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范文示例 > 屈原研究|-李孝配: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53年最可信

屈原研究|-李孝配: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53年最可信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范文示例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屈原资料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屈原研究|-李孝配: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53年最可信和屈原诞生于什么时代?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章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进入正文!

内容导航:
  • 屈原研究|-李孝配: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53年最可信
  • 屈原诞生于什么时代?
  • 屈原的故事
  • 屈原的诗歌
  • 一、屈原研究|-李孝配: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53年最可信

    关于屈原生年的研究,虽然都根据《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等文字来进行研究,但还是有很多种说法。现在一般采用的说法是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40年。我认为胡念贻在浦江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屈原生于公元前353年即楚宣王十七年,则最为可信。

    一、屈原生年的十种不同说法

    历来对屈原生年生日的研究,大体有以下十种说法:

    1、清刘梦鹏首先根据屈原生平确定生于楚宣王四年乙卯(前366)夏历正月。

    2、清邹汉勋根据历史年表,参照《史记》所载屈原活动年代用殷历推算,屈原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戊寅(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刘师培用夏历推算,结果完全相同。

    3、清陈玚用周历推算,结果同邹汉勋基本一致,为楚宣王二十七年戊寅正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4、清曹耀湘推算屈原生于楚宣王十五年丙寅(前355)夏历正月。

    5、郭沫若从《吕氏春秋·序意》里记载的“惟秦八年,岁在涒滩(太岁在申曰涒滩)”推算,楚宣王二十九年(前341)应当是寅年;但这年无庚寅,因之郭沫若以为在这一百多年中太岁超了一次辰,故减去一年,为屈原生于公元前340年。根据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所附《战国秦汉长历图》,这年正月初七为庚寅日。

    6、浦江清以《史记·历书》和《汉书·律历书》都记载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太岁在寅(摄提格)的史实为起点,根据岁星一周天的年月,推算为公元前341年。但因这一年没有庚寅日,因而他提出岁星纪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岁星在星纪宫为摄提格,另一种是以岁星在娵訾宫为撮提格;据《吕氏春秋·序意》所载“惟秦八年,岁在涒滩”的记载看,战国时都是以岁星在娵訾宫为摄提格,因而挪后两年,定公元前339夏历正月十四日为屈原生日。

    7、林庚从朱熹之说,认为“摄提”非“摄提格”,不是指年而是星名。正月(寅月)、“庚寅”应指正月中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林氏认为应指“人日”(正月初七),而据新城新藏的《战国秦汉长历》,只有前335年(楚威王五年)的正月初七日为庚寅日。故定为335年正月初七日为屈原生日。

    8、汤炳正据《史记·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的记载和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利簋铭文,确定《离骚》中“摄提”即指岁星岁星的会合周期如在夏历正月,则这个月一定是建寅之月。而这一年也就是后代说的“太岁在寅”之年。又据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帛书《五星占》,周显王三年(前366)正月,岁星(木星)的位置恰恰是晨出东方,即所谓“摄提格”之年。根据木星同太阳的会合周期,楚宣王二十八年(前342)正月,木星亦晨出东方。据《战国秦汉长历》,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日又恰是庚寅日。因此,推算公元前342年夏历正月二十六日为屈原生日。

    9、陈久金《屈原生年考》在汤炳正先生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更为严密的论证,确定为前341年的正月。

    10、胡念贻在太初元年为岁在星纪基础上重作推算,比起浦江清的结论来,多加了一个岁星周天(11.8622年)的时间,为公元前353年;这年正月二十三日为庚寅[1]。

    二、屈原生年的十家说,胡念贻之说最可靠

    1.到4,五家四说,刘梦鹏之推定无多证据,其他都据干支历史年表推算。然而顾炎武在其《日知录》卷二十已指出:“古人不用干支名岁”。“古人谓干支岁,癸亥岁,非古人”。今所见战国时历史年表乃是东汉人废止岁星纪年后按当时干支纪年逆推排定,同战国时代岁星纪年的岁名并不一致。所以,这些结论均不可靠。

    5.到10.六说,郭沫若之说因为前340年岁星事实上不在星纪宫,故不能成立。林庚之说是依据了魏晋之后才有的“人日”风俗所确定。当时张汝舟已指出其不可取。汤炳正、陈久金的推算依据了地下出土的天文资料,较以往各说都严密而可信程度大,唯前342年岁星在十一月下旬才进入星纪宫,那年不是寅年;而前341年正月无庚寅日。

    浦江清依据汉武帝太初元年太岁在寅的可靠记录推算,唯因无形中受此前学者所推屈原生年皆在前343到339年之间的影响,只在这几年的范围中确定之,故在前104年基础上直接加了二十个岁星周期的时间(11.6822×20);又因这年没有庚寅日,因而据钱大昕《太岁太阴辩》,“疑心上面所推的元前三四一是太阴在寅,欲求太岁在寅还要移后两年,应该是元前三三九年。”但浦先生以岁星在娵訾宫为摄提格并不可信,证之以《汉书·天文志》“太岁在寅曰摄提格”一句,引石氏《星经》“在斗,牵牛”,及甘氏《星经》“在建星婺女”,均是言在星纪宫的位置,非娵訾宫位置,故其前提不能成立。

    胡念贻在浦江清研究的基础上,更向前推岁星一周天时间,为前353年,此年正月二十三日为庚寅。且无论周正或夏正此年正月都有庚寅日。这样看来,以屈原生于前353年即楚宣王十七年最为可信[2]。

    三、从《离骚》就能看出屈原应诞生于公元前353年

    胡念贻先生还从屈原的《离骚》中的内容来加以证明,其文为:《离骚》里面反复地叙述了作者和楚王的关系,这个楚王只能是指怀王不可能是指顷襄王。如“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而有他;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在屈原与顷襄王之间,显然没有这样一些曲折的经历。

    屈原作《离骚》的时间不会在怀王早年,因为时间早了,屈原和怀王之间也没有那样曲折复杂的关系。楚怀王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这几年间,是楚国执行亲秦政策时期,这是屈原所反对的,不会超过怀王二十八年。因为怀王二十八年以后,根据《史记》记载,秦楚交兵,屈原又在朝了。屈原写作《离骚》,假定在怀王二十四、五年(前305、304)吧!如果他生于公元前339年,这时屈原还只有三十五、六岁,《离骚》里面有“老冉冉其将至矣,恐修名之不立”,显然不相称。如果他生于公元前353年,这时正五十来岁,那就是很适合的了。

