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修建长城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6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周代。当时周宣王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袭曾修建了列城和烽火台。公元前7世纪,许多诸侯国,如齐、魏、赵、燕、秦等,都修建了自己的长城,以防邻国的人侵。公元前22l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不久,便下令开始修筑长城,把秦、燕、赵等国北部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加以增筑、扩建,筑成西起临挑东达辽东的秦长城。汉武帝时也曾数次修筑长城,用来保护河套、陇西等地以及东西往来的交通。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l年),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在各自边境修筑高大的城墙,将列城和烽火台连接起来,绵延不绝,故称长城。当时各诸侯国的国土面积大小有别,故各国的长城也互有短长。据文献记载和遗迹显示∶楚长城西起湖北竹山,跨汉水,越邓县、内乡岳山至沁阳,总长近500干米;齐长城起于今山东平阴,经泰安、莱芜、章丘、淄川、临胸、安丘、诸城,至胶南人海,总长达500干米;魏长城起自华山,沿黄河北行,长300干米;燕长城有两道,南长城长约250千米;北长城长约650干米。这些长城自成体系,互不联贯,比起秦、汉的长城,大有逊色。
秦长城西起今甘肃东部,经今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和辽宁等省、自治区、直抵鸭绿江,长达5000多干米。汉长城更长于秦长城,达l0000余干米。至今,散布在新疆至河北数省、自治区之间的汉长城烽魑遗迹仍处处可见。此后,北魏、隋朝都有修筑长城的记载。公元5~7世纪,北魏、北齐、北周相继修筑的长城各有650、l000和l500干米。公元l2世纪,金代也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至外贝加尔地区修筑长4000多千米。明代为防止元代北逸残佘势力南下侵扰,也不断地修筑北方长城。明朝修筑长城的工程延续200多年,初期修建的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达祁连山麓,全长7300多干米;中叶以后经过修缮的自山海关至嘉峪关一线的长城比较完好,便被人误为是历史上长城的起点、终点。
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及以后各朝代修建的长城长度相加超过50000干米。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修筑长城的工程之巨大,确实惊人,仅以明代修筑的长城估算,需用砖石5000万立方米,土方一亿五干万立方米。如用来铺筑宽l0米、厚35厘米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两周有佘。历代为修筑长城动用的劳动力数量也十分可观。据历史文献记载∶秦代修长械除动用三十至五十万军队外,还征用民夫四五十万人,多时达到一百五十万人。北齐为修长城一次征发民夫一百八十万人。隋史中也有多次征发民夫数万、数十万乃至百万人修长城的记载。
复杂的地形、奇特的结构
长城作为防御工程,它翻山越岭,穿沙漠,过草原,越绝壁,跨河流,其所经之处地形之复杂,所用结构之奇特,在古代建筑工程史上可谓一大奇观。在沙漠地区,干里流沙,缺少砖石,汉长城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和红柳,分修筑充分发挥砾石抗压性能和柳枝的牵拉性能,这两种材料结合砌筑的城体非常坚固,经历两干多年风沙雨雪的冲击,不少地段仍屹立高达数米。在西北黄土高原地区,长城大多用夯土夯筑或土坯垒砌,其坚固程度不亚于砖石。如甘肃的嘉峪关长城墙体,修筑时专门从关西十多公里的黑山挖运黄土,夯筑时使夯口相互咬实,这种墙体土质结合密实,墙体不易变形裂缝。明代修筑长城以用砖、石砌筑和用砖石混合砌筑为主。墙身表面用条石或砖块砌筑,用白灰浆填缝,平整严实,草根、树根很难在缝中生长,墙顶有排水沟,排除雨水保护墙身。
长城在重要的道口、险峻山口、山海交接处设置关城,既可交通,又可防守。在跨越河流的地方,长城下设水关,使河水通过。出于防守的需要,在城身上每隔不远处建有突出的墙台,便于左右射击靠近墙体之敌;相隔一定距离又有敌楼,用来存放武器、粮草和供守卒居住,战时又可用作掩体。在长城沿线还建有独立的烽熔、烽台,用于在有敌来犯时,举火燃烟,传递信息。
长城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自从长城开始修建以来,在长城内外,就演出了许多壮丽的历史活剧。许多惊心动魄的伟大战役就在这里发生,许多改朝换代事都与固守长城的得失有关,可以说大郭中国历史都是在长城内外写就。随着长城内外著名战例的发生,也涌现姑了不少著名人物,包括许多军事家和政治
蒙,大大丰富了长械这座豆古建筑的文化内函。战国时代李牧在赵国主待修建长城并利葡长诫抗击匈奴侵犯,立下丰功伟绩,开创车代壁垒防御战的光辉战例,受到广大人民谢印,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在雁门关修筑斧牧洞以为纪念,至今词堂遗址尤存。
万里长城历史年表
公元(前) 干支 朝代 年号 大事记
656 乙丑 楚 楚成王十六年 鲁僖公四年,……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完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春秋左转正义》
楚盛周衰,控霸南土,欲争强中国,多筑列城于北方,以逼华夏,故号此城为万城,或作方城。
《水经注·汶水》
叶,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
《汉书地理志》
557 甲辰 楚 楚康王三年 夏六月,晋荀偃、栾黡帅师伐楚,以报宋杨梁之役,楚公子格帅师及晋师战于湛阪。楚败绩,晋师遂侵方城之外。
《春秋左传正义》
