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晋江安海方形砖塔---星塔,穿越千年风雨阅尽沧桑》
坐落在安海镇星塔村成功小学内的星塔,穿越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阅尽人世沧桑,寄托着安海特有的文化内涵。星塔高五层,站在它的脚下,举目遥望,你会感觉到:一条曾经使古安海城远近闻名的绚丽文脉,一股勤学重教的文明古风,一直在萦绕着安海……
巍巍星塔
照亮一个英雄的成长之路
几百年过去了,星塔依然苍劲地挺立在安海镇星塔村成功小学的东北角。
远远望去,整座古塔犹如一支蘸满墨汁的笔,在苍茫的天幕上书写着沧桑和恬淡,数百年来从不间断。
站在星塔的脚下,仰头观看,便可窥见其全貌。它是一座实心楼阁式砖塔,塔高五层,以石筑作为塔基,用砖砌成塔身,呈正方形。置身巍巍古塔,不息松涛声,朗朗读书声,此起彼伏,让你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明代。
如果要追忆郑成功与星塔的相遇,那么,故事源起的确切年代,也就是改变郑成功一生命运的时间应是明崇祯三年(1630)。那一年的10月,七岁的郑成功刚从日本回来,就住在堂叔父郑芝鹏家中。郑芝鹏府第,坐落在安海城的东北方向,与星塔一墙之隔。为远离郑府的嚣杂,平素喜读书的他,常常手执书卷,独自一人徘徊在星塔下。清晨,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个小小少年倚靠残破的星塔下,摇头晃脑诵读经书,清脆的童声回荡在天空中。
此时的郑成功,是一副懵懵懂懂的少年形象。他不会明白外面的世界有多糟糕,只知道自己不时会撞见三两气息奄奄的避荒饥民,携包带物,颓废地行走在安海的街市上。与郑成功不同,父亲郑芝龙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他在海上打打杀杀大半辈子,真的很想在离故乡最近的安海,造一座面朝大海的豪宅,过几天安宁的日子。他这样想,也确实这样做了,先是接受明王朝的招抚,堂堂正正地穿上官服,摇身一变成为“五省游击将军”,而后大兴土木,在安海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府第。
星塔,对于少年郑成功来说,似乎是一座不灭的灯塔,照亮着成长的道路。在星塔下的石井书院,天资聪颖的他,学识超过了同龄人,11岁时,写下一篇标新立异的奇文,展露出令大人们惊奇不已的才能。在星塔下的那片湾海,他登上父亲的船队,凭栏远眺,静听汹涌澎湃的碧涛和滔天咆哮的巨浪,激荡着内心的阳刚之气,幻想有一天也能像水兵一样与风浪搏斗。
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四岁的郑成功考中秀才,又经县试和府试,成绩一等,考取廪生。消息传来,郑芝鹏感慨良多:郑家上下几代人,终于出了个文人了,一定是星塔的庇护。所以,赶在郑成功北上南京国子监的前一年,也就是崇祯癸未年(1643),郑芝鹏发动乡人集资重建这座方形古砖塔。这也是星塔有史记载最早的一次重修。在《重建星塔小引》一文中,郑芝鹏道出了造塔的初衷:“夫塔以星名者,言其高接星辰,文明炳星日,其为文笔卓立,则儒学因之标题。”这时,郑成功已经住进了安海的豪宅,他的房子雕梁画栋,极尽豪华,有仓库、兵营和水寨,有水道可以直通卧内。安海街头多了一批说粤语的纺织工人,那是父亲郑芝龙从广东、澳门召回的。
星塔落成,新婚不久的郑成功,遥望着宝塔的雄伟气势,踏上了南京求学的征程。郑氏家族希望,这位个头不高的年轻人,有朝一日能扬名科场,走上仕途,光宗耀祖。然而,意外却发生了———1646年清军的铁蹄踏入星塔下的那片土地,烧杀奸淫,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在战火中受辱自尽。悲愤交加的郑成功,来到安海的石井书院,脱下身上的儒生学服,扔进火堆里;在滚滚浓烟中,他与孔子的牌位诀别,立下弃文从武、抗清到底的誓言。从24岁到34岁,郑成功以星塔脚下的这一片土地为根据地,将一生最好的年华,全部投入到抗清斗争中。1661年,他吹响了出征金门料罗湾的号角,喊出了“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的豪情壮语。一年后,他驱逐了荷兰殖民主义者,沦陷38年之久的宝岛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从此,这个曾经守望星塔的英雄,名动天下,永远被写进史书里。
“建造星塔的目的是为了壮形势、振文运,是一座文笔塔。”安海文史爱好者汪建育说,星塔始建年代不详,年久失修,直到崇祯癸未年(1643),郑芝鹏与乡人为振兴文运重建五层砖塔。那时的安海,灵源山下万人家,东西双塔日影斜,各业兴旺。而安海码头则与浙江双屿、漳州月港,同为我国东南沿海三个民间私贸名港。
