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心有余悸、惊弦之鸟、谈虎色变、心惊肉跳、闻风丧胆、草木惊心、伤弓之鸟。
一、心有余悸
【解释】:悸: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危险的事情虽然过去了,回想起来心里还害怕。
【出自】:孙犁《奋勇地前进、战斗—在一次座谈会上的发言》:“如果他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2第一次在路上遇到的只是井绳,他就不会心有余悸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谈虎色变、心惊肉跳、惊弓之鸟
【反义词】神色不惊、泰然自若
二、惊弦之鸟
【解释】: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同“惊弓之鸟”。
【出自】:败了的,似惊弦之鸟。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
【近义词】伤弓之鸟、惊弓之鸟
【反义词】初生牛犊、安之若素
三、谈虎色变
【解释】:色:脸色。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后比喻一提到自己害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
【出自】:巴金《谈<寒夜>》:“它今天不再使人谈虎色变了。”
【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闻风丧胆、心有余悸、谭虎色变
【反义词】谈笑自若、面不改色
四、心惊肉跳
【解释】: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出自】: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示例】:在那个闷热的夜晚,发生了那种淑娴现在想起还心惊肉跳的事情,使她的精神受到极大的创伤。 冯德英《迎春花》第十五章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近义词】毛骨悚然、六神无主、大惊失色、心有余悸、心胆俱碎、胆战心惊、心惊胆战、惊心动魄、提心吊胆、胆颤心惊、心胆俱裂、战战兢兢、心惊胆落、魂飞魄散、不寒而栗
【反义词】神色不惊、心安理得、泰然自若、处变不惊、从容不迫、举止泰然、镇定自若
五、闻风丧胆
【解释】:丧胆:吓破了胆。听到风声,就吓得丧失了勇气。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
【出处】:打得敌人闻风丧胆,弃尸累累。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含贬义
【近义词】不可终日、心惊胆战、惶惶不可终日、丧魂落魄、谈虎色变、望风而逃、皇皇不可终日
【反义词】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战国时期,有个杰出的弓箭手,叫做更赢。他的射箭本领在当时可称是举世无双。百有一天,他和魏王并肩站着,天空中忽然飞过一群鸿雁。更赢很自信的对魏王度说:“我可以用弓声就把飞鸟给打下来。”魏王很怀疑。正在那是,一只孤雁很低很慢的飞过。鸣声凄惨。更赢见了,就张着弓,扣着弦,砰的一声,直入云宵。那孤雁果然应声落地。魏王惊叹之余,不明知白这是怎么回事。更赢解释说:“那孤雁飞得低道且慢,因为它已经受过伤;它鸣叫的声音悲而哀,因为它离了群。身伤心碎,使它心跳加速,两翼无力,体回重失去平衡,正如人们吃饭时,突然听见雷声,筷子落地的情况一样自然而平常。”
后人根据上面的故事,做成了“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形容先前多次受过惊吓的人,忽然遇到同样可怕的事物,就吓得魂飞魄散,惊惶答失措,不知如何去应付新的环境。
是个成语故事。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原文:
异日者,更羸与e68a84e799bee5baa6337魏王处京台之下,仰见飞鸟。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至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发而)陨也。”
译文:
从前,有一位名叫更赢的人,他是一位有名的神箭手。有一天,他与魏王在京台下,他们抬头看见一只飞鸟,更赢对魏王说:「我为大王表演一个拉弓虚射就能使鸟掉下来的技能。」魏王摇头笑笑:「射箭技术可以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吗?」更赢说:「能。」 过了没有多久,一只孤雁从东方徐徐飞来,更赢摆好姿式,拉满弓弦,虚射一箭,雁应声而落。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惊叹道:「箭术难道真的可以达到这种地步?」更赢於下弓解释说:「这是一只有隐伤的鸟,听见弦声惊悖而下落的,并非我的技术高明!」魏王更纳闷了:「大雁在天空中飞,先生怎么知道它有隐伤?」更赢回答说:「它飞得慢,鸣声又凄厉,是因为长久失群,原来的伤口没有愈合,惊恐的心理还没有消除,一听到弦声,就猛一下子搧动翅膀往高处飞,瞬间就牵动旧的创伤,疼得使它跌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