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问题:很多家长都给孩子报了兴趣班,有的还不止一个。我是不是也该改变原有的想法,给孩子报个什么班呢?
答复:讨论起上兴趣班的问题,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意见纷呈,有持支持意见的,也有抱反对态度的,爱恨交织或不知该爱该恨的也有。持支持观点的认为,上兴趣班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自己(或自家孩子)能在中考和高考中胜出,乃至选择了当前的专业方向都是上兴趣班的功劳;而持反对态度的认为,兴趣班是加重学生的负担,是“应试教育”倾向的延伸,孩子苦不堪言,家长还要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结果往往得不偿失。第三类观点则表现为矛盾、纠结,动机冲突:上吧,与自由教育的理想冲突;不上吧,又不敢以孩子现实前途为代价。我想,提问的这位家长应该就是原属第二类,当前纠结于第三类观点者。那么,兴趣班到底该不该报呢?
首先,必须回到问题的起点我们为什么要为孩子报兴趣班?所有家长的初衷其实都是一样的,最终目标都是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准备。没有人会希望孩子学了大量技艺却不喜欢从事任何一项,拥有一身本领却惟独缺少幸福的本领吧?那么,怎样的准备才能让孩子感到幸福,怎样的职业选择才能让孩子幸福一辈子呢?
哈佛大学幸福学大师泰勒本-沙哈尔在大量研究前人成果和现实案例的基础上得出了如下结论:对于把工作看成使命感的人来说,工作本身就是目标,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在工作中达成自我实现。工作对他们来说是恩典,而不是打工。未来能够做这样的一份工作,显然是最具幸福感的。而这样的工作必须具备三个幸福要素:意义(Meaning)、快乐(Pleasure)和优势(Strengths),即能够从事一份让个体感到有意义、快乐和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工作的人生将是最让人感到幸福的人生。于是,被简称为MPS的三要素就被用作在从业之前选择幸福人生道路的定位系统。
兴趣班显然是家长在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做准备的重要一环。在做出“要不要上”和“上什么班”的抉择时,可以先用“MPS幸福定位系统”先为孩子定定位。兴趣班之所为称为兴趣班,首先必须是孩子的兴趣所在,让孩子能够感到快乐;其次分析一下这个兴趣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能否带给孩子意义感;最后,能带给孩子快乐和意义感的事情可能有很多,因此要客观分析孩子的潜能优势所在,孩子自身有潜质的项目才有实现的可能。当然,潜质的发现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66除了细心观察外,还可借助科学的测评。符合三者交集的兴趣班在现实因素允许的情况下当然可以去上,否则大可不必因为其他家长的选择而乱了自己的阵脚。
以下就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今年孩子刚入幼儿园,看着周围的家长都纷纷为孩子报钢琴、美术、音乐等兴趣班,一向不愿意给孩子加压的我有点举棋不定。毕竟女孩子多一些艺术修养还是必要的。但我又不想让她小小年纪就开始背上太重的学习压力。到底要不要报兴趣班呢? 单纯地理解上兴趣班是给孩子施压是不客观的,如果家长不是用功利之心去对待这样的事,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希望为孩子增加一些乐趣,长一些见识,那么去这些地方本身会让孩子们得到增加知识与修养,学会与人沟通,开发潜能的好处。可惜很多家长总是把一个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搞得很复杂,他们观察孩子在兴趣班上的表现,不是看孩子快不快乐,而是把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比来比去,逼迫孩子去上这些课不是为了孩子高兴,而是为了家长放心。 很多家长常常会夸大孩子的能力,以为自己家有一个天才,不成才则是因为孩子不努力。媒体曾报道有个女孩为了拒绝弹钢琴,不惜用刀切伤手指。那个女孩对钢琴深恶痛绝,但其家长还执意地坚持让她继续练琴,甚至不惜责骂和殴打。我有个来访者曾带了一个14岁的男孩来咨询,男孩在7岁时,突发奇想要练钢琴,立志长大成为钢琴家。男孩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没有多少乐理知识和金钱资本,但以为天下无难事,只要有心人。欣喜之后,到处借贷为孩子买了一架钢琴,并不惜高价请老师来启蒙。孩子也写下豪言壮语,决心勤学苦练。没曾想一年后父母买琴的债还没还清,孩子就对钢琴彻底失去了兴趣。从此家无宁日,孩 子整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38天背负着父母的责难、否认,慢慢变得越来越逆反,成为问题孩子。好心办坏事是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时的通病。 我个人主张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小的时候,应该帮助孩子接受各种知识信息的刺激,尤其是艺术方面,例如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的启蒙,发展孩子对自然形体、色彩、质感的感知。不管孩子是否是天才,在恰当的年龄提供足够的信息最终会让孩子的心灵受益。没有条件的家庭也应该充分利用社会免费资源帮孩子补这样的课。西方社会整体人群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比较好,正是因为从小让孩子浸染在艺术的氛围里。混沌理论认为在合适的年龄给予孩子足够的信息刺激,如果孩子具有某类天赋,那么他会打下基础。当孩子成长到某个年龄时段,这样的优势会被凸现起来。初始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