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1、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2、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部队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国民党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的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的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7a64e78988e69d83339,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一日与师兄聊天,他说我张嘴闭嘴“您”“您”的很是奇怪。我反问,“对师兄这不是应该的吗?”“是是,只是觉得你太客气了”“也是从小家里就这么教的”“说的是,现在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我听了一愣,细细咂么规矩这二字,大有国法,小有家规。
我妈不是什么文化人,但为人比较体面。从小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活着是要有规矩的,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养。出来这么多年,每每通电话她从不嘘寒问暖,而是一再叮嘱:这年头早已经没有饿死的了,但在外面混的好坏没关系,别给爸妈丢人就行。甚至在择偶上,她的第一标准无所谓富贵,而是父母要知书达理。
话不好听,道理是对的。
细想想,从小我们家里的规矩真是多多。光从吃上说,全家人围坐着用餐,大人不动、小孩不能动,长辈坐在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有的孩子得宠可以挨着老人,但座椅不可高于长辈。吃饭坐下就不能再换位置,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不能拿筷子敲碗,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能吧唧嘴,闭上嘴咀嚼是基本礼仪,小孩吃饭出声会挨骂。夹菜只能夹前面的,不许过河;许骑马夹,不许抬轿夹;骑马指夹浮头的菜,抬轿就是抄底。吃饭时不能一只手在桌下。家有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客人回碗时一定不能说:还要饭吗?得问:再给您添点?
去人家串门,拍门时先轻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的拍门是属于报丧,本家必不悦。递剪子时手要攥着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与人拍照合影,轻易不搭对方肩膀,除非是长辈疼孩子。
另外,我们家老人教育孩子还有许多琐碎事。不许叉腿坐着,不许喳喳呼呼,不许嘬牙花子,不许斜眼看人,老说眼斜心不正。不许掳袖子挽裤腿,不许斗楞腿,所谓男抖穷女抖贱。
当然,自己也不是什么都还在守着。规矩是人定的,可能也在变,但与人为善,对长辈、社会、生命的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5三分敬畏之心、礼待规矩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度都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