555 丙午 齐 鲁襄公十八年 晋侯沈玉济河,会于鲁济,寻溴梁之盟,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平阴,齐地也,在济北卢县故城西南十里。平阴城南有长城,东至海,西至济河,道所由名,防门去平阴三里,齐侯堑防门,即此。
《水经注·济水》
409 壬申 秦 秦简公六年 堑洛,城重泉。
《史记·秦本纪》
404 丁丑 齐 齐康公元年 韩景子、赵列侯及晋师伐齐,入长城。
《水经注·汶水》
369 壬子 赵成侯六年 中山筑长城。
《史记·赵世家》
361 庚申 魏 魏惠王九年 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
《史记·秦本纪》
华州《禹贡》雍州之城,……春秋时为秦晋界邑。长城在州东七十二里,或说秦晋分境祠华岳,故筑长城……《史记》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今州东南三里魏长城是也。
《元和郡县志》
358 癸亥 魏 魏惠王十二年 龙贾率师筑长城于西边。自亥谷以南,郑所城。
《水经注·济水》
卷有长城,经阳武到密。
《后汉书·郡国志》
351 庚午 魏 魏惠王十九年 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
《史记·魏世家》
351 庚午 齐 梁惠成王二十年齐威王六年 齐筑防以为长城。
《水经注·汶水》
333 戊子 赵 赵肃侯十七年 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史记·赵世家》
319~301 齐 齐宣王元年~十九年间 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史记·楚世家》
泰山西有长城,缘河经泰山余一千里,至琅邪台入海。《史记·苏秦列传》
311 庚戌 燕 燕昭王元年 张仪游说燕昭王:今大王不事秦,秦下甲云中、九原,驱赵而攻燕,则易水、长城非大王之有。
《史记·张仪列传》
易水又东屈关门城西南,即燕之长城门也。
《水经注·易水》
307 甲寅 赵 赵武灵王十九年 召楼缓谋曰:我先王,因世之变,以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
《史记·赵世家》
300 辛酉 赵 赵武灵王二十六年 赵武灵王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
《史记·匈奴列传》
299 壬戌 楚 楚怀王三十年 秦使将军
1.居庸关
居庸关是位于北京昌平县北,距北京市区约50公里的一座关隘,关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深谷中,为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长城沿途的险要关口,旧称军都关。关隘两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峦间花木葱茏,犹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在居庸关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建于元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的全用汉白玉砌成的“云台”,雕刻异常精美。现存“云台”高9.5米,东西长26.84米,南北长17.57米。台顶四周设有石护栏和用以排除积水的龙头。台座中间,南北向开一券门,其券洞为半五角形折角拱券,中可通马车。券洞及券面雕有卷吐花、迦楼罗(金翅鸟)、大龙神等造像,洞内两壁刻四大天王造像和《陀罗尼经咒》、《造塔功德记》。而这部经文和表记则是以梵、藏、汉、西夏、维吾尔、八思巴六种文字题刻。券顶正面雕以曼陀罗纹五撰,两侧斜面雕造形生动的尘佛10尊,而佛与佛之间则饰以小佛像,以实其间,其数量有千尊之多。造像表情生动,雕工精美,实为元代雕刻中的稀有之物。
2.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处的山海关区,与首都北京相距300余公里,又称之为“榆关”或“渝关”,为我国明代万里长城东部的重要关隘。万里长城沿燕山山脉蜿蜒绵亘而下,绕经角山,与大海相接,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即成为险要关隘,因城楼题额“天下第一关”而又名“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筑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山海关城位于山、海之间约8公里的夹道之间,由七座城堡、十大关隘和万里长城上众多的敌台、墩台组建而成,将山、海、关融成一体。关城为四方形,设四门:东门镇远,西门迎思,南门望洋,北门威远。门上均筑城楼,城楼雄踞关上,巍然矗立,环城一条宽17米,深8米的护城河,城的中心位置筑有钟鼓楼。现存的“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关口是高12米的长方形城台,东西朝向,往东为关外,西为关内,南北连接长城。城台上筑有两层重檐九脊布瓦顶的城楼,楼上有块“天下第一关”的巨匾,系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时进士肖显所写。
离山海关城南4公里处,是今天万里长城遗址之首,因龙头在此深入大海,所以得名“老龙头”。
3.娘子关
娘子关,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雄踞于晋冀两省的交界处,为三晋东面的门户和交通的咽喉,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素有天险之称,是大行山上一个著名的关隘。
娘子关的城堡,背依高接云天的嵯峨绵山,面临涧壁如削的万丈深峪,山腰的垣堞,随山势蜿蜒,桃河环绕其西北,曲折奔流,真是“襟山带水,金城汤池”,整个关城两翼是依山势蜿蜒起伏的长城,这里的长城,历史上成为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天然屏障,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十分险要。
