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冰心奶奶的故事
作者: 来源: 2003-12-11 14:13:53
1900年10月5日的夜晚,月光如水,万籁俱寂。子夜时分,福州隆普营谢家宅里突然传出婴儿的呱呱哭声,那就是冰心来到人世间的第一声啼哭。
冰心自幼聪慧好学,特别喜欢听故事。为了鼓励她用心学习,当时担任她家塾督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等讲完一段,舅舅总是再讲一回。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可是,舅舅晚上常常有事,不能给她讲"三国",有时竟停了好几天,这可把小冰心急坏了。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这时她才7岁。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有时,居然被她蒙对了。这样,她慢慢地理解一些书的内容了,她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国演义》,又找来《水浒》、《聊斋志异》…… 母亲见她手不释卷,怕她年纪过小,这样用功会伤了脑子,便竭力劝她出去玩,她不肯。母亲只好把书给藏起来,可不知怎么搞的,那些书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被找了出来。
有一次,母亲让她洗澡,她就在澡房里偷看书,直到洗澡水都凉了……,母亲生气地夺她手中的《聊斋》,撕成两半,扔到墙边,小冰心望望母亲,又看看那本心爱的书,胆怯地挪到墙角,捡起那本书,又接着读了下去。这一来,倒把生气的母亲逗乐了。
冰心不但把读过的书都用心记住,还时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假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3日时父亲带她到军舰上去玩,水兵们听说这个七岁的孩子会讲"三国"的故事,就纷纷围住她,当小冰心神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众人被她那稚气的神情逗得捧腹大笑。听完故事,水兵们拉着她的手,称赞她聪明伶俐,并把他们在航行中用来消磨时光的小说包了一包,送给冰心作为"讲书"的奖品。回到家里,小冰心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包书,那都是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早期翻译的欧美名家小说,这些书令小冰心爱不释手。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大都在书后印有书目,她从书目中看到了林纾翻译的其它欧美名家小说,就按书目去寻找别的小说来读,于是,她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
十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她对唐诗抱有兴趣,很快就能背诵许多有名的诗篇,并开始学做对联。有一回,老师刚说:"鸡唱晓"。她就脱口而出:"鸟鸣春"。老师一愣又说:"榴花照眼红"。她略思片刻,便从容应道:"柳絮笼衣白"。这可把老师乐坏了,连连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榴花照眼红'只是描写了石榴花开的景象,只是静物,而'柳絮笼衣白'除了柳絮飘扬的景象外,还出现人物"。
祖父谢銮思见冰心很有出息,从心里感到欣慰,但从不当面夸她。一天晚上,祖父对她讲起了贫寒的家世。原来谢家先辈世居福建长乐横岭,清朝末年,冰心的曾祖父为灾患所迫,来到福州学裁缝谋生。一年春节,曾祖父去收工钱,因不识字被人赖了帐,两手空空地回家来。正等米下锅的曾祖母闻讯,一声不吭,含泪走了出去。等到曾祖父去找她时,她正要在墙角的树上自缢,曾祖父救下了她,俩人抱头痛哭。他们在寒风中跪下对天立誓,将来如蒙天赐一个儿子,拼死拼活也要让他读书识字,好替父亲记帐、要帐。他们一连生了五胎,才得了个儿子,夫妻俩克勤克俭,终于让谢銮思成为谢家第一个读书人,而四个女儿却因家里贫穷不能读书。 说到这里,祖父抚摸着小冰心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啊!" 小冰心张大眼睛,久久地望着祖父。那个夜晚,祖父那期盼的眼神,那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烙进了她的心里。
1、冰心读书的故事。
冰心家塾启蒙学习期间,已接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7岁即读过《三国演义》、《水浒》等。与此同时,还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说部丛书”,其中就有英国著名作家迭更斯的《块肉余生述》等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
在读《块肉余生述》时,当可怜的大卫,从虐-待他的店主出走,去投奔他的姨婆,旅途中饥饿交迫的时候,冰心一边流泪,一边扮着手里母亲给她当点心的小面包,一块一块地往嘴里塞,以证明并体会自己是幸福的!
2、父亲教育冰心。
曾经在一个夏天的黄昏,冰心随父亲在海边散步,在沙滩,面对海面夕阳下的满天红霞,冰心要父亲谈谈烟台的海。
这时,父亲告诉小女儿:中国北方海岸好看的港湾多的是,比如威海卫、大连、青岛,都是很美的,但都被外国人占领了,“都不是我们中国人的”,“只有烟台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幼小冰心的心灵.
