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文章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158文章网 > 故事分享 > 关于陶渊明的故事

关于陶渊明的故事

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轶事典故有:
  一、折叠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二、折叠无弦琴: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三、折叠白衣送酒: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6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四、折叠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陶渊明的彭泽当县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坏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五、折叠量革履: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手下的人请示他陶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
  六、折叠颜公付酒钱:颜延之在当刘柳后军功曹这个官职时,曾经在寻阳和陶潜交情很好。后来颜延之在始安郡这个地方当官,在经过陶潜住的地方时,便天天去陶潜家。要走的时候,颜延之留下二万钱给陶潜,陶潜全部把钱送到酒家,以便以后去拿酒方便些。无论贵贱人等,去造访陶潜,他有酒的时候便设酒宴一起饮酒,如果陶潜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说:“我喝醉了,想去睡觉啦,你可以回去了。”他的真率性情就是这样。
  七、折叠我醉欲眠卿可去: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离开吧。”渊明的率真就在此处。

1,葛巾漉酒

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

2,无弦琴

陶渊明有一张不加装饰的琴,这琴没有琴弦,每逢饮酒聚会的时候,便抚弄一番,来表达其中意趣。

3,白衣送酒

王弘做江州刺史的时候,重阳节这天,陶渊明没有酒喝,就在东篱采了一把菊花,又坐在东篱旁边。过了一会,陶渊明望见一个穿白衣的人过来了,原来是刺史王弘给他送酒来了。渊明当即小酌一番,大醉而归。

4,量革履

陶渊明没有鞋子,王弘吩咐下的人帮他做鞋子。手下的人请示他陶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4渊明脚的大小,陶渊明便坐下来伸出脚让他们测量。

5,我醉欲眠卿可去

不论贵贱,只要有人拜访陶渊明,只要他有酒,就会和客人一起喝酒。陶渊明若先于客人醉了,就会对客人说:“我醉了想睡了,你离开吧。”渊明的率真就在此处。

扩展资料:

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

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

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陶渊明 (东晋诗人)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小时候,就承袭了父业,在家耕种,但是他非常好学,他每天除了种好菜园之外,就是专心读书,所以写出的诗词歌赋很有名气。不多久,当地的一个姓王的知县走马上任,他也是一个诗词爱好者,他知道陶渊明虽然年纪轻轻的,但是很有名望,不知是真还是假,于是就想试试他的学识如何。一天,陶渊明正在自己的菜园里淋菜,王知县走了进来,陶渊明出于礼貌,连忙起来招呼,王知县眯起双眼,打量着陶渊明,说:“你就是名叫陶潜的吗?”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9陶渊明忙说:“小人正是!”
  王知县坐下,右手摸着嘴边的八字胡,欣赏了一下陶渊明桌上所写的字,忽然对陶渊明说:“我听人说你能写诗作对,我来见识一下,现在我出个对子,请你对对,好吗?”陶渊明笑着说:“请大人出上联吧!”
  王知县环视四周,看到菜园里种有一畦向日葵,这些葵花刚刚开放,于是灵机一动,有了,他随口道出上联;雏葵俯枝,小脸盘可识地理?陶渊明一听,知道这官员话中含有不信任的蔑视,表面说的是雏葵,实际上是暗中问自己,你这么年轻,能熟识田园里耕作之事吗?于是他略为思考,看见庭前的荷塘里,茁出鲜红的荷苞,于是就想出了巧妙的下联;新苞出土,大朱笔熟点天文!
  陶渊明的下联也是话中有话,他的意思表面是说荷苞,实际是说自己,意思是我虽然被埋在污泥里,但是一旦出土,就能点天文地理。王知县看了,暗中惊叹陶渊明的才思敏捷,但是还是不甘视弱,又出上联, 联曰:小孩子出言吞天口。这一联除了说陶渊明刚才的口气太大之外,用字上还有非常巧妙之处,因为“吞”是由“天口”两字组成,这样是非常难对的。陶渊明想了想,随即对出下联;联曰:老大人苦究志士心。
  这下联,陶渊明除了表明自己不是口气大,而是靠苦学而成才。他用字巧妙,因“志”字是由“士心”两字组成。正巧工整对上比的“吞天口”的吞字是由“天”字和“口”字组成,知县才知道陶渊明果然很有学问,又立志苦学,不禁肃然起敬。便站起来和他紧紧握着他的手,连连赞叹道:“小兄弟!果然聪明过人,又有志气,佩服!佩服!”
陶渊明见他态度改变,也是谦逊诚恳地说:“还请大人日后多多指点!”说罢又拿过自己的习作,请知县指教。王知县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自嘲诗,诗曰: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雏来揖客,挥毫坐谈禅,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王知县看后,对陶渊明更加赞赏,从此两人成了忘年这交。

