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一个与孔子有关的故事(一年是三季,还是四季)
说的是某日,有个人到来到孔子教学的地方。只见一个年轻人在大院门口打扫院子。他便上前问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吗?”
年轻人骄傲地答道:“是的。有何见教?”
“听说孔子是名师,那么你一定也是高徒吧?”
“惭愧。”
“那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不知可否?”
“然。”
“不过,我有个条件。如果你说得对,我向你磕三个响头;如果你说得不对,你应向我磕三个响头。”
年轻人暗想,踢馆的来了。为了老师的名誉,他很爽快地答道:“好。”
“其实,我的问题很简单。就是你说说一年有几季?”
“四季!”年轻人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四季!!”
“三季!!”
“四季!!!”年轻人理直气壮。
“三季!!!”来人毫不示弱。
正在争论间,孔子从院内出来,年轻人好像遇到救星一般,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评。心想,看你这人怎么下台?
不料,孔子对他的学生说道:“一年的确只有三季,你输了。给人家磕响头去吧。”
来人拍掌大笑道:“快磕三个响头来!”
年轻人蒙了。但老师都这么说了,就是输了。不得已,只好上前向来人磕了三个响头。来人见此,大笑而去。
待来人走后,年轻人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老师!”
“平时说你愚钝你不服气。我现在教导你:这个人一身绿衣。和你争论时又一口咬定一年只有三季。他分明是个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从来没见过冬天,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
说完,留下一脸茫然的小弟子挥袖而去。
子贡问时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7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的说:“我是孔子的学生!”客人就说:“那太好,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的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呀?”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要问吗?于是便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就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正巧,这时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啊?”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这个学生快吓晕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有三季呢?”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色吗?他是蚂蚱,蚂蚱是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讲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很多朋友听了以后,都变得很开心,都会说:以前碰到那些不讲理的人,都会生气,现在不会了,心想那是“三季人”,就不往心里去了。故事告诉我们:“不争就是7a64e4b893e5b19e364慈悲,不辨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
”后来,读到《庄子》,才明白“夏虫不可语以冰”。你跟夏天的虫子讲什么是冰?那就是你糊涂了。
扩展资料
这个世界上三季人太多,越是不懂的人,讲话声音越大,以后你在哪里都可以看到,凡是那个声音最大的人就是最不懂的人。你懂,你讲话声音那么大干什么,所以后来我们读庄子的话才读的懂“夏虫不可以语冰”,你跟夏天的虫你讲什么冰,那是你糊涂,你跟他讲什么冰,那这不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吗?
你如果去问孔子,孔子说本来就这样,你见人不说人话,那不是鬼话连篇吗?万一有一天你真的碰到鬼,你不讲鬼话,你怎么沟通呢?我们都搞错了,这个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这个是随机应变。三季人,即指代无知的人,有时用于贬义。
这则故事是真的。想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在路过周的时候,他碰到了太上老君,相谈甚欢。太上老君送别他的时候说:“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入丹炉。”然后就把孔子塞到八卦炉里,烤了七七四十九天。孔子入炉后,钻进巽宫位下,炼成了能一眼看破妖怪的火眼金睛。之后,便有了这则故事。
故事中孔子虽然有看破蚱蜢怪的火眼金睛,但不知昆虫学学得怎么样。其实,古文中的“蚱”兼指蝗科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其中颇有一部分本来就是以成虫越冬的,这与常以若虫或卵越冬的蟪蛄(蝉)并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1不一样。先秦时代气候较热,可以成虫越冬的“蚱”即使在北方应该也不罕见。此外,这个“蚱”都已经成精了,要是连个冬都越不了,这样费力修仙似乎也太不值得了吧?
遗憾的是,这个孔子见妖怪的故事,虽然看起来特别真,其出处却是个谜。我回忆再三,也想不到这个故事出自哪部古籍。我在几种专业的古代文献语料库检索了二三十亿字的传世古代文献,也完全没找到这则故事的任何痕迹。
在古籍中找来找去也不到,我只好转到现代图书资料库中去检索一下。终于,在《中国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中,找到了这则故事所谓的“原文”。不过,这则“原文”读下来,好像有点奇怪的感觉。子贡问时朝,子贡事洒扫,客至,问曰:“夫子乎?”曰:“何劳先生?”曰:“问时也。”子贡见之曰:“知也。”客曰:“年之季其几也?”笑答:“四季也。”客曰:“三季。”遂讨论不止,过午未休。子闻声而出,子贡问之,夫子初不答,察然后言:“三季也。”客乐而乐也,笑辞夫子。子贡问时,子曰:“四季也。”子贡异色。子曰:“此时非彼时,客碧服苍颜,田间蚱尔,生于春而亡于秋,何见冬也?子与之论时,三日不绝也。”子贡以为然。
这段古文,怎么通篇都有点不对?这是用某种我们尚未见过的古代方言写的吗?“夫子乎”、“何劳先生也”、“知也”都是什么鬼?两个人面对面聊了好几句了,为啥突然又说“子贡见之曰”呢?
事实上,从传世文献看,历史上的孔子似乎并不主张“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的三条交友原则(“益者三友”)中,第一条就是“直”。他曾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认为喜欢顺着别人的“乡愿”是“德之贼”。面对朋友的错误,就应该“忠告而善道之”。就算对方不听劝,孔子给出的方案B也不过只是“不可则止”,根本没有顺着人家胡说八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