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小时候看,只觉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寓言故事。只记得画面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6太美,全是敦煌气韵的线条勾勒,配之以五彩以致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能将它翻出。
印象中总有一只白色的鹿,身上几片月牙状的彩纹,蓝的紫的粉的绿的。翩翩踱步。
故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惩恶扬善,也惟其如此,才能承载敦煌佛韵的华丽形式感。
十几年后看,故事还是那个故事,居然能把我看感动。
现实中每个人都有着亲疏远近,好像不得不建立个自己的小阵营,或参加个小组织,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你若持续地对a好,a好像就会习惯于这回事,如果你下次突然对b好了,a的友情也破裂了。
可是a忘了,要对谁好,明明是掌握在你的手中啊。
说得佛意点,这个a的内心难道不是充满了 贪 嗔 痴 吗
如果你选择做一个九色鹿式的人,你的内心立刻会柔软下来。不会为了找存在感而急于跟随大众的脚步。你的生命是用来游历,每一个陌生人,你都珍视他们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他们内心没遭到蒙蔽之前。
所以你会无条件帮助他们,未曾谋面的,萍水相逢的,高山流水的。但你从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不会有小组织小团体。你是孤独的,但惟有孤独才能清醒 保持智慧。你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把你视作偶像,
终会遭小人暗算,但你不会当那是暗算,亦不会痛苦,因为你对于那个施害的人,只有怜悯。因你知道他这一生都将活在深渊中。
那时你只会头一扬,脚一掂地,踏上彩云,飞向空中,化为一颗星芒,去别的地方继续周游了。
《九色鹿》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而成的动百画美术作品。
九色鹿是中国的敦煌壁画里的一个神话故事。
“本生”是讲述释迦牟尼成佛前的故事,根据本生故事编撰而成佛经称《本生经》,绘制成图像谓《本生图度》。
《本生经》共有547则,其中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鹿王本生,一则讲佛陀前世转生成鹿王知行善的神迹,规劝人们行善、慈悲并尊信佛陀的故事。鹿王或曰九色鹿。
鹿王重视良知与真理更甚于生命,国王亦为良知所动,而溺水人和王后却因欲望而将良知束之高阁。
古希腊的柏拉图也说过:人首先必须先学习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达到智慧。智者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干,得到幸福。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80年夏天,冯健男和九色鹿道团队花版了两个月时间由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从东到西到了敦煌。
对着丰富绚丽权的壁画,团队人员临摹了五大本速写。5个主创人员在敦煌的千佛洞里呆了整整23天,任务就是要完成九色鹿动画片中所有背景场景的设计。
那时条件艰苦,并且需要靠手绘,只为将九色鹿形象以最真实、生动的形式呈现在电影荧幕前。整个九色鹿虽只有24分钟,但为此创作设计了200余幅场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九色鹿
麻姑山,原名丹霞山,位于南城县西部,离县城约十余华里。主峰海拨1064.3米,方园一百余里。千百年来,它以峻秀奇丽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神话传说闻名于世,是我国东南道教与避暑游览胜地。这里山势秀丽,万木葱笼,鸟语花香,物产丰富。不仅有奇特壮观的飞瀑“玉练双飞”,还有千古流芳的“鲁公碑”,著名的“半山亭”、“仙都观”、“神功泉”、“龙门桥”、“丹霞洞”等等。故《名山志》上说“中国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洲四海,唯独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东南。”麻姑山总括起来有一溪、二涧、三洞、四潭、十二泉、三十六峰。且山间多怪石,或府、或仰、或蹲、或立、或卧、或吞、或吐,形象逼真。
麻姑山既是洞天(神仙居住的洞府,意为洞中别有天地)亦是福地。洞天福地兼而有之,国内罕见。相传,古时麻姑女于丹霞山隐居修道,功得圆满成仙升飞;汉昭帝时(前86–74)亦有仙人浮邱公及****王、郭二仙在此炼丹修道,在山上还遗有丹井和飞仙台;东晋时葛洪又来此山设炉炼丹,整理阐术道教理论,将麻姑写入《神仙传》遗留后世。唐开元年间(713–741)道士邓紫阳修道于麻姑山,曾应玄宗诏入大同殿修功德,佐玄宗退西戌兵,深得皇上赏识。邓紫阳回山后,皇命兴建麻姑庙,赐号“仙都观”。开元二十七年(739)仙都观落成,供奉麻姑神像。麻姑仙女她一手托仙桃寿酒(寓意麻姑献寿),一手撒米成丹(寓意赐福人间)。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人称颜鲁公)在任抚州刺史时,多次登游麻姑山仙坛。大历六年(771)4月,颜氏书兴大发,挥笔写下记述麻姑仙女和仙人王方平在麻姑山蔡经家里相会的神话故事,及麻姑山道人邓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2紫阳奏立麻姑庙经过的楷书字碑《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筒称《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刚健浑厚,开阔雄壮,布局充实,大势磅礴,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八十年代以来,碧涛庵、垂玉亭、龙门桥、观瀑亭等名胜古迹得到了修缮,玉练双飞、垂瀑三叠、神功泉、半月泉等自然景观也得到了保护和装点。并修建了160余米长的现代书法碑廊,碑廊内陈列着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新家坡、日本等地的名家作品,真、草、篆风格各异。被誉为“天下第一楷书”的颜真卿《麻姑山仙坛记》碑竖立在碑廊****,它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块丰碑。
特产麻姑酒、麻姑米、麻姑茶叶历代皆为贡品。
-----------------------------------------------------------------------------------------
麻姑山传说之一(姐妹梳髻定居所,麻姑天助留丹霞)
麻姑山,古时叫丹霞山,山上终年紫霭苍岚,云遮雾绕,是神仙修炼的好地方.山上有个丹霞洞,洞中住着一位老妪,居山多年,饥食野果,渴饮酒泉.一日,老妪醉卧丹霞洞,一声霹雳惊响,半空落下三颗明珠,堕入腹内,老妪醒来,只是一梦.十月后分娩,竞一胎生下三个女儿.长女叫麻姑,二女名从姑,三女为毕姑.十八年后,三姐妹己成窈窕淑女.麻姑生性乖巧,琴棋书画,无师自通.
