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一、鲁迅
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二、居里夫人——玛妮雅
玛妮雅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 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
三、万斯同
万斯同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但他小时候也是个顽皮的孩子。而且曾经因为贪玩被家中客人们批评,丢了面子,于是他一怒之下掀翻了客人们的桌子,因此被父亲关进书屋。
万斯同起初非常生气,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这样,后来他闭门思过,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发奋读书。一年过去了,父亲原谅了他,他也读遍了书屋中的书籍,知道了父亲的用心良苦、理解了父亲。
四、诸葛亮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
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
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
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
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五、黄侃误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e5a48de588b67a64337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
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1、毛主席——读书不知疲倦的人
毛泽东爱读书,他的一生,生活在人不离书,书不离人的环境中。
中南海的丰泽园是毛泽东主席建国以后一直到逝世这27年间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那里的菊香书屋有一个大房间,是毛泽东主席的存书处。屋里并排放着36个大书橱,里面装满了经、史、子、集之类的线装古籍,还有中外的哲、经、史、文学、艺术、科技之类的图书和报刊。
毛主席的起居室,除了一张饭桌以外,西北两面墙也放着5个大书架,里面摆着马、恩、列、斯全集,线装的二十四史,还有其他书籍。
毛主席睡觉的木板床很宽大,一半放行李,一半放书籍,这样可以让他临睡前一翻身就能拿到他想读的书。“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毛主席的读书方法。每次离京外出开会、调查研究、甚至生病体养,临走前,他就自己开出一大张书目,让工作人员给他选好书用大箱子装好。在旅途中他还要向当地借书读。1958年在成都开了20天会,从北京带去的书不算,光在成都借阅的书,等到归还时就装了整整一个吉普车。
日理万机,要读书就得见缝插针,争分夺秒。
毛主席的每顿饭,总是让工作人员多次提醒以后才吃的。常常是饭菜端上来,他不吃,凉了只好端回厨房再重热,有时要热上三四遍。
2、孙中山——不读书便无以生活
孙中山先生一生酷爱读书,他有每天都读些书的习惯,许多人都十分钦佩他“手不释卷”的苦读精神,称他为“无不博览的表率”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先生到了日本,他随身带着6只皮箱。日本刑警认为孙中山这次来日本一定带了他的刑警发现,箱子里装的全是书,非常惊讶,只得据实向上级报告:中山先生的6只皮箱装的不是美钞银元,而是书。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奋斗,以书为伴,读书成了他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徐特立——活到老学到老
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长沙人。中无产阶级教育事业,早年曾创办长沙师范学校、长沙女子师范学校。著有《徐特立教1919年,徐特立去法国勤工俭学的时候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5,已经43岁了。临行前,亲戚朋友劝阻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什么何必非跑到法国去,又当学徒,又当学生呢?”
徐特立回答说:“你们认为年纪大的人就不用学习了,这是不对的。年纪大的人大多数在社会上有些权柄,如果都不学习,不增进新的学识,那么,社会就会受害不少……”有的亲友不解地问:“你现在不是已经很有学识了吗?”徐特立摇摇头,笑着说:“我现有的学识还大大不够用,今年我四十三岁,如果到了六十岁的时候,学识还跟现在一样,那中间的十七年不是白过了吗?那时候再后悔可就晚了
就这样,徐特立来到了法国。当时,他英语只会拼读,法文一字不懂,有人怀疑他学不了法文。徐特立却很有信心地说:“我今年四十三岁,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学三百六十五个字,七年可学两千五百多字,到了五十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假若一天学两个字,到了四十六岁半,就可以学通法文。我尽管笨,断没有一天学一两个字也学不会的。”
徐特立70多岁的时候,仍然感到学习新知识的重要,他还制定了一个20年的学习计划。
有关读书的三个名人事例如下:
1、鲁迅的“跳读”法:鲁迅先生认为:“如果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不管到多久都不懂的,直接跳过去向前进,反而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2、老舍的“印象”法: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的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3、华罗庚的“厚薄”法: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
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扩展资料:
1、毛姆的“乐趣”读书法:英国作家毛姆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7a64e58685e5aeb9335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一天都有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热情。”
2、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
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力提高学习的效率。
3、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参考资料:名人读书经验-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