现在所存的关城,是明代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所筑,有关门两座,外城门为砖券门洞,上为平台。城门顶上有“直隶娘子关”几个字。平台,是为了检阅士兵望敌情而筑。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城门上方为“京畿藩屏”四个大字。关外古道,曲折起伏绵延,这就是著名的燕赵古道。
4.雁门关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
雁门关又名西径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腰,与宁武关和偏关合称三关。现存关城为明初所建,是长城要口之一,古人称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祟第一关”。
5.平型关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151年)修筑,位于繁峙、灵丘两县交界处。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危岩突起。一条峡谷山路,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城虎踞平型岭上,呈正方形,周长3000余米,城楼巍巍,高约8米,南北各置一门,原皆有瓮城,现仅存北瓮城。城内正中有过街楼。旧曾设显赫的武衙门,现改建民房。城东2.5公里处为关门,门洞内置一块大型巨石碑,上镌“平型岭”三个大字,字体雄健峭拔,真谓峻岭雄关。城南面东西高处,各设烽火台一座,远远可见。城北有大郎城,传为宋将杨延昭镇驻之地,堡痕历历可辨。平型关因抗日战争时期的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此地北桥沟一带伏击日本侵略军坂垣师团二十一旅,消灭日军数千人而名扬中外。
6.宁武关
宁武关,在今宁武县城区。始建于明代中期,为历史上著名的山西“三关”(偏关、雁门、宁武关)之一。
据史料记载,宁武关于明成化三年(1467)建成,为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隘,地势险要。因其地处“三关”中路,素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作用。故《边防考》上说:“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现存关城旧址范围分西关和东关两部分,城墙依山势而建,十分壮观。据史书记载,明弘治十一年(1498)扩城七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城墙砌砖,周长3567米。城中鼓楼为宁武关代表性建筑。周围烽火台峙立,气势雄伟。
明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为东进北京,在“宁武关”与明军进行了一场争夺战,史称“宁武关之战”,击败镇守雁门关的三关总兵周遇吉,为夺取北京扫清了障碍。今在宁武恢河东岸,仍有周遇吉之墓,为砖石所筑。
传说宁武由凤凰所变,故有“凤凰城”之称,遇敌侵犯可神奇地飞走。但见城池犹如凤身,城北华盖山护城墩酷似凤首,东西延伸的两堡俨然凤翅,南城之迎薰楼,正如高翘的凤尾。雄居城中的鼓楼,堪称凤凰的心脏,使人产生美妙的联想。
宁武关鼓楼,位于今宁武县城人民大街,平面布局基本呈正方形,外观为三层三檐九背重檐歇山顶,下置砖石所券十字穿心洞底座,通高30余米,气势宏伟。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的紫荆岭上,关也因此而得名。它是内长城的重要隘口之一,因身居倒马关、居庸关之间,故明代合称其为“内三关”。
关门额上嵌石匾一方,横书“紫荆关”三字。门前有营房、庙宇各一座。这些建筑虽已塌毁,但遗址尚清晰可辨。关门内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全程10公里,纵深2.5公里余,均系羊肠路。
紫荆关主城分东西两部分,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设文武衙门,西城为屯兵之所。关城东、西、南墙外有墙,形成环抱于主城外的三座小城池。紫荆关共有城门9座、水门4座、战台19处。雄关壮丽,地势险要。紫荆关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古代军用水井、碾盘,仍保存完好;古栈道至今清晰可辨。
紫荆关素有“畿南第一雄关”之称,曾经历大小战争130多次。清康熙皇帝两次驻跸紫荆关,题有“天子阅武”石碑 。
8.武胜关
中国古代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重要隘口,古称直辕,与平靖关、九里关合称“义阳(信阳古名)三关”,今存部分古代建筑。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南35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南锁鄂州,北屏中原,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胜关古称大隧隘道(一说直辕隘道)。南朝齐称武阳关。唐称礼山关,后复称武阳关。清始称武胜关。与东之九里关,西之平靖关,合称义阳(今信阳)三关。武胜关地处险□,附近山峦交错,群峰环结,关城以山为障,凿山成隘,古以 “车不能方轨,马不能并骑”形容其险。历来为南北抗衡之地,行师必由之道。南北朝时期,梁、魏为取得关隘要道的控制权,曾在三关相持,反复争夺数十年。南宋开庆元年(1259),忽必烈率军渡淮河,攻大胜关,宋军凭关据守,攻不得克,后因戍兵弃关南逃,方越关南下直取鄂州(今湖北武昌),逼南宋求和,结“鄂州之盟”。今有京广铁路经此。
9.嘉峪关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南隅、嘉峪山东南麓,为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关城始建于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关”之誉。现关城内外遗存部分多为清代所建。嘉峪关依山而筑,居高凭险,自古为东西交通要冲。