    《离骚》里面还有“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其犹未央”,也都符合一个五十来岁人的口吻。《离骚》里面的这些内证,都可以帮助我们说明屈原生于公元前353年[3]。

    四、从屈原的生平看,屈原应诞生于公元前353年根据《史记·楚世家》和《史记·屈原列传》,屈原在从政上的贡献,主要有两项,一是屈原辅佐楚怀王于公元前318年合纵成功,楚怀王还担任合纵长,走上其人生的最高点;二是屈原在楚怀王的支持下,担任相当于副总理的左徒,并进行变法,只是因遭上官大夫的谗毁而使变法失败。而且,屈原在担任左徒之前,应该就是做出政绩的官员,因受怀王的赏识,才被怀王提拔而成左徒。因此,屈原任左徒,并负责合纵谈判事宜的年龄应该不能太小。如果假定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40年,到公元前318年屈原辅佐怀王合纵成功,屈原才22岁,而屈原被怀王的信任并任命他担任左徒,并负责谈判合纵事宜,至少要提前5到3年。提前5到3年,屈原才17到19岁,这是一个懵懂少年的年龄,这就太年轻了,显然不可能。

    当然,历史上有秦国的甘罗12岁为相的记载,但甘罗出生于宰相之家,他有条件接触秦国的内情,所以能为秦王解决一个棘手的问题而被封为相。屈原出生于偏僻的秭归,想在17到19岁左右能被怀王发现并任命为位高权重的左徒,并负责合纵谈判事宜,显然不可能。如果假定屈原诞生于公元前353年,那么,到公元前318年屈原辅佐怀王合纵成功,屈原已有35岁,屈原的行政才能跟外交才能被怀王发现并赏识的时间,屈原应有30岁,这虽然有点年轻,但还是有可能。由此可见,屈原应诞生于公元前353年,而不是诞生于公元前340年。(作者系屈原文化研究院专家)

    【注释】[1][2]见赵逵夫《屈原与他的时代》。《屈原与他的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北京第2版。[3]胡念贻先生《屈原生年新考》,见《楚辞研究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5年7月第1版。

    一、屈原诞生于什么时代?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原姓芈(mǐ),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 屈原
    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朝发枉渚”之地(今常德德山)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也是因此而来的。

