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寒食节通常是百在冬至后的第105日,其日期与清明节相近。
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度
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知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道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
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回。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答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每年清明节的前一天为寒食节。传说,这个节日是纪念7a64e59b9ee7ad94362春秋时的介之推的。
春秋时期,介之推是当时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重耳喝了。
19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惟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背着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根本就找不到。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和母亲出来。于是,晋文公命令放火烧山,但介之推仍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亲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在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事传出来,人人尊敬和怀念介之推。以后便在他被烧死的这天纪念他。因为介之推是被火烧死的,大家在这天都不忍心举火,宁愿吞吃冷食,所以,这天又叫“寒食节”。
曾黎和你聊聊寒食节的“恐怖”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