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西施的结局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吴灭了以后,勾践夫人见到西施貌美,怕勾践看上她,且吴人认为西施是使得国破家亡的妖孽,于是就将她放进皮袋之中沉于江底。后来在江中发现了一些蛤蜊,人家说那是西施的舌头,故此使得蛤蜊也有西施舌之称。
另一种说法是,西施与范蠡相恋,当吴国灭亡之后,范蠡不要越王的封赏,趁着夜色携西施悄然离去。从此避世太湖,逍遥余生。
至今,在浙江绍兴市诸暨市(旧称暨阳县),仍然有西施殿,越国古都城门等遗迹。
西湖亦称为西子湖。因北宋诗人苏东坡曾作七言绝句咏西湖: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在千百年流淌的史海里,能够为人们钩沉的,从来只是沧海一粟,并且,即便是那些凸现出来为人们所传诵的,也依然是一些扑朔迷离的故事。比如,美人西施的故事和她的结局。
关于西施,民间流传的故事是,一个在浙溪里浣沙的美貌的女子,为复国,去到敌国的宫中“卧底”。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掉吴国,洗雪国耻。而西施则随同范蠡,书囊剑袋,驾一叶扁舟,消失在万重浪里。
最近看到的一出昆曲剧本,则将这个民间传说作了进一步演绎:
西施的父亲和范蠡同在勾践军中,在与吴兵对阵时,范蠡战伤身危,西施之父为救范蠡而亡,临终前遗溪纱一缕,将女儿西施托付终身,范蠡携溪纱往寻西施,与结百年之好。洞房之夜,范蠡忧心忡忡,西施细询,方知吴王夫差逼越地进贡粉黛三千,西施为救越地姐妹,甘愿赴吴宫、作利刃。吴王耽于西施美色,国政荒嬉,伍子胥忠言直谏,竟遭赐死。勾践兵至,吴宫丧钟敲响。城破之时,夫差自刎而死。西施自羞今日身非昔日身,放舟于浩淼太湖之上,范蠡着扁舟一叶,追寻在万倾碧波之间......
近日读金性尧先生的《夫差之亡和西施之沉》一文,才知道了另一个版本的西施故事。金先生对西施的最后结局有不同于寻常的诠释。
《墨子.亲士篇》:“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 吴起之(车)裂,其事(功)也。”
原来西施竟是被沉水而死——这真是令人悚然而心惊!
在后人的诗歌里,也多次提及了西施沉水的事,李商隐的《景阳井》诗云:“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皮日休《馆娃宫怀古》诗:“不知水葬归何处,溪月湾湾欲效颦。”这说明在唐代,人们是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63认可了西施被沉水的说法的。
我关心的是,西施为什么被沉水?
墨子的观点是“西施之沉,其美也。”美貌是被沉水的理由吗?似乎这理由也是成立的,只是理解起来比较费力,因为拐弯太多。
倒是孟老夫子在《孟子.离娄》里说了真话:“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之。”
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这说明,吴国灭亡后,西施并没有传说故事里那么幸运——随范蠡大夫放舟五湖西,而是陷入了“人皆掩鼻而过”的窘境,那么更甚一步,遭到沉水的厄运也就不出人意料了。一直到数十年前,国中犹有沉潭的族规,想必那是对于不洁女子数千年一以贯之的惩罚了。
当范蠡进献西施给吴王时,伍子胥即反对曰:“臣闻贤士国之宝,美女国之咎。夏亡以妹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其实早在西施被送进吴宫时,她的命运就已经注定,尽管她为国家而忍垢受辱,但在越人眼里,她同样是红颜祸水。
西施未以“间谍”身份死于吴王之手,却以“不洁”之躯获罪于越人,竟遭沉水结局。其命运惨烈如此,更何以堪?
公元前494年,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2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采纳大臣提出的“美人计”,选出越国美女献给吴王夫差,麻痹夫差的斗志。野史杂稗中如是说,越国大夫范蠡周游全国,遍访佳人。一日,在清清浣纱江畔,与家在古苎萝村西边的的西施(原名施夷光)相逢了。才子佳人,出演了一则一见钟情的故事。然而,国难当头,匹夫有责。范蠡以“爱国”的名义,背叛、出卖了爱情。他把绝代佳人西施选进宫里,与其他美丽的越女一起,进行歌舞礼仪等“培训”。大约在公元前490年,把以西施为首的越女献给吴王夫差。
幸运而不幸的夫差,对能歌善舞、风华绝代的西施深爱不疑。从此,歌舞宴平;从此,对西施甚至越国深信不疑。
而越王勾践,在暗暗地做着复仇的各种准备。“卧薪尝胆”、“养精蓄志”、“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国富兵强了;吴国,却在君王“从此不早朝”的松懈等现状中,逐步走向衰弱。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掉吴国,被围困在圣胥山的夫差走投无路,挥剑自刎。
无毒不丈夫。夫差在打败勾践后,给了勾践一条生路。所以,他最终败给夫差,是必然的。
何况,勾践等人太能忍了,自己忍辱负重,甚乃忍心送出自己国家的女子。以这些女子的屈辱与悲凉,换取越国东山再起的生存与发展环境。这种手段不能不说是高明,然而,不免过于自私、卑鄙。在这些方面,夫差哪里是勾践的对手。
传说中,越国胜利后,范蠡归隐江湖,与西施浪迹天涯,做了神仙眷侣。善良的人们多么期盼如此美好的结局,无锡蠡园就是一个明证。
但是,范蠡配么,他配拥有如此结局么?
如果他爱西施,那么——
若西施流泪,先湿的应是他的脸;
若西施悲伤,最苦的应是他的心。
如果他爱西施,必然是期望深情相依,厮守终生,直至地老天荒。
谁能想象,把自己心爱的人拱手让出,送给他人,送给自己的敌人?
倒是夫差,爱了西施一生,疼了西施一生,宠了西施一生。虽然,这“一生”,只有大概的十七年。或许,他到死都还在念着这个是令他国破家亡原因之一的女子的名字。
无法想象,一个柔弱的女子,西施,在这十七年里,怎样的柔肠百转,怎样的万剑穿心,怎样的肝肠寸断。爱人与仇人之间,祖国与敌国之间,她何从判断,何从选择?
也许,西施无从选择,残酷的世界也不许她选择。
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认为,西施背负着“祸国”、令吴国灭亡的恶名。
只有极少数人,能公正地站出来说话: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西施》
在越国,西施能够得到“功臣”的荣誉吗?不可能!关于西施归宿的最有依据的说法,是被勾践夫人沉水淹死。
拥有“沉鱼”之美的西施,终究被沉入水中。
也好,还她一生流不尽的泪吧。
还她一颗冰清玉洁的女儿心吧。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 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当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乱吴宫,以霸越。
施夷光世居越国苎萝。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苎罗山下临浣纱溪,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大夫文种献灭吴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计。
与范蠡设计:“得临浦苎萝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国勘察美女。他来到苎萝村,遇到了郑旦和西施一对姊妹花。他爱郑旦,更爱西施,一次假面舞会的误会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爱上了这位范郎。然而文种的到来结束了这段芬芳缠绵的爱情,他将郑旦和西施带回会稽,教习歌舞,准备献给吴王夫差。 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越王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
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由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举手投足间,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
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西施的结局一共有三种说法。
西施根据传说在吴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还有一种是吴亡后被沉溺于江中,其实由于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西施的归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但人们普遍流传的版本更倾向于前者,那么,西施无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
也有人认为西施最后爱上了吴王,在吴王死后追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6随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