    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
    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吸收了南方民歌的精华,融合了古代神话和传说,创造出了新体诗——“楚辞”。楚辞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大解放。它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形式活泼多样,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篇幅和容量可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任意扩充。伟大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代表作家。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名平,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公元前340年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26岁就担任楚国左徒兼三闾大夫。起初他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五日端午节这天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是一位具有远旧卓越的政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诗人,是三峡里的“第一流才子”。他忧国忧民,最后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的政治生活虽然是个悲剧,但作为诗人,他给后人留下了《离骚》、《天问》等二十多篇不朽的诗篇。这些都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珍贵遗产。
    《离骚》是屈原最成熟的作品,是中国古代最宏大的一篇抒情诗。前半部分是现实的叙述,写他改良政治的理想和遭遇。后半部分加入了许多奇特的幻想,他在风、雨、雷、电、云、月以及凤凰和龙的陪伴下,在天空中驰骋,上天下地去追求他所理想的对象,结果是失望了。
    诗人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传说糅成一体,编织成为瑰丽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达到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结合。鲁迅称赞屈原:“逸响伟辞,卓绝一世。”
    《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这是屈原在放逐以后,忧郁彷徨,精神上起了激烈的动荡,旧信仰完全崩溃,因此对于自然现象、古代遗闻、宗教信仰以及对社会的传统思想都产生了怀疑,从而发出种种疑问。通过提问,诗人尽情宣泄了政治生活中的矛盾和苦闷。
    【屈原的影响】
    汉代以来,屈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日渐崇高,影响愈加深远。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伟大,一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二是他用毕生心血写成的20多首诗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据《汉书•艺文志》,从屈原生活的时代起,至西汉末年的300年间,模仿屈原辞赋创作新篇的有66家,771篇,另有杂赋作者12家,133篇。除《楚辞章句》注释的宋玉、景差、淮南小山、东方朔、庄忌、王褒、刘向、王逸的作品外,紧随其后者有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大人赋》,扬雄《长杨赋》,张衡《思玄赋》,曹植《九愁赋》,阮籍《东平赋》,左思《三都赋》,陶渊明《闲情赋》,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恨赋》,庚信《哀江南赋》等名篇,继承了屈原创作风格,把楚辞创作发展到新的阶段。
    从汉代以来至清朝末年的两千年间,解释《楚辞》的注本虽然很多,但大多亡佚了。流传下来的注本,游国恩认为较有影响者有以下10种,即:东汉王逸《楚辞章句》17卷,北宋洪兴祖《楚辞补注》17卷、《楚辞考异》1卷,南宋朱熹《楚辞集注》8卷、《楚辞辩证》2卷,明汪瑗《楚辞集解》8卷、《蒙引》2卷、《考异》1卷,明清之际王夫之《楚辞通释》14卷,钱澄之《楚辞屈诂》不分卷,清林云铭《楚辞灯》4卷,王邦采《离骚汇订》4帙、《屈子杂文笺略》2帙,蒋骥《山带阁注楚辞》6卷、《余记》2卷、《楚辞说韵》l卷,戴震《屈原赋注》10卷、《通释》2卷、附汪梧凤《音义》3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注本和研究论著更多。
    关于屈原作品的评价,王逸说:“屈原之辞,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刘勰说:“故《离骚》、《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惠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利)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李白盛赞“屈平词赋悬日月(屈原的诗歌像高悬在天空的太阳、月亮一样光芒万丈)”。杜甫立志“窃攀屈宋宜方驾(我要努力攀上屈原、宋玉诗词的高峰同他们并驾齐驱)”。北宋邵博说:“《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苏轼说:“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明蒋之翘说:“予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哀蛩(穷)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猩啼蛇啸,木魅山鬼习人语来向人拜;艳逸处,似美人走马,玉鞭珠勒,披锦绣,佩琳琅,对春风唱一曲《杨白华》;仙韵处,似王子晋骑白鹤,驻缑(勾)山最高峰,吹玉笙作凤鸣,挥手谢时人,人皆可望不可到。”清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著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且。”王国维说:“大诗歌之出,必须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斯即屈原其人也。”鲁迅先生说:“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于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肯定《史记》史学价值的同时肯定了《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是《离骚》。郭沫若先生对屈原和屈原作品的评价,本书随处可见,下面的这段话更加耐人寻味,道出了屈原及其作品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楚人是把在政治上统一中国的功名和产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中国人如果不灭种,中国文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会永远存在的。”
    历代文人歌颂屈原的文艺作品,大量的诗词之外,小说、戏剧、美术作品都有,以沈亚之《屈原外传》,睢景臣《屈原投江》,陈洪绶《屈子行吟图》,萧云从《离骚图》,门应兆《补绘离骚图》较有影响。当代歌颂屈原的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以郭沫若哈姆雷特式史剧《屈原》为最有名,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公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投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战争。
    政权回到人民手中以后,屈原研究活动蓬勃兴起,从个体研究到群体研究、专门机构研究,从总体的综合性研究到具体的专题研究,关于屈原的生卒年月、身世根底、思想品格、时代特征、政治生涯、诗歌创作等,无不成为研究课题,其火热程度遍及中国,波及全球,使屈原从一个传统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东方文明古国走向全面开放的西方世界,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最权威的“使者”。
    1982年端午节,由湖北省社科院、社科联、文联发起,邀请全国18个省市约120多名屈学专家和作家、艺术家在屈原故乡秭归举行第一次全国性“屈原学术讨论会”。1983年8月、1984年5月分别在辽宁大连和四川成都举行两次全国性“屈学研讨会”。1984年端午节在武汉成立全国第一个屈原研究团体——湖北省屈原研究会(后更名学会)。1985年4月在岳阳成立湖南省屈原学会。同年端午节在楚国郢都遗址,今湖北省江陵县召开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著名楚辞研究专家姜亮夫教授被推举为名誉会长,另一位楚辞研究专家汤炳正教授当选为会长。至1998年5月,中国屈原学会先后在浙江富阳、湖南汨罗、贵州贵阳、山西临汾、湖北江陵和广东深圳召开了6次年会。除全国性活动外,各省市屈学研究活动也方兴未艾,仅湖北省屈原学会便先后在武汉、黄石、襄阳、恩施、江陵、宜昌等地召开了多次年会,获得多项研究成果。1999年端午节,中国屈原学会再度回到屈原故里秭归、学会会长褚斌杰教授莅会主持,为20世纪的屈原研究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屈原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前苏联著名汉学家H•T•费德林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屈原诗歌的独特性与全人类性”的重大研究课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屈学研究的兴趣。以研究内容为标志区分,国外学者对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大致形成三种趋向:一种以前苏联H•T•费德林、E•A•谢列勃里雅可夫和匈牙利汉学家F•托凯为代表的传统式,着重从屈原作品本身探讨其艺术价值及其在世界文学史的地位;一种以日本藤野岩友、竹治贞夫、稻畑耕一郎教授为代表的学院式,着重对屈原诗歌进行考据和诠释;一种以美国汉学家詹姆土•R•海陶玮、劳伦斯•A•施奈德,英国汉学家戴维•霍克思,法国汉学家戴密微,德国汉学家卫德明为首的西方式,着重从屈原身世和作品中研究中国古代政体中君臣之间的微妙关系,深入探讨屈原的政治生涯和文学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内外条件,施奈德的专著已经反馈到中国。稻畑耕一郎教授专程来华出席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许多日本学者甚至认为古代的楚国“是日本人的故乡”。
    屈原精神作用于古代,也作用于当代。爱国主义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国家和社会的凝聚力,检验个人行为的试金石。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有人劝他离开楚国。凭他的才华和声望,列国君王都求之不得。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人才的流动具有广泛的市场。许多有识之士在本国得不到重用,便去列国谋求发展。特别是那批以游说为业的纵横家,朝秦暮楚,有奶便是娘。耿耿丹心的屈原却是“去国不忍”。他报国未遂,远离楚宫,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故土。屈原精神的伟大,在于他可以出走而坚决不走。“鸟飞返故乡,狐死必首丘”的爱国情怀,在他自身的行为中坚持不渝。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屈原之后,如北宋的杨业,南宋的岳飞、文天祥,明朝的史可法,南明的夏完淳,清朝的林则徐、邓世昌,到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林祥谦、施洋、夏明翰、吉鸿昌、江竹筠等,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使站在他们面前的刽子手吓得发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恨不为国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爱国主义的旗帜在他们手里越举越高,使他们成为民族的象征,为理想敢于抛头颅洒热血的真的猛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屈原长眠九泉两千多年,居然在20世纪中叶“活”了过来,登上“波音’飘洋过海,潇洒地走进号称文明国度的西方世界,闯进神圣的高等学府,叩开知名学者的书斋,磁铁般地吸引他们拥抱他、崇拜他、研究他。这是人格的力量,文学的力量,正义的力量,是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文化的拓展与延伸,超越时空的世界性传播,所有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荣。
    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的文学家拉伯雷,古巴的作家和民族运动领袖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二、屈原的故事

    关于屈原的故事(通用7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屈原的故事吧!

      屈原的故事 篇1

      屈平(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前339年)正月十四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丹阳,即今湖北秭归,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南、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三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死日,可能是五月初五,或距这一天很近的一个日子。五月初五原来是楚地的传统节日,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论其本来意义,反而鲜为人知了。

      屈原的故事 篇2

      农历五月初五那一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早在周朝,就有了“五月五日,要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但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和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在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吃粽子,南方人赛龙舟。同时,端午节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喝雄黄酒,激清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应出我国的优良传统。

      战国时期,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后来屈原的主张受到了某人的反对,并且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听了,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便写了《离骚》、《天问》等不少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去请楚怀王到秦国议和。屈原看穿了秦王的诡计,进宫陈述,不料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城都。议和那一天终于来临了,楚怀王如期赴会,结果一到秦国就被囚禁了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死于秦国。楚衰王即位不久,秦国又来攻打楚国,楚衰王一见,吓得仓惶逃离京城,秦兵攻占城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死于秦国和城都失守的消息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便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中。江边的`村民得知屈原投入汩罗江中,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还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好让鱼虾不伤害屈原的遗体。