陶渊明与刘仲思的故事
陶渊明此刻正在他自己的田园里吟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还没等他念完的时候,就听到从他住的茅草屋里传来了骂声:“念念念,你每天除了只会念这些诗文之外,还能干些什么呢?明天又要揭不开锅了,看你怎么办。”妻子秋菊在里面怨声四起。渊明一听顿时叹息了一口气道;“那明天我到山上采一些野果来。”
  “采野果,山上那来这么多的野果,现在是夏季,能吃的又有多少呢?你总不能一年到头光靠这野果来过日子吧!要不是你洁身自好,太过于清高,能落得这样的下场吗?” 陶渊明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他觉得自己欠秋菊实在是太多了。她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在自己年少读书的时候,不顾家人的反对,跟自己走在了一起。那时候,他曾发过誓言,将来有一日一定要让她过上幸福的日子。幸福是什么的,谁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但他知道幸福的人脸上会露出笑脸。
  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誓言,他给刘裕当过参军,后来发现刘裕这人疑心病过重,就又离开了他。秋菊没有怨他半句,她相信他的决定一定是对的。她的父亲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跟着渊明受苦,开始想尽办法又为他某了一个彭泽令。秋菊以为这样以后的生活就不用发愁了。那知又不到三个月,陶渊明发觉官场并非是他这种人所能呆的地方,官职小的,每天都要弯腰奉承着上司。他感觉到这是在降低一个人的人格。他不能让自己的一生就在这样无聊的日子里度过。他又辞去了彭泽令,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在他辞去彭泽令的前一个晚上,他看到秋菊好象有些不开心。
  他知道秋菊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她只想能够有个安定的家就足够了,她不懂得什么官场势利,也不懂得名利是非。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他陶渊明的女人。陶渊明时常感到自己能够找到这样的女人而自豪。但唯一不足的事情是自己没能够给她有个幸福的生活,时常叫她陪着自己饿着肚子过生活。为此,他的心中时常惭愧不已!
  他看着眼前憔悴的秋菊,咬了咬牙根,走到秋菊的跟前,突然扑通的跪倒在秋菊跟前道:“秋菊,我对的起天下人,可就是对不起你。”秋菊一见他那付表情,叹了一口气道:“元亮,你没有错,也许是这个时代错了。也许是我错了。明天,我还是回娘家拿一些米粮过来救济一下吧!”
  陶渊明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他知道现在除此之外,也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他时常感觉到自己太过于无用,一个男人养活不了一个女人。要是换了是别人,早就离自己远去了。可秋菊除了偶尔埋怨几句之外,也没有再说别的什么?他已经记不得秋菊回娘家拿过多少次象这样的“救济粮”了。虽然老丈人讨厌他,但秋菊毕竟还是他唯一的女儿。每次秋菊回去拿过来,总能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
  秋菊她回娘家取粮去了。渊明站在那里,感觉到心头一阵空虚,他想起自己年少的时候,心中藏着的是满腔报国的希望。他立志有一天要为天下百姓做主。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然而他却生错了时代,这个时代不是欣赏才能的时代,只要你懂得为官之道的技巧,一个无才无德的人也能够攀之高位。他吃亏的地方,就是不懂得这一些技巧,所以他要遭到很多人的排斥,一个人站的再正,如果小人群攻而起,也会出现歪斜的时候。虽说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但毕竟所有的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他在彭泽令的时候,之前以为可以为彭泽县的百姓办一些事情。在他上任的时候是满心的希望,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觉自己的想法错了。