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首先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出自于宋史,史书一般更具有说服性,虽说编写史书的人,可能会对事实加以修改,但是可信度还是颇高。我们现在人很难去证明这件事到底属不属于真实的事件而存在于历史,但是这个故事能够被记录下来,肯定有他的目的性。才会被世人不断地流传下来。
以讹传讹这个故事已成为不可改变的真实故事,人们都愿意去相信这样的故事。别人写书人也要面子的嘛!如果你看,就能够知道这个故事是否真实,那流传了上千年的历史故事,也不再具有意义了。
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倘若我们也像司马光一样,是一个小孩子。突然之间和你玩耍的小伙伴,掉进他水缸里。在这样着急的,紧急情况下。或许大多数的孩子都会能够想到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简单粗暴地把杆子砸一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6个口子。从而救出在水缸中的小伙伴。
越是这样的情况,于是能够激发,孩子思维的活跃性。其实并不难,拿着一块像砖头那么大的石头,像司马光这样的孩子是可以做到的。嘎嘣脆的大缸子还是能够轻易砸开的。我们也无需再忘去揣测故事是不是真的或者假的。而是要去感受这个故事能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触。
这故事无非就想告诉我们遇到一些突发情况的事情,需要沉着冷静,镇定自若。变换角度,多方位思考,或许也能找到方法达到最优解。教育意义或许是它流传下来的唯一目的。
是真的。
司马光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5(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宋史》载:“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至于这个故事发生在河南光山,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背景
司马光出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11月17日),当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 “光”。司马光家世代官宦,其父司马池后来官至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
司马光字君实,陕川夏县人。父亲名字叫司马池,任天章阁待制(宋代官名)司马光深受其父影响,自幼便聪敏好学。据史书记载,司马光非常喜欢读《左传》,常常"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七岁时,他便能够熟练地背诵《左传》,并且能把二百多年的历史梗概讲述得清清楚楚,可见他自幼便对历史怀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此外,还有一件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广为流传。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