      屈原的故事 篇3

      屈原,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约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0年屈原诞生于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归县),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关于端午节其中的一种说法)。对于屈原的忠而见疏,后世诗人阵志岁遥为郁结,其诗《屈原》云:“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此不仅对爱国者屈原,也是对历代“王之荩臣”(《诗·大雅·文王》)的由衷忾惜;不只对当时楚王,也是对其他昏暗君王的一种深刻批判。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据说就是因此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不久,为了呼应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争取国际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决定由郭沫若、游国恩、郑振铎、文怀沙等人组成“屈原研究小组”,并将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话文的形式出版发行。

      屈原的故事 篇4

      屈原出身楚国没落贵族家庭,虽然家境不比鼎盛时期,但也衣食无忧生活优渥。家中长辈满腹经纶,对屈原的家庭教育很是重视。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血脉,从小对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离他们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山中环境空幽寂静,除了猎户到此打猎,平时里鲜有人迹。屈原在家中读书,冬日里火盆烧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一会儿屈原就感觉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记载读书人吃苦学习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后面的山洞里读书,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心智,还能不打盹把书读下去。

      他把想法告诉家里人后,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但是屈原不顾家人阻拦,带着书本只身来到山里,找了一处背风的山洞,开始读书。山中气温本来就低,洞中更是寒冷潮湿,没过多久就把屈原的手脚冻肿了。他起身跺跺脚搓搓手待身体暖和过来就又开始坐在地上读书。家人看到屈原这么小就能吃苦也就不再阻拦了。屈原在山洞里坚持了三年,终于把《诗经》读懂读透了。这也为后来他开创楚辞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其实,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的经验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肯吃苦肯努力,做一件事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远比其他人要多的多。屈原能够取得政治上和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就与他的吃苦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

      屈原的故事 篇5

      有一个儿童故事,说是屈原小时候帮助过一个老奶奶。小时候的屈原很是调皮,跑在路边玩的时候看到了一名老奶奶。老奶奶背着一袋米,走起路来很吃力的样子。屈原心地善良,起了恻隐之心,于是就背着米把老奶奶送回了家。

      从这件事情上,既能看出屈原很尊重长辈,又能看出屈原的宅心仁厚。虽然说,故事本身的可信度是有待考证的。

      屈原和大米很有缘,除了背米之外,用来纪念他的粽子也是由大米做成的。也有一个传说,是他接济乡民的故事。

      大旱年间,百姓的生活苦不堪言。突然有一天,屈原门口家的一块石头里面满满的全部都是粮食。百姓特别开心,觉得那是上天的恩赐,把那块石头叫做“神石”。屈原的父亲很奇怪,暗中调查之后发现,原来一切都是屈原做的。屈原不忍心看到人们吃不饱饭,看到人们挨饿,于是从自己家里拿来粮食偷偷的放进了石头里面。

      屈原爸爸虽然觉得自己的儿子心地善良,但是同时也给儿子讲了一番人生道理。你可以帮人一时,却不能够帮助他们一辈子。如果你是真心实意的想要帮助他们,那你就应该坐到一个能够替他们说话的位子上面,处处为他们着想,处处为他们做事。

      屈原听到父亲的话之后很受触动,从此之后好好学习,终于做了楚国的大夫,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

      屈原的故事 篇6

      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国占领的消息传来,屈原心丧若死。屈原披头散发地游荡到了江边,他在汩罗江边一边吟唱着诗歌一边行走。有一个在江边打渔的渔夫看到屈原形容憔悴,身如枯槁,于是好奇地问他:“您不是屈原大夫吗?为什么衣冠不整的来这里?发生什么事了吗?”屈原回答道:“众人皆醉我独醒,整个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他们不愿听见正确的声音,所以我被流放到这里了啊。”

      渔夫追问说:“我听说古时候的圣人,外界的事物不能影响束缚他,他融入世俗之中随着世俗的变动而变化。如果朝堂之上都是昏聩不智之人,为什么不隐于众人而要出来反对所有人呢,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为什么一定要洁身于淤泥之中,显耀于污秽之上,却使得自己遭受不应承受的流放呢?”

      屈原正色道:“我们都知道,刚清洗过头发的人戴上冠帽前一定要拍去冠帽上的灰尘,刚刚沐浴的人要穿清洗过的衣裳。谁会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躯蒙受尘土的污染呢?对我来说,我宁可远离那混沌的庙堂也不能忍受与他们同流合污。哪怕要投入这汩罗江中葬身鱼腹,我也不愿让自己的品德沾染上不洁的污垢。”于是屈原怀抱石头,以身投汨罗江。

      屈原的一生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悲伤情怀,他空有满腔的报国情怀却郁郁不得志。两度遭到流放,眼见故国沦丧却无能为力,愤懑之情充溢他的胸怀,最后只能以身殉国。

      屈原的故事 篇7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无法抗拒的困难,这些困难会让我们动摇对这个梦想的信念,但我们必须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向自己的命运屈服。屈原就是这种形式的代表。

      《屈原列传》年,他被流放两次,一次是因为王怀的愚蠢,他不知是非;曾经因为子兰的诽谤。最重要的是,他想在——年进行改革,这导致了许多官员和贵族的不满,但屈原正在积极为祖国培养人才。然而,楚国的贵族政治日益衰落。楚怀王、他的儿子和王祥都是坏国王。秦国的张仪用重金收买了嫉妒心重的大臣屈原和楚怀王最宠爱的妃子郑袖,从而引发了全面的政治攻势。后来,屈原去了楚怀王,请楚怀王听从他的建议。然而,楚怀王最喜爱的妻子和大臣们对他百般阻挠,最终没能听从屈原的建议。过了一段时间,秦兵大举进攻,最后楚灭。屈原一遍又一遍地回头,擦干眼泪,终于在岸边捡起一块河石,记录了楚国的辉煌与衰落的历史,扔进了汹涌的河流。天地不言,唯有河水不死。

      在这个故事中,屈原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精神。面对国家的覆灭,屈原并没有试图讨好新国王,而是毅然抱着石头跳下汨罗江,写下了“自古谁命不死,留心为贡”的赞歌。而且要遵循自己的理想,让自己不后悔,这样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我们,因为我们经受住了梦想的考验,是时候实现梦想了。而且要时刻更新思想,防止思想变得像黄河水一样浑浊。