有一天,母女四人登上最高峰,但见云开之处,盱江、黎河蜿蜒而过.盱江东岸,隐约露出石峰一座,其状如人踞坐.再朝东南,也有一山雄峙,好不壮观.老妪对三个女儿说,你们已长大,今后要分山而居.入夜,麻姑难以入眠,于是走出洞外,仰望满天星斗.突然,半空中跃现一物,光芒四射,天边一头九色鹿口衔绵绢,奔至麻姑面前,麻姑一看,只见书曰:"麻姑恋此山,此乃麻姑山."待麻姑回头,九色鹿已无踪迹.麻姑心领神会,望空而拜.
次日,老妪同三姑至酒泉,举杯说:"今日分山而居,你们饮此酒,莫忘酒泉山上养育之
九色鹿的故事来历:在古印度恒河边,有一只美丽的鹿王,它身上的毛色由九种不同的颜色组成,非常美丽。一天,九色鹿王在恒河里奋力救起一个失足溺水者,当溺水者要报答它时,九色鹿王只是要求他保守见过自己这个秘密。
溺水者满口答应,谢恩而去。而在豪华的宫殿里,王后梦见美丽的九色鹿,她一心想用多彩的鹿皮做褥子。国王很爱妻子,就用重金昭告天下悬赏九色鹿。重金诱惑之下,那个溺水者向国王透露了秘密,并带路去猎杀九色鹿王。
九色鹿王虽有好友乌鸦的报信,终还是没有来得及避开。当它见到那个溺水者时,悲愤的眼泪有如泉涌。它用人语向国王说明了一切,被感动的国王从此下令不许任何人伤害、捕捉九色鹿王。那个溺水者也违背诺言,受到惩罚。
或许,九色鹿王原来真的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只是因为人的贪婪,而灭绝了。当我们去看这幅壁画,是不是能感觉到艺术的这种穿越的力量,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九色鹿王,而是人的本来的善良。
扩展资料:
《九色鹿经图》描绘了故事的八个情节部分:救人、溺水者行礼、国王与王后、溺水者告密、捕鹿途中、休息的九色鹿、溺水者指鹿、九色鹿的陈述。
画者在处理这些情节时,摒弃了传统的依序式安排,而是将故事的高潮即“九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2色鹿的陈述”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充分考虑到壁画给观者视野带来的冲击力产生于一瞬间,首先用最有力度的画面吸引观者的注意力,然后再使其依次寻找情节阅读理解整个故事。
美丽的九色鹿在茫茫戈壁孤立千年,终为今人留存下艺术史珍贵的一页。 为了要突出“九色鹿的陈述”这一情节,画作的两侧画面在构图上都是向中间呈现出一定的倾斜,而其中的人物、车马、山水背景,包括九色鹿本身的动作都引导观者将目光集中在中心区域上。
虽为九色,画家却用白色作为鹿的主色,再用石绿、赭石在鹿身上点彩示其九色,所以整体上,鹿的白与国王的黑马形成强烈的对比,而国王与马表现出的姿态多样和富有动态又与九色鹿的纯净安详相衬托,使画面张力十足。
画家使用的这些矿物质颜色,在中国画中被称为“石色”。这种颜色的特点是覆盖性极强,色彩感觉饱满而纯正。黑白两种主色的沉重,加之构图中河流山川,人物飘带的灵动,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九色鹿经图》都是一幅让人心仪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敦煌九色鹿经图 无声讲述着人类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