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采访手记
几个选本是远不够的
N于能
民间流传的故事,充满了乡土气息,这是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而作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如何保护传承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也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责任。这次,我们部门深入到田间地头去采访讲述民间故事的老人们,也引发了一些感想。
随着人们群众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作为古老传统的讲故事方式,已经渐次式微。因为听众的散失,原先对讲述、整理民间故事抱有极大热情的群众,大多数已经不再讲故事了,比如王店常睦桥社区的王金仙,由于结婚和到乡企工作慢慢就放弃了这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这在当下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如何为民间文化包括民间故事提供生存下去的条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曾组织过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采风活动,从事城乡文化工作的人员充满热情地参加普查和采录工作,像我知道的袁克露老师,这次采访接触到的嘉善文化馆的金天麟、王店文化站的梅晓民老师就是。但是又是20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抢救,而且我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采录的民间故事原稿大多数还整整齐齐地静静躺在文化站的文件夹里。我想,退一步来说,不求以前的辉煌,只求这些曾经花费了多少人心血的民间故事付之出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为物质形式——书籍、CD、VCD(含录音)等,以便研究、流传和保存,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现有的几个选本是远远不够的)。
另一方面,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历史和文学故事的传承者年龄大多老去,像居住在王店建南村周家村6号的王招娣老人,一口气给我们讲述了四个长短不一的故事,但是比她年轻的晚辈们早已不再以讲故事听故事为乐趣了。从这方面来说,如何培育民间文学的传承人也是值得思考的一个点,因为对于民间故事来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移植民间故事
N李眉尔
对于嘉兴的民间文化,我曾有过接触。一口气听这么多民间故事,倒还是第一次。
按说,民间故事都是在村里坊间流传,是原生态的。可给我讲故事的人,并不是农民。据说,现在会讲故事的农家老人越来越少了。
徐春雷、陈志农、朱瑞民,他们是几个知识分子,也都是桐乡的民间文艺家。对民间故事有着深深的感情,耳听口传已经有数十年了。
我问他们,是什么使他们这样做?他们说,小时候爱听故事,那时候,村里的老人还常常讲故事。长大了,发现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80年代的时候,有个全国性的文化活动,组织搜集民间文化。他们几个人都参加了这个活动。后来就成立了民间文艺家协会。那时候,他们的搜集整理工作基本上是义务性的。为了挽救即将消亡的那些民间故事,他们走乡串村,寻找会讲故事的老人,最636f7079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4近几年,还开始了新民间故事的创作。
老人有的去世了,有的记忆不好,故事从四乡的老人心里移植到了他们的心中,从嘴里移植到了纸上。民间故事这棵大树不死,与民间艺术家的悉心培植有关。可是他们觉得后继乏人,年轻人对此不感兴趣,民间艺术严重缺乏新生力量。移植后的民间故事,将怎样焕发新生,还是只剩下一个供陈列的标本呢?
故事是用来听的
N陈苏
文化古迹、历史文物,一直以来都是可远观却不能亵玩的,民间故事却是从小看大的。
当我们坐在石桥上,一棵大树下,听一位老大爷说这桥这河的故事,当我们隔着栏杆听老奶奶说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当我们听一位八旬老人,说他七八岁的时候听他爷爷奶奶说过的故事,我们感觉,这故事离我们是那么近,伸手可触。
故事是要听的。可这些故事,随着时间的潮水,随着老人们渐渐离开,在我们的生活里也渐行渐远,还有多少人知道,多少人会说,多少人会听这些故事。你的孩子,你的后辈,陪伴他们长大的是樱桃小丸子和哆啦A梦,陪伴他们进入梦乡的是公主与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其实,我们短暂几日的倾听,匆忙而充满遗憾,也许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幸运的是有的县市都对民间故事做过不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能希望的就是用我们的笔和我们的心,让大家知道有着这许多故事就在爷爷奶奶的嘴里,就在这沧桑的古桥上,汩汩的河水里,泥土的芬芳中,就在你坐的那块石头上。
请你抽出一点时间和耐心,听听你的爷爷奶奶说说那些故事,“然后呢,然后呢……”地追问下去,也许在你小的时候,他们已经唠叨了很多遍;也请你抽个空,将这故事穿插在王子和公主的幸福生活中,说给你的孩子你的后辈听吧,毕竟这些故事,是发生在你脚下的这片土地上的,毕竟故事是用来听的,是要一代代说下去的。
口口相传 代代延续
N朱 政
听着这么多人声情并茂地讲述流传于嘉兴的民间故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民间故事,是口口相传、代代延续的。
到了当地的文化馆,我们发现,他们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做了很多收集民间故事的工作,已经编辑成书。他们之中,大多是从小听着长辈们讲述民间故事长大的。
桐乡的郑善方已经年过六十,他家住同福,家里有厚厚几叠他亲手写的民间故事整理稿。他说,他虽然教过书,但他依然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农。从小,他是听着他妈妈讲民间故事、快活地踩着田间的泥土长大的。在当老师的时候,他总会在课堂上留出几分钟时间,叫做“讲故事时间”,给学生们讲讲记忆中母亲给自己讲过的那些有趣的故事。
桐乡文化馆的颜剑明那时也是他的学生,他说,同学们每天去学校上课,最期待这“讲故事时间”,一到这时间,大家都坐得端端正正,屏住呼吸,听得眼珠子都瞪得老大。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颜剑明的儿子都已经上初中,现在他不仅给儿子讲故事,而且下乡收集、记录民间故事。他整理的故事经常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把桐乡人的聪明、勤劳和智慧让后代继承和发扬。他说,这或许就是传播民间故事的意义所在吧!