      其实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要学习的是,人只有在经历困难的时候,才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困难变成自己的垫脚石,让自己的人生一个接一个往上爬。

    ;

    三、屈原的诗歌

    大招
    年代:【先秦】 作者:【屈原】 体裁:【楚辞】 类别:【】
    青春受谢,白日昭只。
    春气奋发,万物遽只。
    冥凌浃行,魂无逃只。
    魂魄归来!无远遥只。
    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只。
    东有大海,溺水浟浟只。
    螭龙并流,上下悠悠只。
    雾雨淫淫,白皓胶只。
    魂乎无东!汤谷寂寥只。
    魂乎无南!南有炎火千里,蝮蛇蜒只。
    山林险隘,虎豹蜿只。
    鰅鳙短狐,王虺骞只。
    魂乎无南!蜮伤躬只。
    魂乎无西!西方流沙,漭洋洋只。
    豕首纵目,被发鬤只。
    长爪踞牙,诶笑狂只。
    魂乎无西!多害伤只。
    魂乎无北!北有寒山,趠龙赩只。
    代水不可涉,深不可测只。
    天白颢颢,寒凝凝只。
    魂乎无往!盈北极只。
    魂魄归来!闲以静只。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穷身永乐,年寿延只。
    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
    鼎臑盈望,和致芳只。
    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魂乎归来!恣所尝只。
    鲜蠵甘鸡,和楚酷只。
    醢豚苦狗,脍苴蒪只。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魂兮归来!恣所择只。
    炙鸹烝凫,煔鹑陈只。
    煎鰿臛雀,遽爽存只。
    魂乎归来!丽以先只。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
    清馨冻饮,不歠役只。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
    魂乎归来!不遽惕只。
    代秦郑卫,鸣竽张只。
    伏戏驾辩,楚劳商只。
    讴和扬阿,赵萧倡只。
    魂乎归来!定空桑只。
    二八接舞,投诗赋只。
    叩钟调磬,娱人乱只。
    四上竞气,极声变只。
    魂乎归来!听歌撰只。
    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比德好闲,习以都只。
    丰肉微骨,调以娱只。
    魂乎归来!安以舒只。
    嫮目宜笑,娥眉曼只。
    容则秀雅,稚朱颜只。
    魂乎归来!静以安只。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
    曾颊倚耳,曲眉规只。
    滂心绰态,姣丽施只。
    小腰秀颈,若鲜卑只。
    魂乎归来!思怨移只。
    易中利心,以动作只。
    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长袂拂面,善留客只。
    魂乎归来!以娱昔只。
    青色直眉,美目媔只。
    靥辅奇牙,宜笑嘕只。
    丰肉微骨,体便娟只。
    魂乎归来!恣所便只。
    夏屋广大,沙堂秀只。
    南房小坛,观绝溜只。
    曲屋步壛,宜扰畜只。
    腾驾步游,猎春囿只。
    琼毂错衡,英华假只。
    茝兰桂树,郁弥路只。
    魂乎归来!恣志虑只。
    孔雀盈园,畜鸾皇只!
    鵾鸿群晨,杂鶖鸧只。
    鸿鹄代游,曼鷫鹴只。
    魂乎归来!凤凰翔只。
    曼泽怡面,血气盛只。
    永宜厥身,保寿命只。
    室家盈廷,爵禄盛只。
    魂乎归来!居室定只。
    接径千里,出若云只。
    三圭重侯,听类神只。
    察笃夭隐,孤寡存只。
    魂兮归来!正始昆只。
    田邑千畛,人阜昌只。
    美冒众流,德泽章只。
    先威后文,善美明只。
    魂乎归来!赏罚当只。
    名声若日,照四海只。
    德誉配天,万民理只。
    北至幽陵,南交阯只。
    西薄羊肠,东穷海只。
    魂乎归来!尚贤士只。
    发政献行,禁苛暴只。
    举杰压陛,诛讥罢只。
    直赢在位,近禹麾只。
    豪杰执政,流泽施只。
    魂乎归来!国家为只。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诸侯毕极,立九卿只。
    昭质既设,大侯张只。
    执弓挟矢,揖辞让只。
    魂乎来归!尚三王只。
    【注释】

    四季交替春天降临,
    太阳是多么灿烂辉煌。
    春天的气息蓬勃奋发,
    万物繁荣急遽地生长。
    遍地是冬天的余阴残冰,
    魂也没有地方可以逃亡。
    魂魄归来吧!
    不要去遥远的地方。
    魂啊归来吧!
    不要去东方和西方,
    也不要去南方和北方。
    东方有苍茫大海,
    沉溺万物浩浩荡荡。
    没角的螭龙顺流而行,
    上上下下出波入浪。
    迷雾阵阵淫雨绵绵,
    白茫茫像凝结的胶冻一样。
    魂啊不要去东方!
    旸谷杳无人迹岑寂空旷。
    魂啊不要去南方!
    南方有烈焰绵延千里,
    蝮蛇蜿蜒盘绕长又长。
    山深林密充满险阻。
    虎豹在那儿逡巡来往。
    鰅鳙短狐聚集害人,
    大毒蛇王虺把头高扬。
    魂啊不要去南方!
    鬼蜮含沙射影把人伤。
    魂啊不要去西方!
    西方一片流沙到处都是,
    无边无际渺渺茫茫。
    猪头妖怪眼睛直着长。
    毛发散乱披在身上。
    长长的爪子锯齿般的牙,
    嬉笑中露出疯狂相。
    魂啊不要去西方!
    那儿有很多东西把人伤。
    魂啊不要去北方!
    北方有寒冷的冰山。
    烛龙身子通红闪闪亮。
    一条代水不能渡过,
    水深无底没法测量。
    天空飞雪一片白茫茫,
    寒气凝结四面八方。
    魂啊不要前去!
    冰雪堆满北极多么荒凉。
    魂魄归来吧!
    这里悠闲自在清静安康。
    在荆楚故国可以自由自在,
    不再飘泊生活能够安定。
    万事如意随心所欲,
    无忧无虑心神安宁。
    终身都能保持快乐,
    延年益寿得以长命。
    魂魄归来吧!
    这里的欢乐说不尽。
    五谷粮食高堆十几丈,
    桌上雕胡米饭满满盛。
    鼎中煮熟的肉食满眼都是,
    调和五味使其更加芳馨。
    鸧鶊鹁鸠天鹅都收纳,
    再品味鲜美的豺狗肉羹。
    魂魄归来吧!
    请任意品尝各种食品。
    有新鲜甘美的大龟肥鸡,
    和上楚国的酪浆滋味新。
    猪肉酱和略带苦味的狗肉,
    再加点切细的香菜茎。
    吴国的香蒿做成酸菜,
    吃起来不浓不淡口味纯。
    魂魄归来吧!
    请任意选择素蔬荤腥。
    火烤乌鸦清蒸野鸭,
    烫熟的鹌鹑案头陈。
    煎炸鲫鱼炖煨山雀,
    多么爽口齿间香气存。
    魂魄归来吧!
    归附故乡先来尝新。
    四重酿制的美酒已醇,
    不涩口也没有刺激性。
    酒味清香最宜冰镇了喝,
    不能让仆役们偷饮。
    吴国的甜酒曲蘖酿制,
    再把楚国的清酒掺进。
    魂魄归来吧!
    不要惶悚恐惧战战兢兢。

