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韩非子·和氏》提到:春秋时期有一个楚人叫做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献给厉王,王使玉工辨认,说是石头,以欺君罪割断卞和的左足。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仍以欺君罪割断他的右足。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脚下哭泣。文王使人剖璞,果得宝玉。因称和氏璧。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是雕刻印章的宝贵材料,据说,西汉时期,王莽曾经为汉平帝雕刻了一枚传国玉玺,被加号“安汉公”。
和氏璧另一个比较著名的典故是完璧归赵。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地送回邯郸的故事。
扩展资料
相关典故: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后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知道秦王是不讲信用的人,不去又怕有战事,蔺相如于是请命自行前往秦国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3。
秦王在王宫里接见来者,对“和氏璧”喜爱异常,就是不提城换城池的事。蔺相如不好直接拿回,假意要指出宝玉上的瑕疵,待和氏璧到手后,他指出秦王不守信用,称如果还不给城池就把玉摔了。秦王无奈,用缓兵之计答应给,但是蔺相如已经不相信秦王。他借口秦王要斋戒几日以示尊敬,实际已经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
秦王发现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可是赵国已经有所准备,怕打不赢,最后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蔺相如“完璧归赵”的英勇行为广受好评。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百”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度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今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境内五道峡)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知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璞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道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回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答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