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你家孩子怎样入睡?是听着故事入睡,还是在你哼的催眠神曲中入睡?有些妈妈会问:只要熊孩子能乖乖睡,听不听故事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对于学龄前(5、6岁前)的孩子,是否能经常听到父母的睡前故事,将直接影响孩子上幼儿园后的学习表现及上学后的学习成绩。
因此,美国儿科学会呼吁:从婴儿时期起,就应该给孩子养成阅读床头书的习惯;对婴儿而言,识字可以从襁褓开始——童趣的故事、押韵的打油诗、优美的儿歌、温柔的睡前谈话,都有助于儿童早期词汇量的扩大和沟通技巧的培养。
我们经常说“三岁看老”,但其实很多人还不理解:培养0-3岁的孩子,真正的方向是什么?绝不是昂贵的早教班、提前学数学,而是语言的发展!
而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越富裕的家庭,越懂得孩子早期智力开发的方向。
美国社会学家曾经做过一项普查,结果发现:中上层阶级的孩子和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仅截至3岁前的词汇量,前者就是后者的2倍。举个例子,当富裕家庭的孩子说“长城雄关万里”的时候,底层家庭孩子只会说:长城真的好长啊!
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研究者发现: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能对0-3岁的孩子说3000多万个词。而且他们坚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比例达到66%,是普通家庭的2倍。
在良好的语言环境的不断刺激下,孩子的大脑发育得到了促进,并在日积月累后成为孩子的领先优势。
同时,这种差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33距会在3-5年后,随着孩子上学、升学变得越来越明显。实际上,儿童心理学中确实有一个Words Gap(语言差距)理论:儿童3岁时词汇量的差距,导致了孩子成年后的差距。
为什么是3岁?因为人的大脑,有85%的生长在3岁前就完成了,所以这是给孩子的思考和学习能力,奠定基础的最重要阶段。
那么最好的早教是什么?多和孩子好好说话,就是最好的早教!
家长跟宝宝说的话越多、词汇越丰富,宝宝的语言能力就越好;哪怕宝宝还不会说话,多给他解释解释周围发生的一切,也大有裨益!
而临睡前是大脑记忆最清晰、最牢固的黄金时间,也是为1-3岁的孩子开发大脑智力的最佳时间。如果我们能在睡前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无论是我们改编的某个童话故事,还是自己小时候的有趣经历,都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粒粒妈妈有话说:
即使抛开上面的好处不谈,睡前故事又何尝不是培养亲子感情的“神器”?经常有宝妈问我:每天早出晚归,怎样和孩子亲密点?
我每次都会回答:给孩子讲讲睡前故事呀!不要以为睡前故事就是简单讲讲、打发下熊孩子。实际上,当我们认真给孩子讲故事时,我们温柔耐心的讲述、无意中传达的情感、和孩子亲密的互动……都会成为孩子长大后最温暖的回忆!