    代秦郑卫四国的乐章,
    竽管齐鸣吹奏响亮。
    伏羲氏的乐曲《驾辩》,
    还有楚地的乐曲《劳商》。
    合唱《扬阿》这支歌,
    赵国洞箫先吹响。
    魂魄归来吧!
    请你调理好宝瑟空桑。
    两列美女轮流起舞,
    舞步与歌辞的节奏相当。
    敲起钟调节磬声高低,
    欢乐的人们好像发狂。
    各国的音乐互相比美,
    乐曲变化多端尽周详。
    魂魄归来吧!
    来欣赏各种舞乐歌唱。
    美人们唇红齿白,
    容貌倩丽实在漂亮。
    品德相同性情娴静,
    雍容高雅熟悉礼仪典章。
    肌肉丰满骨骼纤细,
    舞姿和谐令人神怡心旷。
    魂魄归来吧!
    你会感到安乐舒畅。
    美目秋波转巧笑最动人,
    娥眉娟秀又细又长。
    容貌模样俊美娴雅,
    看她细嫩的红润面庞。
    魂魄归来吧!
    你会感到宁静安详。
    美艳的姑娘健壮修长,
    秀丽佳妙仪态万方。
    面额饱满耳朵匀称,
    弯弯的眉毛似用圆规描样。
    心意宽广体态绰约,
    姣好艳丽打扮在行。
    腰肢细小脖颈纤秀,
    就像用鲜卑带约束一样。
    魂魄归来吧!
    相思的幽怨会转移遗忘。
    她们心中正直温和,
    动作优美举止端庄。
    白粉敷面黛黑画眉,
    再把一层香脂涂上。
    举起长袖在面前拂动,
    殷勤留客热情大方。
    魂魄归来吧!
    晚上还可以娱乐一场。
    有的姑娘长着黑色直眉,
    美丽的眼睛逸彩流光。
    迷人的酒涡整齐的门牙,
    嫣然一笑令人心舒神畅。
    肌肉丰满骨骼纤细,
    体态轻盈翩然来往。
    魂魄归来吧!
    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这里的房屋又宽又大,
    朱砂图绘厅堂明秀清妍。
    南面的厢房有小坛,
    楼观高耸超越屋檐。
    深邃的屋宇狭长的走廊,
    适合驯马之地就在这边。
    或驾车或步行一起出游,
    射猎场在春天的郊原。
    玉饰的车毂金错的车衡,
    光彩夺目多么亮丽鲜艳。
    一行行的茝兰桂树,
    浓郁的香气在路上弥漫。
    魂魄归来吧!
    怎样游玩随您的意愿。
    羽毛鲜艳的孔雀满园,
    还养着稀世的凤凰青鸾。
    鵾鸡鸿雁在清晨啼叫,
    水鹜鸧鶊的鸣声夹杂其间。
    天鹅在池中轮番嬉游,
    鹔鷞戏水连绵不断。
    魂魄归来吧!
    看看凤凰飞翔在天。
    润泽的脸上满是笑容,
    血气充盛十分康健。
    身心一直调养适当,
    保证长命益寿延年。
    家族中人充满朝廷,
    享受爵位俸禄盛况空前。
    魂魄归来吧!
    安居的宫室已确定不变。
    这里的道路连接千里,
    人民出来多如浮云舒卷。
    公侯伯子男诸位大臣,
    听察精审有如天神明鉴。
    体恤厚待夭亡疾病之人,
    慰问孤男寡女送温暖。
    魂魄归来吧!
    分清先后施政行善。

    田地城邑阡陌纵横,
    人口众多繁荣昌盛。
    教化普及广大人民,
    德政恩泽昭彰辉映。
    先施威严后行仁政,
    政治清廉既美好又光明。
    魂魄归来吧!
    赏罚适当一一分清。
    名声就像辉煌的太阳,
    照耀四海光焰腾腾。
    功德荣誉上能配天,
    妥善治理天下万民。
    北方到达幽陵之域。
    南方直抵交趾之境。
    西方接近羊肠之城,
    东方尽头在大海之滨。
    魂魄归来吧!
    这里尊重贤德之人。
    发布政令进献良策,
    禁止苛政暴虐百姓。
    推举俊杰坐镇朝廷,
    罢免责罚庸劣之臣。
    让正直而有才者居于高位,
    使他们作辅弼在楚王近身。
    豪杰贤能的臣子掌握权柄,
    德泽遍施百姓感恩。
    魂魄归来吧!
    国家需要有作为之君。
    楚国的威势雄壮烜赫,
    上天的功德万古彪炳。
    三公和睦互相尊重,
    上上下下进出朝廷。
    各地诸侯都已到达,
    辅佐君王再设立九卿。
    箭靶已树起目标鲜明,
    大幅的布侯也挂定。
    射手们一个个持弓挟箭,
    相互揖让谦逊恭敬。
    魂魄归来吧!
    崇尚效法前代的三王明君。

