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宦官赵高对秦二世指鹿为马
它真实发生。而且有教育意义,所以不是寓言故事另外它还是一个成语故事,比如动物拟人化指鹿为马是历史故事、物体拟人化后发生的故事。
成语词条: 守株待兔 (浏览数:28)
成语发音: 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释疑: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 《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成语示例: 吾料兄必定出身报国,岂是~之辈。(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四回)
(其中~代表本词条:守株待兔)
成语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死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劳而得,或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
刻舟求剑
据《吕氏春秋·察今》记载:有个楚国人坐船过江,不小心宝剑从剑鞘滑出,掉入江中。他赶紧伸手去抓,哪里还来得及?江水滔滔,宝剑一眨眼功夫就沉没了。
楚国人舍不得宝剑,但又不敢跳进江里去捞,他灵机一动,急忙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道印子。船上的人觉得奇怪,他向大家解释道:“这里是我宝剑掉下去的地方,所以要做个记号。”人们听了都大笑起来。
船一靠岸,楚国人就在刻印子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可是,船已离开宝剑掉下水的地方那么远,怎么能寻找得到呢?
“刻舟求剑”比喻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1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纸上谈兵
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故事: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示例:人匀十分讨厌那些只会~,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
英语:an armchair strategist <be an armchair strategist; engage in idle theorizing ; armchair strategy>
秦二世做皇帝时,丞相赵百高想造反,为防止有意外,测试了一下。他把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二世笑着否定,度然后问询旁边的人,大臣有的不说话,有的说是马,有的说是鹿。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知,甚至满门抄斩。
成语:指鹿为马
读音:zhǐ lù wéi mǎ
意思:指着鹿说是马,比喻颠倒是非。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指皂为白 [ zhǐ zào wéi bái ] 谓混淆黑白道,颠倒是非。
出自:元·武汉臣《玉壶回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答”
2、颠倒是非 [ diān dǎo shì fēi ] 把对的说成不对,不对的说成对。
出 处:唐·韩愈《唐文学博士施先生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