安海文风大振
明清出了43名进士
在人们眼里,星塔是一个永远也解读不透的地方。
不知星塔始建于哪个朝代,祖祖辈辈生活在古塔下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也没有考究过,他们只知道先有星塔村,后有星塔。
星塔村,南宋末年就有这个古老的村庄。只不过,那时它的名字叫坑岬,是一块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
700多年前,一个叫赵仕道的人辗转定居于安海东部的坑岬,这里的土地莽苍苍的,泛着白碱,一阵风吹过,那泛着白碱的土壤便飘向了天空。但是,倔强的坑岬人,硬是在茫茫大海边的盐碱地上,围海造田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后来,赵仕道的子孙们参与修建星塔,祈求宝塔保佑族人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耐人寻味的是,在过去的元、明、清三个朝代,坑岬人一直过着低调和隐忍的生活,鲜有族人在朝廷上担任一官半职。倒是坑岬周边的村落和安海城文风大振,人才辈出:有从安海走向京城的大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的王慎中;有官至兵部尚书,加封太子太傅的黄汝良;有大学者、藏书八万多册的《千顷堂书目》作者黄虞稷等。据志书记载,单单明清两代,安海就有登科进士43名,举人143名。
今日的星塔村,是一个普通的乡村,有的办起了工厂,有的外出做买卖,有的仍旧固守农耕生活。今日的星塔,屹立在成功小学校园内,与周围葱翠的树木,相映成趣,成了一道格外风雅的景观。
延伸
星塔为闽南唯一方形砖塔
星塔,坐落于安海镇星塔村安海成功小学校园内,塔坐东朝西,砖构实心四方五层楼阁式。边长2.4米,通高16.6米。层层缩小,置瓦出檐,四面作假门。三层西面有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郑芝鹏书“重建星塔小引”碑记一方。四层嵌有石刻“星塔之塔”,塔刹为葫芦形。现为晋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郑成功7岁从日本回国后,就在星塔边读书,他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代。
据考证,星塔是闽南地区唯一的方形砖塔。《重建星塔小引》说“塔与乡所由来旧矣”,可惜有关星塔的史料唯有这段小引。“我国唐代以前的佛塔平面以方形为主,方形塔在唐代以后则很少使用。”厦门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曹春平说,除了星塔,福建方形佛塔只有福州国宝塔、莆田东甲石塔和石室七层砖塔等少数几座。
明代安海有四大宝塔
据《安海志》记载,安海历史上有四座古塔:白塔、东塔、鳌美塔和星塔。东塔和鳌美塔已废。曹春平说,白塔、东塔和星塔都是近水而建,只有鳌美塔建于安海的街市,在性质上是一座镇火塔。《安海志》曰:“鳌美塔在大街来龙分水之处,高丈许,勒泗洲石佛,《旧志》以为市中人字街,两旁有横路,形似火字,故安海前常火灾。明天启四年甲子(1624),识者建一小塔无尖,以亭盖之,义取水以制火,自始安平鲜火灾。”
解放前,在寿光县的后杨村,有一个叫王元富的汉子,因为他不信神不怕鬼,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称为“王大胆”。
话说一九四三年,进了腊月,春节一天近的一天。王元富就琢磨着做个小买卖,挣上仨核桃俩枣的,给家里置办点年货。于是他便到村里的一户财主家借了点银子,做起了贩卖豆子的生意。
这一天,王元富用小推车推着六升豆子,来到了三十多里外的尧沟集上。等到他把豆子卖完,天已过午,王元富饭也舍不得吃,把钱包好揣在怀里,推起小车急急的往家赶。
这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的雪花伴着西北风扑面而来,打的王元富两眼难以睁开,他只好埋头推着小车,顺着那条向北的小路顶风冒雪的朝前走。当他走出尧沟七八里地时,已处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原野里,茫茫雪野中行人绝迹,一个连一个的秫秸垛杂乱地堆在小路的两边。
正当王元富匆匆忙忙地赶路时,猛然间听到一声大喊:“站住,不要动!”
王元富听到喊声,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就见从路旁的秫秸垛后蹿出一个人影,这家伙穿一身伪军装,长得人高马大,满脸的横肉透着杀气,狗爪般的手里端着一只匣子枪,恶狼般的两眼中e5a48de588b67a64363闪着凶光。他蹿到小路中间,用枪指着王元富,恶狠狠地说:“把钱乖乖的拿出来,不然老子毙了你!”
