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历史上刘邦为了张良不惜用美女和金银珠宝跟项羽换。刘邦视财如命,美女都是挚爱,为什么会割爱呢?原因只有一个,张良比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2美女和美酒重要多了。甚至拿出城池来换取张良。这是因为张良很重要,重要到刘邦放弃自己的爱好。
张半仙的拾履得天书
张良张子房可是外号"张半仙"的存在,那么这外号是怎么来的呢?张良在自己的写的《张子家训》中,教育家人说,自己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有特殊的仙气,因为他有过一段奇遇,这就是拾履得天书。后来得到天书就发达了。
张良本是韩国贵族,后来韩国被秦国灭了。于是就有了博浪锤刺杀秦始皇。最后失败告终,只好跑路了。逃亡的时候顾不上那么多,这时候的他一点仙气都没有。直到这么一天,遇到一个老头,挡住去路,老头把鞋子扔到桥下,张良就很气愤,但是看他花白胡须能赶上自己爸爸了就去捡了。之后,老头过分的要他把捡来的鞋子给穿上,张良此时的怒火可以燃烧整个村子了,还是忍着臭味给老头穿上了。但是一看都忍了这么久看看他想干嘛,还是忍了吧。老头穿上鞋子说5天之后,你来,我有东西给你。
张良因为比老头来的晚,老头说你5天之后再来吧。第二次还是晚了。第三次,老头给了张良一本天书,张良打开一看《太公兵法》。老头说有了此书,你以后就能纵横天下了。太公兵法,传说是姜太公传下来的。这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张良刚要感谢,老头就消失了。
神话背后真相是什么
这个老头是谁那?是黄石公,他历史有记载,《史记刘候世家》里面说到过此人。本来是秦末汉初的人,之后下海捕鱼,并不是仙人。这个太公兵法,也是战国人写的,是很普通的兵法。
真相的猜测,张良逃脱别人追杀,逃到黄石公那里,俩人很投机(或者认识),黄石公就把这本《太公兵法》给他了。那个时代的文字传播很不容易,张良看了如获至宝。黄石公已经不在了,故事只有张良自己说的算了。
这件事情经过是怎么样的,都是张良说的。说白了是推销自己,是一个自我包装的故事。我看过神仙的书,你说我牛不牛。直接就和其他"凡夫俗子"拉开距离,从而得到重用。
太公兵法有神秘力量么?
张良本身是战略家,几乎没有实际排兵布阵。后续的具体打仗任务是由韩信负责的。张良实际指挥的战斗基本都输了。
你看诸葛亮是刘备的谋士,刘伯温是朱元璋身边的,很多谋士都被神化了。往往掌握最高权力身边都有几个被神化的谋士。皇上号称天子,他是上天的儿子,从神学上解决了权力合法性的问题。
君权神授,那么想造反的,也需要这个合法性,证明我是合理的。于是乎,上天的神仙的帮助,我的合法性也得到一定合理性。张良也是适用了当前的情况。二是老百姓对神仙的向往,对神仙的渴望。善良的神仙改变我们自己的生活。符合各方面的利益,大家也愿意捧场,于张良这个半仙的传说才越传越广。
张良曾经要刺杀秦始皇,矢败zhidao后,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见到一位老翁,老翁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情愿将鞋捡上来并给老翁穿上。老回翁让他5天之后再到这里来。2个5天后,张良都没有赶到老翁之前来到此处。第答3个5天后,张良终于在老翁来之前来到桥上。老翁交给张良一本书。张良读了之后,当上了刘邦的高级参谋。
张良曾经要刺杀秦始皇,矢败后,潜藏在下百邳。有一天,张良见到一位老翁,老翁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度张良很不情愿将鞋捡上来并给老翁穿上。老翁让他5天之后再到这里来。2个5天后,张良都没有赶到老翁之前来到此知处。第3个5天后,张良道终于在老翁来之前来到桥上。老翁交给张良一本书。张良读了之后,当上了刘邦的高级参谋。
故事版给我们的启示:
拜师学艺,一定要虚心,态度诚恳,百分百尊重老师,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师傅的真诚权相授!
张良曾经要刺杀秦始皇,矢败后,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见到一位老翁,老翁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情愿将鞋捡上来并给老翁穿上。
老翁让他5天之后再到这里来。2个5天后,张良都没有赶到老翁之前来到此处。第3个5天后,张良终于在老翁来之前来到桥上。老翁交给张良一本书。张良读了之后,当上了刘邦的高级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6参谋。
张良先辈在韩国首都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力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季父项伯,使得刘邦顺利脱身。凭借出色的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
扩展资料:
刘邦称帝后,曾问群臣自己为何得天下。高起、王陵都称赞他是因为大仁大义。刘邦道:“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并认为,自己能任用张良、萧何、韩信三人,因此得天下。
相传汉相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后,即寻其师黄石公居住的通城县张师山(张良老师隐居之山命名为张师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西北)。张良在张师山相距约50公里处访得一风景宜人的黄袍山隐居下来(黄袍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东南)。
张良并修建了“良山道观”,在道观不远处创办了“伐桂书院”,以授当地孩子文字。伐桂书院遗址位于湖北省通城县黄袍山大埚山谷中,伐桂书院古石碑仍存。黄袍山后人为了纪念张良,为其修建了圮桥和石墓。
明清时期有一帝王访此山,亲书“圮直德眙”,以纪念这位汉朝时期的智相。“圯直德眙”古匾现高挂于通城县黄袍山大埚的黄庭坚故居“鲁直第”的侧堂之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