    1.谢,离去。受谢,是说春天承接着冬天离去。
    2.遽:竞争。
    3.冥:幽暗。凌:冰。浃:周遍。
    4.溺水:谓水深易沉溺万物。浟(yōu悠)浟:水流的样子。
    5.并流:顺流而行。
    6.皓胶:本指冰冻的样子,这里指雨雾白茫茫,像凝固在天空一样。
    7.汤谷:即"旸谷",传说中的日出之处。
    8.炎火千里:据《玄中记》载,扶南国东有炎山,四月火生,十二月灭,余月俱出云气。
    9.蜒:长而弯曲的样子。
    10.蜿:行走的样子。
    11.鰅鳙(yúyōnɡ于庸)短狐:都是善于害人的怪物。
    12.王虺(huǐ毁):大毒蛇。骞:虎视眈眈。
    13.蜮(yù玉):含沙射影的害人怪物。
    14.纵目:眼睛竖起。
    15.鬤(nánɡ囊):毛发散乱的样子。
    16.踞牙:踞,当作"锯";锯牙,言其牙如锯也。
    17.诶(xī嬉):同"嬉"。
    18.逴(chuò绰)龙:即"烛龙",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的怪物。逴,古音同"烛"。赩(xì戏):赤色。
    19.代水:神话中的水名。
    20.颢颢:闪光的样子,这里指冰雪照耀的样子。
    21.自恣:随心所欲。
    22.逞:施展。究:极尽。
    23.穷身:终身。
    24.六仞:谓五谷堆积有六仞高。仞,八尺。
    25.设:陈列。菰(ɡū孤)粱:雕胡米,做饭香美。
    26.臑(ér而):煮烂。盈望:满目都是。
    27.和致芳:调和使其芳香。
    28.内:同"肭",肥的意思。鸧(cānɡ仓):鸧鶊,即黄鹂。
    29.味:品味。
    30.蠵(xī西):大龟。
    31.酪:乳浆。
    32.醢(hǎi海):肉酱。苦狗:加少许苦胆汁的狗肉。
    33.脍:切细的肉,这里是切细的意思。苴莼(jūbó居勃):一种香莱。
    34.蒿蒌:香蒿,可食用。
    35.沾:浓。薄:淡。
    36.鸹(ɡuā瓜):乌鸦。凫:野鸭。
    37.煔(qián潜):把食物放入沸汤中烫熟。
    38.鰿(jí集):鲫鱼。臛(huo4):肉羹。
    39.遽(qú渠):通"渠",如此。爽存:爽口之气存于此。
    40.丽:附着、来到。
    41.酎(zhòu昼):醇酒。四酎,四重酿之醇酒。孰:同"熟"。
    42.歰嗌(sèyì涩益):涩口剌激咽喉。
    43.不歠(chuò啜)役:不可以给仆役低贱之人喝。
    44.醴:甜酒。白蘖(niè镍):米曲。
    45.沥:清酒。
    46.代秦郑卫:指当时时髦的代、秦、郑、卫四国乐舞。
    47.伏戏:印伏羲,远古帝王。驾辩:乐曲名。
    48.劳商:曲名。
    49.扬阿:歌名。
    50.定:调定。空桑:瑟名。
    51.二八:女乐两列,每列八人。接:连。接舞,指舞蹈此起彼伏。
    52.投诗赋:指舞步与诗歌的节奏相配合。投,合。
    53.乱:这里指狂欢。
    54.四上:指前文代、秦、郑、卫四国之鸣竽。竞气:竞赛音乐。
    55.撰(zhuàn撰):具备。此句谓各种音乐都具备。
    56.嫭(hù户):美丽。姱(kuā夸):美丽。
    57.比德:指众女之品德相同。好闲:指性喜娴静。
    58.习:娴熟,指娴熟礼仪。都:指仪态大度。
    59.嫮(hù户):同"嫭",美好的意思。
    60.则:模样。
    61.滂浩:广大的样子,这里指身体健美壮实。
    62.曾颊:指面部丰满。曾,重。倚耳:指两耳贴后,生得很匀称。
    63.规:圆规。
    64.滂心:心意广大,指能经得起调笑嬉戏。
    65.鲜卑:王逸注:"衮带头也。言好女之状,腰支细少,颈锐秀长,靖然而特异,若以鲜卑之带约而束之也。"
    66.易中利心:心中正直温和。易,直;利,和。
    67.泽:膏脂。
    68.昔:晚上。
    69.青色:指用黛青描画的眉毛。直眉:双眉相连。直,同"值"。
    70.媔(mián棉):眼睛美好的样子。
    71.靥辅:脸颊上的酒涡。奇牙:门齿。
    72.嘕(yān嫣):同"嫣",笑得好看。
    73.便娟:轻盈美好的样子。
    74.恣所便:随您的便,任你所为。
    75.夏屋:大屋。夏,同"厦"。
    76.沙堂:用朱砂图绘的厅堂。
    77.房:堂左右侧室。
    78.观(ɡuàn灌):楼房。溜(lìu六):指屋檐。绝溜,超过屋檐,形容楼高。
    79.曲屋:深邃幽隐的屋室。步壛(yán阎):长廊。壛同"檐"。
    80.扰畜:驯养马畜。
    81.腾驾:驾车而行。
    82.琼毂(ɡǔ古):以玉饰毂。错衡:以金错饰衡。衡,车上横木。
    83.假:大。
    84.鹙(qīu秋):水鸟名,据传似鹤而大,青苍色。
    85.代游:一个接一个地游戏。
    86.曼:连续不断。鹔鷞(sùshuānɡ肃双):水鸟名,一种雁。
    87.曼泽:细腻润泽。
    88.室家:指宗族。盈廷:充满朝廷。
    89.接径:道路相连。
    90.出若云:言人民众多,出则如云。
    91.三圭:古代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故曰三圭,这里指公、侯、伯。重侯:谓子、男,子男为一爵,故言重侯。三圭重侯,指国家的重臣
    92.听类神:听察精审,有如神明。
    93.察笃:明寨、优待。夭:未成年而死。隐:疾痛,指病人。
    94.存:慰问。
    95.正始昆:定仁政之先后。正,定。昆,后。
    96.畛(诊):田上道。
    97.阜昌:众多昌盛。
    98.美:指美善的教化。冒:覆盖、遍及。众流:指广大人民。
    99.先威后文:先以威力后用文治。
    100.幽陵、交阯、羊肠:皆为地名,幽陵在今辽宁南部一带,交阯在今两广一带,羊肠在今山西西北部一带。
    101.献行:进献治世良策。
    102.举杰压陛:推举俊杰,使其立于高位。压:立。
    103.诛讥:惩罚、责退。罴(pí皮):同"疲",疲软,指不能胜任工作的人。
    104.直赢:正直而才有余者。
    105.禹麾: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说:"疑楚王车旗之名,禹或羽字误也。"
    106.雄雄赫赫:指国家成势强盛。
    107.穆穆:此指和睦互相尊重的样子。
    108.登降:上下,此指出入。堂:指朝廷。
    109.毕极:全都到达。
    110.昭质:显眼的箭靶。
    111.大侯:大幅的布制箭靶。
    112.揖辞让:古代射礼,射者执弓挟矢以相揖,又相辞让,而后升射.
    113.三王:楚三王,即《离骚》中的"三后",指句亶王、鄂王、越章王。