没有了睡前故事,孩子的童年总像是少了些什么……
我家宝宝一岁半,
从她很小开始我就给她买绘本讲故事,
我觉得其实将什么样的故事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和宝宝讲故事的时候亲密亲子关系的构造
一、讲故事可以让孩子学会分享
父母讲故事,其实就是分享的过程。这个好比是看电视,电视不是一个人在看,而是大家一起看,当大家一起在看电视的时候就会有分享的感觉,讲故事也是同样的道理。父母在讲故事的同时,就是分享故事所带来的喜怒哀乐。
分享就是在一起共同经历一件事,对孩子来说这其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爱,而不单单是故事的内容或者是故事寄寓的道理。坐在爸妈膝盖上,感受爸妈的“爱”比读哪一本书更重要。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1在听故事时,爸妈柔和的声音,呼吸的同步起伏,扶爱着幼小的心灵,使他感受到分享阅读的喜悦。
儿童文学的特点是充满亲切的态度,容易感受;语言简洁,容易了解;体材温馨,内容趣味性高,富吸引力。幼儿听爸妈念着手中的图书,跟着故事进展翻页,脑子里开始认识文字和语言的关系。
如果要让一篇儿童故事活起来,需由大人口读,这才具生命力,经由口读、耳听、眼看,大人和孩子全身参与故事的起伏,这样故事就充满了魅力。
有的时候,宝宝会学父母拿着一本书,高声述说,绘得有声有色,这样的阅读是为日后阅读做好准备,父母无需去干扰这个情景,只需欣赏就够了。
二、故事可以源源不绝地提供给孩子,有利于日后孩子理解、表达和书写的能力。
故事反映生活,提供无限的思考空间。儿童的生活经验有限,通过故事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故事的累积就是生活智能的累积,帮助孩子对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和反省,故事听得多了,孩子的品德和气质自然而然地孕育出来。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有错,因为故事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以及和这个世界正在发展的关系,有故事伴随长大的孩子,将较有自己的看法,有内在力,不易受外在的不良影响。
三、讲故事代表一种持之以恒,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孩子学会坚持。
父母不一定每天要花很多时间在讲故事上,可以每天花15分钟念故事给孩子听。给孩子时间就是对孩子说“我爱你”及“你很重要”,对孩子来说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爱。每天15分钟,和孩子一起专注,集中,单独的在一起阅读,一起聊天,结束忙碌的一天。让孩子上床睡觉时,脑子里充满思考,心灵充满安宁,也因此点燃孩子对生命的激情。
而这种共同阅读慢慢地,会形成一种习惯。每天在同一时间,同一地方,靠在同一个椅垫或枕头上,抱着同一个娃娃,念同一本书,孩子喜欢这种可预测的安全感,他们需要这种既定的习惯。
专家们认为孩子在上学后才开始阅读的话已经晚了。有专家们认为孩子需要听过1000个故事才能学会自己看书。做起来并不难:一天3个故事(这3个故事可以是重复的),一年就超过1000个,这离四五岁学龄儿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完全可以做得到。
书没有界限,大人首先要做好榜样,如要孩子看书,就要先让孩子看见自己在看书,享受阅读。看书的孩子在见识,知识上比别的孩子要广,要深,上学后自然就跑在别人前面,习惯书面语文。优良儿童图画书虽是给孩子看的,但大人照样可以为之入迷,书中的文字,故事情境的吸引,往往是越简单的故事,含盖的道理越广越深,让人回味无穷,同样一本好书,给人的感动不同;只要感动,就能刺激孩子去翻开看。
四、讲故事就是对孩子尊重。
“认真说故事给孩子听和认真听孩子说故事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这是一句引人深思的话。中国人往往对孩子说的话、提出的问题不够尊重,从来不将和孩子的“对话”及“讨论”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潦草回答,塘塞,哄骗,不把他们当作一回事,认为孩子应该多听少讲,乖乖照着大人的话去做就是了,却没有认识到和孩子讨论问题,谈一谈孩子不断提出的困惑。聊天、谈论、讲故事,这其中的趣味是无穷的,更能引发孩子深一层的思考,开发孩子的潜能和智能。
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父母的注意力更能肯定自己,鼓舞自己.受到尊重的孩子是有信心的孩子,有了信心的孩子就不会畏惧新鲜事物,就会对事情充满好奇。布拉图说,‘好奇是学习之母’,有好奇心孩子的求知欲是难以满足的。一旦点燃了孩子追求知识的火苗,就能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忱,这时父母只需给他们故事书,和他们一起看,一起分享,思考故事中蕴藏的智能。
平时父母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英语、看新闻,为什么父母下班后不愿意把这些时间拿来与孩子讲故事呢?父母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只需给孩子讲儿童睡前故事,不仅让孩子懵懂之时学会了道理,更重要的是孩子有一种存在感,能感受到父母对孩子的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