官场的黑暗并非如他所愿,他不仅每天要向位高于他的人哈腰鞠躬,而且还要看着别人的眼色做事,他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不过他发觉官场里的人大多数是如此,一但碰上一个位高于自己的人,马上哈腰巴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提拔。一但看到小于自己的人,就吹胡子瞪眼睛的来显示威风。人呀人,为什么你们在权势面前总会丧失原本的自己。陶渊明他实在不明白,做一个官为什么不能为百姓真正的做一些什么呢?他不能再让自己随波逐流,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迟早有一天,他也会变得他们一样毫无人性。
人交良友益自身,身处污泥,竟然是洁身自好,多少还会沾一些秽气。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离开。他还记的在他做出决定离开朝廷的时候,很多人都拍手称快!有人表面上做出一副挽留的样子。而内心里却在叫好。这一些表情,怎能瞒得过他陶渊明。离开朝廷的日子,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只是唯一感到不足的是不能让秋菊过上好的生活。看来,这一辈子他只能欠秋菊的了。
他听到不远处传来马蹄的声音。好象有几匹快马!他不由地觉得奇怪,自己在这里和秋菊居住了好几年了,从来没有人来过。除了偶尔有农夫来过之外。马蹄声越来越近,渐渐地他看到了身影,只见三匹快马正朝自己这边奔过来,他看到好象坐在马上的人有些眼熟。连忙进了草屋里躲着。他不想见朝廷里的人,他现在只想和秋菊过着平凡的生活。三匹快马停在了他的草屋前,他的呼吸疑聚了,不知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有人在吗?”外面有人喊道。
“有人在吗?”又喊了两声。“是谁呀!来这里找谁?”陶渊明回答道。
“请问,这是陶公的家吗?”有人又问道。“陶公是谁。你们找错了。”渊明回答道。
“你出来吧!陶公,我是刘仲思。”刘仲思,陶渊明想起来了,这位曾是他的知已好友,彭城人,早些年他就听说他已经退出官场隐居庐山西山。这会儿怎么又做起朝廷的官员呢?他感到有些困惑!在这个当今世上,能让他陶渊明佩服的人绝对超不出三个,而刘仲思就是其中的一个。
“元亮兄,好友来访,你怎么也不出来迎接一下呢?”陶渊明没有作答。刘仲思在外面却哈哈大笑了起来:“没想到,事隔多年,元亮兄还依然是原来的那一付脾气,好了,你不出来迎接我,我自己知道进去。”说完,刘仲思朝草屋而进。他看到陶渊明正背对自己,坐在木橙子上好象在沉思着什么?
刘仲思上前冲着陶渊明一抱拳道:“元亮兄,久违了。”陶渊明没有抬头看刘仲思,问道:“你今天来这里,是探友,还是另有公事要办。探友我欢迎,要是办公事的话,那你请便。”刘仲思怔了一下,随即哈哈一笑道:“元亮兄的气节还是跟原来一般,小弟实在是佩服之极,不过小弟这次来,一是来探望元亮兄,二是传达一下节度使的口喻。”
“有何话,快说出来,或则我就要下逐客令了。” 刘仲思看了看陶渊明,然后再看了看他现在所处的环境,然后叹息了一口气道:“元亮兄,你学富五车,却身居简陋,真让人起敬。如今天下象陶公你这样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呀!每个人的眼里除了功名之外,就是私欲,陶公将来必定要成为千古圣人。” 陶渊明一听,闭上了眼睛道:”陶某从来没有想过做什么千古圣人,陶某只想做回真我。这千古圣人,陶某实在不敢当。”
刘仲思笑道:“陶公客气啦!以你的胸怀,世人谁能比得了呢?”
“好了,你不必绕圈子了,有什么话尽快说吧!”刘仲思沉默了一下,然后正色的对陶渊明道:“云亮兄,不瞒你,这次是节度使刘裕他让我来想请你出山辅助于他。”
“不必说了,我不会去的。” “云亮兄,我看节度使这次是可是诚心有意。”
“刘兄,我敬你是一个明志之人,才让你说下去,或则我早已经下逐客令了。”刘仲思知道这次请陶渊明并非是一件易事。他来的时候,刘裕曾对他说过,务必将陶渊明请来,或则他就永远不要再回朝廷了。
他知道这件事情并非是一件易事,他知道陶渊明的性格,跟他接触过一段时间,他发现在陶渊明的身上,是很多人所不能拥有的东西,那是清廉,那是正气。他也时常感叹自愧不如!
自从接到刘裕的口喻之后,三个月,他四处寻找陶渊明的下落,可不管他如何寻找,就是无法找到,找不到陶渊明,就没法向刘裕交待。做人最忌的就是不守信用,一个人答应另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那个人的心里肯定很难受。刘仲思他并非是小人,他知道这是做一个最起码的准则,或则你事先不要答应下来。