王元富一看这架势,就知遇上了劫匪,心里想这大过年的出来劫道,一定是穷凶极恶的家伙,说不定什么坏事都做得出。他一边装做害怕的样子,一边在脑海之中却迅速的想着对策。
就见这王元富将小推车放到路中央,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钱袋,一边往地下倒银元和铜钱,一边可怜巴巴地说:“俺就是卖了这些钱,都给你了。这要过年的,你也行行好,就放俺走吧……”
那劫匪看到银元铜钱满地滚,早已是见钱眼开,他放松了对王元富的警惕,俯下身就去拾。说时迟那时快,王元富迅速地拿起横放在车把上的垫棍,一个饿虎扑食,奔到劫匪身前,朝着劫匪的头上狠狠地一棍砸去,随着“噗”的一声响,劫匪应声趴在了地上。王元富怕这劫匪不死,又挥起手中的垫棍一下下得猛砸,只打的劫匪脑浆流了一地,趴在地上死猪般的一动不动,才停了手。王元富赶忙拾起自己丢在地上的钱两,从劫匪手中抠出那只匣子枪,一路狂奔回了家。
王元富回家以后,拿着夺得的匣子枪交到了设在前杨村的区政府。后来经过调查得知,那个被打死的劫匪是弥河以东曹家村人,这小子曾在国民党第十五旅当排长,鬼子来后,他便携枪投降当了汉奸,从此更是狗仗鬼势,无恶不作。他本想在春节前,劫道捞些油水,没想到偏偏碰上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王元富,钱财没得到,却白白送上了自己的狗命。
我喜欢做什么?你有可能不知道,但是等我写完这篇作文你一定知道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了。
我呀喜欢看书,因为书能给我带来很多很多快乐,我家里抄很多书,《世界名人传记》、《四库全书》、《成语故事》、《弟子规》、《百家袭姓》、《窗边的小豆豆》等等。它们就象不会说话的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知识。作文
有位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有无穷的宝藏,有很多时候我们现实生活中能用到书本上许许多多的知百识,因为每朵洁白的浪花背后都有五彩的景像,每天晚上只要写完作业,我就会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起来,我时就连妈妈叫我,都没有听到,那度时就是象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说起看书我现在就想去看书了,不说了,我要去看书啦!作文
解放前,在寿光县的后杨村,有一个叫王元富的汉子,因为他不信神不怕鬼,有着天不怕地不怕的胆量,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称为“王大胆”。
话说一九四三年,进了腊月,春节一天近的一天。王元富就琢磨着做个小买卖,挣上仨核桃俩枣的,给家里置办点年货。于是他便到村里的一户财主家借了点银子,做起了贩卖豆子的生意。
这一天,王元富用小推车推着六升豆子,来到了三十多里外的尧沟集上。等到他把豆子卖完,天已过午,王元富饭也舍不得吃,把钱包好揣在怀里,推起小车急急的往家赶。
这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的雪花伴着西北风扑面而来,打的王元富两眼难以睁开,他只好埋头推着小车,顺着那条向北的小路顶风冒雪的朝前走。当他走出尧沟七八里地时,已处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原野里,茫茫雪野中行人绝迹,一个连一个的秫秸垛杂乱地堆在小路的两边。
正当王元富匆匆忙忙地赶路时,猛然间听到一声大喊:“站住,不要动!”
王元富听到喊声,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就见从路旁的秫秸垛后蹿出一个人影,这家伙穿一身伪军装,长得人高马大,满脸的横肉透着杀气,狗爪般的手里端着一只匣子枪,恶狼般的两眼中闪着凶光。他蹿到小路中间,用枪指着王元富,恶狠狠地说:“把钱乖乖的拿出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4来,不然老子毙了你!”
王元富一看这架势,就知遇上了劫匪,心里想这大过年的出来劫道,一定是穷凶极恶的家伙,说不定什么坏事都做得出。他一边装做害怕的样子,一边在脑海之中却迅速的想着对策。
就见这王元富将小推车放到路中央,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钱袋,一边往地下倒银元和铜钱,一边可怜巴巴地说:“俺就是卖了这些钱,都给你了。这要过年的,你也行行好,就放俺走吧……”
那劫匪看到银元铜钱满地滚,早已是见钱眼开,他放松了对王元富的警惕,俯下身就去拾。说时迟那时快,王元富迅速地拿起横放在车把上的垫棍,一个饿虎扑食,奔到劫匪身前,朝着劫匪的头上狠狠地一棍砸去,随着“噗”的一声响,劫匪应声趴在了地上。王元富怕这劫匪不死,又挥起手中的垫棍一下下得猛砸,只打的劫匪脑浆流了一地,趴在地上死猪般的一动不动,才停了手。王元富赶忙拾起自己丢在地上的钱两,从劫匪手中抠出那只匣子枪,一路狂奔回了家。
王元富回家以后,拿着夺得的匣子枪交到了设在前杨村的区政府。后来经过调查得知,那个被打死的劫匪是弥河以东曹家村人,这小子曾在国民党第十五旅当排长,鬼子来后,他便携枪投降当了汉奸,从此更是狗仗鬼势,无恶不作。他本想在春节前,劫道捞些油水,没想到偏偏碰上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王元富,钱财没得到,却白白送上了自己的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