,让它成为仁人志士一生的追求。

    注:(1)《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重建范文正公读书台记》:……行县次安乡,披而视之,则文正范公书堂在焉。相传长山朱氏宰是邑,以之而来,邑人即其读书之堂而祠之,今二百年矣。堂据兴国观之东隅,俯瞰澧水,梁山、药山陈其前,大鲸、西湖汇其侧,举目数百里,轩豁宏爽,面执曠杰。御史公睇瞻徘徊,顾谓邑令刘愚曰:“自有天地,便有此境。大抵地必待贤哲而后重,人亦寄山川而不朽。斯堂之设,无乃两极其胜而俪美于无穷者乎?”顾毁于兵,甲子一周,尺椽莫复,爰麾从吏捐俸,属之令。逾冬堂成,庭宇显敞,丹雘明丽。又得耆老所藏遗像模而绘之。暨其芗火之奉,则择黄冠之悫愿者,割田十余亩赡焉。于是风教所系,缝掖羡慕,由家之塾,至于郡邑之学,洋洋乎而盈耳矣!……

    (3)刘愚传,依据的高考语文模拟题的,未查过宋史。

    (4)《寄园寄所寄·镜中寄》:苏人范文从,仲淹之嫡派也。洪武中拜御史,忤旨,下狱论死。太祖视狱案,见姓名籍贯,遽呼问曰:“汝非范文正后人乎?”对曰:“臣仲淹十二世孙也。”太祖默然,即命左右取帛五方来,御笔大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句在上,赐之,谕:免汝五次死。人感上之仁,而叹贤者遗泽之远。(《朝野纪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编辑 沧浪清波

    一、范仲淹的生平简介

    仲淹义田

    诗曰:宋范仲淹, 千亩义田, 以济群族, 衣食赖焉。

    宋朝宰相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自幼孤贫,勤学苦读,从青年时代开始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

    范仲淹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八月二日,次年父亲不幸逝世,范家失去了生活来源,范仲淹之母谢氏①贫而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姓名叫朱说②,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一心想要济世救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个算命先生,问道:“我以后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说:“小小年纪,口气是不是有点太大了?”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那你看我可不可以当医生?”算命先生很好奇,怎么两个志愿差这么大?他就问范仲淹为什么?范仲淹回答:“唯有良医和良相可以救人。”算命先生说:“你有这颗存心,真良相也。”

    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二十一岁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③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④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⑤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无所事事,便多次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得不耐烦,有次便脱口说:“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是你母亲带你嫁到朱家。”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白山,独自前往南京求学去了。范仲淹入学后,皇帝来了也不出去观看,昼夜不停地苦读,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他的食物很不充裕,不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粥不够,一天只能喝上一顿,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这种情况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的儿子看到了,回家告诉了父亲,于是留守就叫人给范仲淹送来许多饭菜。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尝一口。那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已习惯于粗茶淡饭了,如果现在就享受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进士,这时,他把母亲接来,赡养侍奉,方恢复了原来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从此步入仕途。

    仁宗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当朝宰相王曾、副宰相晏殊赏识其才干,保举他到北宋中央任秘阁校理。从那时起到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为止的十七年间,他曾四次进京任职,又四次遭贬降职,屡遭打击,政治仕途可谓“几起几落”。但他始终清正廉洁、坚持改革,与朝中一些守旧官员以及腐朽势力做坚决的斗争。

    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范仲淹被召进宫里,任右司谏。但没过多久又因得罪把持朝政的守旧官员受到排挤,再次被贬出东京。他第一次在朝任职时,正值仁宗皇帝继位不久,但这个皇帝并不掌握实权,大权全掌握在刘太后手里。刘太后独揽大权,胡作非为,满朝文武官员敢怒而不敢言。只有范仲淹一人不顾自己官小位低,冒死上书,请求皇太后把大权交给仁宗皇帝。副宰相晏殊见状大为吃惊,连忙劝道:“你这样上书,不但自己倒霉,还要连累我这个推荐人。”范仲淹听后严肃地告诉他:“尽管我是你推荐的,但你却常常因怕我不称职而感到羞愧,没想到现在我又因为忠直而得罪了你。”晏殊听后,无言以对。后来范仲淹终因大胆上书而触怒刘太后,被赶出东京,贬至河中府任职。