后来,他想起了一个人,那是秋菊的父亲,他知道他一定会知道女儿秋菊的下落,那一定就能找到陶渊明,就这样,他找到了陶渊明。现在面对昔日的知已,自己却不知该如何是好!刘仲思见陶渊明拒绝了要求,一时不知所措。外面在等待的两个人,其中一个道:“刘差官,陶公他答应了吗?什么时候起身跟我们一起走。”
里面没有声音,这意味着事情还没有解决,两个人不再言语,他们平时敬佩陶渊明的为人,他不相信世上真的有这样的人,弃官不做,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平日里他们所见的人大都是争着攀龙附凤,怕自己的官位不够高,在相互猜测,相互之间忌妒和残杀。但是他陶渊明不同,他可以放弃这所有的一切,甘愿做一个平凡的人,有人曾笑他太傻了。陶渊明听到,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因为他知道除了笑之外,自己无论说什么也没有用。
人在有的时候,当一些问题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出来的话,就用笑来表达,那就是一种最好的方式!两个人一时缰在了那里,好半天,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渊明,渊明,我回来了,咦,你们是谁,怎么会站在我们的草屋外面。我家渊明他没犯什么罪!”陶渊明一听,知道秋菊借米回来了,看到站在外面的两人官差的人有些困惑。陶渊明连忙出外相迎,看到秋菊正抱着一袋米往草屋走了进来。“秋菊,你回来啦!”陶渊明问道。
“渊明,怎么今天会有这么多人到我们这里来呢?是不是要发生什么事呢?”
“没事的,没事的,只是好友来聚聚。这位就是我以前跟你提起过的刘仲思,你应该还记的吧!”
刘仲思,这个名字,她当然会记的,以前陶渊明在任彭泽令的时候,每天都要提起他的名字,说他是世人难得一见的人才,而且胸襟宽广,是他平生所敬仰的人之一。秋菊知道能受陶渊明敬仰的人,这人的人品在当今必定是数一数二的人物。她看了看刘仲思,果然有一副傲然于众的外表。她看了看手中的米袋,然后对陶渊明道:“那我进去做饭,请这位刘兄一起吃吧!”说完,秋菊进了厨房。
“不用了,嫂夫人,我们来的时候就已经吃过了。”刘仲思他看的出秋菊这点米肯定是借来的。他在心里很羡慕陶渊明,能有这样一个可以同甘共苦的伴侣。人生在世,能寻一知已,再得一知音,那世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夕阳已经西沉,如果陶渊明还不答应的话。那么自己也该走了。刘仲思看了看陶渊明低声地问道:“元亮兄,你真的不愿意再次出来吗?”
“仲思,我知道世上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以你的才能足以辅助刘裕。少了我陶渊明一个天下一样太平。我现在只想过着平淡的生活。”
“可现在,你这样的生活,你能过的下去吗?”
“谢谢仲思兄的善意,古人一箪食,一瓢饮,能照样生活,我陶渊明又为何不可。”
“看来是我错了,现在该是我离开的时候。”
“等等,你不把我抓过去吗?那你怎么向刘裕交待。”
“元亮兄,你难道不知我的为人,我会是那种人吗?我看,这几年复出本该就是一个错误,现在也应该是退出的时候了。”
“怎么你也要退出朝廷。”
“我不退出,能行吗?每天在你欺我窄,小心翼翼的生存着,开始感觉到有些累啦!我也要找一处清静的地方,和元亮兄一样,栽花耕种,过着平淡的生活!”
“那他们……”陶渊明指了指外面。  
“放心,他们都是跟随我多年的人,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告辞了。”刘仲思他跟两个人一起过来的人走了。
陶渊明看着他的离去,突然长叹了一口气。他没有看错人,刘仲思是难得的人才,在如今这个时代,他是一个很杰出的人物。他知道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富贵,不惜卖友求荣。多少人不惜富贵,做出丧尽天良的勾当。这一些不怪谁,要怪的话,就怪时代吧!其实时代它没有罪,所有的罪过都是那些伪作歹的人们。陶渊明还在想着什么,他想起当年与刘仲思一起在刘裕身边为官的情景,每当自己在困境的时候,他都会出来帮自己的忙,在这个世界上,刘仲思就是他的知已,而秋菊则是他的知音,一个人同时能够得到知已和知音的人,这幸福将是无边的。突然陶渊明放声大笑,笑声振动了山脉搏,久久的回应着……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7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相关阅读