嘉峪关南有绵亘千里的祁连山雪峰,北有龙首山和马鬃山,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秦汉以来的历代王朝都在这里派兵驻防。“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楼阁高耸,巍峨壮观,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名动天下。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留下了许多古迹和珍贵的文物:古拙粗犷的黑山石刻画像、反映魏晋时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的新城魏晋壁画砖画墓、以及我国第一座全面、系统展示长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长城博物馆等。古老的丝路文化、皑皑冰川和茫茫戈壁共同构成了当地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嘉峪关城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嘉峪关的修建,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于是演绎出了定城砖、冰道运石、山羊驮砖、击石燕鸣等动人故事。
10.函谷关
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7a64e4b893e5b19e338古道”,紧靠黄河岸边。因关在峡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国军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1944年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的“函谷关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函谷关不仅是一处军事重地,而且是古代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要点。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鸡鸣狗盗”、“公孙白马”、“唐玄宗改元”等历史故事和传说,唐太宗、唐玄宗、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司马光等历史名人志士临关吟诗作赋,流传至今的有100余篇
长城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据说当时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不过,长城并不能达到完全防止异族入侵的效果。因为长城完成之后,北方异族依然常跨越长城,偷袭中国边境的村落,抢夺农作物或家畜。
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见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长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颇不相同。汉代以泥和芦苇修筑长城。长城体积也各不相同,以居庸关一带来说,高约8.5公尺,下部宽8.5公尺,上部宽约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当于城楼),高约12.3公尺,多数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则置两、三重。
长城东段经过山地或丘陵地,古称「堑山堙古」、「用险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伟;中段、西段都在干燥区域,人烟稀少,仅色荒凉。如果登临其间的雁门关、居庸关、古北口或山海关,遥望我国山川的伟大形势,将令人叹服先民开疆拓土的艰难,而激起无限的壮志雄心
希望采纳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秦始皇正徵发八十万民工修筑万里长城。官府到处抓人去当民工,被抓去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地修筑长城,不知累死了多少。
苏州有个书生叫范喜良,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他不得不四处躲藏。有一天,他逃到了孟家花园,无意中遇到了孟姜女。孟姜女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把范喜良藏了起来。两位老人很喜欢范喜良,就把孟姜女许配给他作了妻子。
新婚不到三天,范喜良就被公差抓去修长城了。孟姜女哭得像泪人似的,苦苦地等待丈夫归来。半年过去了,关于范喜良一点消息也没有。此时已是深秋季节,北风四起,芦花泛白,天气一天比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8一天冷了。孟姜女想起丈夫远在北方修长城,一定十分寒冷,就亲手缝制了寒衣,启程上路,下定决心要到万里长城去寻找范喜良。
一路上,孟姜女不知经历了多少艰难,吃了多少苦,才来到了长城脚下。谁知修长城的民工告诉她,范喜良已经死了,尸骨被填进了城墙里。听到这个令人心碎的消息,孟姜女只觉得天昏地暗,一下子昏倒在地,醒来后,她伤心地痛哭起来,只哭得天愁地惨,日月无光。不知哭了多久,忽听得天摇地动般地一声巨响,长城崩塌了几十里,露出了数不清的尸骨。孟姜女咬破手指,把血滴在一具具的尸骨上,她心里暗暗祷告:如果是丈夫的尸骨,血就渗进骨头,如果不是,血就会流向四方。终于,孟姜女用这种方法找到了范喜良的尸骨。她抱着这堆白骨,又伤心地痛哭起来。
秦始皇看到孟姜女很美丽,想逼她做妃子。孟姜女假意答应了他,但要求秦始皇先办三件事:请和尚给范喜良念四十九天经,然后把他好好地埋葬;秦始皇要亲自率文武大臣哭祭范喜良;埋葬范喜良后,孟姜女要去游山玩水,三天以后才能成亲。秦始皇只得答应了孟姜女的要求。三件事办完以后,孟姜女把秦始皇痛骂了一顿,然后纵身跳进了波涛滚滚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