    【赏析】
    王逸说:“《大招》者,屈原之所作也。或曰景差,疑不能明也。”汉代既已不能明,则后世更是聚讼纷纷。洪兴祖认为“《大招》恐非屈原作”,朱熹则斩钉截铁地说:“《大招》决为(景)差作无疑也。”黄文焕、林云铭、蒋骥、牟廷相等皆主屈原作。梁启超以其中有“小腰秀颈,若鲜卑只”一语,定为汉人作,刘永济、游国恩从之,朱季海则更具体地说是淮南王或其门客所作。我们认为,《大招》是屈原所作是可信的,但它不应当是王逸所说屈原放逐九年,精神烦乱,恐命将终,故自招其魂;也不是林云铭、蒋骥所肯定的“原招怀王之词”。这篇作品语言古奥,形式上不及《招魂》有创造性,应当是反映了较早的楚宫招魂词形式。所以,不当产生在《招魂》之后,而只能在它之前。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卒,《大招》应是招威王之魂而作。其时屈25岁(胡念贻)班究认为屈原生于前353年,在诸家推算屈原生年中最为可信)。以“大招”名篇是相对于《招魂》而言,《招魂》是屈原招怀王之魂所作,《大招》是招怀王之父威王之魂所作,故按君王之辈份,名曰“大招”。
    本篇开始按招魂词的固定格式陈述四方险恶,呼唤魂不要向东、向南、向西、向北,然后即写楚国宫廷的美味佳肴,音乐舞蹈美女之盛,宫室之富丽堂皇,苑圃禽鸟之珍异,最后夸饰楚国之地域辽阔、人民富庶、政治清明。其中对楚国遵法守道、举贤授能、步武三王一段的描写,实际上是屈原理想化了的美政。《离骚》中回顾年青时的政治理想,正由此而来,且一脉相承。全篇末尾云:“魂乎来归,尚三王只。”这同《离骚》中称述“三后之纯粹”,《抽思》中“望三王(原误作“五”)以为像”的情形一样,都反映出屈原作为楚三王的后代,追念楚国最强盛的时代,既要尊称国君先祖,又要光耀自己始祖的心情。因此,《大招》已不是单一的招魂祝辞,而是于其中蕴含了一定的思想。一方面,通过极言东南西北四方环境的险恶,极力铺陈楚国饮食、乐舞、宫室的丰富多彩、壮伟华丽,来招唤楚威王的亡魂,表达了对楚君的无限忠心和眷恋之情;“自曼泽怡面以下,皆帝王致治之事。永宜厥身,则本身之治也。室家盈庭(廷),则劝亲之经也。正始必自孤寡,文王治岐之所先也。阜民必本田邑,周公《七月》之所咏也。发政而禁苛暴,省刑薄敛之功。举杰而诛讥罢(疲),举直错枉之效也。直赢者使近禹麾,所以承弼厥辟。豪杰者使流泽施,所以阜成兆民也。末章归之射礼,则深厌兵争之祸,而武王散军郊射之遗意也。于此可以见原志意之远,学术之醇,迥非管韩孙吴及苏张庄惠游谈杂霸之士之所能及。”(蒋骥《楚辞余论》)这样,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战斗性便大大加强了。
    本篇在结构上也具有特点。采用开门见山的手法,直接点题,一气而下。环环相扣,所以诸家分章颇分歧。由“青春受献”而时光飞逝,春色盎然而万物竞相展现自己的生命力,点出招魂的具体时节。下文“魂乎归来,无东无西,无南无北”的呼唤,入题自然,干净利索。在对四方险恶环境的夸张描述之后,以“魂魄归徕,闲以静只。自恣荆楚,安以定只”转入到对楚国故地的环境描写,阐联顺当,一点也不显得突兀。并以“闲以静只”、“安以定只”、“逞志究欲,心意安只”、“年寿延只”作为主题,给下文的大肆铺叙作纲领。在对楚国饮食、乐舞、美人、宫室等的铺排和炫耀中,以“定空桑只”、“安以舒只”、“静以安只”、“恣所便只”等与它们相呼应,前后照应,相互关联。下一层紧承“居室定只”,由室内而扩展到室外的“接径千里”,由此联想到“出若云只”的楚国人民,以此为出发点,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对治理国家、造福人民的清明政治的向往,使文章在结构上浑然一体。
    《大招》在语言描写上虽然比不上《招魂》的浪漫奇诡,但仍以其华丽多采的语言,给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奇谲诡异、绚丽多姿的画面。尤其是描写美人的一段,不仅描绘她们的容貌、姿态、装饰,而且深入展现其心灵性情,不同气质、不同状貌的美人纷纷登场亮相,具有浓郁的楚民族风范。全诗几乎都用四言句,显得简洁整齐、古朴典雅,反映了屈原早年的创作风格。 (伏俊连)

    关于屈原资料的问题,通过《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歌》等文章的解答希望已经帮助到您了!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屈原资料的相关信息,请到本站进行查找!

    本文标签:屈原资料(5)

    相关阅读

    • 屈原来过东湖吗?

    • 158文章网范文示例
    • 今天小编给各位分享屈原资料的知识,文中也会对其通过屈原来过东湖吗?和武汉有一景区可与西湖媲美,这里楚风浓郁,楚韵优美,是哪个景点呢?等多篇文章进行知识讲解,如果文
    关键词不能为空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