  • 关于陶渊明的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
  • 关于陶渊明的故事急急急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他的曾祖父陶侃曾任晋朝
  • 陶渊明的小故事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1、葛巾漉酒陶渊明正在酿酒。郡将前来探望。适值酒熟,陶渊明顺手取下头上葛巾漉酒,漉完之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5后,仍将葛巾罩在头上,然后接待他。2、白衣送酒王弘做江
  • 关于陶渊明的故事哦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 稚子候门图下,未足为高知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道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
  • 陶渊明的经典事例有哪些?

  • 158文章网故事分享
  • 陶渊明辞官还乡——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早年没有做官,二十九岁时,因其亲人衰老、家境贫困的缘故,他出仕做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陶侃像没过几天就辞职不干了。州里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严禁办公室恋情gl全文 求关于办公室恋爱的GL小说 严禁办公室恋情gl完结 求严禁办公室恋情gl 作者住在盒子里 作文以细节决定成败为话题600字 细节决定成败作文1000字 关于“细节决定成败”的作文600字以上,急啊,今晚八点我来看... 《细节决定成败》600字作文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500字(输信格式) 以《给爸爸的一封信》为题的一篇500字作文 给爸爸的一封信写一篇500字作文 .围绕诚信 作文 给爸爸的一封信 不少于500字 求英语四级环保作文一篇 急求一篇英语作文 急求英语作文:请谈谈大学英语四级的优点与不足 如何绿色环保英语作文 关于陶渊明的生平事迹,趣事 陶渊明的小故事有哪些? 求关于陶渊明的三个故事 陶渊明的故事 5个小故事 细节决定成败演讲稿初中300字 以细节决定成败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作文 细节决定成败300字演讲比赛 《细节决定成败》的少于300字的作文 有关亲情的情景交融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要事例,比如体现母爱的小事以小见大,父爱,记... 我想问哈 写调查报告一般要多少字? 调查报告要写多少字?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啊??大概要多少字的?? 怎样写调查报告?要写多少字?有什么特殊要求没? 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版到底是什么意思 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版好看吗?不知道适不适合情侣一起在影院看? 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版究竟讲的是什么? 北京爱情故事电影好么 三年级我的烦恼作文300字 三年级作文我的烦恼 我的烦恼作文40O字 三年级作文我的烦恼280个字 如何制定英语学习计划? 你们的英语学习计划都是什么样的?不是学生,不为考试,单纯的想... 怎样做一个学习英语的好计划 如何制定英语学习计划 写检查范文 跪求!!检查范文怎么写 如何写检查范文 学生写检查范文 小城故事 歌词 邓丽君的'小城故事'歌词 歌词有句、小城故事多、是什么歌?? 小城故事多歌词 关于写父爱的文章,比较著名的? 有名的关于爸爸的文章或小说或散文 名家描写父亲的散文 描写父亲的散文

范文示例_作文写作_作文欣赏_故事分享_158文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