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东南之主、洋务之父、湘军之父的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但是他很刻苦。有一天晚上,家中溜进来一个贼。那贼本打算在曾国藩睡觉后行窃,但是曾国藩在背诵一篇文章,背诵了很久都没背熟。贼见曾国藩还在那里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背诵,夜深了,贼等得实在不耐烦了,跳起来就骂:“这种水平还能读什么书?”然后把曾国藩正在背诵的那篇文章从头到尾背诵了一遍,扬长而去。
贼听了几遍就能背诵的文章,而曾国藩却不会背诵,这似乎说明了曾国藩小时候确实不聪明,没什么了不起的。
曾国藩很笨,却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64在中国历史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正是凭自己的努力,弥补了其他方面的缺陷,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连毛泽东也“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多次告诫其子弟僚属:“应多看曾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札”,“曾文正家书及书札……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
曾国藩的另一成功之处是善识人才,反而观之,于人才者亦大有裨益。
一次,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很快,曾国藩召见了他们。交谈中,一人与曾相谈甚欢,一人很少说话,一人仰头看云,却偶有顶撞。出人意料的是,曾国藩并没有对与之相谈甚欢的年轻人委以重任,而是让他做了个有名无权的虚职;很少说话的那个年轻人则被派去管理钱粮马草;而那个仰头看云,偶尔顶撞曾国藩的年轻人被派去军前效力,他还再三叮嘱下属,这个年轻人要重点培养。
后来曾国藩告诉李鸿章的用人秘诀,第一个年轻人在庭院里等待的时候,便用心打量大厅的摆设,刚才交谈的时候,明显看得出来善于投入所好,由此可见,善于钻营,有才无德,不足以托付大事;第二个年轻人遇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沉稳有余,魄力不足,只能做一个刀笔吏;最后一个年轻人,在庭院里等待了那么长的时间,却不焦不躁,竟然还有心情仰观浮云,就这一份从容淡定便是少有的大将风度,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显贵他能不卑不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很有见地,这是少有的人才。
那个仰头看云的年轻人没有辜负曾国藩的厚望,在后来的一系列征战中迅速脱颖而出,受到军政两界的关注,他便是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
为同业巨头做广告
日本间组公司是一家专营建筑大坝和隧道的公司,与建筑业的鹿岛、zhidao大成清水、大林、竹中等五大公司相比,实力相差很远。
间组的董事长神部满之助,经过再三思考,有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他向日本各大报社支付巨额广版告费,要求以间组公司名义做广告,同时将“五大公司”登在前面。能拿到巨款,报社自然是满口答应,“五大公司”觉得对自己有利而无害,也无异议。
于是,间组公司的名字经常与“五大公司”同时出现在报上。有人称间组公司为“第六大公司”,见了神部就笑他说“第六大公司的经理来了”。他泰然应承。
在普通人的心中,间组公司俨然就是建筑权业的第六大公司,生意越接越多。三年后,间组公司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日本第六大建筑公司。
黑 点
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张“画”,白纸中画了一个黑色圆点。
“你们看见了什么?”老师问。
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说:“只说对了极少一部分,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
只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力。成千上万的人不能突破自己,原因正在这里。
------------------------
点评:这个黑点恰似人的缺点636f7079e79fa5e98193332。盯住自己的缺点不放,你会成为一个自卑而怯懦的人;盯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你则会失去世界上所有的朋友。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金壁辉煌,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却爱书如命,买不起书,就只好向别人借来自己抄,按约定的时间归还。他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把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读。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18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到22岁时,他已读了古书2000多卷,30岁时,他读的书已达1万多卷了。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 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