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我们在小的时候都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家人7a64e4b893e5b19e364总是用这个故事来教导我们要乐于助人,也要多多思考,在遇到危险时也不要慌乱,要冷静处理。而我们只知道司马光救的人是他的小伙伴,却并不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什么。
自古至今,人们都在夸赞司马光的聪明才智,但是大家却都忘了被司马光救出来的小伙伴,事实上被司马光救出来的这个小孩叫上官尚光,是司马光小时候的玩伴。后来的上官尚光也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
而因为司马光救了上官尚光的一条性命之后,他的家人为了感谢司马光,第二天专门带着家里的好酒好菜上门感谢司马光。这件事迹也就传扬开了,迅速被整个国家的人所知晓,而后对司马光称赞不止。
其实就像是我们现在看的电视剧一样,大家都对男主很熟悉,却都忽视了男二号的存在。而这件事过去了之后,被他从水缸里救起来的上官尚光后来就离开了和司马光一起成长的地方。
长大后的司马光也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政治家,而上官尚光也成为了历史学家,并且为了感谢司马光对自己的救命之恩,他还专门建造了一座亭子,取名为“感恩亭”。
这件事最终也成为了一段佳话,我想他们即使长大后不再见面,但在别人讲述的故事里,他们永远都成为了好朋友,并且也使这段佳话广为流传。
司马光是北宋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有一件袭事使小司马光闻名满九州,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河南光山县现司马光宾馆{县委招待所}内,为宋代官衙遗址,内有司马光砸缸的雕像.
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中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zhidao中,众皆弃之,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宋史》
司马光砸缸盖过了他一生的政绩,可见砸缸多么重要。
北宋。
1、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
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0范,历来受人景仰。
2、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度。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扩展资料:
司马光著作介绍:
1、《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2、《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共八十卷:赋一卷,诗十四卷,文六十五卷。司马光散文,记叙周详,词句简练、通达。
他自称“颇慕古文”,“而不能刻意致力”(《答陈充秘校书》)。因不刻意致力,他的文章颇有自然质朴之感。
名篇《谏院题名记》,精练明洁,富有感情。《训俭示康》教导儿子司马康厉行俭约,言简意赅地提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