3、冰心克服病痛的故事。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
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
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
4、冰心与祖父的故事。
祖父谢銮思见e69da5e887aa7a64361冰心很有出息,从心里感到欣慰,但从不当面夸她。一天晚上,祖父对她讲起了贫寒的家世。原来谢家先辈世居福建长乐横岭,清朝末年,冰心的曾祖父为灾患所迫,来到福州学裁缝谋生。一年春节,曾祖父去收工钱,因不识字被人赖了帐,两手空空地回家来。
正等米下锅的曾祖母闻讯,一声不吭,含泪走了出去。等到曾祖父去找她时,她正要在墙角的树上自缢,曾祖父救下了她,俩人抱头痛哭。他们在寒风中跪下对天立誓,将来如蒙天赐一个儿子,拼死拼活也要让他读书识字,好替父亲记帐、要帐。他们一连生了五胎,才得了个儿子。
夫妻俩克勤克俭,终于让谢銮思成为谢家第一个读书人,而四个女儿却因家里贫穷不能读书。 说到这里,祖父抚摸着小冰心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啊!“ 小冰心张大眼睛,久久地望着祖父。那个夜晚,祖父那期盼的眼神,那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烙进了她的心里。
5、冰心与圣经
1913年,全家迁居北京。1914年秋,冰心考入基督教公理会开办的贝满女子中学。正是在这里,冰心系统地学习了《圣经》,而且《圣经》课和英文的成绩是最好的。冰心回忆道:“我们的《圣经》课已从《旧约》读到了《新约》,我从《福音》书里了解了耶稣基督这个‘人’。
我看到一个穷苦木匠家庭的私生子,竟然能有那么多信从他的人,而且因为宣传‘爱人如己’,而被残酷地钉在十字架上,这个形象是可敬的。”此时冰心并没有信仰,在她心目中,耶稣是人子不是神子。
扩展资料: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世纪老人"。
参考资料:
冰心 百度百科
1、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2、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现代女作家、散文家。
3、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1《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4、残雪,原名邓小华。祖籍湖南耒阳,1953年5月30日生于生于长沙。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人物。残雪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
5、迟子建,1964年出生,黑龙江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雾月牛栏》、《白银那》、《光明在低头的一瞬》、《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曾荣获‘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
6、张洁(1937- ),祖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当代著名女作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78年开始文学创作。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位年逾百岁的日本老妪,银发迎风,眼神深邃而安详,坐在手推轮椅车上,
从电视机屏幕上向我走来。她们要从此刻出发,去周游世界,她们要看一看,她
们所经历的这一个血雨腥风的世纪,今天是个什么样子。
她们曾经是不能出门的,或是只能随军慰安的。她们现在的举动,吸引了全
世界许多目光。要知道,与她们同岁的许多显赫人物,早已灰飞烟灭。世界不说,
但世界在看……
今天早上我正洗脸,听见女儿失声叫嚷:妈妈,冰心!冰心奶奶逝世,会不
会是真的?
是真的。我必须对孩子说:这是自然。
孩子不同意,说是医治无效。我只得绕弯,说到我的外婆。向女儿解释,外
婆八十五岁逝世,也是寿终正寝,就是人活到没有力气了,就永远地睡,永远地
睡,像树叶睡在地上那样。
孩子变得高兴起来,虽然我并没有跟她说,她所喜欢的冰心的书籍,是冰心
留在时间树上的果实。
那几位日本老妪周游世界是否已经返回?
冰心从福建出发,到了中国许多地方,横渡过太平洋,在美国慰冰湖暂住,
然后在北京停驻。她看见过风、雨、雷、电。她经历过战争、和平、动荡、安宁。
她在海上恋爱,在教堂的钟声中举行婚礼。她生育孩子。她赶赴母亲的丧礼,也
要赶赴父亲的丧礼。她得知她的同学、同乡也是才女的林徽因在北京、在离她不
太远的医院病逝。她目送她的丈夫吴文藻远离人世。偶尔她和她的孙子孙女们在
花园里,共享天伦之乐。她最后去医院。在医院的时候,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5一个世纪到达它的末尾。
一个世纪的人,都注意到这个老人的生命力。她的笔尖在白色的纸张上落下,如
同优美的舞蹈的足尖,一个生命从世界上走过,把她对世界的热爱、希望以及祝
愿,全表现在舞蹈的过程和舞韵里。
她最后只问她自己:我的家在哪里?
她在仿佛中回到中剪子巷,她的童年,和美、温馨、充满了爱。那是一个人
的出发之所。一个人对世界最初的好感,也是持久和深刻的。
一个人出发的时候,就一直在返回。人是一种返回家园的动物。
这个世纪的所有出发者,没有不在路途为风、雨、雷、电所苦的,数以万计
的离家者死于战火,数以万计的居家者殁于灾荒。人类是那么无助、绝望,人类
对世界发问着,世界却沉默不语。
冰心是那少数的向人自身发问的人之一。自始至终。但不是完全的基督式的
自我忏悔,虽然基督之家无疑给予冰心潜移默化。一个女性在这个世纪的自我发
问,并不需要更多忏悔,正如同战场上的护士,她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痛恨自己,
她要自己给予伤病者更多的爱,她像母亲一般怀疑自己是否爱得还不够,这爱何
以不能与死亡匹敌。冰心的自我发问,就是这种动人的发问,因此她的每一行文
字,都是爱的闪耀,凝聚着女性温婉、深沉、宽容,如大海一般对人生苦难的理
解与承担。
只有同样作为这个世纪人类苦难亲历者的巴金,才最深刻地明白冰心对于我
们这个世纪的意义,他说,有冰心大姐在,如同黑暗中有指引方向的明灯。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
冰心的意义不仅在文字之中,因为这些文字记录了一个苦难世纪中,人所能
拥有的爱心,这些文字如同一片片纯洁的冰,将恒久地润泽人类饥渴的灵魂。
冰心的意义不仅在文字之中,她个人坚强、博爱的一生,与她的文字一起,
共铸了女性文化的丰碑。这丰碑意味着女人、人本身自我救赎的能力,因为这丰
碑,我知道一个战争、灾荒最多的世纪,人,发现了自己过去所长期盲视的。
人的发现,常常是互为影响的。在冰心的周围,那些闪烁不同光芒的女性,
人们不会看不见。离冰心很远的地方,在日本,那几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老妪,
她们身上的神圣的光芒,多年过去,仍在我眼前闪动。
死,是人的自然。爱,也是人的自然。只有夭亡不是,夭亡是对人的自然的
检查。战争、灾荒及疾病,以大批人的夭亡,唤回人的爱的光芒,唤回人的有爱
的死。
冰心是这个世纪的爱和死,是双重的奇迹。
人的奇迹,将与人类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