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58文章网日期:
返回目录:故事分享
一、《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
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4,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失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小蛇吞大象”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版图再进行一系列的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货柜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1990年后,李嘉诚开始在英国发展电讯业,组建了Orange电讯公司,并在英国上市,总投资84亿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给德国电讯集团,作价1130亿港元,创下香港有史以来获利最高的交易记录。Orange是于1996年在英国上市的,换言之,李嘉诚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获利逾千亿港元,使他的资产暴升一倍。
进入2000年,李嘉诚更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即983亿港元),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榜上有名的华人。李嘉诚并多次荣获世界各地颁发的杰出企业家,还5度获得国际级着名大学颁授的荣誉博士学位。
经过20多年的“开疆辟土”,李嘉诚已拥有4间蓝筹股公司,市值高达7810亿港元,包括长江实业、和记黄埔、香港电灯及长江基建,占恒生指数两成比重。集团旗下员工超过3.1万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1999年的集团盈利高达1173亿港元。
李嘉诚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半小时的新书,了解前沿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据他自己称,除了小说,文、史、哲、科技、经济方面的书他都读。这其实是他几十年保持下来的一个习惯。
二、《马云的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办海博翻译社
马云之所以要办翻译社,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1、当时杭州很多的外贸公司,需要大量专职或兼职的外语翻译人才;2、他自己这方面的订单太多,实在忙不过来;3、当时杭州还没有一家专业的翻译机构。
很多人光有想法,从来都不会有行动。但是马云一有想法,却是马上行动。
为了维持翻译社的生存,马云开始贩卖内衣、礼品、医药等等小商品,跟许许多多的业务员一样四处推销,受尽了屈辱,受尽了白眼。整整三年,翻译社就靠着马云推销这些杂货来维持生存。1995年,翻译社开始实现赢利。
现在,海博翻译社已经成为杭州最大的专业翻译机构。虽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18.740.32%]相提并论,但是海博翻译社在马云的创业经历中也划下了重重的一笔。海博翻译社给马云最大的启示就是:永不放弃。没有钱,只要你永不放弃,你就可以取得成功。
第二次:创办中国黄页中国黄页是中国第一家网站,虽然是极其粗糙的一个网站。
网站的建立缘于马云到美国的一次经历。1995年初,马云参观了西雅图一个朋友的网络公司,亲眼见识了互联网的神奇,他马上意识到互联网在未来的巨大发展前景,马上决定回国做互联网。创业开始,马云仍然没有什么钱,所有的家当也只有6000元。于是又变卖了海博翻译社的办公家具,跟亲戚朋友四处借钱,这才凑够了80000元。再加上两个朋友的投资,一共才10万元。对于一家网络公司来说,区区10万元,实在是太寒酸了。
很多人都说,做网络公司,没个几百万上千万是玩不转的。又有人说,如今的环境跟马云创办中国黄页的时候截然不同了,那时10万可以,现在肯定不行。对于中国黄页来说,创办初期,资金也的确是最大的问题。由于开支大,业务又少,最凄惨的时候,公司银行帐户上只有200元现金。但是马云以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把营业额从0做到了几百万。
当然,后来中国黄页被杭州电信收购了。但是我以为,中国黄页在马云手里,依然是成功的。
第三次:创办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互联网史上的一次奇迹,这次奇迹是由马云和他的团队创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创业开始,钱也不多,50万,是18个人东拼西凑凑起来的。50万,是他们全部的家底。然而,就是这50万,马云却喊出了这样的宣言:我们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