    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他由于在苏州治水有功,第三次被召进东京,授天章阁待制。但这次他又因揭露宰相吕夷简等人结党营私、嫉妒贤能的丑行而受到打击再次被贬,到陕西任职。在送别的途中,他对送行的朋友这样说:“第一次被贬,你们在送我时说我是此行极光(非常光荣),第二次你们说我是此行愈光(更加光荣),这次你们又称我此行尤光(尤其光荣),而我这前后已是‘三光’了。”

    庆历四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又一次奉诏回京,不久便被提拔为参知政事(副宰相),与富弼、韩琦等人共同主持朝政。这时的北宋王朝阶级矛盾异常激

    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边境夷族又乘虚而入,差不多已成为瓜分豆剖、揭竿而起的境况。为了挽救国家命运,宋仁宗把一向主张改革的范仲淹调回朝廷委以重任,并请他拿出改革方案,支持范仲淹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是北宋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但没过多久,他的改革方案又触及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在他们的反对下,这次改革又一次失败。随后,范仲淹又被贬。这次他被贬至邓州任知州。

    范仲淹贬到邓州后,身体很不好,这时,也就是在范仲淹主办“花洲书院”的同时,他的好朋友滕子京派人来见他,并送上书信一封。原来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的地方官员后,经过一番努力,把当地治理成一个经济繁荣、安居乐业的地方。于是,他便决定整修江南名楼———岳阳楼,请自己的好友范仲淹作记。他先画了一幅岳阳楼的草图并附书信一封,派人送至千里之外的邓州。

    面对老朋友的千里求文,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⑥的朋友们,便一口答应了好友的请求。当晚范仲淹乘着酒兴,在花洲书院秉烛执笔,参照岳阳楼的草图,他仔细构思起来。当时正值农历九月中旬,秋高气爽,菊香飘溢,拿起笔来他顿时思绪万千。他想到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了自己在邓州为民做出的一切。他觉得仅仅治理好一个地方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都富裕了,才能使老百姓真正安居乐业。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都应该以天下为公,要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品质,想到此,他便奋笔疾书,很快写成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范仲淹一生中与多位法师交往,于佛法中深有获益,从他的诗文来看,其思想中颇有与佛教相通的地方,而且他已经开始从佛经中汲取营养,壮大儒学。所以他能以洗炼优美的文字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并且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不要因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忧伤,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篇名作就是范仲淹一生为人的真实写照,后来被历代仁人志士奉为经典,直到今天仍然闪烁着催人奋进的思想光辉。

    范仲淹还是一位颇有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当时,西夏经常侵犯宋朝的边境,范仲淹被朝廷派去指挥西北边境的军事。他一上任就整顿军备,使宋军很快就由被动转为主动,扭转了西北战局。他还十分注意发现人才。他发现一个叫狄青的小军官作战有一套方法,就打破常规加以提拔。正是由于范仲淹的无私推荐,狄青才从一个下级军官迅速成为了历史名将。

    他救济穷苦的人家,当宰相时,便把俸禄拿出来买了近城的好田一千亩,称它“义田”,给贫穷无田地者耕作。每天有饭食给他们吃,每年有衣服给他们穿,凡是有嫁女儿的、娶媳妇的、或是有亡故的、安葬的种种事情,都拿钱贴补他们,并且选择他族里年长又贤良的人,去管理这件事,一切银钱的付出和收入,都有一定的计划。实践了他年轻时念念利益众生的宿愿。

    有一次在苏州买屋居住,一位风水先生盛赞此屋风水极佳,后代必出公卿。范仲淹心想,既然此屋风水能使后代显贵,不如改为学堂,让苏州城百姓的子弟入学,将来众人的子弟都能贤达显贵,较之自己一家的子弟显贵,岂不是更为有益吗?于是立刻把住宅捐出来,改作学堂,希望能让更多的孩子读书,让国家有更多的栋梁之才。苏州在此地就学的学子们,在这八百年的过程中,出了三四百个进士,几十个状元。