琳琅故事会
1、嘉兴血印禅寺的传说
当年有一位叫血印禅师在“洪杨之乱”,救出寺院里被匪徒关掳来的几十妇女,他自己却在寺里等着,匪徒回来时他就扯谎,有意指错方向让匪徒追,之后匪徒就把他绑在石柱上乱斧砍死,这石柱上的血印就是他的遗迹,他的法号也是这样由来的。
2、乌镇修真观的传说
传说张洞明在印家巷树丛里结草庐,每日在草庐中静坐,虔心修炼,辟五谷,用吐纳之法聚合提炼元神。年复一年,得日月精华,天地正气,遂得道成仙,青鸾来仪,羽化而去。里人就地造了一座观,以道士修真名,叫修真观。
3、嘉兴胥山的传说
传说,春秋时吴国大将伍子胥来到嘉兴胥山练兵,准备攻打楚国。由于天气炎热,练兵又非常辛苦,许多人受了湿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65热之毒,皮肤上长出许多痈、疽,又肿又痛,体弱的甚至发起高烧。伍子胥急得不知应该怎么办才好。
正在这时,伍子胥的朋友东皋公正好云游到嘉兴,顺道来看望伍子胥,东皋公是名医扁鹊的弟子。当初伍子胥被楚国追杀,来到昭关时,一夜间急白了头,也是东皋公巧妙安排,用一个和子胥相像的朋友代替子胥出关,而让伍子胥成功投奔了吴国。
东皋公看到伍子胥的兵士因为身上长痈疽而生病,又看到胥山的山洞里有很多的蝎子,便笑着对伍子胥说:“我有办法。”便抓了几只蝎子,放在瓦块中,用文火慢慢煨烤成焦黄色,然后分给兵士吃。兵士们吃了之后,身上的痈、疽马上就消了肿,“打焦”脱落了。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兵士们病好后,士气大振,终于打败了楚国。
为了纪念伍子胥,嘉兴人把他练过兵的地方叫做胥山。胥山西南山脚,有块中间下凹的石头,石面上隔一段就有点裂痕,据说是当年伍子胥磨剑造成的,叫做磨剑石。
扩展资料
嘉兴,别称“禾城”,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嘉兴处江河湖海交会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作为沪杭、苏杭交通干线中枢,交通便利。
嘉兴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乡风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嘉兴名人辈出,涌现出茅盾、金庸、徐志摩、陈省身、王国维、丰子恺、张乐平等名家大师。
嘉兴自然风光以潮、湖、河、海并存驰誉江南,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拥有南湖、乌镇、西塘三个5A级景区,以及盐官(钱江潮)、南北湖、绮园、月河历史街区、梅花洲、九龙山、东湖、莫氏庄园、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等著名景点,构成江南水乡特色;中共一大在嘉兴胜利闭幕,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
风景名胜
1、嘉兴南湖景区
南湖是浙江的三大名湖之一,因位于嘉兴城南而得名。南湖由运河各渠汇流而成,上承长水塘和海盐塘,下泄于平湖塘和长纤塘,据史籍记载,五代后晋天福年间(约936)以前,这里芦蒿丛生,尚无景观,此后吴越王钱第四子广陵王钱元任中吴节度使时,在湖滨筑宾舍以为“登眺之所”,后才逐渐形成名胜。
2、乌镇
乌镇古时候称为乌墩,春秋时此地为吴疆越界,到唐代咸通年间始称乌镇。这里历史渊源流长,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县北部,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和湖沼淤积平原,河港密布、纵横交叉,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此处钟灵毓秀,自古人才辈出。历代著名人物有编《昭明文选》的梁昭明太子、《唐宋八大家文抄》编者茅坤、理学家张杨园、文学家茅盾等。
3、古镇西塘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到元代初步形成市集。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4、绮园
绮园位于海盐县城武原镇东区,该园建于清咸丰年间,园内以树木山池为主,略略点缀建筑,形成水随山转,山因水活的布局,以其精致典雅而闻名于世。其中包括绮园、海盐县博物馆、张乐平纪念馆、张元济纪念馆等几个部分。原为“冯氏花园”的绮园是景区的主体建筑,为中国十大名园之一,是江南典型私家园林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