1999年,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国外风险投资商疯狂给中国网络公司投钱,网络公司也是疯狂地烧钱。50万,只不过是像新浪、搜狐、网易这样大型的门户网站一笔小小的广告费而已。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每个人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来用。
8年过去了。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90后创业大军事迹分享
希财网专业的P2P投资理财导购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6平台跟大家转载一篇关于几位90后创业人物的介绍,希望跟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和对他们的支持,他们是国家的未来。
1。脸萌——郭列
把1989年出生的郭列放在90后系列似乎有那么点不太对口,不过他的团队基本上都是90后,且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他们手机里大多都有这款软件。
脸萌在移动互联网一夜爆红,今年6月就达到过千万的下载量,而对于自己的产品,郭列坦言,爆红的产品往往持久性较差,脸萌未来重点将放在社交类产品。脸萌敢于挑战腾讯这类巨头的理由,是微信没有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脸萌做的就是解决用户的社交“痛点”。而郭列的老东家正是腾讯。
2.Powerful(泡否)情趣用品店——马佳佳
本名张孟宁,1990年8月生,2008年云南省高考语文状元,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当天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创意情趣用品店powerfu而一举成名,随后在各界都有曝光率,可谓营销精英。
2014年2月15日,受邀万科演讲,放言“房地产迟早被颠覆,90后压根就不买房”,在房地产界开炮。6月27日,出任时尚传媒集团旗下《时尚COSMO》新媒体总编辑,轻松拿下媒体圈。不得不说,马佳佳是个跨界营销的天才。
而她本人也不忘“本行”,坚持在微博、微信上进行性教育答疑。写过搭讪大法,热衷调戏粉丝、言辞犀利且深谙屌丝心理。现在的Powerful三里屯旗舰店被称为“中国最美情趣用品店”。
3。伏牛堂——张天一
把湖南米粉做成品牌开到北京,这就是90后北大法学硕士张天一和几位小伙伴的伏牛堂。而和其他90后略有不同的是,他做的是餐饮行业,看似与互联网思维沾不上边,而他本人也非常排斥所谓“互联网思维”,今年4月,他写了一篇《我硕士毕业为什么卖米粉》在朋友圈被疯转——但同时他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给他们宣传带来了极大便利“在传统时代,一个人没有资本,面对强大的社会与现实,要谈自己、做自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但至少现在看起来,我们做到了”。
4. SegmentFault社区——高阳
1990年出生的高阳创立的这个程序员问答社区应该说来源于他自身对“程序”的热爱:“在我眼中,程序员就是艺术家。他们赋予二进制的0和1以感情和生命,这就是他们的创造性所在。” 现在他是中国最大规模的“黑客马拉松”的组织者,并入选了福布斯发布的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
5。礼物说——温成辉
董明珠和雷军呛声的2014(第十三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温成辉也参加了。他是APP礼物说的CEO,这个app主要从“对象”“个性”“场合”三个维度划分,帮助用户挑选礼物。
生于1993年的他是红杉资本投的最年轻的90后。7月份拿了A轮拿了数百万美金,“礼物说”现在有200万用户,4个亿的成绩。到1月份的时候,月交易额一千万,“双十二”一晚上卖了一两百万货
6。“少年不可欺”——NIKO EDWARDS团队
把他们放到CEO可能确实不合适,但这队90后不仅刷爆了朋友圈,而且让优酷土豆和陌陌的危机公关猝不及防。使用气球拍摄地球的创意制作,被优酷土豆和陌陌在伪装合作的情况下剽窃其创意,这着实是个恶劣的事件,而如果当事人还是有着明显影响力不同的两方,弱的那一方自然会受到更多关注。对于网上有关航拍地球非该团队原创的质疑,NIKO在声明中回应,他们从未声称首创,认为被剽窃的是他们的故事经过、文案和图片。
7。伟大的安妮工作室——陈安妮
生于1992年的陈安妮最近也把朋友圈刷爆了,她那条感人至深的长微博“1%的生活”最后推出的是“快看”漫画APP,微博在一天之内引起超过40万次转发,而其内容核心——即其创业开发的“快看漫画”App也在App Store里最高时冲到了免费榜榜首的排名,拿到奇迹一般的单日30万次下载规模,许多质疑的声音也纷至沓来:请分清,是热爱漫画,还是让爱好更赚钱?
8. 一起唱——尹桑
1992年生的尹桑高一赴美求学,后被宾利商学院全奖录取,主修创业学。他先后三次创业,做的都是O2O:高三第一次创业,做本地家政O2O;大学第二次创业,做生活品配送O2O,归国前两家公司都已出售;“一起唱”团购O2O,是致力于颠覆线下的K歌体验,在尹桑看来,O2O才可以改变世界。
在年中获得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过后,“一起唱”在12月11日宣布获得B轮1200万美金融资。
9。超级课程表——余佳文
我相信很多人看他都看烦了,不过把他放在这里是想说,马上就要2015年了,要把一亿发给员工的日子也不远了——在这里并不是要看笑话的心态,而是不希望90后的创业只是一场选秀,博眼球的最后剩下泡沫。