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鲁迅(生于1881年,百死于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生平事迹: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度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知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道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组织;
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搜集、专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属。
鲁迅的勤奋,我想不用我细说大家都是很明白的。在鲁迅的散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复鲁迅讲过关于上学迟到的故事,后来他在桌子上刻了个“早”字,当作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小时候的鲁迅就十分的要强制,事事总想走在别人的前面。鲁迅成年后,他的性格变得更加刚强,从他的文章中,从他面对敌百人的迫害不惧怕中,从他与批评他的人的针锋相对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的性格。
鲁迅的一生是处在乱度世中的一生,国家的动荡,民族问的败落。深深的影响着鲁迅。为了追寻人生的价值,鲁迅到日本去留学,民族的耻辱改变了他的人生观,他决定弃医从文,也许是上天注定,也许是性格使然。从文的鲁迅找到了改变人们灵魂的武器,也使自答己的才华和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鲁迅革命事迹——弃医从文
鲁迅在上课时,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砍头示众,而许多围观的中国人都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日本人投去严厉的目光。
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现在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5百姓。
鲁迅之所以弃医学文,是因为感受到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扩展资料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创作的为数不多的小说建立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他所创作散文更是“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
他的所开创的杂文文体富有现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战斗性,是后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创作的杂文更是中国社会、政治、历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学、文学、艺术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的百科全书。
几乎所有的中国作家都在鲁迅开创的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学风格体式。作为翻译家他大量的翻译了外国的文学作品、科学自然作品为开启民智,引入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作为美术爱好者鲁迅大量引进了西方木刻、版画作品,并在精神、理论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学习木刻、版画艺术,极大的推进了现代木刻、版画在现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现代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