    还有一次,他吩咐儿子范纯仁⑦押解五百斗麦子回苏州老家,在运输的过程中,刚好遇到了父亲的故友,在交谈中了解到他的家境十分贫寒,父母都没能葬好,女儿也没有嫁妆。范纯仁知道后,马上将五百斗麦子卖掉,结果钱还是不够,就把船也卖掉了,解决了他父亲故友的困难。卖完后,他就回到京城跟父亲汇报。当父子俩坐在一个桌上,范纯仁跟父亲讲:“我把五百斗麦子卖掉,钱还是不够。”父亲抬起头对他说:“那你就把船也卖掉了吧!”范纯仁说:“我已经卖掉了。”可见父子同心。

    范仲淹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每到一地兴修水利,培养人才,保土安民,政绩斐⑧然,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在生活上,他治家严谨,十分俭朴,平时居家不吃两样荤菜,妻子儿女的衣食只求温饱,一直到晚年,都没建造一座像样的宅第。在死后入殓时,连件新衣服都没有。然而他喜欢将自己的钱财送给别人,待人亲热敦厚,乐于替人家办好事,当时的贤士很多是在他的指导和荐拔下成长起来的。即使是乡野和街巷的平民百姓,也都能叫出他的名字。在他离任时,百姓常常拦住传旨使臣的路,要求朝廷让范仲淹继续留任。

    范仲淹的行动和思想,赢得了后人的敬仰。他于仁宗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噩耗

    传到各地,苏州和庆州的百姓,以及归附宋朝的各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来纪念他。人们深为叹息,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众多百姓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泣哀悼,斋戒了三天才散去。历代仁人志士也纷纷以范仲淹这位北宋名臣为楷模,学习和效法。

    今天,范仲淹的精神和思想仍闪耀着光辉,有着使人奋发向上的教育意义。范仲淹四个儿子长大成人,均聪明非凡、德才兼备,分别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的曾孙都贤达显贵,绵延不绝,八百年来,苏州一带范氏后人依然兴旺。

    范仲淹善心为他人谋福利,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其功德是无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报给范氏子子孙孙的福禄,是范仲淹当时所付出的几十倍、几百倍。范仲淹毫无利己之心,播下了意想不到的善种,八百年来不断地开花结果,无意之中为子孙万代谋福利,成为行善的典范,受世人的敬仰赞颂。所以,世人若要为子孙谋福利的话,范仲淹的善行是非常值得我们效法的。

    【注释】①谢氏:虔诚的佛弟子,长斋绣佛达二十年之久。 ②说 :yuè 。 ③醴 :lǐ ,甜酒。④僧 :sēnɡ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男人。 ⑤韭:jiǔ ,韭菜。 ⑥黜:chù ,降职或罢免。 ⑦范纯仁:范仲淹给儿子取名的期许,纯是一颗仁慈之心。⑧斐:fěi ,显著

    二、范仲淹的简介

    范仲淹(989—1052)
    北宋中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光”。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调。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许国的英雄气慨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有《范文正公集》。

    三、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 ),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宋夏战争爆发后,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宋夏议和起到促进作用。西北边事稍宁后,仁宗召范仲淹回朝,授枢密副使。后拜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发起"庆历新政",推行改革。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

    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至清代以后,相继从祀于孔庙及历代帝王庙。

    范仲淹在地方治政、守边皆有成绩。其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于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的问题,通过《范仲淹的简介》、《范仲淹简介》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相关阅读

    • 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常德老乡范仲淹(行走在沅江边)和范仲淹的生平简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
    • 一代名臣范仲淹 出生地竟是河北正定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一代名臣范仲淹 出生地竟是河北正定和范仲淹是什么人?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
    • 三光名臣范仲淹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三光名臣范仲淹和范仲淹的生平简介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